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留馨与罗基宏通信汇编
userphoto

2023.04.24 浙江

关注

顾元庄

  编者:顾留馨与罗基宏先生的通信,跨度从1962年至1984年.是我们今天研究当代太极拳运动发展的珍贵史料。本汇编通信按发时间排序,全文近二十万字.将陆续刊出.

留馨老师:

您好!您8月26日复信,9月7日收到,得到很多指引启发,十分感激!承寄《简太》5本谅日间可收到。再版本望能早日读到为快。您以不断革命的精神准备作三版修订,敬佩之至!!您饱学从博而来,不能视为“滥”病,由博返约,博为约用,也体现了量与质的辩证关系。视野不妨宽广,瞩目俱有焦点。您积学除在专业岗位上大加发挥外,从事著述研究工作,也是继承发扬民族文化遗产极为重要的一面。“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党提供的一切条件,是任何历史上不能比拟的。古为今用,今人胜古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然迷古复古的思想不破除,无疑把一己囚在历史的牢笼旱,绝对谈不上推陈出新了。民族文化是这么丰富多彩,不正确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贯彻党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将一事无成!我深深地感到,您正为贯彻这一方针而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一分劳动就一分收获。文化成果是全民的(不,全人类的)宝贵财产。由于您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您治学的态度是多么的严谨,我永远要学习!

让我再谈一下尊著《简太》一些笼统的可能是很片面的看法,特别是谈到书中美中不足之外。

“前言”中所说的“本书介绍的理论和练法主要是为对初学者用的,但是由于理论和练法应该是总结了历来太极拳专家积累起来经验体会,因此有关练好太极拳的要领,大体上也都写在这里了。”我感到尊著《简太》,篇幅虽小很多,实在已能很好体现上述的要求。您完稿时间可能不很长,因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写作的,但构思的过程是不会很短的,你付出的劳动结出了丰盛果实,我作为一个热心的读者,感到手头有这么些类似的出版物,没有一本能挖掘得这么深而又表达的这样平易生动。本来用这么些篇幅来担负如此繁忙的任务是比较困难的,但到底是胜任了,这是十分难得之处。特别是目前纸张等出版条件比较有困难的时候,能尽先出版和读者见面。如果您是以学院式专著大部头形式出现,那只能供专门研究的专家作为传阅的资料了。《简太》是担负了普及和提高双任务,而且任务是完成得这么出色!

书中突出地强调了:“中正不偏”这一身法要领,是有的放矢的为了扶偏救弊,和国家体委编的《太极拳运动》一书和拍摄《简化太极拳》电影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正与前辈教蒙童习字一样,必端必正。先入为主,姿势一有偏差,成习惯(劲力定型)之后来纠正就事倍功半,甚至一辈子积重难返了。因为现在的学法,太多注意了多快,忽视了好省,结果身法步法不入格,久了,改拳之难,教师是最有体会的。前辈的学习方法重技击、讲实用,最先是逐式单练的(我乡间教南拳,常单纯练桩步就一冬到二冬,步法有根底,才教出手。不无理由的。)但现在学习目的是健身体育运动,再抄袭先人的方法必枯躁无味。为了达到真正的多快好省,除教学者学习态度教学方法正确之外,良好的教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尤其是入门引路,如稍有偏差,将失之千里!您书简要地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先练基本步型、步法,纠正身法的分教难点各个击破的方法都是十分值得提倡的,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做,要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办法就很具体了。有关步型步法的二十三个图,绘制得确也严正,使人一看,就象看到颜柳碑帖一样,典范的要求跃然纸上j

您同时又不偏执地提出了“中正之偏”的主论,概括的面就更广了。不仅说明了“体”和“用”的矛盾的统一,不会把身法圈在“体”的圈子内,而且使包涵各种流派各种练法的身法加以一般的介绍成为可能。不然不懂得“中正之偏”,只知道“中正不偏”,很多流派的某些身法无从理解,甚至“成见”地认为不对了。入主为奴,不是客观地对待,也会引入另一途径。其实“中正不偏”是主,“中正之偏”是从,“中正之偏”从“中正不偏”而来,正与“紧凑”是从“开展”而来的道理是一样的。我攻研杨班侯传《乱环诀》,是从正轴螺旋和偏轴螺旋的道理中探讨加以实践体验出来的。中正不偏与中正之偏之交相为用,与全凭两手转(十二庄言为“分筋错骨”,充分发挥前膊尺、桡活动作用),以意贯注,神为主帅,是全部乱环诀的精华所在。触处成圆,进进退退,对方都为乱环——无形圈、有形圈、斜圈、正圈、顺圈、倒圈……圈——所控制,欲进不能,要退不得,真是上下巧合妙无穷,我真惊慕前辈成就之高,非好学深思之士所能窥为堂奥。古人多停留于感性认识。话又说回来,入门一定要突出强调“中正不偏”,进一步提高,则不能不知“中正之偏”的道理,不然对太极拳的理解和具体实践将受到不应有的限制。我所有拳书中,觉得演式优美自然,精神中正安舒的最是董老(英杰)的,但其中很多演式恰恰是体现“中正之偏”的良好范例。话又得说回来,如初学者“中正不偏”的基础没打得很好,就仿学他的姿式,将画虎不成还类犬,汕头市有此偏差的历历可数,但多不自觉,甚至加以指出仍大以为不然。这也不奇怪,对“中正不偏”的根本立论不明确所致。“中正之偏”也是太极阴阳对待的理论演引而来的偏中有正,正中有偏,正偏互相渗透互为其根,不然偏者自偏,正者自正,全然占煞,非太极拳立论所取。我常常这样想,教人习字,必先学正楷如临黄自元《九成宫》,柳公权《玄秘塔》之类的碑帖,断不能一学写字就临王右军行书。但练拳的人常违反这一程序而影响了前进。现在小学又提倡临帖习字,语文背诵,证明传统的学习方法,不能全盘否定,一定要批判的加以吸收。您第二次来信谈到提出“中正之偏”不予偏执,从此也可深刻地体会到您治学态度的严谨,用您老人家的话来说是对前辈负责为读者负责。虽然常常一家之言,未免无偏颇之外,若由认识水平造成的,则不能作过苛要求,如从派系成见等出发,那就是要淘汰的东西了。

您书介绍的某些方法如前信提到的马步膝微向里扣,另外尾闾正中尾闯骨根向前托起丹田,都不能完全适合于各流派的太极拳。记得您第一次来信曾说“总结各派太极拳的练法,今后显得重要了”,可见您并没有企图在《简太》中全面地总结各派经验,而且说明以王、武、李、陈四人为主。据我所知,尾闾托起丹田,是正身法所不能缺少的必要条件,不论是定式或变式时之过渡式。用这样练法,百会、会阴始终要成条垂直线,提腿上步,随着下肢的虚实变换,实足一面的腰眼(指胯关节部分),下落抽实,似平托起虚足一面的腰眼。提顶吊裆也较容易领会掌握,运劲腰脊接通任督确是捷径。用此法行功后,诸身筋骨舒活愉快,走起路来,腰杆比日常直了,两腿轻快又扎实。但在吴式中,只有虚步坐身时尾闾托起丹田,弓步定式等不是这样。杨式有些姿式也不尽如此,如海底针、栽捶、指裆捶、下式等。曾昭然在其《太极拳全书》中说:“有人误解尾闾中正之意义,须知拳谱所以谕人必须尾闾中正者,无非为纠正若干人拱腰扭臀使尾闾不能与脊柱成直线而已,非谓尾闾必须与地平面作垂直线也”(曾为杨澄甫在广州入室弟子,1961年在海外出版《太极拳全书》,论述杨式拳法甚详),并有提到弓步定式时,上身必须向前稍倾,不应挺直坐腰如少林弓箭步之身法,前足尖勿过直,宜转内稍斜。有人前踱,直向后踱竞横摆,此澄甫师所常言“连站也不会”云云。

