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整脊治疗思考

解剖:

我在治疗“腰突症”疾病过程中发现

单纯治疗腰部疗效欠佳,而腰椎、骶髂关节同治可获得更好疗效;

微创术前一周进行骶髂关节的松解,对腰突症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腰腿痛治疗效果与骶髂关节异常指数存在相关性:骶髂关节异常指数计分越高,腰腿痛治疗效果越不理想。

骶髂关节损伤又称:

骶髂关节错位或错缝、半脱位、滑膜嵌顿症、绞锁症、扭伤、紊乱症及骶髂关节综合征。

Gray:

滑膜关节

不可动关节   

骶髂关节=木桶

人体最大而又最牢固的关节,具有一定的弹性,为力量的缓冲地带。由于承受体重及运动负荷的需要腰、骶、髂、髋、耻诸关节结构复杂,与周围肌肉韧带形成一个稳固的联动系统

慢性劳损

+关节周围韧带松弛

+暴力

+不协调外力作用下

=骶髂关节损伤

一旦骨盆扭转、倾斜→

盆腔脏器及所支配的

神经血管受到压迫与牵拉→

腰椎小关节紊乱→

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

久而久之→

关节周围韧带肌肉挛缩、变性及粘连→

腰骶及下肢疼痛→

腰部活动受限→

女性患者甚至引起月经不调、痛经

骶髂关节处于这个系统的枢纽部位

其关节面吻合牢固

周围韧带、肌肉、关节囊韧且强

关节活动度小

一般情况下,不易造成移动、错位

(一)结构:

关节面

由髂骨的内侧关节面与上位三个骶骨的外侧关节面共同组成,它们的关节面均凹凸、粗糙不平,似耳状面。

关节腔

狭窄而小呈裂隙状,内有关节液,正常为负压

关节囊

紧张,附于关节面的外周缘,髂骨的耳状附着面向着前内侧,骶骨的耳状附着面向着后外侧,如此相对的耳状面相互交错、嵌合,形成了骶髂关节。

活体上,它们的耳状面表面均覆盖有纤维软骨透明软骨(软骨于骶骨侧较厚,于髂骨侧较薄些),因而两侧面较为光滑,可减少活动时的磨擦力。骶髂关节前部稍窄而后部较宽。

(二)韧带:

在骶髂关节周围有较坚强的韧带。

前方:

骶髂前韧带

——宽而薄,起于L5椎体与横突,止于髂窝、骶骨底。

骶棘韧带

——呈角形,起自骶骨和尾骨的外侧缘,向外方与骶结节韧带交叉后,止于坐骨棘。

后上方:

髂腰韧带

——为肥厚而坚强的三角形韧带,起自L5横突前面、横突尖部的后面及L4横突前面及下缘,呈放射状,止于髂嵴内唇。

骶髂后长韧带

——起自髂后上棘,向下分为内、外两束,内束止于S24的中间嵴,外束贴于骶结节韧带背面而附于坐骨结节。 

后下方:

骶髂后短韧带

——起自髂骨粗隆、髂后下棘,斜向下止于S12骶外嵴和骶中间嵴。

骶髂骨间韧带

——连于髂骨粗隆与骶骨粗隆之间,由纵横交错的短纤维相连,填充于骶髂关节的关节囊的上方及后方,大大增强了骶髂关节囊的后方。

(三)肌肉:

前方:

髂腰肌、阔筋膜张肌。

后方:

臀大、中、小肌,梨状肌,上孖肌。

腹直肌和臀大肌协同作用——骨盆旋后;

骶棘肌和腰方肌协同作用——骨盆旋前。

说明压痛点

(四)供血:

来自臀上、髂腰.、骶外侧动脉的关节支供应。

(五)神经支配:

前面:

腰5神经前支

骶1神经前支的终支

从腰骶神经分出的分支

后面:

腰5神经及第1骶神经后外侧支

第2-4骶神经后支形成的神经丛

下面:

腰骶神经干的终支

臀上神经臀中肌肌支分出的细支

第1-2骶神经后外侧支

关节前面有神经丛=(骶2-4神经发出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形成骨盆神经)+(从腰部延伸下来的交感神经纤维)

支配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泌尿、生殖器官。牵扯痛

跨越髋关节周围的肌肉

病因

主要是损伤:

