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雅图的灵魂”:一个老旧的市场,怎么成了著名旅游景点?

文章来源:有机会

作者:Jing

图片除标注作者外均来自有机会

关于派克市场Pike Place Market

  • 很多书籍、游记中,人们把派克市场称作“西雅图的灵魂”。

  • 派克市场创办于1907年,期间几经起伏却未间断,是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公共市场之一。

  • 这里目前有200多个原创手工艺人、以及80多家当地农场摆摊,自产自销。

  • 在这里你会看到全世界第一家星巴克,以及全世界“最恶心景点”之一的口香糖墙。

  • 这里不仅是市场,也是一个社区。长期居住的五百多名居民大多是低收入人群,由派克市场基金会资助的众多公益机构在为他们提供服务。


二月初在西雅图呆了短短三天。搜索当地景点的时候,发现“派克市场”在各个旅游网站的推荐表中都名列前茅。要去么?其实最初心中是有点抵触的,因为在其他地方,我有过奔着所谓“特色市场”而去却失望而归的经历。我曾猜想,这个派克市场虽然号称“美国最古老的公共市场之一”,但也可能逐渐被过度商业化了吧?作为排名这么靠前的旅游景点,还能留存下什么真正的当地特色吗?

亲身体验证明,我并没猜对。这里的确和其他一些美国大城市的类似景点有所不同。

最初来到这里,从外观效果上来看,有一点点小失望。也许是和季节有关,冬季寒冷,当地大多农场缺少产品因而没有出摊,感觉比较空旷。而且是下雨天,走道显得阴冷潮湿,游人也不多。

但是,慢慢走进去,的确惊喜不断,蔬果、花艺、海鲜、小吃、古董店、街头艺人、原创手工等等一应俱全。相对于建市历史不过150年的西雅图来说,这个连续运行长达108年的市场可以说真的是历史悠久了,也足够成为当地人珍视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四十多年历史的、全世界第一家星巴克以外,其他似乎并没有见到什么“大牌”连锁店出没。每个摊位和店铺都各有特色,雷同的商品很少。市场官方提供的简介中,就自称为“小型商户、小手艺人的孵化器”。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摊位费比其他大多类似的市场摊位费更低,这是得益于政府的资金支持。

△ 老照片和历史故事展示

行走在派克市场,不时可以看到墙壁上张贴的一些黑白老照片,向游客展示着过去的人和事。让人意外地是,关于派克市场还有不少书籍(在美国版亚马逊有的卖),大多以历史文化研究、当地特色美食等为主题——为了一个市场而出这么多书,真是很难得。


△ 关于派克市场历史文化的书籍之一《Soul of the City: The Pike Place Public Market》(图片来自亚马逊)

那么,派克市场是如何诞生,又是如何连续百余年坚持运行下来的呢?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雅图正处在快速发展期。1890年-1900年短短十年间,西雅图的人口几乎翻了一番,从42000人增长到80000人。当淘金者、伐木工、渔民、造船工、商人…都越来越多地聚集在这座新的城市,人们对于当地新鲜农产品的需求也自然随之增长。

在没有公共市场之前,农民们通常只能通过中间商销售农产品。随着农民所得利润越来越少、市民所支付的食品价格越来越高,在民众压力之下,当地政府不得不着手解决问题。1907年夏天,市议员Thomas Revelle提议建立公共市场,方便农民和市民直接见面交易。1907年8月17日,派克市场正式开放。当天的情况可以用“一片混乱”来形容,来摆摊的8位农民在开市后不一会就把所有食物都卖光了。在一周过后,每天都有70多个来自周边乡村的大篷车聚集在派克市场、给市民们带来新鲜的农产品。

因为人气聚集,慢慢地,派克市场所在地建起了长廊,农民们可以不用日晒雨淋在露天摆摊,而是转移到半室内的长廊。随后的几年中,许多建筑也慢慢在周边出现,其中开设了餐厅、酒吧、手工作坊… 也有专门为低收入人群设计和建造的小户型公寓。就这样,一个农夫市场渐渐变成了综合社区。

可是,历史上,派克市场曾多次濒临被拆毁的边缘。20世纪40年代左右,层出不穷的大型超市慢慢抢走了农民们的客源;因为二战、大批日裔农民和商人遭到囚禁,使得派克市场陷入低迷期。在1950年,开发商曾想要拆掉市场、在这里建造大型车库。在1963年和1968年,类似的提议也出现过。拆除和建造计划屡次提出、又屡次因受到民众抗议而作罢。最后一次提议,是要拆除派克市场,建造办公楼、车库和曲棍球场等等新建筑。

当地著名的建筑师,西雅图的地标建筑“太空针塔”的设计师之一Victor Steinbrueck,带领民众发起了抗议。在一次次的抗议行动过后,市政府和开发商稍作“妥协”,把原先的拆除和建造计划变得稍稍更“柔和”了一点——也只是一丁点而已,比如把计划中的建1栋摩天大楼改成建6栋较低矮的楼,但拆除派克市场的计划仍没有动摇。


民众抗议游行(图片来自Seattle Met),牌子上写着“派克市场是西雅图的历史”,“我们的孩子们需要(派克)市场”,“拆除不是更新”等等。

1971年,拆除和建造计划得到了多方支持——包括当时的西雅图市长、市中心的零售商、商会、华盛顿会展和旅游局、以及当地的报社。5月,真正的坏消息来了——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为这个项目批准了一千多万美元的资金支持。派克市场危在旦夕。

