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炒菜的尽头是数学?”隐藏在用料配比,烹饪时长里的数字,也许就是
userphoto

2023.03.27 辽宁

关注
“炒菜的尽头是数学?”隐藏在用料配比,烹饪时长里的数字,也许就是行踪难觅的烹饪密码。

把晦涩难懂的烹饪技巧,翻译成了形象灵动的数字以后,把菜做好吃这事儿就变得简单多了。

这么有意思的事儿,咱们就按照国际通用惯例,按大小个儿,从数字1开始。

1:无论是老师傅,还是小白,都会有咸了或是淡了的困扰。
按统计学来说,所谓的咸淡合适,恰好是含盐量1%的时候。
但是别忘了,酱油,蚝油这些调味料里,也有盐。
同理,炒菜时糖,胡椒粉也是在1%时最适口。

2:放两次,尤其是味道不稳定的调料和香料。
以醋为例,属于那种见热走的脾气,锅里温度上来,香味儿跟酸味儿拼着命的往外跑。
放早了,没味儿,放晚了味儿太薄,没有持续性。
醋熘白菜,刚断生放回醋,入“底味儿”,临出锅再放一回,补香味儿。
同理,孜然炒肉,也得放两回。

3:这个数字里,只有一个经验够资格拿出来分享,勾芡的次数。
尝试对比过多种勾芡次数,勾一次,成功率在70%左右,勾两次能到90%,勾三次,基本上很难失败,勾四次的话,容易把火候搞大了。

到了3以后,插播一个关于321的比例技巧。
炝锅或者烧卤,用葱姜蒜这三兄弟的话,他们的比例是葱:蒜:姜为3:2:1的时候,香味最和谐。

还有个3:1的比例技巧,郫县豆瓣酱炒菜,颜色和味道总是差那么一丢丢,用剁椒来补。
豆瓣酱与剁椒酱的比例3:1,加点油用料理机打碎,炒菜的时候用,味道好,红色出来也快。

3:1是个烹饪上很有意思的比例,开店的时候我做炸酱的比例也是这个,黄豆酱与甜面酱3:1,降低咸味儿,提升甜鲜。

4:这个数字的代表性技巧,是用在肉丝上浆的步骤上。
肉丝补葱姜水,抓匀。补水目的,抓第一次。
盐,酱油,胡椒粉,抓匀。码味目的,抓第二次。
放淀粉,抓匀。锁水目的,抓第三次。
倒油,抓匀。封油护水,抓第四次。
分四次抓肉丝,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效果很好,锁水,入味,不脱浆。

5:炸东西,5成油温是起步价,低于5成食材会“跑水”,跑味儿,扎堆,吃油。
5成左右油温,食材下锅表面迅速熟化,锁住水分,也能拒绝旁边过来想抱团的同伴。
一成油温是30度,5成油温150度左右。

6789这几个数字,暂时没想到有太好的总结,倒是10这个数字里,想到了一个能困扰大部分朋友的技巧。
“焖”这个手法,精准的时长和火力的配合转变是焖菜,鲜香兼具的核心。
焖面的核心就在面下锅,盖盖子后这10分钟里。
开大火的时候盖盖,让水蒸气充足。
转小火,4分钟。
煨汤火,4分钟。
小火,2分钟。
全程10分钟的开火时间,关火前20秒,转最大火,让蒸汽再兴奋一下。
关火,等5分钟开盖。
这个法子,一般不会出错。

好久没在头条露面了,最近俗务缠身,今儿有点失眠,随手几个小技巧,算是给还惦记八个碗的朋友们问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7年重庆小面师傅:“我做面只注意4点,顾客天天爆满!”
火锅红油香料 拉油用料香料配比桂皮:10...
发面饼好吃有技巧,和面配比告诉你,柔软好吃凉了不硬
厨房技巧 | 自制川味调和油,让你的烹饪美上天
重庆小面:油辣子做法!“原料、配比”最重要!
麻辣香锅详细制作配方,附带比例换算方法,在家里也能轻松自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