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5岁就要被优化吗?

这是 骁骑 的第 394 篇文章


35岁效应本身,会因技术岗和体制内产生不同的结局吗?

1

跨年和过年这两大时间节点,我几乎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上,不会看个节目比如b站跨年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罗胖时间的朋友演讲之类的。

我的导师和罗胖有深度合作,她本人在今年的演讲中也被cue到,曾经我和得到app的编辑也一起参与过线上课程的编辑,我对得到的认知一直起伏不定。

首先我要承认,他们是在形式创意上无敌的存在,文案一流满分,很会抓住当下都市人的痛点和焦虑;

第二,内容上,肯定是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前卫,那么新潮,还是停留在故事层面,但不得不说,已经够用了,这门生意做得够体面。

做不到真正的学术高深,能稍微掰下一点思索与洞察,喂给饱经生活奔波折磨又希望给自己一种“努力的感觉”的人,实在太合适不过了。

我感觉得到只是做了我们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把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提炼出来,奇异化,让你意识到这件事的奇异,赋予一个陌生化的名词,再给你一种好像长了很大见识的满足。无可厚非。

今年的跨年演讲是罗胖的第七年演讲,他曾说要讲二十年,我一开始也没看文案,但是后来网上评价好像负面居多,说是成了广告的集合,再次刷到演讲稿的时候我就看了看,没想到一万多字就直接看下来了。

看完感觉,也没那么糟糕啊?

里面有五十三个故事,当下中国的一些商业现象和经济新锐都有体现,确实有些事能给我启发。

这也是和他们讲故事的手法有关,一定会用到大量的问句,提醒听众先思考一下,再去听接下来的结论,并且习惯先给出一个传统的理解方式,再一下子反转告诉你这家企业是怎么做的,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写作手法我都很习惯使用了。

比如他讲到,热炒的三十五岁互联网危机,其实不存在,因为35岁你就不该担心你的职场发展,也不能再拿着一份标准化的简历去投递企业,说我有什么证书我有几年工作经验在哪几家企业干了什么……那是实习生和职场小白的玩法。

一个工作十年的人,如果没有自然而然接触到橄榄枝,没有人愿意推荐与提携,那的确可以说在职场发展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绝对是本人造成的。

有人愿意带你,绝对也是一件福分。说明你值得。

为什么是三十五岁是一个优化的坎儿?

绝大多数人在这个年龄已经有了十年工作经验,在任何组织都是一个中坚的职级和位置了。

而这个年龄又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刚刚开始让人觉得沉重的时候,还没到最艰难的时候,父母并未完全老去,孩子可能才几岁,可能背负着改善的压力,身体上感到退化。

所以三十五只是一个泛指,指这个状态下的职场人,特别是焦虑自己被淘汰的人。

职业生涯概念很长,我们都在上半场,但实话实说发展的黄金期还是那么十几年,没有因技术改变太多。

所谓华丽转身,斜杠人生,开展副业,并不是跟正职相比轻松太多的选择。

相比刚毕业的人,对前沿技术的感知力是没法比的,弯道超车后浪拍死前浪不要太常见,00后挑大梁已经屡见不鲜。在这些方面试图保持优势本来就是不现实的。

对事的敏锐反应,一眼看破真相和对方意图的能力,足够多大风大浪的经历和冷静沉稳的心态,以及能够带领团队的服众气质,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很多人的十年职场,压缩到一年都没问题,格局上和心态上太小家子气了。

有人说罗振宇的问题在于给不出方法论,关键绝大多数人连问题都没意识到呢,把给出方法论的重担压给罗胖,不合适吧?