得知这个消息后,Steinbrueck领导的民间组织“市场之友”立刻行动起来。在24小时内,他们迅速向市政府提出一项申请,请求在派克市场建立占地7英亩的历史保护地,把整个建筑群作为历史建筑保留下来。可是这个申请如果要被提上选举日程,需要15000人以上的的签名支持。意想不到的是,在短短的三周内,“市场之友”组织就收集到了25478个支持者签名,远远超过了预期所需——显然,市政府低估了民众对于派克市场的喜爱。

在1971年的11月2日,经过民众投票,建立派克市场历史保护地的提案正式通过。这里总算免除了被拆除的命运。随后,市政府买下了市场中大部分的建筑,成立了非营利组织“派克市场保护和发展管理局”,作为市场管理方。


△ 派克市场历史保护地的地图(摄于派克市场的信息询问处)

今天,在派克市场北边的一个公园就以Victor Steinbrueck的姓氏命名,以纪念他的贡献。而因为百余年的历史、丰富而有特色的当地小商户,以及海滨美景,派克市场渐渐成为了在整个西雅图都名列前茅的热门旅游景点,每年有上千万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访,在全美国来说也是最著名和古老的市场之一。这或许是四十多年前“市场之友”组织发起请愿的时候没有料到的吧。

这个旅游景点并非只是景点,而是仍然在面向当地市民提供当地农产品、杂货以及各种服务,也仍然是数百名低收入者的聚居地。即便建筑都被划定为“历史建筑”,也几乎没有改变其在历史上的用途。

市场中的社会服务机构,包括老年中心,食品银行(回收剩余食物并分发给低收入人士和无家可归者),幼托中心、幼儿园和免费诊所等等,都得到一家公益基金会——派克市场基金会的支持。基金会在派克市场的核心地段竖立了一尊500多磅重的铜猪Rachel,这是个募捐箱,大概是借用了人们熟知的“小猪存钱罐”的概念,只是Rachel的外形和个头都接近真正的猪,她已经成为派克市场当之无愧的“吉祥物”,许多游人都会来和她合影。


△ 我没有拍铜猪Rachel,但是拍下了她的“脚印”,这些也是铜制的,每个脚印上都有重要捐赠者的姓名。密集的脚印弯弯绕绕数十米,一直延伸到铜猪脚底下为止。

来到派克市场,可以暂时忘掉西雅图的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一面,而是在一种仍然鲜活的氛围中去体会这座城市的过去。

把一个公共市场变成历史保护地、继而变成热门旅游景点这件事,的确很神奇,也一定有很多人想模仿,但并不那么容易做成。当然,这里有些经验仍然值得人们思考,比如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对于本土农户和手艺人的支持,强调当地特色,不为了商业利益而大肆引入非本土企业,等等。

也许在未来,在世界的更多角落,这类“老旧”、“过时”、“平民”的场所会越来越受人们珍视。


冬季,为了满足民众需求,有许多摊位在销售非本地产的蔬果。但本地和非本地蔬果摊位有明显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本地农场摊位都有“I grow everything I sell”(自产自销)的标志。虽然当天因为天气原因游人不多,但据说在春夏秋季、特别是周末,这里常出现人挤人的景象,有时甚至可能挤到走不动路。


△ 华盛顿州当地的一个家庭农场Alm Hill Gardens种植的郁金香。当地农场用温室大棚的较少,但是花圃一般都设有温室。当天还看到另一个很可爱的花艺铺子,用各种野草、谷物,搭配干花做成花束。


△ 凡是标着“I grow everything I sell”(见上图右上角小牌子)的摊位,都是农户或者手艺人自产自销的。


△ 生态种植的胡萝卜。


△ 奶酪店Beecher’s的操作间是透明的,游客可以隔着玻璃观看奶酪制作过程。


△ Moon Valley的蜂蜜和有机护肤品。


△ 用旧布料、旧毛衣制作的玩偶,来自一位帅大叔。


△ 手工木碗,木料来自自然死亡的树或者因为保护公众安全而不得不被砍伐的树。

当地农场中有很多在冬季不出摊,但是手工艺人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来的。我当天看到的手工艺品非常丰富,包括木器、瓷器、天然护肤品、衣服、首饰、皮包、装饰画等等。有的手工艺人会在摊位边“现做现卖”。他们都对自己的作品格外珍视,会热心地分享材料来源和制作过程。我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废物利用,比如上图中旧衣服变身玩偶、废木料做成碗碟,还看到一些手工艺人用“垃圾”做首饰、做家居装饰品。另外,派克市场中散布的多家旧货店,都布置得很精美、是游客淘宝的好地方,其实也都是废物循环利用的很好的形式。


△ 著名的鱼市场。

鱼市场无疑是整个派克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商铺。每当有人买鱼,这里的店员们就会表演“飞鱼”,吆喝着把鱼扔来扔去,吸引着不少人停留观看。他们以工作氛围轻松愉快而著称,常常开友善的小玩笑把游客逗乐。他们的自我介绍中有一番话写得挺好,作为本文的尾声分享给大家:

“人们想要效仿我们,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但我们一直对他们说,你要想成功,不能做我们在做的事,而是要发现你自己的做事方式…… 做你自己吧,做那些能赋予你灵感的事。”

关于派克市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朋友不妨逛逛官方网站:http://pikeplacemarket.or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派克市场掠影
派克市场必打卡的5个地点 5大美食,带你领略不一样的西雅图
爱逛菜市场的人,是不会垮的
快乐的西雅图派克市场
世界上最棒的10处当地集市,逛一次记一生
带你逛逛那些传统市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