我的认识是强调百会、会阴垂直的身法作为基本的练法是正确的,但不能否定“中正之偏”的其它流派的有关姿式练法。您书强调了“中正之偏”也提出“中正之偏”百会中极一气通的理法,是比较全面的。但在介绍具体方法时不能完全适用于各种拳派,这也在于读者的领悟了,不能拘泥误解,这就是带有排他性的。“三尖相照”的问题,作为太极拳某些正面发(击)的定式的铁则,则不如当作所有的铁则如捋、探、撅、打虎、双风贯耳等也必须如此,那就生搬硬套,不能恰如其份地说明问题了,《简太》对这一问题,和其它有关出版物一样,交代得比较含糊,使人误为一般铁则,反而无所适从了。很多人读了太极拳著作中所说“外三合”的要求,和实际演式不能完全吻合,便模糊起来,有些拳师不敢正视拳书中不免有的疏漏之处,也囫囵吞枣,作生硬之解释,贻误不浅。

能全面地揭示事物规律的只有唯物辩证法,其目的又在改造世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是手段。我们探讨太极拳理的目的也是一样,为了改造太极拳(发展提高就是改造过程),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因此只有用辩证唯物论的思想方法来学习太极拳理论,才不会陷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的泥潭中。

《简太》是总结前辈有关经验的很好范例,只是在深度上,特别是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这一方面再多做功夫,对读者帮助一定更大。但这也不能作过分的要求,毕竟一个人的认识是有一个限度的,作过分的要求,“求全”思想,对促使新事物生长是不利的。“深入浅出”只有深入(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才能更好地浅出。我渴望三版《简太》不特在“示其然”而是在“揭其所以然”方面多下功夫。徐老在三十多年前出版的《太极拳浅说》和近来出版的《太极拳》(吴式)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虽然有所偏重,很多重要的命题没有接触到,但其中作科学的探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前年曾写信国家体委武术科探问徐老通讯处,目的也是为了请益和对该书提一些参考意见,但复信说不知道,允为代再查询未有下文。如您知道,请告知,是盼!

太极拳的行气运动,由腰脊主宰运用缠丝劲螺旋形动作向着四梢去的叫做'开’,从四梢回丹田的叫做'合’,开合的概念比《五字诀》(李亦畲)之“五日神聚”中阐发更为完整,李说只以腰脊为中心(任督)行气运劲至上肢两梢,下肢两梢未提到,是表达有所着重,不能认作疏漏。但您著中开合概念.的完整人易于领会,同时对“劲起于脚跟”与“发于脊背”(发于丹田实质上相同,不过“发于丹田”更多着意于内劲的运转)的相互关系就不致混淆不清。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地球上进行的(宇宙航行员进入太空一后例外),不能脱离地心吸力的支配。如果在太空中宇宙航行员在失重状态中来应用太极拳理论时很难设想的。报载他们睡醒后起来做操必须头和足分别顶住舱内固定的东西才能伸屈运动,不然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太极拳(其它拳术如此)如足不作用于地,地不反作用于身,什么劲也发不出来,行气运劲四梢,下肢两梢为求得地面反作用为了应敌(有时单腿也可起而发劲,双腿腾空作势击人,但也不离从地面站稳或跃起为之)。故拳论中说的“地盘、天盘”(足和头)是最根本的,说什么拳法理法都不能离开这个。特别是离开地盘,便什么都没有,拳论中分论各要领虽然不一定提到它,但总的来说,“地盘”是不在话下的。您书“丹田气如作十分计,上运六,下运四”,不知您立论根据为何?我肤浅的理解,如下多于上,失于填实迟滞,转动变化不灵,病为双重,且一般拳击(太极拳尤甚)双手作用比较起来对敌的用场大,上肢二梢在近身术中与对方关系直接(虽然善用腿者逢虚足可出击);手太阴肺经与呼吸机制有关,气机运转又以外呼吸为其契机,故用意行气运劲上下肢二梢不能等量齐观。但这一法则同样不是铁则,如用腿为主,不论单腿或双腿先后腾空时,行气运劲上下比例必须倒置。单腿站不扎实,蹬、踢等动作劲不能透出;腾空前必重心先下降,腿曲蓄上弹;虽然提(项)吊(裆)为其锁匙,从丹田行气动劲于下肢二梢使产生地面作用,是其关键。尊意如何?详告。

您整理陈鑫“进、退缠丝劲”之说,前我在研究“乱环诀”中深有体会,后来读到尊著《简太》,得有力佐证,更豁然开朗。我初步体会顺缠逆缠就是进缠退缠,外掤为顺(开)内捋为逆(合),内、开、顺、外、合、逆相对待,(运行经络路线,我懵也)。如此螺旋作正轴旋转为例,顺时钟方向为逆旋,反时钟方向为顺旋(右手如此,左手正相反,两手交相为用时,顺逆互相渗透,顺中有逆,逆中有顺,左右对待而言也),顺(彼)来逆(我)转,逆者顺受,则互相走化矣。比如说你外掤我内捋,你内捋我外掤,生克不已。

您书对内捋外掤的定义,十分精到。触外成圆,外(开)为掤劲,内(合)为捋劲,引伸走化互相为用,变化万端,缠绕不已。昔顾鲁章(编者:疑为“顾汝章”之误,待考)《推手讲义》中对顺抽丝逆抽丝有提到,语焉不详。“乱环诀”以进旋退旋(顺旋逆旋)的应用为主要要求,乱环之“乱”从进退,顺逆大小,开合等演引而来,“环”非平面圆周,乃空间螺旋。乱环不离“中定”,“中”是“中正不偏”之中,也是“中正之偏”之中,“中土不离”为铁则。推手应用中,要内捋必先寓外掤之意,反之亦然,由“如要向上必先寓下”引伸而来。刚柔相济,从进、退、顺、逆缠丝的相反相成的妙用中,最足以具体表现。“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反复说明刚柔相济的意义,能做到触处成圆,对刚柔相济的领悟就容易具体化了,这是我实践的体会。曲中求直,“直”是相对来说的,直是触处成圆的直,沿一条直线螺旋式地前进的。太极拳攻就是防,防就是攻,其妙处也在其中。也是可攻可守、可守可攻的桥梁作用的关键所在。

关于来信中谈到弓步、马步的两膝微0向内扣只适于某些练法的问题,你补充一条“两大股外往里合”十分恰切。事实上我在走架或推手时前足尖微内扣,两膝用意微叉开的同时,两大股又是外往里合的。腰胯旋转,胯根节里缩内抽,吊裆提项,自然撑开而又合住,开中有合,两足如旋钉入地。按十二庄的说法,足三阳三阴经脉自然掤得紧,两足扎实身法不乱,陈炎林编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录十六关要论,“蹬之于足,纵之于膝……”“蹬”字作为'旋’之于足,我认为有理。两膝微叉开大股外向内合,两足自然旋著天地。生理上说腓肠筋与胫腓骨的收缩与扭转,绷紧为其机制。地盘稳固,两足有根,除丹田气运行下肢二梢之外,上述操作也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前足尖稍内扣,膝向前挺,其作用与前足尖向前,膝微叉开的作用是一样的。不过高架子以后者为自然,大架以前者为妥贴。董虎岭(董英杰子)著《太极拳使用法》中“打手歌”详解,对“裹裆护肾踩五行”之解释“裹裆即前脚脚尖微转内,两膝略作合并意以护肾部”,陈式、武式如此,也可窥其用意所在了。我认为这只能与紧凑、缜密有关,并不是非此即彼、正确与错误的关系问题,尊意见告。

您介绍有关经络名著,已汇款上海。《内经纲要》有整理性介绍,汕头已买到。沈松涛绘针灸穴参考图已买,确精简易查。前说天柱穴是哑门之误,承指出,喜甚。近细研《峨眉十二庄》对经络与太极拳关系能得到不少启发,当娱乐性阅读,于身心不无帮助。惜《峨眉十二庄》讲解意晦之处甚多,恐作者心中了了,难形诸笔墨,或理解欠深,只能如此。'信中您说的“上膊”似为“前膊”之误,一般解剖学以肩——肘为上膊,肘——腕为前膊,《华拳》一书也如此称呼。您说的上膊是不是以前腕之后?由于称呼不一,您书中第33页所举例说明开合及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肘以下”与“胳膊”实指那一段(前膊或后膊)闹不太清楚,费神加说明一下,以便更好理解原文,烦琐之至,见谅!

