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道脉络知多少(少不了画的元素)

明确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说茶道起源于中国?

“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行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茶道指的就是以茶艺为载体,一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等要素。

茶道的重点在于“道”,即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

二、中国茶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我国近代学者吴觉农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庄晓芳将中国的茶道精神归纳为“廉、美、和、敬”,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陈香白先生则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中国茶道无处不体现着浓郁的东方文化内涵

三、中国的茶道起源于远古的茶图腾信仰

饮茶的历史非常久远,最初的茶是作为一种食物而被认识的。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饮,发乎神农”。古人也有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

相传,神农为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农业始祖、中华药祖,史书还将他列为三皇之一。据说,神农当年是在鄂西神农架中尝百草的。神农架是一片古老的山林,充满着神秘的气息,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宗教的茶图腾。

四、茶道成熟于唐代

茶道发展至中唐时期,无论是社会风气上,还是理论知识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规模。

在理论界,出现了陆羽——中国茶道的鼻祖。他所写的《茶经》,从茶论、茶之功效、煎茶炙茶之法、茶具等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让茶道成为一种完整的理论系统。陆羽倡导的饮茶之道。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品茶等一系列程序、礼法和规则。他强调饮茶的文化和精神,注重烹煮的条件和方法,追求宁静平和的茶趣。

在社会饮茶的习俗上,唐代茶道以文人为主体。诗僧皎然,提倡以茶代酒,以识茶香为品茶之得。

调琴啜茗图

唐人将饮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致使茶道在王侯贵族间风行一时

(图中描绘的是:手托茶盘的侍女、调琴的乐师、品茶听琴的贵妇)

五、宋至明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鼎盛时期

茶道发展到宋代,由于饮茶阶层的不同,逐渐走向多元化。文人茶道有炙茶、碾茶、罗茶、候茶、温盏、点茶过程,追求茶香宁静的氛围,淡泊清尚的气度。

宫廷的贡茶之道,讲究茶叶精美、茶艺精湛、礼仪繁缛、等级鲜明。宋代的百姓民间,还流行以斗香、斗味为特色的“斗茶”。

明代朱权改革茶道,把道家思想与茶道融为一体,追求秉于性灵、回归自然的境界。明末冯可宾讲诉了饮茶的一些宜忌,主张“天人合一”。明太祖朱元璋改砖饼茶为散茶,茶由烹煮向冲泡发展,程序由繁至简,更加注重茶质本身和饮茶的气氛环境,从而达到返璞归真。

饮茶图(宋)

(作品描绘的是:手捧茶盘的侍女、伸手取茶待客的妇人、端庄尔雅的访客)

茶道从个人的修身养性发展至一种社会风气,相关的茶事、茶礼、茶俗逐步丰富起来

了解更多书画知识及茶文化,欢迎关注公众号“半亩方塘艺术”,小编及时更新以飨广大读者

整理编辑:书画艺术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道养生
陆羽《茶经》全文
茶礼、茶道、茶艺
中国茶道历史
中国茶道发展史纲要
茶语佛缘下的大唐:曲径通幽之处,清香溢满人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