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神分裂(神经病)简介及我们遇到的患者们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科普之后是小水母跟Rita面对过的真实案例。

 



大家好我是小水母。上一篇的留言我看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分析别人的案例我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基因,过去的经历,家庭坏境,心理状态等等加在一起的结果,并不是某一种精神疾病导致的,就像不是所有反社会人格都会成为杀人犯一样,仅仅通过一个人(特别是经过媒体渲染和选择性报道)的行为断定他的心理状态是不靠谱的。


我大三的时候心理学教授兼职给省级法院工作,也给我们讲了不少他亲身经历有趣的案子,后面会拿出来讲一些。


希望我推荐书的,其实我只读过我们的教科书来着。。有专业兴趣的可以直接搜Abnormal psychology书,没那么大专业兴趣的要不就去看看美剧犯罪心理?

     

今天我们开始讲一些心理疾病,在正式开讲之前麻烦大家答应我一件事儿,千万别拿着症状把自己或者身边人对号入座,要不然保准我三天讲三个病你就能得三个病。不要对号入座,不要对号入座,不要对号入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很多学生学了变态心理学就把自己搞得神经兮兮的看自己和周围人都是变态,这也是种病,后面有机会讲讲吧。

     



我们从精神分裂开始讲。


因为虽然精神疾病有几十上百种,99%的时候我们骂人你丫神经病吧都是指说对方的行为有精神分裂的症状。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来自希腊词根意思是“splitting of the mind'分裂的大脑。这个名字有一定的误导性,导致很多人把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混淆,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此我们不妨把精神分裂理解为身体与大脑的分裂,即大脑不受自己控制

 


精神分裂其实是一种非常难以确诊的病,因为可能出现的症状太多,不同的人表现出的症状更是天差地别。以下是DSM IV  V列举的可能症状和诊断标准:




表格内容大致是说,要被确诊为精神分裂,必须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条件(A符合以下5个症状中的至少2,且符合的症状中至少有1个要是13中间的。另外这些的症状在至少一个月内要反复出现且每次都持续较长的时间。这五个症状分别是:


     1.Delusions妄想,错觉。一般指的是脑子里想出来的不切实际的东西,比如你忽然觉得自己成了007那样的大英雄,FBI成天在监视你,或者脑子里老听到有声音在告诉你要做什么。当然白日做梦那种不算,精神分裂病人觉得脑子里的东西是真实的而意识不到他们的妄想是不切实际的

     2.Hallucinations幻觉。这个比delusion还严重一点,往往指的是视觉上的幻像,比如有人在大街上对着空气说话,他可能就是出现了幻觉看见了不存在的人或事物

     3.Disorganized speech凌乱无条理的讲话。比如某个艳阳高照的八月份中午我在大街上遇到Rita,她很认真的跟我说昨天我们家下雪了我的猫把车吃了澳大利亚总理奥巴马说他要去南极研究火山爆发出来的你口袋里的硬币是方的这个时候我就得考虑要带她去看医生了

     4.Grossly disorganized or catatonic behavior极其凌乱或紧张僵硬的行为举止。极其凌乱的举止我们都能理解,这里解释一下紧张僵硬catatonic:这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现象,指的是一个人肌肉僵硬持续某种姿势不动长达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有时这些姿势甚至是这些人在普通状态下做不来的高难度动作,这种状态下病人很容易伤到自己。比如如果Ritacatatonic schizophrenia,她可能会毫无理由的把一条腿缠在脖子上然后站着保持那个姿势几十个小时,等她清醒过来才发现扭了脖子伤了脚腕什么的。

     5.Negative symptoms:指的是常人身上会有但在病人身上缺失的反应。比如小水母跟RitaNatalie是老朋友好久不见了,小水母跟Natalie都特别热情的互相拥抱然后讲好笑的笑话一起笑,唯独Rita始终保持面无表情.jpg,那也有可能是精神分裂的症状

 

条件(B症状必须严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学习,职业生涯或者人际交往等

 

条件(C症状对你的影响至少达到六个月,其中一个月要持续出现条件A里列举的症状

 

条件(D症状不与抑郁症或狂躁症的症状同时出现

 

条件(E症状不由毒品或药物的使用造成

 

条件(F孤独症病人需要更多诊断条件

 




精神分裂病人绝大多数症状开始出现的年纪都在十八九岁,也就是过了二十五岁你还没出现任何症状就基本可以放心了。至于人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专家们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目前普遍接受的理论是说因为大脑过于活跃,分泌了过多的dopamine多巴胺