姿势不正

用力不当    

肌力失调   

内分泌改变

(与性别、年龄有极大关系。)

妇女经期、怀孕、分娩和产后→内分泌的变化→骨盆韧带松弛→骶髂关节不稳。

分娩过程中→腹直肌及腹外斜肌的强力收缩→牵拉耻骨上附着点→骶髂关节损伤。

病理机制

1  关节局部软组织损伤;

2  关节周围无菌性炎症、水肿刺激和压迫神经、血管。

关节滑膜水肿、出血——神经刺激症状;

如刺激到股后侧皮神经及坐骨神经——大腿后侧痛及坐骨神经刺激症状;

刺激到第4腰神经——臀外侧及大腿前方疼痛。

因此很容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等混淆。

骶髂关节滑膜嵌顿。

腰突症、骶髂关节损伤统计

腰腿痛的每年流行率为15-20%

其中75-85%

可以用非手术疗法获得良好效果。

椎间盘突出占腰腿痛病因的1-3%

而高达50%的妊娠妇女下腰痛

起源于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的错位方向:

左后错,右前错——

左侧90%后错位,

右侧90%前错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

30%合并骶髂关节损伤!

骶髂关节损伤中占腰腿痛患者比例

高达33.6% 

广东骨伤界名家刘尚礼教授总结出,在临床下腰痛患者中,30-40%是椎间盘问题,60-70%是关节错缝引起的。

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分型

1.坐骨神经痛型

2.关节型

3.盆腔脏器功能紊乱型:

腹部胀而不适,肛门胀坠感,会阴部不适感 

大便——便秘或溏便

小便——尿频尿急、遗尿而量少,无尿痛、尿热感。

内分泌紊乱━━女性可有痛经、月经紊乱;男性可出现早泄、阳萎。

4.脊柱畸形型

骶髂关节损伤的症状

1严重腰腿痛,活动时痛甚,休息可稍缓解,但不能长时间平卧;

2耻骨联合处疼痛,有时向腹股沟、大腿内侧传导,活动时有响声;

3刺激骶丛引起坐骨神经痛,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4卧位翻身困难,病人常取侧卧位,患侧在上;

5)腹痛、尿频、尿失禁等肠道、泌尿生殖系功能紊乱症状;

6骶尾部痛、肛门紧感,为继发性骶尾韧带病变引起;

8站立时,病人常将体重支持在健侧下肢,坐位时健侧坐骨结节着椅子,患侧下肢呈松弛屈曲状,以减轻腘绳肌牵拉,并常伴有骨盆及脊柱代偿性偏斜;

9)步行时呈跛行步态且患侧臀沟下垂;

10)臀部外突,病损侧鞋易磨坏,拖步。

骶髂关节损伤的专科检查

步态:

歪臀行走,上半身向健侧倾斜,伴不同程度跛行或拖步行走。

腰活动度:

前屈、后伸受限、患侧侧弯明显。腰椎有病理性棘突偏歪。坐位弯腰活动时,疼痛及活动受限程度均比站立弯腰时大为减轻,因此时腘绳肌松弛,骨盆相对固定的缘故。

患侧骶髂关节部位明显压痛:

这是因为骶髂关节的滑膜绒毛很丰富,其感觉纤维也很丰富。

腰臀部的肌肉紧张,臀上皮神经.、臀中肌、阔筋膜张肌、梨状肌、髂胫束、股方肌、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压痛明显。

直腿抬高试验受限:

这是由于腘绳肌紧张,牵拉坐骨结节向下移动,髂骨后倾刺激骶髂关节发生疼痛之故。一般无患肢放射痛。

后错位患肢缩短,前错位患肢增长。

——左短右长

双侧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高低不一。

——左凸右凹;左低右高

必须先将腰骶、臀、大腿等可以影响骨盆活动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充分松解的情况下再行触诊,否则很容易形成假阳性。

患侧下肢外展外旋困难,“4”字试验阳性:

这是由于患侧臀中肌收缩和牵拉使髂骨离开骶骨而发生疼痛之故;健侧“4”字试验出现患侧骶髂关节处疼痛或患侧下肢酸胀、疼痛、麻木也应视为阳性。(足一嘴试验阳性)

