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煮酒论史|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
userphoto

2016.07.07

关注

谁不认识武则天?最近三十年她的故事经常被搬上银屏,关于她的电视剧或电影数不胜数,有《武媚娘传奇》、《至尊红颜》、《日月凌空》、《无字碑歌》、《武则天》、《一代女皇武则天》等。可时人所了解的她,是历史上真实的一代女皇吗?


北方的农民常说,什么样的锅就能烙出什么的饼,社会学家常说,什么样的时代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武则天诞生于7世纪的唐朝,历史学家常说,中华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可也只有唐朝能够诞生女皇帝。所以说要想了解武则天,就必须同时了解唐朝。7世纪的唐朝是我们永恒的回味,像一股浓烈的酒香,久久回荡在心胸。每个人心中都有唐朝的存在,尤其是在广大的汉人心中,可10多亿汉人心中的唐朝,是完整的唐朝吗?


当我们缅怀过去,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无意间就会陷入第一个历史盲区,以为唐人都是汉人。打开电视机收看与唐朝有关的影视剧,片中的演员哪一个不是汉人模样?可历史上 的唐人都是汉人吗?李唐统治者自称是大思想家李耳(即老子)的后代,可他们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都保留了浓厚的塞外遗风。唐朝的某些帝王尤其是唐太宗和唐 玄宗,竟然会跳舞,兴之所至,在朝臣的众目睽睽之下,手舞足蹈。这在其它朝代是根本就看不到。唐朝多位帝王都有乱伦情结,似乎不引以为耻,唐太宗娶弟媳妇 杨氏,唐高宗娶庶母武氏,唐玄宗霸占儿媳妇杨玉环等等,还真是蔚然成风。看一看遗留下来的唐代绘画、雕塑、壁画等,那时的女子无不是以丰满为美,与其它朝代的纤瘦为美造成天壤之别。唐人的审美观以雄健豪爽为主,而不是传统汉人的阴柔细腻温婉。唐人特别喜欢骑马射箭,不但是王公显贵的至爱,连妃嫔宫女都有擅长骑射的记录。


唐朝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此之前的胡汉对峙长达400年之久。魏晋南北朝期间爆发“五胡乱华“的惨剧,是华夏历史上 最黑暗的一页。“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他们进入中原后,进行肆无忌惮的大屠杀,导致了华夏人口锐减三分之二。与此同时,民族 大磨合也走上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胡人虽然勇猛,然文化极其落后,为了治国平天下,他们开始学习汉家文化,胡人使用汉字,胡人学习汉家典籍等活动渐渐兴起。 到了公元471年,史上留名的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先进的汉家文化,干脆迁都洛阳,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汉化运动,包括要求鲜卑贵族改用汉家姓氏。北魏是鲜卑 人所创建的政权,也吸收一部分汉人,后来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唐朝统治阶层的先人们无不在此期间出现。比如西魏时期存在“八柱国”之说,成员包括唐太宗 的外曾祖父独孤信和唐太宗的曾祖父李虎等。


所以说,唐朝统治者至少是胡汉混血儿。也许他们还会遭遇“身份认同”的问题。塞外的游牧民族当然认 为他们是汉人,因为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已经严重汉化;可对当时的汉人而言,他们终究是塞外的蛮子,依旧保留塞外的习俗和思维方式,难以与汉人相提并论。所以 1300年后汉人还能用“大汉族主义”的固有思维,去考虑那个时代的事情吗?还能用讥讽甚至是谴责的心态,去看待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乱伦奸情”吗?


除了族群大融合,士庶等级森严也是唐朝的重要特征。

从宋朝开始,中华进入官僚社会,科举考试深入人心,不论是富家子弟还是寒门人士,要想出人头地就应该参加科考。一旦考取功名,纵使日后位极人臣,到了告老还乡之时,富贵也就烟消云散,不能世袭给子孙。

可7世纪的唐朝是贵族社会,此时的贵族阶层史称“士族”或“门阀”。 门阀制度萌发于东汉(公元25年-220年),立于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到隋唐时期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世袭罔替是贵族社会的根本标志,士族子弟无须参加科举考试就可以做官,从朝廷各大衙门到地方各级机构,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士族之间通常拉帮结派,形成一 股大势力,鼎盛的时候左右国家政局,让君主形同傀儡。与贵族相对应的就是广大的庶族寒门,包括一般的士人,农民,手工业者,商贩等,在政治、经济、军事等 方面的待遇,处处不如贵族,彼此之间的矛盾不可谓不深。