多巴胺具体干嘛的一句两句讲不清楚,我也不想讲太多的生物或者化学,我怕掉粉Rita放猫打我,所以在此我们就把多巴胺理解为一个传递欲望和(一部分)快乐的神经传递素。大脑分泌多巴胺不足的时候你会缺乏动力会抑郁,分泌正常量的时候你会有满足感,分泌过多...那你可能就精神分裂了。


多巴胺长这样:

 





然后我们来谈谈精神分裂的治疗方法


历史上精神分裂的病人往往被认为是恶魔附体而遭受了说是治疗实际上是惨无人道的酷刑,从溺水到电击甚至火烧都有过。我们很幸运的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我们懂得给病人开药。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病人不愿意吃药。

 

精神分裂的病人出现的幻觉对他们都是非常真实的,他们往往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病,吃药也是迫于家人和医生的压力。此外,比如Rita本来是个扫大街的,每天在大马路上蹭一身灰,忽然间有一天她成了个顶天立地劫富济贫帅哥环绕的大英雄,然后她吃了药,然后她又成了扫大街的,所以换你你也不能乐意吃这个对吧。还有呢就是上面提到的多巴胺的问题,既然精神分裂是由于多巴胺分泌过多造成,那很多药物自然就是抑制多巴胺的分泌。这个量不那么好掌控,有的人一吃就抑郁了,然后就不吃了。最后一个吧,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往往会造成男性某功能障碍,继而影响到他们跟妻子和的家庭关系,所以他们就更不想吃了。

 

即使病人努力配合乖乖吃药,精神分裂的治愈率依然很低。不同的人对不同药物反应都不一样,很多人需要尝试多种药物才能找到对自己有效的。而且对于精神分裂来说,所谓治愈也不过是说让病人恢复基本生活自理的能力不再出现幻觉罢了,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跟正常人一样生活。


精神分裂在普通人群出现的几率不到1%,但是这种病遗传因素很大。有直系亲属得精神分裂的人自己得精神分裂的可能性会大大增高。基因这种事情我们也没办法,但是很多研究证明吸烟,吸毒(特别是可卡因一类)的恶习也会提高你得精神分裂的可能,所以控制不了基因就试着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吧。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我该唠叨完了?其实没有。上面基本都是你要是有足够耐心都能自己百度或者谷歌来的信息,多没劲。我得给你们讲讲我跟(已经治好的)精神分裂病人接触的真实体验,复述一些他讲述的发病时的感受。






听他讲话是三年多前的事了,我尽量回忆。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叫他M吧。

 

M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看上去至少四十多了,从二十出头发病,病情反反复复换了多种药很多医生,几次绝望想自杀,直到前两年才算治好,症状不再出现。即使说是治好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他身上的异常。比如他每说一两句话就要停顿好几秒,似乎思维衔接很困难。我们问个很简单的问题可能要等一两分钟才能得到答案。据他自己说,每天做事情不能超过三件,否则大脑就应付不过来。我没太理解三件事是什么概念,大约是吃饭买菜洗衣服然后就得回床上了?

 

M讲述的他发病的那个晚上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那天晚上他父母都在楼上,他在楼下,搬起一个凳子然后忽然间他脑子里就有个声音告诉他,不能动。然后他就定住了,保持着半弯腰搬起凳子的姿势站了一整晚。第二天他的父母下楼问他在做什么,他才醒过神来。据M说,当时他的感受就是仿佛他必须要听从脑袋里声音的指挥,如果不听就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而他完全失去了基本的认知和判断能力。

 

从那个晚上起,M就开始接受精神分裂的煎熬。他看到过不存在的人,感觉永远在被人监视,在一根柱子前定住因为处于某种原因他觉得自己选择往左或右走会直接决定世界格局的走向,他没办法做那么大的决定,结果在柱子前站了两天。。

 

M说他一度抑郁过放弃过但是他的家人不离不弃始终支持着他。他现在能被治愈,拥有最基本的自理能力,甚至被加拿大邮政雇佣,他觉得很幸运。

 

说完M的故事我们本期内容基本就结束了。最后补充一点,虽然幻觉什么的听上去很可怕,但是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病人是不具有危险性的。你要是看见Rita站街角上跟树说话你不用急着躲,她忽然拿刀冲过来捅你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低的。

 


对这个话题有兴趣意犹未尽的同学们给你们推荐一个电影叫 A Beautiful Mind, 讲的是一个真实的精神分裂患者最后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电影把病人眼中的世界,他的幻觉和他的家庭受到的影响描述的非常棒,强烈推荐。




A beautiful mind剧照


 

最后给大家看我们家狗妈和狗宝宝出生几天的照片







大家好,我是Rita,感谢小水母的文章。今天这个话题我是没有什么学术上的积累,所以在科普方面大概也没法给大家带来什么更深的东西。但是我曾经接触过精神分裂患者,我挑几个印象深的写写,绝对不是科普,也不那么有条理,就是写写人,没兴趣的话各位朋友可以跳过。