大椎与尾闾作弓梢。两端喻作弓梢,我以前也作如此想,但我认为上端弓梢应延伸到颈椎一段,增加其调节度和爆发力。董英杰及其子虎岭著述中,常解说为“身法涵虚”,应包含颈椎调节在内,并非涵胸而已。我在实践中已深体其奥蕴,后以告吾师,验之喜甚,从前腰脊僵滞之病自去,化引发放自如。他常对同学说,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学无先后云云。现吾师决大胆翻案,每谈必竟日,练拳教拳十余载,已知学而不思则罔,不求甚解之害大矣。至诚感人,我也不揣冒昧据实以告,并继续向其请益。

以《简太》为中心,时作笔记。现仍在休养期间,时间充分,常以学拳自娱。我少其它文娱嗜好,久知偏狭之弊,一时改难。有时因思路拉得太开,构思又无条理,记来芜杂,久后连自己阅读都恐费力。有的要形诸笔墨,说明一个问题似要费力很多,暂且简记备忘,或仅作思考提纲,以备后来构思。《简太》正反复研究,全部拳书疏散乡间已运回,参考也较便当。后如有心得,当整理汇报。三版之前无论如何整理寄奉,作为一个热心的读者和未见面的学生(幸勿谦拒),恰然自喜!惜千里迢迢,不知何日得亲聆教诲,怅甚!

我42岁,今日生日。无兄弟姐妹,父早亡,家贫农,苦学生,1947年大学毕业前后曾做中小学教师七八年。读的是社会科学,10多年来(1949年后)做政治文艺宣传工作一个短时期,任有色金属矿务局生产、行政等科副科长,月工资115元,爱人同单位工作,生活尚安定,四子一女,老母健在。我身体素多病,入院开刀三次,仅免一死。太极拳及气功当为养生瑰宝,深信不疑。休养期间,恢复健康为第一任务,思想开朗乐观(生活安定为主要条件),精神振作,体疗起了莫大的作用,行见恢复工作时间可待,太极拳之功不可没,当终生坚持学习(已将四年),并继续深研。立志做一个非专业的专门家,希望在这方面作出贡献。师幸勿面生而见外。二次来信,鼓舞至大,望续赐教。

因拉来太长,其它问题以后汇报。

即此致崇高敬礼

学生基宏上

1962年9月9日

顾老师:

您11月11日信和附来大作《陈式太极拳推手》原稿妥收,勿念!

在渴望中接到复示,格外高兴!尤其是尽先读到这份原稿,是十分珍贵的学>-3资料,我感到很大的幸福!已粗读一遍,美不胜收,我两三年来梦寐以求想知道陈式推手的内蕴,这一下可得到了初步的满足,虽然仅仅是文字的介绍,没看到附图特别是实际的表演,基本上可以理解它的内涵。我再经一段时间融会体察之后,必尽~己所知提些那怕是很粗浅的意见作为参考。因明天要到汕头市医院去复诊检查,大约月底才能回揭阳来,预计原稿及提 供一些参考意见在下月5—10日之间挂号寄出,请勿念。

您手头的向恺然《太极拳推手 的研究》,要求您借给我看一看,我对他的有关著述很感兴趣,过去读 过一些。请您用挂号寄来,看后马上 就挂号寄回,不致耽误,请放心!

本月6日寄给您一封信(七日寄出)谅已收到。10月号《学术》此地图书馆没有定阅,汕头怕也不容易读到,盼尽可能代我在上海买一本寄来。承介绍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关著述,我当与该出版社先联系询问一下,谅可以找到。

我打算在春节后要求半休养半工作,如医生同意的话。我也预感到工作后思考、体验、动笔的时间一定少了很多,几年来一些习拳体会,尽可能整理一下,只地处僻壤,参考资料得之不易,有一定水平的良友益师也没有,自己独力模索,事倍功半。尽管如此,一定想尽方法来克服困难,认定这是一件有严肃意义的工作,不是一般的文娱消遣。您说“忙里偷闲,是苦事也是乐事,”思想境界风格真高,这是出于耿耿的事业心。

您行将问世的三种著述,为祖国民族体育——武术工作培植更多的艳蕊,在美丽的百花园里添奇花异卉,是一大盛事!我如果是在上海而将是最大的幸福,因为可以自告奋勇地作您的学徒,业余时间可以适当给您分劳,做些助手工作,我作为一个专业人才的一般主观条件是具备了的。此乃余话,说一说,表一表响往之心而已!我真的想要求调到体育研究部门去作练习生,广泛的学习一些基本功,有扎实的功底,将来提高就不难了。我入院养病前是领导行政科工作,专业性也不强 (一向是搞生产管理,搞行政科只短 短的五个月)。有些同事看我对太极 拳发生这样浓厚的兴趣,而且有可能钻得进去,都说干脆要求转到体育研究部门去新起炉灶,半途出家好了,半开玩笑,话里透真。

对《简太》学习兴趣愈浓,手不释卷。近胡乱拟诀自娱,非敢示人,老师知我爱我,随手拈来数行,意晦之处,勿理可也:

开合一解(着意于任督之通):

从上而下谓之合。百会大椎应 长强;纳气华盖与膻中.当下会阴紧 收藏(依《十二庄》属意):从下而上 是为开,会阴中极起印堂(“印堂”为 “上丹田之说有其一定的实践意义,视用在何势何时”);沉气丹田与海底,劲贯四梢意舒长。

“两旋抽胯,腰裆劲生”提壁数月,顷有新得,草诀曰:

两旋抽胯腰裆劲.阴阳相济互为根;上下相随神为帅.先呼后应认周全。

又曰:

两旋分虚实,主次要分明:主实次为虚,开合吐与吞。先呼后应肾相连,抽胯两旋力偶演(“力偶”为力学名词,又称“对力”,为缠丝劲关窍之一),虚实自有虚实在.相反相成不扯牵。两旋呼应意为先.阴阳虚实两无偏,先呼后应意中定.沾粘连随在绕缠。

丹田劲运四梢解:

下盘稳固脚为根.主宰于腰枢纽全,源动腰脊通上下.下四上六顺逆缠。

“下四上六”注:

贵在轻灵不滞迟.八面玲珑任驱驰,紧拿丹田主宰定.吊裆贯顶顺天机(天机——顺乎自然之意)。

缠丝劲之螺旋顺逆缠绕,与杠杆(斜向一杠杆演引而出)原理密切相问,尤与圆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向心力有绝大关系,“空间螺旋线”作为数学中的一种曲线,在缠丝劲中十分重要,它的变化又与轴向和螺距及向心加速度等有关。具体应用上以命门为中心,左右腰隙为两车轮相对抽换,这与“抽胯”(两股根节)在生理机制上是一体。所以从身法步法上来找缠丝劲的关窍,有重要的意义。以缠丝劲的沾粘连随为灵魂,又以内劲为统帅,离开了相应的身法步法等,将不得其门而入。缠丝劲之高度应用:“依着何处何处去”(陈鑫语),我在实践中已摸到门径,触处成圆,化、制就在其中,圆心乃是发点(又称力点),因敌变化,任何角度,对方重心仍在自己控制之中,“虚笼”之,尤觉变化莫测,近读到您《咏太极拳》中“虚笼”两字,心领神会之余,觉得前辈纯功固足惊羡,用词之精确传神,高不可攀!“虚笼”应生于离心、向心加速度。《简太》说“内劲运转的轻重、刚柔、快慢、虚实,应该是忽隐忽现的,这要靠练者的细心体会,灵活运用”,几句话,实在是千言万语,启迪很深刻!¨虚笼”在似有为有,似有为无之间,使对方不察或察而变,变又不及。不光是师友们对这样感到神奇,连自己有时也感到“得来毫不费工夫”,乃量变到质变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书中常说“豁然开通”就是指质变或局部质变而言。

沾粘点作为球体上的任意一点,不拘泥为乎圆周的任意一点,则上下左右内外前后四面八方,逢“点”就是球面之点,又为新球体之圆心,变化万千,无所妨碍。腰膝抽换,丹田鼓荡,向恺然所谓“尾间有罔,则能粘能走,”腰腿求之是也。“腰”之内涵,应包“丹田”。“源动腰脊”“内劲发源于腹部(丹田)”,《简太》的精到外,尚有人不解,乃认识的局限性或深度有关。我觉得“因词害意”过于死咬字眼不去领会精神实质,也会钻入牛角尖,这是读者的事,著述者力求用词准确那又是另一件事了。

太极拳推手作为竞技项目来有力地推广太极拳的作用,我心目中早就有同样的估计,因为它是一种“近身术”,宜忌很多而且复杂,审慎从事也是非常必要的。国庆上海是否举行过比赛?我很感兴趣,如比赛规则(或是草案)能寄我一读,那太好了!

