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政策需求与制度建设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两个方面。职业教育应该具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评价体系,其质量评价应关注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特色。因此,剖析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职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需求分析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首次出现于斯坦福研究中心1963年的内部备忘录中的一篇管理论文。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经典概念,即指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或组织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能影响的团体和个人。由于法律法规是对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对直接利益相关者进行规范的最好文本,我们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作为认定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基本依据分析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所涉及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及其权利需求如下。
1
政府及主管部门
可以行使的权利包括:举办职业学校;指导和扶持职业学校;督导评估职业教育工作;领导、统筹管理职业教育发展。
2
职业学校
一是针对学校自身,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管理和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二是针对受教育者,可以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三是针对教职员工,可以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近年来,尤其需要的是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依法保障其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确定、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3
行业企业
举办职业学校或委托学校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参与职业学校的办学、决策;联合学校试验开发新技术及标准制定;利用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指导与服务。
4
受教育者
作为职业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享有以下权利:接受教育教学;接受奖励资助;接受学业评价;维护自身权益;接受就业指导。
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政策现状与职业教育相关主体的权利需求不适应
2
质量评价政策体系滞后,存在“政策漏洞”且日益凸显
3
“跨界性”不足也是政策缺口的突出表现
4
传统的评价模式相对单一,存在一些弊端
5
各类社会组织公共治理作用发挥不充分
6
质量评价制度体系缺乏顶层设计
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体系的建设思路
1
明确基本前提:重点围绕中国特色职业学校教育的质量评价
2
形成基本理念:确立新型职业教育质量观和评价观
3
构建制度体系:凸显职业教育评价的多元化与跨界性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的发展背景,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服务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我们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之际,构建适应转型期发展需求、体现“跨界性”评价目标与任务、多元主体参与、社会评价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政策体系,推动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具体而言,这一制度体系应该是一个“四维整合、五方参与”的框架结构,具有社会评价为主体的特征,与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所谓“四维整合、五方参与”就是以学校评价、专业评价、教学常态评价、政府责任评价等4个维度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学生、行业企业、第三方专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评价为主体意指把职业教育的评价权和监督权更多交给社会、回归社会,推动管办评分离,形成“社会评职业教育”的教育治理模式,这包括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和第三方专业组织的功能。
本文摘编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21期同名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未来趋势展望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效验表征
教育部职成司陈子季司长:谈职业教育下一步抓哪几项重点工作?
宁读最差普高不选技校,其真正原因有3点,专家分析得一针见血
走向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职业教育法5月1日施行 多处细节值得关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