我两年前在精神病院工作过。说是精神病院,但不是大家想的那种一人一个单间装着铁栅栏房间惨白明亮忧伤每天有人来查房的那种。我去工作的地方并不能算是大医院,而是一个类似避难机构的三层小楼,里面住的全都是因为有精神疾病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而无家可归的人。这里很多人都有案底,大部分是扰乱公共秩序什么的,没人犯过刑事案。心理医生一星期来两次,平时他们都自由活动的。


我在那每天就是面对精神病,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他们做做分析,跟他们聊聊天,陪他们做做饭玩玩游戏。


我刚去的时候,辅导员给我们做培训,说,这些人平时看着很好,但是如果你看苗头不对,你赶紧跑,别回头 (“you just run n don't look back just run')。


所以一开始我还是很紧张的,也觉得这些人大概跟我们不在一个世界,所以在跟心理医生交流的时候一直在用“住在三楼的患者A”来称呼这里的住户。不过后来,我给每个人建了个档案之后,发觉其实他们脾气还相对稳定,还挺有性格的,就把他们名字跟个性都记住了,心态也就从“那位手持台灯的患者似乎有些不稳定”变成了“A先生今天看着心情还挺好的”。


就这么混熟了之后,一天有一个大哥跟我说要给我看一个东西,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拽到他房间里。我有点紧张,刚想跟他说咱们还是出去看吧,结果这大哥把门锁上了



我心想大哥你这是要干嘛,结果他从床底下拉出一个手提箱,从里面掏出来一个相册,一个一个地给我介绍他的家人。


他也是精神分裂患者,说话一顿一顿,经常两句话之间没有联系。比如说


“我姐姐和我,他们,你不应该这样,你知道吗,哈哈哈”

意思就是小时候他姐姐经常管他,跟他说“你不应该这样”,他觉得很有趣,想跟我分享。


他跟我说那个手提箱就是他所有的财产了,里面还有衣服,一些扣子,和塑料的不知道什么东西的零件。


我每次去看他都特高兴,说话很慢。一顿一顿,总想跟我分享他当天看到了什么好玩的事,也想让我笑。看我不笑他就有点焦虑,所以后来我学会了听不懂也要强行笑。


我一直想问为什么他不回家,不过我觉得他没主动说那我也就不问了。




第二个人是一个看起来年纪非常大的病人,也是精神分裂,不过比前面的手提箱大哥要严重的多。


这位病人很喜欢我们去看他,说话有点口齿不清,也是一顿一顿,一句话中间断开的地方会喘好几口气。

我给他做过两次分析,对他印象比较深。他好几次跑到别人的公寓里,挨着个拧别人的门,人家要是没锁门,他就拧开门进去,站在里边,也什么都不拿,就站着,然后站一宿就出来。


院长给他讲道理,说,你这样会把别人吓到,你想你睡着觉,一睁眼看见一个不知道是谁站在门口你膈应不膈应。


他断断续续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控制不了,我听到声音叫我这么做。你说的对,但是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就睡不着觉,那个声音一直讲一直讲很大声我必须这样做。


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后来他又跑一个妹子房间站了一宿,又被院长叫去谈话。


比起手提箱大哥,我觉得站一宿大哥可能更像个小孩。每天跟谁吵架了,谁又欺负他了,他看了什么新闻觉得不公平了,都等着我们去了之后跟我们告状。虽说其中50%我都没听懂,不过看他那么高兴,我也就点头认同。


在那工作时间长了,有时候我也说他,他好像也特别怕我们生气。有一回有个比较瘦的大哥跑过来给我讲哲学,宇宙起源什么的,站一宿大哥就过来说,你讲的什么玩意,垃圾。晚上我把他单独拉出来说你别这么跟人说话,上来就骂人不合适。他承认错误倒挺快,也特诚恳,搞得我不好意思再说他。


他跟我说他跟手提箱大哥是朋友,他有时候会把烟分给他,但是我没见他们俩互动过,可能是他吹牛逼的。


后来过了一年半,因为那年冬天太冷,零下40多度,我没车,过去不方便,就不再过去了。


我最后一次看见站一宿大哥是在市中心的公交站台,我在车上,他在下面,好像在跟人吵架,我发觉我居然还记得他名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分裂?!还有救吗?
受害人达两万,有人自杀有人精神分裂!这家医院是怎样忽悠病人的
「真实案例」16岁男孩甲减两年病史,一度被误诊为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患者,早期会有这3种症状,要多留心!2个方法防止复发
浅析神经衰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