沈家桢同志请代致意!盼先抽暇复信祝健康

学生罗基宏

1962年11月21日

顾老师:

您好!本月21日信谅已收到。

大著《陈式太极拳推手》正在学习研究,受益不浅f尽可能提出管见作为参考,大约下月5日左右由挂号寄出,无误!

《陈鑫拳经集录》如原稿有草(副)本,万望能借我优先学习,在极短期内当妥寄回。向恺然前送那份资料也尽可能借我一读,至盼。

我杨式太极拳老师蔡悟真先生,十多年前在沪上间接向郝山子先生学过武式架子,日久未练,单式及片段尚能记忆,只路线方向连接不下。我昨请他试演,觉得架子小别具一格,小巧玲珑,步法灵活身法严正,虽未窥全豹,清新风格,显显在目,不禁为之神往!特写此信请您将有关武式架子的学习资料特别是原趟路线方向(请为注明四正四偶方)及连贯之重复架式数目等,(市体育宫武式太极拳学习班如印有资料,那就更好了。请代购数份寄来,款多少必如数奉还)。详细注明寄来,以便学习,不胜感谢!我月底由汕返揭。此祝健康

学生罗基宏上

1962年11月26日汕头市

《陈式太极拳推手》原稿学习札记

这是继《简太》之后的一篇精心力作,有继承有发扬,体现了“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要求:

1.陈式推手作为现行推手法的始宗,文中已用事实具体地说明了发展的途径。由于时代的需要不同,仅陈式推手本身的前后演变就可以知道服从于“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目的愈来愈明显,强烈的技击性也逐渐减弱,而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它的技击特征,且带有较浓厚的古典风格。现行推手法是一脉相承,从而创造出一套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人人可学的锻练方法。穷本溯源,“观今鉴古”就显得很是必要了。

2.提倡太极拳推手列为竞技运动项目,提高太极拳锻练效果和锻练方法来使它更好地为增进人民的健康水平服务,这是十分恰当的。它的意义将超出推广太极拳运动本身而有助于其它某些运动项目的提高,是无容置疑的。这一创举,必与“中国式摔跤”运动一样发挥它独特的竞技作用和风格放异彩!

3.制定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而正确地研究它的历史的发展又是最首要的,从中可以找出它在保护竞技运动,发展竞技运动必须安全,这就不会为安全而安全,因噎废食,片面地限制了技巧的提高。

4.文中阐述概括太极拳推手的特点和方法的八劲八法,一脱过去的槽臼,不把各劲各法互相割裂,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将内部的有机联系,加以揭示和剖释。辩证地把它们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弄个明白,使读者见树见林,由着熟到懂劲,有径可循,这是十分可贵的地方。编著者思想方法的素养和构思的严谨于此可见。

5.“推手时以缠丝劲的沾、连、粘、随为灵魂,但又需以内劲为“统帅”,而“内劲是以练拳架中锻练出来的”,这样“体”和“用”的关系就很明确,发挥了前辈走架与推手的统一性的重要立论,使学者不致于产生学了推手便放松走架功夫的片面观点。

6.行文中以象棋中的将、帅亲自出战来喻靠劲的使用,又以士、象来比拟肘劲的作用,生动极了!拳艺语言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一门技艺本来是件难事:到此又不见其然了!

几点供参考或商榷的:

1.作为全书组成部分的一章,篇幅必不宜太长,所以阐发不免受了一些限制。本章的全文分述得较为详明、综述得不够提纲挚领,读起来较为费力,曾经给我几个有一定基础的习拳同学阅读后,都觉得难得要领,一定要经一再拼凑穿插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这和没有看到插图不无一些关系,但行文如果一开始先把陈式推手具体方法更清楚(简洁)一些,使学过其它推手方法的人读后便知道陈式的特点异同,然后从分述中再来领略它的内蕴就比较容易了。

2.陈式推手与现行其它推手方法加以简明的比较是有必要的,帮助学者更易掌握它的要领。太极拳推手的类型主要从步法来分。陈式推手一开始就讲求诸身一家,上下粘走,动必进,进必套插。一般走架没有基础或未学过定步推手的人学起来,不容易粘走,学习的程序必须提出注意,才不致欲速不达。您同边(顺步)活步推手的手法只宜正圈,怎样换步换手练习倒圈,这是可以加以说明适当补充的。四正纯熟后练四偶的方法,最好简单的介绍,虽然它是冶“大捋”与“四正”为一炉,但其转变方式的插裆出隅为枢纽,附图说明之。

3.拥、捋二劲二法亦是主从关系,作为前四手为主后四手为宾,前四手中又以拥、捋为主,搂、按为宾的必要补充。这是缠丝劲的精要处。搠为主,捋为宾,棚为正旋,捋为逆旋,“逆”从“正”而来。棚、捋统一于螺旋的向心、离心之中,搠属“离”捋属“向”。捋时须拥,搂时按时亦需拥,搠劲时时不可无,失棚而又有充沛的内劲,是不可设想的。

4.捋劲作为一种'磨擦劲”似不恰当。劲与力同样在力学中作为一种'矢量”,而磨擦只能以系数的大小来表示,沾粘劲的如胶似黏,就是螺旋的向心,离心是加速度产生的磨擦而来,不是捋劲独有的特性。沾粘面的的核心点就是螺旋的轴向线的一点,轴向是直线,是'方',外旋是曲线,是“圆”,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内劲无定

向,又有定向','无定向'为品,'有定向'为'方',二者互变,互为其根。《舌环诀》之'乱',就在不断的方而易员

而方,使得其赛中,以应无穷。

5,'着'变'劲','劲'变'着'(?)陈微明说:'着乃变化之法也,劲即运入着之中,着有万而劲则一,无论何着,劲是一个,惟用时之意不同,故劲随之而变'。事实上就是如此,'劲'不是独立于'着'之外,在对待上,没有着,劲无从体现。所以说'体'所以练'劲',着法就是'体',差法孰然后始能懂劲,道理就在这里,

6.分述捌劲时,如将文中捌、捋两劲的比较说明放在前面,然后再阐明它的特点,读起来更易明了。

罗基宏

1962年12月3日

顾老师:

昨天从汕头回到曲溪(距50公里),接您11月24日由合肥来信,十分高兴,我3日在汕头挂号寄出大作《陈式太极拳推手》原稿和上月28日一封平信(第8号)谅已收到。想来此信到沪,您已从合肥返程了,所以迳寄沪上。

知道您打算将陈式著述借一个短时间给我研习,喜出望外!意想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缘到沪才能一读,今乘休养期间,精神比较集中的时候来研读,是最好也没有了。想起了“天不负苦心人”一句古语,天,新的涵意应该是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社会制度,同志们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附来玻璃纸一幅,双挂号寄出时,请妥为包裹,以免受潮,借读时间,请告知,绝对按时妥为寄还,无误无误!向恺然送您那份油印资料盼一齐寄来。

附来的一份推手比赛规则草稿,我十分感兴趣。起草这一份东西付出的精力是很难想象的,从无到有,迈出第一步,是最可贵的一步。新生事物的新第芽——冒出地平线上.它本身的生命力就促使它如旭日东开。它是体坛上闪出一颗彩星,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之后,太极拳运动的推广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标志着党的人民体育事业的一项新成就,我以最大的热情来祝颂!