骨盆旋转试验阳性; 

俯卧提腿(Yeoman)试验阳性; 

斜扳试验阳性; 

跟臀(Ely)征阳性; 

床边(Gaenslen)试验阳性;   

骨盆分离与挤压试验阳性。

鉴别: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期十分相似,

都有严重的腰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根性的坐骨神经痛,

腰椎椎旁压痛、放射痛;

骶髂关节损伤腰部多无压痛点。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

骶髂关节损伤加强试验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屈颈试验、

仰卧挺腹试验(+);

骶髂关节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

“4”字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骶髂关节损伤则为(+)。

临床分析方法

骶髂关节错位主要是用

骨盆的正位和矢状位X光片来分析。

正常骨盆平片:

1  左右侧大小对称,骶骨居中。

2  髂嵴连线和坐骨结节连线平行。

3  骶骨中轴线与两线垂直。

4  垂线左右侧距离相等。

X光片观察要点

1 、双侧髂骨、闭孔、耻骨支(有否上下或前后移位)形态、大小对比。

2 、双侧髂嵴是否等高,其连线是否经过第四腰椎椎体。

3 、骶骨中轴线是否与耻骨中心线、尾椎尖重合,有否偏移、旋转。

4 、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是否等宽,正常骶髂关节间隙在3mm之内,有否边缘模糊、密度增高。

5 、双侧股骨大粗隆是否等高,与髂骨旋转错位有关。

6 、骨盆入口两侧骶髂关节的结合处曲线平滑、流畅性,有否上下移位。

7 、注意排除骨盆骨折、骨结核、强脊炎、骨质疏松、肿瘤等。

骶髂关节错位的方向分析

骨盆错位主要是以骶骨为轴心的髂骨运动:

1  前或后错位;

2  内或外向错位;

3  顺或逆时针转动;

4  旋前或旋后;

5  骶骨的前翻(前上方向)或后仰(后下方向)的矢状面运动。

A  骶髂关节顺时针或逆时针错位

指骨盆以骶骨为轴心在额状面上旋转,使骶髂关节错位。

错位时骨盆正位X光片显示

双侧髂嵴、坐骨结节、耻骨支高度不等。

骶骨中轴线与耻骨联合的中心线互成夹角,不相重合。

临床表现双腿长短不一。

髂关节、耻骨的旋前或旋后错位

指骨盆以骶骨中心线为轴的水平面上旋转,使骶髂关节错位。

它实际包含了髂骨的前或后错位。

矢状X光片显示向前(后)旋错位的耻骨支向前(后)错位。

正位X光片显示:

双侧髂骨大小不等,旋前侧髂骨横径变窄,旋后侧髂骨横径变宽。

——左后错宽,右前错窄

耻骨闭孔与之相反,旋前侧的闭孔变大,旋后侧的闭孔变小。

——左后错小,右前错大

股骨颈长短也可呈现相应变化。

——左后错短,右前错长

临床上发现仰卧位时一侧足过度外旋或过度内旋,不呈正常“V”形位置。

——左后错外旋,右前错内旋

C  前上、后下方向的髂骨错位

前上髂骨错位:比较两侧髂骨的相对长度,短的一侧即为前上髂骨。在侧面观察时,髂骨移位是在一个前、上方向的弧形线上,其上下长度值变小。

——前上短,后下长

髂骨前上、后下错位的X光片的表现

观察测量髂骨时,主要是描绘髂嵴顶端和坐骨的最下缘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髂骨测量要首先由建立的脊柱基线来确定,也称为股骨头线。

这两个测量数据中的较小者表示髂骨前上错位,较大者则表示髂骨后下错位。

——左后长,右前短

图例

骶髂关节腔内存在液体,也是可以触及的重要指征象。前上髂骨错位,其关节间隙的后下缘开放,引起纤维软骨盘的膨胀或骶髂后韧带形成水肿并在触诊时产生一种海绵样的液体感觉

D  骶髂内外方向错位

正常排位的骨盆,两侧髂骨的最内侧缘距骶骨中心线应该是等距离的。

如果骶骨中心线向下延伸,将在耻骨联合将两侧髂骨的接合部二等分。

下图显示正常骨盆的前后位和上下位。

内外方向错位的运动方式

在有内外方向错位的骨盆上,

一侧髂骨可发生远离骶骨中线的移位

——外髂骨

而另一侧则更靠近骶骨中心线

——内髂骨

该两侧髂骨错位是作为一个单位围绕骶骨发生的,或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两侧髂后上棘之间的距离依旧是相同的。因此,在内和外髂骨错位时,耻骨联合均会偏离骶骨中心线,而在胶片上定位于此线的一侧或另一侧。