尽管士族高高在上,可他们人数少,长时间的养尊处优让他们高度腐化,不思进取,却还享受着种种特权。尽管庶族位卑言轻,可他们的人数很多,处境的不如意促使锐意进取。武则天就是利用士庶之争大收渔翁之利,积极打击士族势力,努力培养庶族力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历史的进步。


可某些封建正统史官,尤其是自称孔门弟子的宋朝腐儒,为防止后世不出现第二个女主,连代表着腐朽落后的士族势力,都可以美化成“仁义之人”。武则天当政 时期存在“反武势力”,大都是士族子弟,包括号称“太宗子孙”的李唐宗室。他们与武则天之间谁是“黑”谁是“白”?无所谓“黑”,也无所谓“白”,最中肯 的评价也就是“黑吃黑”。如果那些士族势力真的很“白”,如果武则天真的是“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愤”,天下的百姓为何不跟他们同心同德?只怪那些冠 冕堂皇的“太宗子孙”平时横征暴敛,骄奢淫逸,鱼肉百姓,比唐朝以后的贪官污吏要狠好几倍。把社会底层人士得罪光了,连阴曹地府里的“鬼”都不愿意与他们 一起造反。


掩饰了唐朝的社会真相,也就大大错读了武则天,自然就相信《薛刚反唐》中的胡说八道。在明清时期,类似《薛刚反唐》的书不计其数,无不是把朝野上下的人写成同仇敌忾的反武人士,无不是在愚弄天下人。如今的读书人如果还看些书,还真是读死书!


第三点是有关女人的问题。摇曳多姿的唐朝女人,引人无数遐思,一代女皇是那个时代最为靓丽的风景。她能登基称帝,也是那个时代所能创造的奇迹。可很多现 代人依旧要与封建正统史官为伍,坚决认为她的皇位全靠屠戮至亲而来。因为在现代人的固定思维中,古代女人的地位极其低下,开口闭口就是:女子无才就是德;女子要缠脚,要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女人要死守贞洁,从一而终,禁止改嫁;男主外,女主内,男人的事情女人不要过问;男人三妻四妾,天经地义,女人包养面首,荡妇淫娃;等等。在如此绝望的年代,女人若能当上皇帝还真是大问题。可关键是,如此绝望的年代也就是明清两代500多年的历史,不能抹黑其它朝代。


女人的绝望史从南宋开始,一路发展,到明清时期形成令人发指的局面。在南宋以前并非如此绝望。首先是婚恋方面,从秦汉到北宋不存在残酷的贞洁观念,妇女可以再婚。秦朝的法律保护女人,规定女人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丈夫拥有平齐地位,如丈夫殴打妻子与妻子殴大丈夫要同等处罚。汉朝女人虽没有参政权但有经济地位,有财产的继承权,可以取得户主身份,所以女人可以封侯,如汉高祖刘邦就曾封兄伯妻为阴安侯,吕后当政后曾封萧何夫人为酂侯等。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女子虽然渐渐失去财产与爵位继承权,但没有明清时期的悲惨。


隋唐统治者源自游牧民族,保留塞外的母系遗风,让女人把持门户任,女人也就有权过问丈夫的事情,所以隋唐时期的女人有一定的参政权,这也正是隋唐盛产政治女杰的根本原因。南北朝时期的汉人教育家颜之推(531年~591以后),著有《颜氏家训》一书,书中谈到河南河北一代的风俗,专门让妇女当家,争讼曲直,交际应酬,多凭妇人,有替儿子乞求官职,有给丈夫诉说冤屈。这让颜之推非常惊讶。他在书中阐述女人的职责,“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也就是说女人只要主持家务就行,别说不能过问国之大政,连家中的正经事都不能让女人办理。看来在古代,汉人的思维都是固定的,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庸,甚至无权过问丈夫的事情。这种思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汉人的前身是华夏,影响后世4千年的宗法制度就是在那时诞生,该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强调男权至上,否定女性的社会价值,所以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时期,2000多年的华夏历史几乎全由男人来书写。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局势发生些许变化,开始出现女杰的身影,比如北魏摄政太后冯氏,名垂千古的花木兰,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巾帼将军平阳公主(即李渊的女儿),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唐高宗的皇后武媚娘等。以上这些只是佼佼者,在那时身怀家国天下的女人远远不止这些。这当然是受游牧民族的母系遗风所赐。