朱谦之的《中国人民的智慧一易经》一文已读过,着重源流的考证,其中提到“易”(变)的三种方式变易、交易、对易,我初步结合推手去领会,似有些想头,有待进一步去理解。比赛规则中,一分以下的得分,判分时,比赛仍继续进行的,是不是?一个回合中,一分以上,是否又在中心点重新搭手,如篮球比赛一样?一人或二人同时出第三圈外,是否重来7(再搭手),双方得分是否随时公平“牌示”?抑或每回合终始公告?想必后者,顺盼告知。

《陈氏推手》原稿有复抄,以备一步一步深入研究,学习有得,当续向您汇报。

武式套路名称等资料盼能寄我学习。近在汕头看一个同学演孙式,曾在电影上看过孙剑云本人片断演式,风格清新活泼而又严正。想您有禄堂老亲授八卦、形意根底,又有武式内蕴研究,孙架的来踪去迹,易于深求。武式太极拳尚无出版物,想您已列入工作日程?预庆!

抽暇盼复示,此祝神舒健康

学生罗基宏

1962年12月519

顾老师:

算来昨天您已从合肥回到上海了。

本月3日5日先后挂号及平信及《陈式太极拳推手》原稿谅已收到。

您们创革的《太极拳推手比赛规则》我十分感兴趣,内容和措词明确,都已全部看懂了。已向汕头市僻委推荐,建议在太极拳训练班推导学习中作学习参考,汕头已举办菩众性太极拳20多期,取得很大向绩。太极拳出版物,供不应求。《简太》新华书店没法摆在门市部里,因为一下子卖光了,只得重点分配采取预约的办法。再版的印数太少仅就各中、大城市也不够分配。比赛规则,有了初稿,各地再在这基础一进行修改补充就容易得多了,“万事起头难’’!推手作为武术中的“近:术”,列为竞技项目,是一桩很复:的事情,所心不敢轻易去尝试,已:人带了头,事就好办了。有了它,时练习也就有了;隹则,场地设施是这么简单。我初步的很不成熟看法有几点:

1.练习开始时,中心圈2.5公似太小了些,回旋余地限制得过紧影响步法的开展。当然这与紧凑要求是适应的,但练习时不妨适放大些(3-3.5公尺)。“先求开展·求紧凑”,小者从大而来,紧凑”展而来。因此初练时场地的规榷有所分别,逐渐缩小至规则的要求一样。

2.前足移动,主动进攻与毛应作失分(0.2分)论,后足则不这与对方牵动时失平衡的性质{区别;只前足移动,纵使在被动自况下,仍可以身法来补救,获得重新平衡,后足同时移动的情况就:洋,重心垂线越支持面,作失平衡论是合理的。

3.另一个意见是中心圈人的0.Z失分(对方为得分),干脆不要,理由是:太极拳攻就是守,守就是攻,全在意(内面)不在外,主动与被动的界线从表面很难严格划分,有时可能故意卖一个破绽,“与之为取”。主动走化的标准很难定,裁判员与运动员的思想活动不一定能相一致。

4.中心圈内0.2分的得失可能是为了使运动员具备有一定的腰腿功夫而设的,但这是训练方法问题,比赛时作过紧的要求,适足于限制了灵活性。主动走化只许一步,进攻不拘,是从鼓励积极主动出发的,太极拳本身的特点却另外一回事,吞中有吐,吐中有吞,吞就是吐,吐就是吞。步法的套插交相为用,不一定是直进直退的,也可能是团团转,这样去分前进与吞化就没有多大意思了。

5.中心圈内0.2分的得失,是在比赛继续进行中判定记录,说明此等犯规动作无妨碍比赛的进行,运动员在十分紧张的活动中来约束这一类犯规动作比较困难,有时可能不自觉(因力主动与被动的自我界线只在意念的一刹那之间),全神贯注在推对方出界或倒地。这一类犯规,固然环绕一个中心——重心的平衡,但没有使一方丧失粘走的机会,败中取胜的可能性很大的,技巧的体现不应受到限制。如果这些规定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来的,那就另外一回事。没经过实践,主观臆测,隔靴搔痒,谅之谅之!暂只作一项存疑,留待以后体验了。要领会规则草案的精神实质,还要一段反复的试验研究过程。因为不是纸上文章,太极拳之为“术”也。

6.双方腿足的互相粘走(套插)规则内不见有什么禁忌,想使用跌法走化进攻,只要不超出互推的范围是允许的。禁止以脚踢打膝打,事实上已把与脚管脚的互相粘走区别清楚了,不知然否?

7.评分时所附比条件:积极主动进攻与走化进攻方法多,可以是一件事情。走化不一定是消极被动的,因为太极拳的走化不是进攻,仅以进逼作为进攻,容易片面。有人善用吞法、有人喜用吐法为主,各有特点,但都是进攻。想规则中的积极主动进攻,包括吞、吐两个方面。

陈氏拳著盼能借读一个短时间,想已寄出,为念!

近日依照孙剑云《太极拳》一书学孙式,先依样葫芦,再细求其内蕴。武式为其始宗,从孙式中亦可窥武架一般风貌否?孙剑云是不是在上海?通讯处可代一询吗?书中有一些不够明确之外拟质询一下。

望抽暇复信,多多指导。此祝健康

学生罗基宏

1962年12月11日

顾老师:

近来盼望您寄借陈氏拳著,和初恋的人等第一封情书一样!今天接您邮寄该巨著四册另向恺然资料一份,附信一封,高兴的心情,很难表达!万分感激,得到您的帮助与信任,将好好地学习,邮寄包装得很完整,丝毫没有损折请勿念!

将来能否参加专业研究问题,这不可能短期内实现,只想想而已,但是此志不休,此心不懈!我学习太极拳主要是以恢复健康,对它的感情的深厚非一般可比,但逐渐认识它是一片丰富多采的学问,大可用力。

听到武式太极拳已脱稿,欢庆欢庆!近依孙剑云编著学习孙式,很有兴趣,自我欣赏,似能领略其内蕴(?)。电影上看过她本人演式片断,不无一些帮助。武式出书后必依照学习,理为一贯,法不同,乃大同小异,但此“小异”常即为各流派之精要处。“矛盾的特殊性”为事物干差万别的根本所在,满足于“共性”的理解,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艺术流派的领受是不可能的。这不限于文艺、美术等领域,太极拳莫不如此。孙式高架活步,但“塌腰”的要领要特别注意,不然高架活步,源动腰脊劲贯四梢不易做到,容易浮滑过场。百会会阴上下成直,尾间托依丹田,提顶调裆,满身轻利。孙式掺有杨氏之学,不谬!

您在越南照片,近我托友人在穗旧书店代找购1957年第13期《新体育》,望能如愿为偿。汕头57年各期都有,只缺13期,事情往往有这么凑巧。亦已托旧书店、杂志门市部代为搜寻。

我的病已进入稳定恢复期,主治医生对我体疗的效果很感惊奇。以前在医院不敢主张我打太极拳的。我开头只偷偷摸摸地学,护士知道还常遵医嘱劝阻,说来也是为病人负责。肾脏病人打太极拳,医生说尚无成熟经验介绍,故不敢贸然主裁云。久病成医生,了解自己的病最深的,不能说只有医生。我从人的整个机体出发考虑,不光考虑是一个局部的病,结果是对了。近读《内经纲要》后,更加明确。

您老人家工作如此紧张,望善自珍重!正是开花结果的时候,继往开来,任重道远!

祝您健康

学生罗基宏

1962年12月25日

顾老师:

谨将《陈氏太极拳图说》四册及向恺然油印资料一份挂号寄回,收到时盼即复信,以免挂心。多蒙您关切照顾,20天来认真阅读,得益不浅,衷心感激!