髂骨宽度的改变

内外方向髂骨错位时,

X光片上显示

内髂骨较宽,

外髂骨较

如下标记:

在两侧髂骨内外侧缘处各设置一个标记点。

以测量耻骨联合偏离的同样方法设置并引出股骨头线。

循各标记线各引一条垂直线,确保各垂线与股骨头线的绝对垂直。

测量两侧髂骨的宽度。

闭孔形状的差异

内髂骨闭孔将显示其基地处宽度较窄,

外髂骨闭孔则显示较大。

腰生理曲度改变

内髂骨将引起腰生理曲度变小,这是与发生在后下髂骨时相类似的一种代偿性改变。原因是在髂骨发生对骶骨的向内错位时,它也倾向于向下移位,近似于后下髂骨。相反,对外髂骨来说亦是如此,腰生理曲度变大,类似于前上髂骨。

在胸部和颈部脊柱也会存在与内外髂骨错位相伴随的代偿性改变,类似分别发生于前上和后下髂骨错位时的那些代偿性改变。

关节间隙水肿

外错位:

骶髂关节后部关节间隙分离,引起一个膨胀的水肿盘区,触诊明显。

内错位:

在骶髂关节前缘可发生类似的水肿盘区,此区域不能触及,但常常产生疼痛症状。

股骨头高度和足展开改变

外髂骨与前上髂骨错位类似,

倾向于降低那一侧股骨头高度。

内髂骨与后下髂骨错位类似,

倾向于升高那一侧股骨头高度。

内和外髂骨错位的足展开鉴别:

取患者仰卧位时比较两脚偏离正中线的角度,如内髂骨倾向于引起脚更远地偏离正中线,而外髂骨则倾向导致脚靠拢正中线。

——左后错外旋,右前错内旋

复合性方向错位

在大多数情况下,骨盆不只是沿着一个平面发生错位,而通常是在两个平面同时性错位,即复合性髂骨错位。下图显示带有通过关节面近似中心点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左骶髂关节。这些线将错位方向分为ABCD象限,分别代表前上外、前上内、后下外、后下内错位。

骶髂关节错位整脊复位

治疗1——骶髂关节整脊复位

骶髂关节前错位:

发生于下肢伸髋屈膝的位置上,如剧烈奔跑、跳远或劳动中一腿伸髋屈膝,用肩推重物时,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强力收缩向前猛力牵拉髂骨,同时由于同侧骶髂关节后面韧带的作用,使骶髂关节向后旋转,导致髂骨向前下错位;

骶髂关节后错位:

发生于下肢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跨越沟壕、弯腰搬取重物时,大腿的后部肌肉强力收缩,牵拉髂骨向后,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对侧前方旋转时,导致骶骨向后上错位。

医者通过触诊患者髂后上棘,并通过对比骨盆旋转及下肢长短、内外旋,找出错位骶髂关节,行手拉足蹬法或屈髋屈膝压法或定点牵拉法等骶髂关节整复。此时多可听到骶髂关节有弹响发出,如此反复3次即可。

①屈膝屈髋复位法--前错位

②单髋过伸复位法--后错位

③侧卧挤压法--耻骨联合分离

右前错的常用整复手法

屈髋曲膝复位法

骶髂关节前错位复位手法(以右侧为例)患者仰卧床沿,两下肢伸直,助手站患者左侧并按压左侧膝关节和髂前上棘,医者立于患者右侧,右手握患者右踝或小腿近端,左手扶按右膝,先屈曲右侧髋膝关节,内收外展5-7次,再往对侧季肋部过屈右侧髋膝关节,趁患者不备用力下压,此时常可听到关节复位响声或手下有关节复位感。

另一种骶髂关节前错位整复方法,是应用髂前上棘推压法,在整复时的用力方向是长方形的对角线,如图示:

左后错的常用整复手法

1)俯卧位单髋过伸复位手法之一

患者俯卧床沿,医者站立于患者左侧,右手托患膝上部,左掌根压左骶髂关节,先缓缓旋转患肢5-7次,医者尽可能上提左侧大腿过伸患肢,左手同时用力下压骶髂关节,两手成相反方向的搬按,此时常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或手下有关节复位感。此法适用于体弱及肌肉欠发达患者。

2)俯卧位单髋过伸复位手法之二

肘压法

3 俯卧位单髋过伸复位手法之三

患者俯卧,医者站立床上,左足立于患者右侧,面向患者下身,右足跟置于患侧骶髂关节处,然后双手过伸提拉患肢至最大限度(即至患侧骨盆距床板10-15cm)并保持这一高度,游足跟猛力下蹬患侧骶髂关节,常可听到关节复位响声或足下有关节复位感。

此法适用于身强体壮、肌肉发达的患者。

侧卧过伸复位法

另一种骶髂关节后错位复位方法,是应用髂前上棘压推法,其用力方向是正方形的对角线,如图示:

牵抖复位法

妊娠期及有骨质疏松高龄患者复位手法采用患肢牵抖复位法,患者仰卧床沿,患肢靠外侧,两手拉住床头或由助手牵拉其腋下,医者右腋夹住患肢踝部,右手绕过患肢小腿后侧搭在左前臂中段,左手紧握患肢小腿中上段,如此对抗牵拉1-2分钟,用力往下牵抖即可。

治疗2——功能锻炼

右前错——屈髋压腿法

下蹲弯腰下压腘绳肌并同时右踝内旋

弯腰下压腘绳肌并同时右踝内旋

左后错——弓步单髋后伸压腿法

同时加强腰背肌锻炼,

主行“飞燕”和仰卧起坐功能锻炼。

手法复位注意事项

有腰椎峡部裂和椎体前滑脱者不宜用单髖过伸复位法,可变通采用健侧骶髂关节的屈髋曲膝复位法,通过健侧骶髂骨的旋转,带动患侧复位;左后错患肢直腿抬高低于80度者,需先牵拉腘绳肌和松解腰臀部挛缩的肌筋,并嘱咐患者作屈髋压腿的功能锻炼,待直腿抬高大于80度后,方可行整复方法;

老年人以及骨质疏松患者,慎用整复方法;

对于腰突症患者,在其腰曲未恢复之前,禁用单髖过伸复位法;

伴有股骨头坏死或髋关节强直的患者,禁用骶髂关节的任何整复法;严重心血管疾病和骨关节结核、肿瘤患者,禁用复位手法。

治疗3——骶髂关节关节内注射法

患者俯卧位,首先在压痛处(多见于骶髂关节耳状关节面上1/ 3 做标记,常规消毒后,号注射针于标记处垂直刺入关节内,碰到关节面后将针退后约0. 5cm ,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上、下呈扇形注射2% 利多卡因4ml , 病程时间长者加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0.5毫升。 

根据解剖特点,行骶髂关节注射治疗时,做了穿刺点的选择观察:有下肢及足底症状者,选骶髂关节上端入路,将药注到上1/3处;有腹股沟区与臀部后外侧症状者,选骶髂关节下端入路,将药注到下1/3区域。

思考1——李义凯教授的《脊柱推拿的基础和临床》

!任何一块与腰背筋膜和SI相连肌肉的活动增加,都将影响SI周围组织的张力,此张力和应力的增加,将导致SI活动度更少、更稳定

!在模拟负荷下,SI的移位绝不会超过2mmSI的旋转不会超过2

!研究SI方法学上的错误:

二维研究多为伪影假象,必须三维评价;

尸体和活体上的巨大差异。

SI病所致的下肢痛缺乏L5神经根水平以上受损的征象,可有L5神经根以下任何节段损伤的征象;

运动触诊不成熟。因为同一个体的双侧SI解剖形态都有差异,这种差异将导致运动学上的不对称.

SI所有的特殊检查方法不具备特异性,其临床价值尚未肯定。

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缺少客观指标,多为主观性的内容。

所谓的特异性手法缺少对照研究的验证。

思考2——环链理论

临床上在治疗“腰突症”时,常常由于忽视了整体观念,仅对病变局部进行治疗,而使疗效得不到提高。如何面对仅有短暂疗效,或根本无效?

