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酱香型白酒如何“下沙”?图片解析“下沙”过程

酱香型白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在这个过程中,“端午踩曲,重阳下沙”的说法广为流传。那“下沙”下的到底是什么?“沙”该如何下?又为何“下沙”的时间要选在重阳节?欲知详情,下文一见分晓。

什么是“下沙”?

从字面上理解,“沙”的意思就是指红粮即高粱。在酱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发酵一个月后进行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

酱香型白酒如何“下沙”?

“下沙”步骤一:泼水堆积

下沙时先将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也可将水分分成两次泼入,每拨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后加入5-7%的母糟拌匀。母糟是上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后不蒸酒的优质酒醅,经测定,其淀粉浓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发水后堆积润料10h左右。

“下沙”步骤二:蒸生沙

先在甑蓖上[zèng bì] 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1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0℃的热水(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 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酸度为0.34-0.36。

“下沙”步骤三:摊凉

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当品温降低到32℃左右时,加入酒度为30%(V/V)上的尾酒7.5kg(约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匀。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产的丢糟酒和每甑蒸得酒头经过稀释而成的。

“下沙”步骤四:堆集发酵

当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

下沙”步骤五:入窖发酵

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撒上一层薄稻壳,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至此,酱香酒第一次投料—下沙流程完成。

那为何要选在重阳节下沙?

因为端午节前后气温相对较高。酱霸天下的制曲季节性选择非常强,都是在最炎热的伏天人工踩曲。这段时间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生态活跃。

微生物在白酒香味成分形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酒的香味成分,就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不同的制曲温度,带来的微生物群系也不一样。温度高、适温宽,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多,产生的香味物质和香味的前驱物质也多。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酱香型白酒过程中“下沙”操作流程的总结,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白酒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白酒基本知识及相关内容
酱香型白酒_又称为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 四川郎酒为代表 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 原料为高粱 一年一个周期 两次投料 八次发酵 七次取酒
【酒友论酒】什么是回沙酒?
酱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坤沙酒:最正宗的酱香酒
酱香型白酒的12987分别指的是什么,你可能不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