读后愈感到《简太》及《陈式推手》原稿亲切可贵,您总结诸前辈经验所花精力使我们后学者十分敬佩,态度的严谨,永是为典范!读陈鑫这部巨著,费精费力,有如沙里淘金。20天来几乎全部思想活动都浸在缠丝劲里,用心之专,连自己也感到着了迷一样。同时又把《简太》重读几遍,愈感到这一步的阐发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视野也比前人广阔得多,启发性也大。我对陈著中下步的缠丝劲格外感兴趣,我两年多来的摸索,算是没有入错门。我对螺旋运动无能无力(读《简太》前)特别着意于下步的缠绕旋转与上步身法的相适应的问题,我一直认为这是“诸身一家”的关键所在。当然意气为君,是不在话下的。书中说“足之虚实因乎手”,下步为上部身法服务,说明了缠丝劲运用的完整性。书中突出的强调如《简太》所说的“节节松开,处处合住”,这与物理学中的质点运动的离心向心力有密切的关系。人整体作为一个质点在运动中任何组成部分,小至一个细胞亦可视为一个质点。又与平行四边形成合力原理有密切关系(分力也在其中)。阅读之初,原打算不摘录,后来忍不住了,随手摘录,满了两大厚本笔记簿,闲来好好咀嚼咀嚼。夜深了,先此简单汇报读后心情,再次感激您!

祝春节愉快

学生罗基宏

1963年1月14日深夜

顾老师:

2月25日来信收到,很高兴!武术书盼常在意,如有机会,随时转告书目让价。英文本太极拳,名称及编著者,出版时间顺请告知。

您年内决定再版《简太》,一定能作出更大贡献。我学习笔记内容均整理在那篇“随谈”中(不能称之为“书评”),如流水簿,芜杂无章,只留作备忘回忆。读陈鑫巨著后,一再读《简太》和《陈式推手》,倍感亲切,您治学严谨,拳艺语言丰富多彩,百读不厌。我练拳勤、恒、着意于逐日功夫。偶有所悟,亦怡然自乐,必先提纲挈领记于小札,作为思考之助。《简太》所提供思考面很宽广,深度更无限量。近来在脑际似乎堆聚了不少材料,只觉得东鳞西爪,一时很难难系统化,特别是进一步研读运动心理学、生理学和动力学之后,提高到理性来认识的东西较前多得多,只觉得自己的语言文字很笨拙,要表达很难胜任,形诸笔

墨比思考活动困难得太多了。“一本万殊,万殊一本”,有时觉得道理很简单,但真正要阐发清楚,又似乎千言万也道不清。清醒、糊涂——糊涂、清醒,认识真理的过程是这么复杂。

陈鑫说练拳先要读书明理,他的立言当然以实践为第一要义,但读书明理之为重要我有很深刻的体会。近来推手练习,使师友们觉得出奇,无法为法,我也觉得有“周中规,折中矩”左右逢源之乐。不着意于形迹,纯以意行,太极拳之引人入胜有如此者!近读巴甫洛夫关于人体各种机能、各种活动都受高级神经——大脑皮质的管理的学说,比以前任何时候读它都感到有更深的体会。

太极拳的动中求静,以静制动,用巴甫洛夫兴奋性条件反射与抑制性条件反射和两者过程的互相交织互相协调地配合使大脑保持精确而调和的阐发来理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极拳尚意不尚力,高度发挥高级神经——大脑皮质的调度作用,成为太极拳被视为特别珍贵的地方,并不偶然的。

内劲的实质问题,最近使我感到很大的兴趣.仅从一个力学的角度来说(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劲就是灵巧的力。把劲和力划一个等号固然不对,把劲离开了力孤立来理解更加不对。两者是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力,作为它们二者的共性,劲作为特殊性(个性),统一于力的共性(一般性)之中。力的基本要素:1.作用点,2.大小,3.方向,劲也是一样。

内劲从“功和能”的观点来说,用特定的锻练方法,使“能”(主要表象为“弹性势能”)巧妙地发挥“作功”的本领。特别是人的高级神经——大脑皮质经过良好的锻练后使人的内抑制过程强化(提高刺激阈),“潜气内转”势能得蓄,形不外露,“劲由内换”,使蓄劲时微妙的预备动作(或称先行动作)不为人察,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神以知来,智以藏往”。蓄发是一个有机联系的连贯过程,能蓄得巧始能发得妙,这是太极拳的第一等学问。即引即进,依着何处击,也只能说是蓄发得巧妙,技术到了高级的境界。

作为人类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我们行为最高调节器。它对作用于我们的各种不同的刺激物,能够进行最复杂、最精细的分析,它能够保证我们行动的自觉性,能够控制和调节我们的行动。我们在练习推手时,所感受到的感觉和知觉,正如做其它活动时一样,也反映在第二信号系统中(包括语言和思维活动)。陈鑫说以心行理以理行气,“理”作为第二信号系统来理解,就不难说明“内劲”的“内”字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是大脑皮质的调度下,人的各种机能各种活动的精确而调和。拳论中意到气到,意到劲到,意、气、劲是统一的有机体,虽然“劲”不是代表人的所有的机能和活动,不过是其中之一种而已,由此也就可以全面地理解内劲的“内”字,是“意气为君,骨肉为臣”的。

在逻辑上讲,“内”作为“外”的对称,不作外形的追求而已,故“劲”的前冠之以“内”,使涵义更为明确,有别于一般的所谓“劲”之呈于外。也就是“内无动外无发”,“外发”源于“内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内动的涵义更复杂了,可以所有的生理机制都有关,因为人是有机的整体。“源动腰脊劲贯四梢”,内劲发于“丹田”等等,不过是从整体中择其较关键的地方来说明罢了。陈鑫说,内劲起于丹田之说不过大体言之,实起于命门。究其实,起于命门,也不过是大体言之。任何把内劲起源于局部的说法都是挂一漏万的,只为了学者便于捉摸,把蓄势较为显著的地方标出来,在指导实践上有其现实的作用。生理上,骨骼是被动成分,肌肉作为主动成分,这又仅从人的运动器官的作用来说明二者的分工而已。以上两者与神经系统、感受器,统为动物性机能,是人的生命的表现者,如果离开了血液、循环、呼吸、营养、排泄和体温调节、内分泌和生殖等植物性机能,人的生命维持者,作为生理的人,是不可设想的。所以从理论上来探讨内劲的实质,不能不跳出拳论的圈圈,才不致于停留在感性的阶段,才能本质地说明它的客观存在。

能,存在人体中,牵涉的问题太多了,但用现代的科学的成就已能得到解释。内劲的劲,最后只能穷本溯源,和“能”不能分开。虽然拳术,作为术,在实践上不一定要搬出这些论据,但作为学术的探讨,“格物致知”,把问题闹得越彻底越好。话又说回来,作为太极拳主要内容之一的内劲问题,要解决的主要是锻练方法的问题,只有作为专门研究的人,把科学的命题从实践中提出来加以理论的解决,使更好地指导实践而已。

劲,作为灵巧的力,这是从“知已知彼”的前提下来说的。知已是主观,是内在因素:知彼是客观,是外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拳论中“力由人借”“四两化动拨千斤”,这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关系。这是对待而言,在我为内因,在彼为外因,互相依存,互为对待。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包括了主观能动性,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内因是变化万端,正如外因是变化无穷一样的。问题是怎样使内因隐蔽,人不知我,使外因随时可以觉察,我独知人。起什么作用?就是达到人为我制我不受制于人的目的。其方法就是全部推手应用上要讲求的东西了。

