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必读!“读懂孩子”重在读懂成长规律


小编语:

“北京的教育改革,把学生放到了正中间,教育各界都在认真对待这样一件事:读懂学生。”最近,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在首届全球未来学校大会暨世界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明确提出,北京今后的教育改革的重点将在于真正读懂学生。

作为教育改革的“同盟军”,家长又该如何作为才能读懂孩子,才能配合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呢?专家认为:家长读懂孩子,最重要的在于读懂并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1
“抢跑”现象普遍忽视了成长的阶段性

  “社会上有一种观念,几乎每一个家长们都比较遵从,就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家长们都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就能够把小学 六年级的事情都干了,于是,家长就不停地带着孩子去到各种补习班。”苟仲文在做会议发言时坦言,家长的起跑线情结导致“抢跑”严重,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忽 视了每一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忽视了每一个孩子身心发展的每个阶段是不一样的。

  对于家长的“抢跑”,北师大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认为:“每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成年人的想法和做法却常常与孩子的现实对不上路。读懂孩子, 需要家长、教师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知道孩子成长各阶段的特点,抓住孩子真实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点采用正确的、有效的教育策 略。”

2
孩子成长有规律每个阶段的特点都不同

  “就像小树生长一样,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边玉芳曾著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家长“读懂孩子”,“0至18岁是一个人为未来发 展奠基的阶段。这就要求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进入社会后所需要的能力和品质。但这些能力和品质有不同的发展关键期,孩子的有些品质和能力要从小培养;有的在不 需要关注时不用过度关注,要等到合适的时间再去培养;有的提前学了反而会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造成影响。”

  按照孩子的成长脉络,教育专家将孩子的成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专家表示,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专家分析认为,学前教育期是孩子性格、情绪、情感、行为习惯、社会性和认知等发展的最重要和关键时期。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初中则是 孩子自主意识、个性倾向、选择的意识逐步增强的阶段,同时这个阶段孩子的发展又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是学生的迷茫期,也是学生学习产生分化的时期。高中则是 学生个性形成、发展倾向显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更有主意,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一定的规划。

3
遵循规律科学养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如果能在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开展教育,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边玉芳以婴幼儿期和青春期为例做了分析:比如,识字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0至3岁 的孩子要着重培养其口语能力,孩子3岁以前识字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形象记忆等方面的发展,识字并不是越早越好。再比如,青春期问题,这确实是孩子飞速发 展的一个时期,孩子在叛逆中证明自己的独立和存在,因此这一时期是重塑亲子关系的时期,家长要转换角色,从管理者调整为陪伴者。

  边玉芳坦言: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把握不同能力和品质培养的最佳时期,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合适的事,这才是好的教育。

  对应学生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北京市在教育综合改革中也提出了育人全链条的六字诀:学前“玩”起来,小学“慢”下来,初中“宽”起来,高中“活”起来,职业 教育“高”起来,大学教育“新”起来。苟仲文书记表示:“儿童是社会中的一个人,自诞生起,就是一个社会人,他的人格是有独立性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 都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长需要等待
走出忽视学生成长规律的误区
是时候该为“教育焦虑”降降温了!
0-6岁儿童八大能力成长规律及养育策略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清华教授:小学阶段,常对孩子说这7句话,孩子以后必成大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