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觉得自己的工作无意义怎么办?

这是 骁骑 的第 489 篇文章


近期一些感慨。

1

在离今年结束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我陆续产生了几点思考,姑且把它们记录下来:

这里面可能涉及一点“道”的因素,解释起来有一定难度。

背景在于,这段时间我整个人都处在一种气平和顺的积极状态里,尽管忙碌,依旧抓着这个好状态思考问题,随手记下寥寥几笔。

今天我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若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当然是极好的。

第一个想法,来源于朋友和我抱怨说现在负责的工作感觉没有意义,做不出亮点,领导看不到自己的成果,自己也不爱干,上班状态低迷。

我是坚决反对鸡汤的,大家都知道要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但这就和大家希望自己天天都开心一样,是不可能做到的反人性的事情。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察到这一点,所以采取了别的方式,让自己尽可能地保持一种好的状态。

首先,从认识上,真正去接受一切,注意我说的是一切,这就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好的事情当然可以发生在你身上,那坏的事情为什么不可以?工作对有的人来说是养家糊口的必需品,对有的人来说是体验人生的阶段性课堂,任何事情必有表面意义上的高下之分,那又如何?

弱者才会讥笑和嘲讽别人。真正内心强大的人连回击都懒得浪费时间。

我们好像不知不觉把自己惯成了事情发展不如意,就喜欢怼天怼地的习惯,这届网友戾气重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我习惯先让子弹飞一会儿,看看事情真的是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才决定到底如何面对这个生活里的巨变。

我的经验是,你的看法以及随之影响到的做法,最后真的会反过来影响这件事的走向。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看过进击的巨人,如果看过结尾,就应该知道,艾伦具备从未来影响过去自己记忆的能力,所有一切事情都是他早就策划好的,但他憋在心里,谁也不说。

事情,是可以被改变的,被你的行为改变,而你的行为,反而来自,一开始你大脑的判断和想法。

等于是,某种程度上,意识决定了物质。

艾伦谁也不说的理由,用我们自己的老话讲,叫做“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说出的话代表你的意识,没说出口之前的想法没人知道,那就可以千变万化。但一旦说出口,就定型了,某种意义上讲,结局也就注定了。

所以我真正想做到一件不容易的事之前,都是不给自己太多思考时间,直接开始做,做完很久之后,再看心情决定要不要说。

很多我在公众号里或者在朋友圈里说的做过的事情,可能都是一段时间以前的了,这个时候对这件事的看法,也往往和刚做成的时候不一样了,比较沉淀和客观了,再去说也更合适。

其次,认识这一关过了,从技法上,我会思索这些工作中意义不大的部分哪些可以优化。

人总是会下意识给自己设置阻力,比如我刚写的这句话,肯定有人会说,如果能那么容易优化的话,我早就不emo了,不就是因为难以有所改进才感到困扰吗?

别急呀,优化有时候不一定是彻底重造工作流程,而是你可以像一个产品经理一样生活。

2

我会经常打磨我的“习惯”,一直坚持到今天的习惯有每天的晨跑和阅读,即使工作再忙也没有断过。

但如果要保持这样的习惯,绝对不是设置一个早起的闹钟或者告诉自己每天几点到几点干什么事列个计划表就可以的。

总会有打乱你计划的事情,那计划被打乱的时候,想想这些事情能够重新被镶嵌进自己剩下的哪段时间里,不也很有意思吗?

这个有一个前提,就是心里对自己一定要达到的效果,和能用几种路径达到这个效果,有一个非常熟悉的底气。

比如,同样是冬天跑步,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户外跑步,再冷带着冷帽跑也还OK,每次跑步的时间在30-40分钟,在切换不同交通方式的情况下以差不多的时间到达公司开始这项运动,就意味着对每样交通工具需要的时间也都默默在心里有个统计。

如果下雨下雪,替代项目可能就是跑步机跑步或者爬楼梯,这都是不受天气影响并且运动时间和消耗卡路里都差不多的运动,这样不管发生什么,仍能达到初定的目标效果,才是真正对生活具有掌控力。

而不是说坚持做了哪件事才有掌控力,坚持甚至不能说是一件难事,面对每天新的不同开局还能微调自己的项目,并达到做好你自己这个角色效果的目的,才是真的牛逼。

这就是我说的,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不断优化自己的生活。

换到工作上,还是一样的思路。

尽管,你认为那些工作中有无意义的部分。

但是,第一,肯定不是真的无意义,是你暂时还没想到它的价值。

第二,这些无意义一般优先级都不够高,那就意味着你同样可以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把它们优化进你一天的垃圾时间里,作为一种调剂,作为一种不愿动脑时的消遣,甚至作为恢复自信心的小血包,都可以。

为什么我说,无意义的东西可能是你暂时想不到意义。

因为有些东西,是对除你之外的人有意义。

有些东西,不犯错看不出来意义,真出了事才能明白意义。

有些事,短期看就是没意义,意义在长期里,在你做了很久很久之后。

排除掉一些比如形式主义的真正无意义的东西,做这些看似无意义的东西,更近似一种修道过程,如果你还能坚持做的比较好,那震住你周围的人,开辟新的震慑力场,也是意义。

因为都说人需要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但这个位置有时候是岗位赋予你的,有时候是自己干出来的,有时候是旁人对你的印象塑造的。