个人有个人的情况,哪有一套方法论让你在三十五岁不用这样焦虑的。

何况他的话里其他部分,其实隐约有些端倪。

比如说,让自己成为“接口”,其实就是和我之前写的让自己成为信息熵的思路是一样的:

首先自己具备价值且时刻准备交流与交换,对外界的渠道是打开的,而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躺平的这样一个状态;

其次具备时刻检视自己的意识,而不是沉入每天类似的生活之海,难以呼吸;

最后,体察别人情绪的能力,在沟通时有意识地站在对方角度,长此以往事半功倍,也能收获好的外部环境。

2

我曾经收到过大量简历,不乏一些三十出头人士的简历,乍一看也没问题,打电话聊过去沟通的感觉却是一言难尽,不是基本的能力有问题就是态度明显很粗鲁,要么就是简历内容对不上,关键数字业绩吞吞吐吐,期望值不切实际……

大家都挺难的,我那还是一个普通的投资岗,薪资水平并不顶尖,都卷成这样,那时我想,这些大哥大姐知道跟他们对话的电话这头的我,实际年龄是多少吗。

哦,可能能猜到,因为我声音比较萌。

反正我不想在三十岁左右还要这样找工作,还要被这样一点点质问和面试。

据说如果回首过去的一年,你没感觉自己有太大变化,那这一年大概率是成长不够的。

我自己来看,大概就是变得有点干练,有点成熟,有些杀伐果断,有点不怕事了吧,心态确实皮实了很多。

也有犯错的时候,也有冲动的时候,也有思路不清晰的时候,但我其实一直在琢磨,如何能做的更好,哪里可能想的不充分,才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

近来也有一些观察,发现情绪比较脆弱、或者感觉自己不太幸运的人,往往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非常好的人。

反倒是冷酷迟钝,有点坚硬,有点蠢笨,情绪不够敏感的人,似乎日子过得还不错,运气也还可以。

这个观察结果有点反认知,颇有点“好人不长命”的宿命论的观点,但也有合理性,比如我发现他们往往习惯性归因于自己,长期陷入低迷的自责与不够肯定,这样下去就是很容易陷入抑郁。

玻璃一样晶莹剔透的心,善意又柔软,习惯性肯定别人否定自己,给外界一种“即使这次让他吃点亏也没什么吧”的感觉,久而久之成了容易受到欺负的对象。

不是受害者有罪论,是世道确实鼓励强者,从心理到身体全方位的强者就是在社会竞争中占优势,但以什么样的姿态表现你的“不可折辱性”,依然需要智慧,甚至这不是术的问题,还是一种气质问题,凌然不可犯,温润如玉,都是一种形容。

另外最近关于讲政治,也有新的体会。

其实讲政治,就是弄明白自己在对谁负责。

往大了说,我们都在为国家和人民负责。

往小了说,我们有自己直接负责的企业和领导。

所谓政治,就是明白自己与谁荣辱与共,与谁并肩作战,与谁化敌为友。

不讲政治,就是跟不合适的人谈友情,跟不对劲的人合作,听本不该听的话,做不该做的事。

这么一看,似乎也没那么复杂,但在实际生活中,分清这些,很难。

不仅要求看得准,还有做的巧,大部分人是凭借自己的本能在行事,而本能,就一定会趋利避害,奖懒罚勤。

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很少有人会去想是不是洪水滔天,是不是这话当讲,此要求当提。


职场 | 文学 | 探险 | 情感

封面·配图 / 堆糖

作者 / Marlow

历史文章(点击标题)

秋招之16个小逻辑 

父母对职业的指手画脚,有必要听吗?

填坑学

一眼望穿的生活,值得过吗?

企 业 级 入 职 指 南

边角金融那点事儿

秋招目标:国企,该如何准备?

闲聊暑期实习和五月房市

两个典型的学生思维

“硬脱钩”的世界,会变好吗

内卷时代的职业规划

闲聊北京租房攻略

毕业去哪儿之北京篇

谈谈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和游戏化人生

校招/社招与HR谈薪资的正确姿势

疫情期间异地恋指南

咨询问题 | 地产还是选调,抑或是央企人力?

咨询问题 | top2硕士去咨询还是国企?

秋招之国企篇

秋招之互联网&咨询篇

秋招之金融篇

势均力敌的爱情,是必须的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把罗胖演讲的案例当成解决方案
罗胖这个演讲,怕是又要被人骂作“贩卖社会焦虑”了值得一看
破解——常规面试的十大陷阱问题!
为什么看了《好好说话》,你还是不会好好说话
我整理出了一份「面试宝典」,求职必读
我换了一个灯泡,看看互联网大厂员工们的简历上都会怎么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