经临床观察发现,腰、骶髂关节同治,疗效可大大提高。

在腰突症体检时,同时可能还有和骶髂关节有关的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股四头肌、股内收肌、股方肌、缝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等部位的明显压痛。

根据软组织外科学的对应补偿调节和系列补偿调节的理论骨关节微小移位理论,提出慢性软组织损伤环链理论

(一)慢性软组织损伤环链理论表述方式

1每一块(或一群)肌肉与其附着的骨骼可以视为一个环,这个环由软性部分的肌肉(包括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和硬性部分的骨骼组织组成。

 2.当软组织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导致软性部分痉挛、挛缩时,其环的硬性部分-----骨骼组织也将发生相应变化,如脊柱曲度变直或增大、脊柱侧弯、关节微小位移等。

3.根据软组织外科学的对应补偿调节理论,一侧的环发生病变时,与之相对应的环也必然发生病变。

一侧腰部的肌痉挛 →对侧腰部肌痉挛;

腰背部的肌痉挛→腹肌肌痉挛。

4据软组织外科学的系列补偿理论,某一环发生病变,同时也可以导致上方或下方与之相邻的环发生病变。

腰部疼痛和肌痉挛经久不愈——臀部、背肩部肌痉挛。

5.原发病变环以腰部和颈部为主,继发病变环首先向其对侧,而后向其上方或下方漫延。

原发病变环在腰部者→对侧腰部→颈部、肩部、肘部、腕部→臀部、髋部、膝部、踝部漫延;

6.迁延日久,病变环可能波及相关的神经、血管,从而导致极为复杂的临床表现(神经根损害、皮神经卡压、脊柱相关疾病等)。

(二)临床意义

1.病程短者

多以治疗原发病变环为主,治疗相对应的继发病变环为辅;

2.病程长者

继发病变环的临床表现有时超过原发病变环,此时不但要治疗继发病变环,同时还要治疗原发病变环。

临床上,对于很大一部分患者,用上述思路进行治疗,将使疗效更加持久。

(三)病变环的判断

1主诉 如疼痛、麻木部位等。

2体检  筋结、筋索、钝厚、压痛点、棘突偏歪等。

3影像学  如骨质增生、双边征、双突征、关节间隙不等宽

4两条线原则  一条线沿着肌肉骨骼环寻找;一条线从神经肌肉支配之间的关系寻找。

思考3——脊柱立体多维动力结构

脊柱立体四维动力结构(Lindsay):

颈椎

前二维——前、中、后斜角肌,

后二维——肩胛提肌和斜方肌;

腰椎

前二维——腰大肌

后二维——竖脊肌。

——脊柱立体多维动力结构

思考4——脊源性疾病

()源性疾病不但包括各种颈..腰椎的骨伤疾患,更主要包括脊神经受压,引起的脏腑.系统等各种疑难杂病

脊源性腰腿痛:

腰椎骨、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行性病变

→腰椎后关节错位(功能紊乱)、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骨质增生

→病变部位直接或间接地压迫、刺激神经根、脊髓(马尾神经)及交感神经

→继发性损害的一类临床症候群。

L1——结肠功能失调、便秘、腹泻、下腹痛;

L2——下腹痛、腰痠痛、性功能减退;

L3——膝关节内侧痛无力、月经不调;

L4——坐骨神经痛、尿频、腿痛放射到小腿外侧;

L5——下肢无力怕冷、腿痛放射到小腿后外侧;

踝扭伤—S1

腱鞘炎颈椎椎体(567)

整骨不整肌,根本不懂医;

整肌不整椎,病痛一大堆。

思考5——李祖谟教授的《论中国传统手法医学》

不分前后错,每一侧都用屈膝屈髋复位法、单髋过伸复位法。

思考6——《肌肉链与扳机点》

(比)Philipp Richter    

(德)EricHebgen

骶骨基底部出现1-1.5mm的倾斜就足以改变椎旁肌肉的紧张度。

——Irvin   <Movement,Stabilityand Low BackPaim>

Kuchera   <Osteopathic Principles in Practice>

臀肌、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维持骨盆的稳定。

头部的所有问题都会影响枕--枢复合体,反之亦然。

--枢是头部副交感神经的关键区域。

腰骶连结、踝关节、枕--枢是姿势调节的最重要区域。

硬膜与枕骨大孔和S2牢固结合,这些部位的畸形可以累及整个姿势系统。

功能弓、支点

上弓:C1-4

中弓:C6-T8

下弓:T10-L4

 骶弓

生理学支点:

