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外诊断试剂标准品、校准品、质控品那些事(二)

来源:水木济衡生物

作者:王军

ISO 17511—IVD人的红宝书

ISO 17511第1版是2003年发布的,我们国家也等同转化为了国家标准GB/T 21415-2008。ISO 17511自发布以来,对IVD和检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极大促进了IVD和检验医学的质量提升。近年来,随着计量学研究不断推进,以及临床检验量值溯源实践经验的积累,国际标准化组织临床实验室检验和体外诊断检验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 212)于2012年启动了对ISO 17511的修订工作,历时8年时间的精雕细琢,第2版于今年4月24日正式发布了,这是我们IVD行业的重要事件,值得庆贺。

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6)是ISO/TC 212在中国的对口组织,一直密切关注ISO 17511修订进展。我曾经是SAC/TC 136的委员,受TC 136指派,有幸参加了几次国际会议。在这里,结合自己对计量溯源性的理解和体会,就ISO17511主要变化和重要之处向大家做个介绍。

1、ISO 17511修订背景

ISO 17511第1版发布至今已近20年时间,在这期间,国际计量学和临床检验量值溯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

①《国际计量学词汇-基础通用概念和相关术语》(I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metrology-Basic and general concepts and associated terms(VIM))、《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data- 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GUM)) 等文件相继修订发布,这些文件是计量学研究的基础性、指南性文件;

②2002年6月国际计量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BIPM)、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IFCC)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 ILAC)合作成立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ttee for Traceability in Laboratory Medicine,JCTLM)。JCTLM自成立以来,认可、发布了一批参考测量程序、参考物质和参考测量实验室,参考测量系统的建立完善对临床检验量值溯源实质性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条件;

③自2003年开始,由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主办、德国临床化学和实验医学协会(DGKL)承办的国际医学参考实验室比对(IFCC-RELA)活动的开展,为实验室运行的参考测量程序的质量状况提供了评价平台;

④近年来,国际学术机构提出“检验结果一致化”的新概念和相应技术途径,对临床检验标准化的理念进行了进一步拓宽和延伸。

基于上述情形下,ISO/TC 212第2工作组2012年3月在比利时吉尔市召开的工作组会议上,首次提出对ISO 17511进行修订。会后,ISO/TC 212成立了项目组,组长由ISO/TC 212第2工作组的召集人Neil Greenberg博士担任。在随后长达8年时间里,ISO/TC 212每年都会召开1到2次的会议进行修订,国际上众多该领域的权威专家都参与了该项工作。经过国际标准的投票程序,新版终于于2020年1月5号获批并于4月出版。

2、新旧两个版本的比较

03版ISO 17511有8章、21页、5个溯源模式,20版有6章、50页、6个溯源模式,从篇幅上看20版大大增加了。总体上来说20版比03版更详细,更具体,更针对IVD的特点和特殊性,更具有指导实践意义。归纳起来,新版有以下几点重要变化:

扩展了标准的标题和适用范围,从校准物和正确度质控物的计量溯源性要求扩展到患者样本测量的计量溯源性要求;

将ISO 18153酶催化浓度的计量溯源性相关内容整合到ISO 17511中;

强调计量溯源性中的二级校准物、制造商工作校准物互换性的重要性;

关注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性,校准等级中的每一步要控制测量不确定度,要评估终端用户校准物的测量不确定度;

对那些没有参考测量程序也没有参考物质的检验项目,定义 “一致化”校准传递方案,并建立相关要求。

3、新版需重点关注的地方   

关于这部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关注的地方会不一样。我觉得重点的地方,是我以前理解不够深而这次通过学习新版觉得收获大的地方,下面我分章节介绍。

“范围”中增加了本标准适用于人样品中被测量的溯源性。另外,还明确提出本标准也适用于某些定性测量程序,即测量结果以数值为基础,通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分类。此外,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室自建项目(LDT),其溯源性也应该符合该标准要求,正是由于这种情况,20版里将产品校准物(product calibrator)换成了终端用户校准物(end-user calibrator)。

“术语和定义”章共有51个术语。本章节的修订原则是:能直接引用VIM就直接引用,或在VIM定义基础之上增加“注释”,以利于检验专业人员的理解;VIM没有的,给出新的或行业习惯用的术语及定义;删除没有必要列出的术语。重点关注:①用“分析选择性”取代“分析特异性”;②增加“高等级参考物质(higher order reference material)”、“高等级参考测量程序(higher order 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等术语,简单地说高等级参考物质应符合ISO 15194的要求,高等级参考测量程序应符合ISO 15193的要求;增加了“equivalence of measured values”和“international harmonisation protocol”。第4章“建立计量学溯源性的通用要求和原则”,与03版相比,本章改动非常大,03版仅给出了溯源的一般原则,比较宏观和宽泛,20版相当于重新编写了。修订后的此章由9小节组成,涉及到文件化、定义被测量、校准物最大可允许测量不确定度、校准等级、参考物质和校准物、测量程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溯源确认、溯源职责。检验医学溯源会遇到的种种问题:被测量定义不充分;对特定化合物的超纯物质,识别其物质量单位时的技术问题;样品中分析物较复杂、不均一;临床实验室所用的测量方法对校准物和人样品中分析物具有不一样的选择性;人样品中的分析物具有与校准物不同的微观不均一性;人样品的基体不同于校准物;测量样品时被测量发生物理或化学修饰。以上种种情况是干扰建立计量学溯源链的技术原因,大多数与被测量定义相关,这也揭示了标准正文中对溯源模式进行修订的原因。9小节的具体内容,本文不再展开,等后续有机会再向大家介绍。

第5章“校准等级模式”,本章与03版也有较大差别。03版有5种校准等级模式,而修改稿中为6种模式,分别为

①具有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和一级校准物、能在计量上溯源到SI单位的情况;

②无一级参考物质,但有参考测量程序,被测量由参考测量程序定义,能溯源到SI单位的情况;

③具有一级参考物质,具有参考测量程序,被测量由参考测量程序定义,能溯源到SI单位的情况;

④具有国际约定且符合ISO 1594规定的校准物(非一级),无参考测量程序,不能溯源到SI;

⑤国际一致化方案所支持的计量学溯源性,既没有国际约定参考物质,也没有国际约定参考测量程序,不能溯源到SI;

⑥被测量溯源到制造商内部定义的校准物。

第1种、第4种、第6种模式与2003版相似,第2种、第3种模式变化较大,第5种模式即一致化方案是新增加的。

第6章“溯源性信息”对制造商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产品校准品的溯源性细节和不确定度等相关信息要在技术文件中列出。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振华:糖化血红蛋白应该是标准化而非一致化
肖路延教授:临床检验设备校准与计量学溯源及现实思考
检验科测量结果如何达到 计量准确(上)
带你了解ISO15189与CNAS-CL02医学实验室认可全流程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监测管理程序文件范本
ISO-IEC_17025-2017实验室管理体系中文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