近在汕头邂逅一位周君,潮州人,一向在华中工作,自云曾在河南大学医疗体育教学部门任过教员工作,学过很多种拳术,太极拳亦有浓厚兴趣......(编者:此处删节813个字符)。周某宣扬太极拳的内劲就是生物电,叫人给他站定来发劲,人们都说有“电感”,我亲给他试,什么都没有,因我身法视来劲微微涵虚,滑走来劲,什么电感也没有。反过来我试别人(只贴发不用松弹),人们说电感更厉害。其实什么电感,原来是正象陈微明《太极答问》中所说的一种“入劲”(原释为:掌贴敌身,气往下沉,掌一闪动,其劲直入内,五脏震动……)。我戴上一双橡皮手套,如法发劲,人们同样有电感。橡皮为绝缘体,仍可传电,荒唐之极,已不政自破,生物电的画皮已剥开。他们如法互相发劲,不能震动,因怕伤人不许发松弹劲,只许用掌松贴,气往下沉,腰裆下去,裆劲撑圆等。有的稍震即逝,因气呼出不能转换之故。我练架子对以上各要领素较注意,内气转换自然调顺。常坐式站式单臂角力,他们年轻力壮的均无能为力,我只觉得自己呼吸调顺,便以用意,用懂劲的方法,变也变不完,趣味极浓。人多惊奇莫解,其实它在太极拳的技术系统里不算一回事。前述的震动,是作用和反作用造成的,对方抵抗,一方刚柔相济的内劲(圆中有方,方中有圆),一往一复,每一循环,其震幅微微扩大(对方不走化的话),内部受震更大。不敢多试,只为打破“生物电”而设,各人均恍然大悟。我酝酿已久的关于内劲的看法问题,通过这次事情,未免多去想了一些。未知能着边际否?请您百忙中谈些您的看法,使我不会走得太偏。

我认为提之使来不能不来的“提”,主要是捌劲的妙用,用得纯熟,对方不论是吐是吞,仍可用捌法引彼之劲还其之身,用缠丝劲,沾而上拨,以断其根,一遇抵抗即下采或变换其它的方法。如能提之使来不得不来,放之使去不能不去便易如反掌了。小到无圈时,连捌的表象也不易找到,但其劲别仍是严格存在的。我实践体会,只要明确对方用劲作用线的方向和轻重,不难引出其焦点,捌之倾跌双足离地。任何一个圆圈,即时即势,圆上通过圆心的对称点(即直径)上总是有一个角度是“死点”(引用内燃机曲轴连杆传动活塞——气缸——有“上死点”的道理,同属力学的力矩作用),人的中心(上下一条线)是重心所寄(重心是点,一定在中心轴上),掌握了对方的中心,重心不必他求了。陈鑫说的“转关”,他诠释为敌人气盛极之处即为已转关处,就不离力矩的道理。换句话说,对方直接牵动自己中心(重心也在其轴上)的时候,就是自己控制着他的中心的时候。静中求动,后发先至,就是陈鑫《争走要诀》中所说彼此在九分九厘分判胜负的时候,就是争上游的好机会。

李亦畲说“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动将了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如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高度发挥了以静制动的妙用,关键也就在于恰好不先不后的“转关”,于彼将转关未转关之际,接入彼劲。神气要十足,运劲要九分,有余不尽,是利用神气十足的余势(力学称惯性),便是因势利导为运劲十足,便是太过了。陈鑫解释“中气”两字概括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很精到的。以上所述,在实践中我已很好的加以解决,而且逐渐熟能生巧,但用文字来向您表达,未能道出其本来生动内容,正如陈鑫嫌其绘图死煞一样。缠丝劲的具体运用,万变不离其宗,是螺旋的轴向线,即为对方来劲的合力或分力线,无论合力分力,作用线都通过对方的中心轴。曲中求直,在圆上任一点求一条切线,切线即为发点和落点的方向线。“虚笼诈诱,只为一转”,“转”就是曲中求直,向恺然说的“出击”同义。直就是圊上任意一点所取的直线,这一直线就通过对方的前后(上下……等)死点,也必然是通过对方的中轴线上。太极拳在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什么消息,归根到底为了求得一条作用线,摧到他的重心,出彼支持面,并防止其任何恢复平衡的措施。明白的说,在不丢不顶中来讨对方丢、顶得消息。丢,顶就是凹凸,有了凹凸之处,便乘隙而入。太极拳沾黏劲一通,百劲皆通,诚非虚语。

写得太啰嗦,下次续陈。《简太读后随谈》一稿,我愈来愈觉浅薄,未利用,倒减我内疚。容再版后再抒心得,或较有所见。

敬礼

罗基宏1 963年 3月26日来信(下)

前您来信中说两肾的抽换,确切些说是两胯关节的抽换,其扭转是轴横截面的剪应力,是“对力”的作用造成的。您说腰为抽换的主轴,是总虚实所在,是很中肯的。刻刻留心在腰间,腰间更深的含义,为此总虚实。近来我习拳意守“命门”,无非亦注意此意虚实,执一端拒万殊,万殊又归一本。拿住丹田之气,守命门之后,《简太》介绍的“运四梢归丹田”的开合的方法,更能具体的掌握。您说尾间托起丹田,这是使丹之气能拿得紧。腰劲下去,裆劲撑圆,《简太》将腰裆作用之组合,命为“腰裆劲”,十分精到。李亦畲说“两腰前节有力”也是对腰裆劲来说的。他是承接“两肩松开,气向下沉”的。《简太》归纳松肩主肘的作用:l.宽舒胸部,2.背脊有力,3.气不上浮,4.手臂引伸,回缩力量加大,5.动作灵活圆转,是李说“两肩松开,气向下沉”的具体发挥。太极拳的“松”,实践上以“松肩”为要义之一,很多人习拳一辈子没过这一关。董英杰说“字义易懂,功夫实难”,这也说明功夫要上身,空谈无补于实际。他说:“学一点好东西是要费点精神的”,话很平凡,意思可很深长。意守命门的练习方法,是方法之一种,不一定必须用这种方法,我使用此方法后,觉得开始是意导体以体导气,不久自然变为“以意领气”了。练习吴式时,前进意属会阴(尾间),回收守祖窍(两眉或两目之间)控制两端(参照胡耀贞方法)”,因武式步法、身法有其特点,放长身肢,收放的幅度也较大,用上法亦极自然,守命门倒受局制。法虽不同,用意无别。练孙式及汕头之所谓“陈式”仍以守命门为宜,其道理正在体察中。以上都是法,无法为法,指脱规矩而合规矩,已习惯成自然之后,法亦在其中。学习不能没有方法,循规蹈矩,就是先接受前人、他人经验后才谈得到溶化创新。我学拳在学习方法上的体会是,学习过程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以为熟读了几本拳书就会打拳,固然是不正确的,但是不要别人的经验,光靠自己去摸索,也不见得就行的。这两方面都会吃亏。别人的指导,别人的经验是十分需要的,特别是成年人,对别人的理性认识容易领会,但是要真正领会别人的经验,还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实践中也要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到理性认识,这样再来指导实践。在学习每一个动作中,都包涵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个阶段,只有真正认识了它的原理,才能更好地掌握技术,学太极拳如此,我想学习其它技术也是如此。盖叫天说,学艺就是事儿里找事儿,不找事儿就没事儿(不断深化,精益求精),老艺人行功数十年如一日,大雪天,一大早还要走很长距离的矮步,又说基本功就是功夫。名数学家华罗庚经常温习中学时的数学,说功夫都在里面。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和青年演员谈锻练心得时说,“梅花吞自苦寒来”,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基本功底,练功是一辈子的事情。

又来谈内劲运转的一个问题,蓄的过程就是走化的过程,太极拳的攻守不能严格分开的,是其特点,也是它复杂性使人较难入手的地方。前辈强调推手找劲不宜太早,太早喜用力,不能得其精意,是有根据的。抵抗是人的本能,通过推手来改造它,改造成先化后打,说来简单,做起来不大容易,教法不善或学的人过于求急,欲速不达。正确的推手的基本练习是达到“内动外发”的途径,听说定步推手之作为锻练腰腿之重要基本功,是杨氏以后的事,这是有见地,同时又是大众化的学习方法。再前辈,对平日走架先下死功夫,已有功底,采用单式练习亦有其优点,故一学推手即用活步没有妨碍,因腰腿功已有基础。后来的人,一般没有这样的深功,用定步推手来补课,锻练腰腿与走架并举就更为必要了。当然推手的练习灵敏的感觉,只要一开始学习推手,就包涵这一目的要求。

