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点|去年营收预计增超40% 关店300家的海底捞却亏损超38亿

2月21日,海底捞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亏损38亿至45亿,这是海底捞自上市以来的首个年度亏损。

事实上,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之一正是去年疫情之下快速扩张,海底捞决定关掉300家门店。然而一边是疫情反复的压力,一边又面对多家餐企争相上市,海底捞又将如何在竞争中破局?

上市以来首个年度亏损

2月21日早间,海底捞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净亏损约38亿元至45亿元,而其2020年业绩是全年赚了3.09亿元。不过海底捞表示,对比2020年收入286亿元,集团2021年收入预计超过人民币400亿元,增长超过40%。

海底捞为何增收不增利?对预期亏损主要原因,海底捞称2021年关停300余家餐厅及餐厅经营业绩下滑等因素,导致合计约33亿元至39亿元的亏损。

此外,全球持续变化和反复的疫情,2020年、2021年门店快速扩张以及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等对海底捞餐厅经营状况都带来了冲击。

二级市场上,去年2月海底捞最高价格达85.779港元/股,然而截至2月21日收盘,海底捞报19.08港元/股,近一年来股价跌幅已经超过7成。

关店300家只是第一步

1994年,海底捞火锅在四川简阳创立,2018年9月26日于港交所上市,2019年其门店数就达到了768家。疫情之后,海底捞依然在2020年“逆势”开出1298家, 2021年上半年就新增了299家门店。

去年11月,海底捞突然宣布逐步关停300家门店就引发市场关注,对于关店原因,其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曾回应封面新闻称,“我们希望解决快速扩张带来的负面影响,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经营状况和管理效率”。

为提升营运表现,海底捞当月开始推行“啄木鸟计划”,即整顿经营业绩不佳门店,包括海外门店,收缩集团业务扩张计等等。在2021年业绩中,公司也提到“啄木鸟计划”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对此,海底捞方面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数智化发展,强化内部管理,探索新的发展活力和动能等。

“这是海底捞改善基本面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未来如何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火锅业态中保持竞争力、如何强化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黏性互动,都将是海底捞需逐一解决的课题。

餐饮业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其实,海底捞“断臂自救”并非个例,疫情影响下不少餐饮企业正在经历一波暂停营业与客流下滑的经营滑铁卢。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及2022年市场前景预测》(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与上年相比由负转为正增长18.6%,两年平均下降0.5%,还未恢复至疫情之前的2019年水平。

《报告》指出,2021年,餐饮业从经营状况来看仍然未摆脱困境,很多餐饮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甚至是大型连锁品牌企业。鉴于疫情反复多发,餐饮业不断调整发展策略,采取关停部分门店等措施应对当前困境。

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形势下,餐饮业愈加认识到探索新模式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优质的连锁品牌餐饮还会吸引资本加持。因此今年以来,主打海鲜火锅的连锁餐厅七欣天、中式快餐连锁品牌乡村基、和府捞面及杨国福麻辣烫相继提交上市招股书,开始冲击资本市场。

“眼下的餐饮市场上,具备一定连锁和底蕴的餐饮品牌开始加速跑马圈地,增加自身抗风险能力,预防资金链断裂、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从而寻求资本加持”,乡村振兴建设委副秘书长袁帅表示,连锁餐饮业通过拥抱资本的形式,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在残酷的同业竞争中搏出一席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困住餐饮业的,真的是疫情吗?
中国连锁餐饮企业2021年度调研的7大发现|海底捞|零售|多品牌|餐饮业
“海底捞们”带头关店:后疫情时代,餐饮业开启收缩“过冬”模式
海底捞们巨亏背后:餐饮“三高”痼疾该如何化解?
疫情这三年,北京餐饮业“渡劫”
疫情下的餐饮行业:两个月关店注销1.3万家 大型餐企加速升级线上业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