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进峰:天语、哲语


人类发明、创造了许多技术、工具,但什么才是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工具发明?

答案无疑是:人类的“语言/语言体系/语言系统”。


“语言/语言体系/语言系统”,是人类对自身意识或灵魂之超越性的开发、发挥


是人类使自身发展超拔于“动物群阵”的中介工具;

是人类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内在革命的根本、关键、枢纽;

是人类的变革方式在“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提升出一种新的“拓展方式”;

是人类一切重要手段的基础、一切重要过程的基础;

产生了人类生活方式的自我内在分裂;

产生了人类思维系统、意识系统的自我内在分裂;

产生了人类存在方式的自我内在分裂。

……

“语言”如此之能,谁堪于争锋?


在人类的“哲说”(“哲学”是一个学科概念或泛义概念,使用“哲说”才是真切的。笔者将把以往使用的“哲学”术语,更真切地拆分使用为一系列概念)对自我认知上:

1)早期的哲说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独立存在性(语言的角色一直存在,但其身份潜伏着);

2)哲说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语言”的独立存在与核心性、重要性;

3)目前哲说的一半,就是直接和完全针对语言;

4)哲说发展到现在,你不先说语言,你都无法哲说了;

5)但人类的哲说,到目前还在混乱地不分层次地对待语言,没能对语言进行理当惊天动地的“拆分”。

620世纪上半叶已经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事实上已经对语言进行了拆分,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在语言观层面进行明确、彻底的对接,这位思想家就是卡西尔。


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07-281945-04-13),生于波兰弗罗茨瓦夫(中文译为布雷斯劳)的一个犹太家庭,早期受学于马尔堡的新康德主义传统,成长和活动在德国,于1939年成为瑞典公民,死于美国纽约。


卡西尔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文化哲学,《符号形式的哲学》(别名:知识现象学)是卡西尔在文化哲学方面的重要著作。其他还有《自由与形式》(1916)、《神话思维的概念形式》(1922)、《语言与神话》(1925)、《人论》(1944)。

人们对卡西尔哲学的通常理解:

1他的哲学一大特色是新康德主义,通过其符号形式的哲学,将康德的知识论视角和马尔堡学派对自然科学的关注扩展到文化哲学的层面去。他从知识论的问题出发,经过文化哲学,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哲学人类学,最终引向一种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家哲学学说。

评:“知识论视角”,即从政治层次考察哲说;“文化哲学”意味着对哲说整体的“非自然性质”的学术性关注;“哲学人类学”,意味着把“哲说”与“人类存在”相关联。

(2)他主张哲学主要不是研究认识对象,而是认识的方式

评:“哲学”的出现与存在的逻辑点,不是基于“认识对象”,而是“认识方式的革命”。

(3)他强调扩大康德批判方法的应用范围,变康德“静态”的理性批判为“动态”的理性批判,以便容纳更丰富、更广阔的人生经验

评:康德在哲认上已经走到了“把人的存在与自在之物拉开”这一点,卡西尔在哲认上走到“把人的文化存在与自然存在拉开”。

(4)卡西尔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人类文化哲学,是从探讨人和人类文化本质入手来展开全部思想体系的。他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象征”活动,在此过程中,人建立起人之为人的“主体性”(符号功能),并构成一个文化世界。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都是符号活动的组成和生成,彼此表示人类种种经验,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塑造“文化人”。

评:“哲认”导致“哲界、哲人”的创立与诞生,卡西尔的“文化世界”已经准同于“哲界”概念;“符号的动物”准同于“哲人”;但“什么样的动物”的定义方式,仍延袭了传统逻辑错误,不能表达出“自我革命、自我诞生”的内容。

(5)同语言一样,艺术是从人类最原初经验的符号化——神话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符号形式,艺术同其他的符号形式一样是人的一种行为方式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其独特性在于艺术是对自然和生活的发现,对自然和生活所作出的新的探讨和解释,美的形式是一种自由主动性的产物。由于每一件艺术品都是一种生命的形式,都有一个直观的结构,意味着一种理性的品格,因而艺术品应该具有“审美的普遍性”卡西尔强调艺术是生命形式的符号化表达,读者通过阅读参与艺术家的创造过程,通过对艺术品的直观对其所表达的生命形式进行把握,使人的整个生命都发生运动和颤栗,从而更新自己的生命。审美价值的本质不仅是要激发起某种情感,而是要由所激发的情感洞见这种情感的本质,洞见一种生命形式,再由这种生命形式去统承由艺术所产生的激情,从而达到一种自由自主的境界,最终实现生命的解放

