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正向思维”,get数据的价值 | 灼见

本文原标题:《建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正向思维”》

“积累的数据有些属于核心指标,有些则是核心指标的支撑指标。所以它更像一个不断生长的系统,从单独的几个指标慢慢发展成一个体系,是一种正向的思维方式。”

2013年底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编制和发布本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来,每到岁末年初,以“年报”形式全面系统反映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常规工作。

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北林”)在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编制中,不仅十分注重利用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而且关注如何从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中找到人才培养的痛点,不断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

近日,《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与北林招生就业处处长穆琳展开对话,请她分享该校是如何逐步加强就业质量评价工作的,以及毕业生反馈数据的积累与分析在学校提升就业质量工作中的价值。

《麦》:每年学校围绕毕业生就业统计与就业质量评价开展了哪些工作?

穆琳: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校每年定期发布《本科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分别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统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用人单位评价、本科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招生就业处每年发布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详细报告,为学校、学院相应工作提供反馈及参考。

此外,学校在新生入学和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测中,通过生源质量监控及系列问卷调查,持续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向。除了对应届生培养质量进行跟踪,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连续两年开展毕业生中长期发展状况调研,其结果主要用于教学质量监测。总之,目前这些调研活动已成为学校每年开展的常规工作,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

《麦》:从对学生择业意向和毕业实际去向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贵校学生的发展意愿主要集中在国内外深造,毕业后求职并不是他们的首选。这个特点使学校在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时有哪些需要重点关注,并有针对性地完善哪些工作?

穆琳:学生的深造意愿近年来持续走高,深造率虽然也在增长,但增幅较低。这个特点让我们在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时,重点关注学生的深造意愿和深造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抑制深造率大幅提升的影响要素。

经过系列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在深造率的各项指标中,由于保研率相对稳定,出国意愿和出国率增长较慢,影响深造率提升的最主要因素是考研率。因此,我们重点关注并分析学生考研率较低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相应举措提升考研率。

毕业生实际的考研率与择业意向中的深造意愿比例是有较大差距的。差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需要进一步调研。是开始准备考研太晚,还是专业学习的问题?对考研失败的各种原因,还需要逐步深入分析。

学生深造意愿强烈,一旦考研失败,很多人会选择边工作边考研,或者直接选择“二战”。另外,从数据分析中会发现,毕业生深造率和灵活就业率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深层逻辑关系。

选择“二战”,意味着为了实现深造目标,毕业生将耗费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学校对“考研率”给予更多关注。去年,我们也对考研失败群体进行了进一步调研,其分析结果已成为我们开展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参考依据,取得了一定成效。

《麦》: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也涉及一些学生对教学质量、母校满意度的反馈,学校是怎么使用这些数据的?

穆琳:对于就业质量报告中关于教学、培养的数据,我们会反馈给教学培养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

除上述反馈外,我们还对其中的数据呈现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特别是加强数据之间的关联分析;同时,在对数据的深入挖掘中,会发现部分预期分析结果缺乏数据支撑,或是在追溯问题产生的原因时缺乏前期数据对比,这就要求我们针对缺失的数据再去调研,必要时会进行有针对性的进一步调查分析。

比如前面提到的对考研失败群体的关注和调研。通过这种“step by step”式的延展,剥丝抽茧,逐步分析,从而为下一步采取更有效的针对措施提供工作基础。

《麦》:您前面也提到,学校每年都积累了大量数据,同时也在不断扩展需求。那么结合学校的实践经验,您认为哪些数据是可以拿来即用,哪些数据可能是需要一定积累之后才更有价值的?

穆琳:能够反映就业状况的结果数据是可以拿来即用的;支撑结果数据的过程数据或者剖析结果数据的延展数据,以及结果数据本身都是经过一定积累之后才更有价值。经过积累的数据会“告诉”我们更多。因此,不论是从毕业生、在校生,还是用人单位处采集数据,我们都希望能够积累足够的数据,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这样积累的数据有些属于核心指标,有些则是支撑核心的指标。所以它更像一个不断生长的系统,从单独的几个指标慢慢发展成一个体系,是一种正向的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指标会新增,一些指标会淘汰。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工作的改进,不仅需要调研指标体系的完善,更重要的是指标数据的充分使用,发挥数据最重要的价值,反馈指导工作,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麦》:据悉,学校下一步将开展“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在其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穆琳:“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最核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可怎么才算提高?需要有一些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比如就业率、签约率、深造率,等等。

二是学校就业工作质量的提升,即为了提升上述就业质量的指标,从学生入校到最后毕业,学校的教学部门、职能部门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我们把这些内容进行拆解,再重新设计框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链,把体现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指标提炼出来。在年度结果呈现时发现某个指标的“异常”,可以进一步分析异常原因并采取相应举措,这是一个倒推的过程。当真正把工作中的每个细节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学校二级学院、各职能部门能明确自己要承担的工作,最终结果也是可衡量、可对比的。

因此,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指南针”,通过前期数据分析可以找到问题的切入点,然后基于分析找到结果呈现背后的原因,再思考相应需要开展哪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具体工作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逐一落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该用什么衡量高校就业质量
进一步提高大学质量年报的科学性
就业质量评估的英式抉择
填报志愿反对一切城市优先论那先来看几组数据,西北某211的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该学校201...
广东省高校就业怪现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相差巨大
“高校就业质量年报”离真正合规仍有距离|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