想要了解武则天,尽信“史书”还不如无书,这是第四点。在唐朝以前,史学工作者大致像汉朝的司马迁,虽说也存在“为尊者讳”的现象,可史学记载总体上是严肃认真。这一规矩在唐朝被彻底打破,始作俑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一场玄武门之变过后,他畏惧后人的口舌,公然干涉史官的工作,所以从唐朝起,历史都是被胜利者所改写。进入宋朝以后,宋朝腐儒用小说家之言来写历史,还创造了“正统史学”的观念,凭借情感色彩来描写历史人物,开了后世演义小说之先河。好端端的史学,竟然成了汪洋恣意的文学!在文学的世界中,武则天被彻头彻尾地妖魔化。


要想了解武则天,不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根本行不通。首先,流传至今的描写唐朝的书很多,有《新唐书》、《旧唐书》、《唐历》、《唐会要》、《资治通鉴》、《太平广记》、《册府元龟》等,光读这些书就得累得满头大汗,外加最新的考古发现,那就更累。其次,古代史学家大都随意添加或是删除史料,更甚者自 我创造史学资料,所以每一本书几乎都有造假的成分,这就需要像侦探一样冥思苦想,进行科学严谨地鉴别。


在所有妖魔化武则天的古籍中,欧阳修的 《新唐书》自然是佼佼者,堪称集古今之大成,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具体如下:声称武则天屠杀子女,否定她的执政才能,让她替唐高宗背黑锅,彻底弱化唐高宗,拔高李唐宗室的形象,美化长孙无忌和上官仪等人。欧阳修还讨伐那些间接帮助过武则天的人,有李绩、袁公瑜、许敬宗、李义府等,这令人联想到 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誓死“扫除一切牛鬼蛇神”。这欧阳修似乎对武则天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得把她一棒子打死,一刀子捅死,一脚踢死, 一拳砸死。他的文字令人联想到暴力的性格,专制的声音,独裁的脾气。宋朝的欧阳修怎么会对一个女人有这么大的火气呢?当时北宋的军事连连失利,他有这么大 的火气,为何不到前方当火炮呢? 拿一个死女人撒气,算什么男人。


有人会反驳,武则天难道不是胜利者?难道她的历史不是由她自己来改写?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被宰相张柬之等人从龙椅上揪下来,武周帝国终结了,成为“亡国之君”。她还能算是胜利者吗?应该算是功亏一篑。她的历史是被那帮掌握书写权的男人们来改写。虽说唐朝后期的帝王都是她的直系后代,可她坐上属于男人们的龙椅,那是太超前的行为。所以《旧唐书》的作者也敢丑化她,比如:朝中小人是她的心腹,丑化武氏族人,等等。


族群问题,士庶问题,女人问题和史学记录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专著。此外还有政治问题,毕竟武则天是政治家,知晓政治运营。长年关在书 斋中的人,知道什么是政治操盘吗?某些人登上电视台,开坛讲解武则天,怎么听都像是在戏说,显然是不懂政治而导致。涉世未深的青年和青少年,又怎能知晓领 导艺术呢?此外还有党派之争,利益之争,无不是错综复杂。对一些人而言了解国家大事都是件奢谈,编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 事,关我屁事”的微词。近在眼前的当代政治尚且如此,古代政治又该如何呢?所以政治又是一个大问题。


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武则天,凑起来还未必是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关于武则天的话题,就像一个聚宝盆,淘也淘不尽。她的故事不断地被帮上银屏,各大女演员都争着演武则天,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武则天热”。为何她有经久不衰的魅力?除了她的美貌和智慧以外,还有以上5大问题,愈发让人说不清道不明。


笔者权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从以上5大方面入手,更要结合最新考古发现,力图还原一个比较接近历史原貌的武则天。

笔者的帖子将分为四大部分:
一是“罪臣之女”,讲解她嫁给李治以前的事情,特别是玄武门之变给武家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是“李治之妻”,讲解她再度入宫后所发生的事情;
三是“辅政皇后”,讲解二圣临朝前后所发生的事情;
四是“摄政太后”,唐高宗去世后,她如何把持朝政;
五是“一代女皇”,她执政后的历史功过。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色女人:武则天为何能抓住皇帝的心
她是武则天最敬佩的人,13岁出嫁,25岁当皇后,一生备受皇帝宠爱
他开创了中国历史最大疆域,却一直被人低估……
李世民宠幸武则天的第一晚,创下历史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英女王VS武则天:这两老女人有啥不一样
我们都冤枉唐高宗李治了,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懦弱的男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