评:在对“艺术”的认知上,卡西尔失去了自身的“哲认方法论立场”,而过于乐观、虚幻、全部地视作“文化内容”,丧失了自然艺术扎根于人的自然本体的意识——艺术同样应当区分为“自然艺术、哲认艺术”,这是挺遗憾的。

(6)关于自由一:自由是通过符号建构意识的特性来客观化意义的能力,从而人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环境之产品

评:卡西尔同样不能对“自由”作出“自然自由、哲认自由”的区分,但他表述出了“哲认自由的部分内容”。

(7)关于自由二:与海德格尔将人定义为不可逃脱的必死者和有限相反,对卡西尔来说,人是独一无二的animal symbolicum——符号建构动物。作为哲学之任务,自由是人类不断变得增加自我意识的能力和责任,因而增加关于其符号建构的力量和产品的普遍性的启蒙。自由应当被自我意识、自我知识所指导,人类知晓其意义产品。《人论》开篇语中宣称“自我知识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我们必须试图打破我们与外部世界的镣铐……以便享受我们真正的自由”。人的规则规制着一个不受约束的自然。

在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之间在康德的争论中关于人道主义的本质不同的基础:对卡西尔来说,人的自由是自我-意识、自我-知识,存在于对文化产品的切近的识别中,是关于作为意义的超越源泉的意识的。对海德格尔而言,自由不是人性,人需要的是一种坚决但也是卑贱的接受能力,一种为了在作为意义之源的存在的慷慨的自由之内正确安放的目的而从人的任性的小心脱离。

评:当哲学家们还意识不到“人的认知意识的自我革命——哲认的诞生、存在与意义”时,他们很容易把“人、人性、人生”整体上视作“受限的、受动的”,也只能建构起“宿命哲说观”;找不到革命的逻辑点的卡西尔,则“强说”“主命/使命哲说观”。

(8)关于核心概念“符号”:符号是作为一种思想性的媒介,是人把握世界并赋予人自身生活以意义的一种特殊方式,人正是用符号这一功能性工具去解释世界,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当符号本身具有理性、善的意义时,它会指引人们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去解释世界,去创造文化。继而使人们走向一个和谐、文明的层面,使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反之,当符号本身具有疯狂、恶的意义时,它便会以狂热的姿态去面对整个世界,使人们在符号的指引下,做出各种疯狂之举,以符号为掩盖。

卡西尔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他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 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情本身,他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至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这也就强调了自我的发展过程,而排除了除人的自我以外的存在发展因素。并且,在卡西尔看来,这种人的符号,本身便是存在于人的意识结构之中,即人本身便是具有了“先验的构造能力”。因此,人类的全部文化都被归结为“先验的构造”。自觉地创造的各种“符号形式”的活动叫“符号活动”。人类生活的典型特征便是发明、运用各种符号,从而创造出一个“符号的宇宙”,即人类文化的世界。它可以化为一个基本的公式: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

评:康德发现“先验——先验构造——先验性构造的世界”,卡西尔转化或实在化为“先验符号——先验符号构造——先验符号性构造的世界”。这是一场由康德肇始、卡西尔完成的革命,但这样的革命,存在着“把人脱离了自然、从自然中架空出去的错误”。

(9)关于教育:文化是作为人的符号活动的“产品”而成为人的所有物。那么,在人运用符号及符号活动去创造文化的活动过程中,教育又在其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用卡西尔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不能不认定,在人的意识结构中有一种“自然的符号系统”亦即先验的符号构造能力。但是,即便是如此,这种先验的符号结构能力如何被引发出来,并进一步去构建,创造人类文化的呢?这惟有教育。人在运用符号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教育是不可忽略的,教育在传递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进而创造文化等等的活动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与人类共始终的、积极能动的文化要素。教育传递文化,从其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来说,受教育的过程,也就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任何个体,如果没有间接经验,且不说发展,就连生存都不可能。教育对“符号本身” 的启发引导与选择更是对创造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教育对“符号”本身的能力的选择是为了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其内在的循环加速机制:“思想革命——政治革命——教育革命——科学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等”,教育在其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换句话说,文化不是自然赋予人类的,而是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也是人类用自己的智慧自身运行的。