太极拳的内劲从松柔练出,愈松柔长内劲愈速,这与血行有利于充分提供肌肉予能量有关,没有努责填实之弊。另外有一个密切关系的是与“弹性限度”的原理分不开。关节软骨层,韧带、韧膜、肌腱的伸缩有其一定限度,太极拳要求锻练到筋长力舒,“不求皮坚内厚,宁要筋长三分”,都是通过锻练达到扩大弹性限度。弹性、韧性用太极拳的正确方法来锻练,得来很自然,无揠苗助长之弊,非用强拉硬压死练的方法可比。弹性是温柔之中而又倔强,韧性是倔强之中而又温柔的性格,太极拳刚柔相济,就是巧妙地解决这些矛盾,使它们对立而又统一。太极拳推手应用,和材料力学中讲求安全系数有十分相似的地方,抗压抗拉抗冲抗扭抗震抗弯等,都必须留有成倍的余力,以防不测。人的髋、膝关节韧带是人体韧带中最强有力的,但外伤事故常在此等部位脱臼,就是超过了本身的限度引起“残余变形”(不能恢复原状)或“塑性变形”(断裂等)。太极拳最可贵的地方是不尚气力,纯以神行,刻刻都在积极地保护提供弹性各种机能不受损坏,可以说安全系数主要不是从材料的强度上来着眼,而主要地以意识来保护。太极拳推手比赛严格限制了可能产生危险后果各种方法,加上本身的特点就是尚技术不尚气力,所以成为较柔美、温和、机智的竞技项目而别具一格。

前辈在推手中兼练“拥劲推手”(又称老牛劲),主要就是加意锻练韧性,其方法正如陈微明《太极答问》中说“初学松开练习数年,使全体毫无僵硬之处,后可练拥劲推手,虽用拥劲,须随腰转”。我们的师友中有的曾学过南拳,曾试以其力方法加来,我以缠丝劲韧性制之,似未甚么着意,很轻易就可制其力而使之落空。我经反复体验,弹、韧属性虽不同,二者都以松柔为基础,弹固要柔,韧亦不过是“柔而固”,二者个性都统一于柔的共性之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在虚实的变化。

“太极拳处处有虚实,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然明此一虚实,处处亦皆此虚实也”(引姚馥春语),道理是这样,但在具体应用中全持感觉灵敏。大脑接受和发出一个信号,极速可达干分之一秒,简直是难以想象。据测定太极拳运动员的动作反应速度是333.2毫秒。(长拳运动员是330.4毫秒),而不从事运动的人是400毫秒,相差很悬殊。所谓反应速度,包含应答的准确性。苏联研究说明,经过三个半月有规律的训练以后,开始学习击剑人的肌肉——运动感受性锐敏程度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这里说明一个问题,正规的有规律的基本功主要放在走架,这是传统的锻练方法,双人对练都摆在走架有一定基础之后,这是很自然的。走架为体,是识字造句之为作文的体一样。很多人一经学习推手就放松走架的功夫,和李亦畲走架和推手统一的说法比起来,是南辕北辙,教学者不能不经常注意的。

听劲,又人称“秤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中正不偏”,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和提高感觉灵敏性有绝大关系,宋书铭之特别注意中土,中定为母,与阴阳五行学说“五行土是尊”是同出一源。我这样说,走架是体,是知己功夫,但首要的是解决“人”和“地”的关系,这是指的主要是地心吸力,即平衡的症结所在。支撑面与重心垂直线的关系正确的调整(在动中来调整),全靠架子的姿势正确,“中正不偏”“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为根本要则。蜘蛛结网,自己必坐镇中心,那个方向稍有动静,无不应付裕如,蛇在盘曲时,头必在正中,善捕蛇者,必令其行动解曲之时才措置之,因盘曲时应付面最广最为敏捷。有人说天津郝家俊专家推手时不特身桩摆很正,连五脏六腑都摆得正,这样,一触到别人的手,就能感到对方的气脉向那一方倾斜。根据质点运动惯性原理,人的任何一个极微之部分或大至全体,都可分别视为一个“质点(地球……也作为一个质点),运动使质点产生惯性,假如内脏作为质点来看待,它虽随外体运动而运动,但自身仍有它的惯性,何况内脏与胸、腹腔连结是以网膜,膈膜等为络带的,不是固着性的。这里就牵连到进退转换,内脏运动伴随而生的自身的惯性也影响着整体的平衡的问题。《简太》“拧腰落胯”,强调松腰,气沉丹田,尾闾托起,项悬身正,胸助肌弧形松沉等,都是为“中定”服务的。气下沉,意向前,下沉使水平转动的惯性抵消,不致摇动根本,推手运用,刻刻见功。能做到中正不偏,感觉就能比较快练出来,当然神舒体静为其主要前提,但也得形神合一,才有意义。我学推手的体会是,对方如何诱逼,我执一以制之,一,就是守中土,万变不离其宗,中土是母,因此心里更镇定,应付就裕如。不轻易过他人界限,千方百计引其入已界,根据“空间螺旋线”的数学原理,充分利用上下立体空间,少扩占底面积。我学提放,就是以上述原则,和充分用“足弓”的弹性(实足的一面沉实,托起虚一面的腰眼的方法统一,扁平足的人无足弓,体重落在脊椎、骨盘上,故易疲劳),突然捌——采,采——捌等兼用,使其双足离地,然后就擒纵在我了。过去我有一个观念,以为听觉的学得与时间成正比,后来发现很多学了几十年仍十分迟纯,便怀疑起来,确切些说,方法才是主要的,当然必须假之以时日。郑天然说:'推手有三大境界,一、不知不觉,二、后知后觉,三、先知先觉”,三个显著过程,是可以找出来的。运动生哩学的说法,先知先觉(有语病,但不必因词害意)”是“运动型”反应速变,后知后觉属“感觉型”反应速度。苏联短跑健将起跑反应都属运动型的,几乎快到与起跑信号差0.1秒,注意力主要不是集中在等信号,更主要的在起跑的第一动,运动型则主要集中在起跑信号上,然后才转到第一动的起跑。很多一级运动员都仍属感觉型的。太极拳的急则急应,高级的技术就属运动型的(先知先觉),这就全凭苦练勤下种了。和身体的素质气质亦有关系。郑说先知先觉在灵敏觉察捉摸对方蓄发的预备动作上(或可作“先行动作”),我体会能多从“藏往”上下功夫,“知来”就有了根底,人性、物性、反面,正面都有诱导作用。所谓“反求诸己”是也。“内动外发”,功夫无穷尽,使人不知我闷葫芦卖什么药,陷入迷阵,和奕棋的道理大概亦差不多。对方“消息”不明朗时,守中以俟其变,这是法宝,但以柔化为其根本,不相抵触,则消息必能传到。如对方紧守门户,用“挤他虚实现”的方法,不是可以紧守得了的。

一扯扯得太散了,虽然是漫谈,也该有点边际,不觉写了七千字左右,本拟再写,只好带住。有些见地,可能很幼稚,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意在引玉,迄抽暇多赐教益。

有什么关于拳论,技术学习资料,望经常借阅,身在行外,楼台不近水,望多照顾。您第一封信以“用科学新知阐发太极拳传统经验理论,以提高其科学水平”等相嘱勉,激励很大,耿耿于心,未敢或忘,来日方长,继续学习,在大海滩上拾美丽的贝壳一样来求科学真理,虽是众人的事,自己也在众人之中。

您或您们研究室可有孙禄堂《太极拳学》和王新午旧作《太极拳阐宗》?

下一阶段对巴甫洛夫生理学说作比较细致的研究,不限于拳的参考,尤重对“唯物论”学习的参证。

祝您 健康

学生罗基宏

1963年3月26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好太极拳的秘诀
太极拳经典论著大全
(92)[转载]松两胯是修理自己;松两肩是修理别人
松两胯是修理自己;松两肩是修理别人
王宗岳太极拳论释义(二) (转)
李雅轩宗师太极拳之练法精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