C2:头部支点。

非常敏感的枕下肌肉组织连接枕寰--复合体。

T4:Littlejohn力线的重要支点。

L3:是不通过韧带与骨盆相连的最低腰椎,也是整个身体的中心.

双弓

上后弓:C7-T8

下前弓:T10-骶骨

从力学角度看,上后弓承担头胸和上肢重量有向后

移的倾向,这正好被直接朝向髋关结的下前弓均衡。

上部双弓顶点在T4-5水平,

下方双弓的顶点在L2-3水平,

这两个节段非常易患功能障碍。

力学薄弱点是C7、第五肋、T91112L2L3.

C7:脊柱运动节段和固定节段的移行点。

T9:前后双弓的功能支点。

T1112:脊柱旋转中心。

第五肋:上胸与颈曲以及下胸与腰椎的移行区。

L23:担负全身重量,脊柱最薄弱点.

9

SAT——特异性校正技术

根据弓、支点和双弓的模型深化产生的整脊疗法

SAT.将运动系统分为三个单元寻找治疗关键节段

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支点(脊椎的拐点):

C1235T3491112L35和骶骨。

单元1

下肢、骨盆、L3以下的腰椎。

负责运动。

单元2

骶骨、颈曲、T4以上胸椎、肩、上肢、上胸。

负责头、喉、胸的营养功能。

单元3

下胸、T4-L3椎体。

负责腹部营养功能。

10

易化节段、神经冲动的放大镜(Korr团队)

易化节段——

指脊髓的某一节段,在该处所有的神经元因反复刺激或慢性刺激降低了刺激阈值。结果,阈下刺激足以使易化节段神经元兴奋,引发一种比例不对称的反应。比如牵引后的急性斜颈或单侧竖脊肌痉挛.

神经冲动的放大镜——

当脊髓某一节段受到慢性激惹时,就会对正常时只作用于远端节段的刺激过度敏感.

11

Korr团队的实验研究结果——

1)增加交感神经紧张度(局部或全身)可以降低受累节段的刺激阈值并使那些受该节段影响的肌肉增加紧张度。

2)脊柱关节活动受限增加了该节段的交感神经紧张度并降低刺激阈值。

3)各种压力增加肌肉紧张度,尤其是在“易化节段”。

4 )体位不平衡影响椎旁肌肉组织和受易化节段影响的肌肉紧张度。

5) 降低椎旁肌肉的紧张度可以降低这些节段的交感紧张度。

6) 骨骼肌系统是导致并维持人体功能不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生命的基本机器。

7) 脊髓在病理状态的发生过程中起到“实施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副交感神经部分有助于机体的再生,并能进行长期持续的调节;

交感神经部分使机体系统的功能可以适应即时需求。

精确的解剖学知识和敏锐的触觉,

再加上对机体自愈力的坚定信念和助人的意愿,

就能成为杰出的整脊师。

思考7——蝴蝶效应

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洛伦兹曲线→13个方程式→0.506 →0.506127 →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

非线性混沌学:天体运动、天气、股票、人类健康、基因

结语:

与师合,

可尽得师传,

与师离,

方兼收百家。

言正骨无效者,

因其未得法也。

医学逻辑

不问东西

正念正解

洞中肯綮

重复强调我不会隔空看病:

患者主诉症状

医生亲自问诊

+

医者亲自专科查体后之阳性体征

+

医学影像血检等辅助检查,

医者只有三参合一,

才能明确诊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腰骶部疼痛,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病:骶髂关节半错位
骶髂关节紊乱症
『8分钟创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髂骨骨折脱位(新月形骨折)
超级干货!骨盆骨折,超详细的诊疗来了!
腰痛之捉妖记(十四)------能动还是能冻,神秘的骶髂(上)
女性产后腰痛久治不见好转?可能是它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