评:柏拉图用“回忆论”来解说“先验、哲认”,到康德、卡西尔同样达到了“哲认”层次的高度,却未能找到“哲认”存在的逻辑点,从而其思想存在着“与人的活动内容、历史相脱离”的整体性、根本性问题;卡西尔揭示了比“教育的知识形态运行”更高的“教育的哲认唤醒、运行”的内容——也揭示了“教育”的“人类自我性”性质——也揭示了“教育活动及其活动形态”的存在价值高于一般活动形态,但是,他的教育观仍然和“内生创造”有着遥远的距离。

(10)卡西尔的“符号哲说”对“人、人性、文化、语言、逻辑、知识、语义”等概念的认识革命性提升:

A.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

B.符号,就这个词的本来意义而言,是不可能被还原为单纯的信号的。信号与符号属于两个不同的论域: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之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的意义世界之一部分。信号是“操作者”;而符号则是“指称者”。信号即使在被这样理解和运用时,也仍然有着某种物理的或实体性的存在;而符号则仅有功能性的价值。

C.在有关命题语言和情感语言之间的区别,就是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的真正分界线。一切有关动物语言的理论和观察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个基本区别的话,那就是都没有抓住要害。在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文献中,几乎还没有一篇能确实的证明,任何动物曾跨出过从主观语言到客观语言、从情感语言到命题语言这个决定性的一步。

D.动物的信号是一律性的,真正的人类符号系统体现在它的多面性上

E.人类知识按其本性而言,就是符号化的知识。正是这种特性把人类知识的力量及其界限同时表现了出来。对于符号思维来说,在现实与可能、实际事物与理想事物之间作出鲜明的区别,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符号并不是作为物理世界一部分的那种现实存在,而是具有一个“意义”。

评:人在活着,人在活着自己的活着。这一点从来在继续和没有改变。人在自己身上找到一个可以开发的点——认,而创造和拓展出“哲认”,创造和拓展出“哲说”,创造和拓展出“哲活”,创造和拓展出“哲人”。这里,“哲人”既是生成现实又是已生成的现实;“哲活”已经现实化而为现实形态;“哲说”是显性的却是被产生的,“哲认”是隐性的却是“创生之源”。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点”来评“哲”,来评“人”。从“哲认”评“人、人生、生活”,人是自我创造者、创世者,是后天自我的神;从“哲说”评“人、人生、生活”,是“启蒙而智慧,解放而超越、走向自我性自由”;从“哲活”评“人、人生、生活”,是“生活方式的革命、智慧方式对现实方式的超越、自我性自由方式对一切束缚的解除”;从“哲人”评“人、人生、生活”,人是自己的创造者,又是被自己的创造所创造的被创造者。

柏拉图,是那个让我们找到可以开发的点——认,而从此走上“哲认”的人。

康德,是那个让我们找到可以立身的点——人,而从此走上“先验、哲人”的人。

卡达尔,是那个让我们找到可以以新的方式活着的点——文化,而从此走上“哲界、文化、哲活”。

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工具中最伟大的工具。

“最伟大的发明、最伟大的工具”,主要是指“哲语”,而非“天语”。

卡西尔不说“语言”,而说“符号”,卡西尔的“符号”正是“哲语”。

卡西尔是第一位不笼统地使用“语言”概念而以“哲认、哲说”的态度对待“哲语”的人。


“哲语”的确认,当然是要由哲学家来完成。

哲学家也当然要把“语言”二分为“天语、哲语”。

从而“世界”也二分为“自然世界、哲然世界”。


“哲语”的确认,语言二分为“天语、哲语”,认二分为“天认、哲认”并得以显明,从而“哲认、哲语、哲识、哲说、哲界、哲生、哲活、哲人”完成“大一统”,“哲学王国”从此成员到齐,序位分明,秩序井然。

 

(张进峰,2017-05-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考点滴-25
《人论》 ------(德)恩斯特·卡西尔
文化符号的功能、意义和魅力
《恩斯特·卡西尔:最后的文化哲学家》导言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阅读笔记
孙冬慧 洪爱英|卡西尔的符号哲学转向及其语言学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