这第三部分最不可捉摸却也众口铄金,活在众人眼里的形象你可以不在意,但如果很负面,的确影响自己心中认知大厦的牢固程度。

我最爱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里,有很多我喜欢的台词和角色,这整个电视剧,就是在回答你人生时常袭来的无意义感的。

想要和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做到。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别混日子,小心过着过着,被日子给混了。

好好活,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

草原五班那一段,我觉得是整部剧的精髓。

谁都会有自己的“草原五班”时刻,不夸张地说,人确实是活几个瞬间,但那几个瞬间不一定是用收入和所谓的流行生活方式比如看个星星旅个游看看美景谈个浪漫恋爱砸出来的。

而是厚积薄发后你突然回首,发现那些勤勤恳恳的日子像在刚下的粉雪中走刃刻下的痕迹一样清晰可辨,那个时刻你释怀一笑:

成长就是十年一刻,就是瞬间移动,再一眨眼已经离开原地好久了,但你看不到这中间的过程。

如果一直在抱怨,岁月也就真的欺骗你了。

所以现在,我遇到草原五班的时刻,会非常兴奋,这意味着,又一个提升的时刻到来了,可以说,我对人生的审美和时间流速的感受都发生了变化,这种看似平淡的坚守时刻,就是我的日常诗意时刻。

不可以吗,打印机巨大的协奏曲,扫描仪仿佛与心智相连,如山如海的信息就是武林秘籍,起钉与去钉的动作就像上膛,熟练之后就像闭着眼拆散一把枪再组装起来一样酷。

解释完我的理论了,那运用一下到我这个朋友的困惑上来。

其实她的工作在集团总部,是要向下级单位宣贯一些大领导的思路,有时候这个思路并不一定被下级单位接受,所以她感觉自己看似地位很高,但总部的工作推不下去,基层觉得有负担,敷衍了事,上级也觉得她没干出成绩,因为收上来的东西很垃圾。

这样看来,有她没她好像影响不大?

但我的看法是,其实她只要被下级单位尊重,被上级领导认可,她一下就会觉得有意义。

那其实不用百分百原封不动地去推行领导这个东西。

有时候基层不一定理解总部这么推的意义,这个时候可以先宣贯。也可以先站在他们的角度想,如果总部这位老师,不是每次板着脸到期收取资料,而是互通有无,美化润色自己的报送材料,主动成为基层在总部展示形象的窗口,这个工作是不是更容易被基层接受一点。

那这个工作被基层接受之后,再向上级反馈,效果肯定和之前不一样,自己在额外写写总结,写写提升,结合几个典型事例,是不是就会发现领导的思路起到了效果,上级单位肯定会满意这样的变化的。

其实只是思路上,变得更服务了,变得更享受自己做这份看起来上传下达原封不动的工作了,就更招人喜欢了。

如果下级还是不配合,或者这件事真的特别无意义,那你至少还可以管控自己的心智投入。我一向强调人要像哈利波特一样,修炼大脑封闭术。有些事不得不做那就减少内耗,毕竟都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投入太多真情实感如果费力不讨好那就得不偿失了。

但这个前提是,你至少努力过了,现状没改变。

而不是,你脑海里脑补了基层的各种不配合,连改变都没尝试过。

这两件事有本质上的区别,能注意到吗。

人是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的,交代是心安,也是掌控感。

意义也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别人可以看轻你,但自己不可以。

我差不多把这个问题可能衍发的几种情况都说到了,我觉得说透了,下一篇,我准备讲讲另外的问题,如果你觉得写的有帮助,麻烦点个赞呀,谢啦!


职场 | 文学 | 探险 | 情感

校对/ Marlow | 配图 /Pexels

作者 / Marlow

历史文章(点击标题)

秋招之16个小逻辑 

父母对职业的指手画脚,有必要听吗?

填坑学

一眼望穿的生活,值得过吗?

企 业 级 入 职 指 南

边角金融那点事儿

秋招目标:国企,该如何准备?

闲聊暑期实习和五月房市

两个典型的学生思维

“硬脱钩”的世界,会变好吗

内卷时代的职业规划

闲聊北京租房攻略

毕业去哪儿之北京篇

谈谈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和游戏化人生

校招/社招与HR谈薪资的正确姿势

疫情期间异地恋指南

咨询问题 | 地产还是选调,抑或是央企人力?

咨询问题 | top2硕士去咨询还是国企?

秋招之国企篇

秋招之互联网&咨询篇

秋招之金融篇

势均力敌的爱情,是必须的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100个基本》有感-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意义的(15)
“活着好多痛苦事,怎么办”:这个好心态可以帮你度过很多难关
混的好的人,都懂这三种说话技巧
调查研究:“随机”才能掌握“实际”
年终考核,说多了都是泪
宣传应该强总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