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案说理】违章变道被撞翻车,保险赔不赔?

A6工作室魏然

保险理赔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

       据央视报道,近日,在广东东莞的一座大桥发生一辆比亚迪汽车撞翻大众汽车的交通事故,视频资料显示被撞翻的大众汽车试图从右侧变道至比亚迪汽车正常行驶的车道上。交警认定被撞翻的大众汽车全责,理由是此路段禁止超车。



据央视报道,近日,在广东东莞的一座大桥发生一辆比亚迪汽车撞翻大众汽车的交通事故(下文称“案例一”),视频资料显示被撞翻的大众汽车试图从右侧变道至比亚迪汽车正常行驶的车道上。交警认定被撞翻的大众汽车全责,理由是此路段禁止超车。大众汽车车主对交警的责任认定无异议。此案件被公开报道后,引发广泛热议,其中不乏律师、交警等专业人士。某网站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六成人支持“撞翻变道车”。在某报纸刊发的《中国网评:违规变道的车主们更应该吸取教训》一文中,指出了被撞翻的大众车在白色实线并线超车构成违反交通规则,并称违规并线引发的交通事故占到事故总量的一半以上。西部某知名媒体的采访显示,2016年一季度陕西西安某交警大队处理604起交通事故,其中违法变道造成的125起,占比接近21%。


近两年来,因为违规变道被媒体和公众关注的案例绝非孤例。据报载,2015年5月间,某地高架桥上发生了一起男司机殴打女司机的事件(以下称“案例二”),起因就是行车变道。男司机殴打女司机的画面被路上另外一辆汽车行车记录仪拍下,随后男司机公布了自己的行车记录仪记录,反映了女司机违规变道的具体情节。男司机殴打女司机被刑事拘留,被人民法院判决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赔偿女方4万元。另外,涉案的男女司机的违法驾驶行为由交警部门进行了行政处罚。随着男司机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资料陆续公布,公众的舆论由原来的谴责男司机转为谴责女司机。3月22日前后,网上流传一段红色奥迪汽车违规变道撞上特警公务车的视频资料(以下称“案例三”),网友一边揶揄驾驶员,一边认定红色奥迪车违规变道,因为碰撞了特警的车辆还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应当承担更严重的行政责任。2014年6月12日,南方某地高速公路发生小汽车违规变道被大货车追尾的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以下称“案例四”)大货车侧翻,运载的木材埋压在小汽车上,小汽车驾驶员当场死亡,大货车司机严重受伤。视频画面显示,此事故险些发生连环车祸。交警认定小汽车违规变道,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大货车因为超重负次要责任。围绕此案,后来又引发了诉讼案件。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违规变道构成交通隐患,驾驶员在违规的同时,对自身安全、他人和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就理赔问题保险业内产生了分歧意见(前提是大众汽车投保了机动车商业保险)。


分歧意见


针对此事件,围绕保险是否赔偿问题存在分歧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保险公司应当赔偿。理由有二:一是合同约定。根据现行的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第六条约定,保险公司应当予以赔偿的保险责任中包括碰撞情形,案例一属于碰撞的情形。二是法律规定。在现行的《保险法》等保险监管制度中,没有规定因为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应当拒绝赔偿的规定。所以,保险公司应当赔偿。


第二种观点,认为保险公司不应当赔偿。理由有二:一是合同约定。根据现行的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第九条约定,保险公司不应当赔偿情形包括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的故意行为,案例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强行变道,驾驶人主观上存在故意。二是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第22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案例一的驾驶人违反了变道超车的规定,所以,保险公司不应当赔偿。


上述分歧意见,笔者认为有两大根源:一是保险合同表述有待进一步通俗化、系统化。结合案例一的情形,建议保险合同直接表述为“被保险人或者其允许的驾驶人故意引起的碰撞行为,保险公司不予赔偿”。二是法律价值取向有待进一步统一。按照现行的保险实务,保险公司应该会对案例一中被撞翻的大众汽车进行赔偿(前提是大众汽车投保了机动车商业保险),按照保险法的价值取向只要投保人有责任就应当按照责任比例进行赔偿,按照道交法规定当事人违规时应当受到行政甚至刑事处罚,派生的结果是违规者经济上不受损失,只是承担行政责任。


意见和建议


一是依靠技术手段,固化行为过程。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部门认定交通事故的前提是采集交通事故发生前后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关键情节,视频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数据。本文中列举的四个案例,前三个案例中都有行车记录仪拍摄的视频资料,第四个案例的资料可能是高速公路的监控资料。视频资料的取得,首先是政府有关部门加大监控设备安装的密度,广泛采集数据,服务于各行各业;其次,强制汽车生产厂家、鼓励车主安装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倒车雷达、OBD甚至限速设备。通过各方努力,提前采集和固化驾驶行为证据,方便迅速查明事实真相。


二是教育与处罚并举,培养守法意识。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迅速进入汽车社会,汽车产销量、保有量等多项指标进入世界前列。在看到汽车扩大了人民的生活半径、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车祸的绝对数量、相对数量、恶性事故数量等多项指标,同样不容忽视。为了提高汽车本身安全性和交通行为的安全性,首先是要加强正面教育,引导驾驶员树立“三个遵守意识”(遵守交通法规、遵守驾驶技术规范和驾驶道德规范),例如本文列举的四个案例,涉事的驾驶员只要心中有“三个遵守意识”,既不会给自己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更不会给他人带来生命和财产损失。其次,应该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日常生活中,许多驾驶员交规意识不强,也折射出违规成本低。所以说,应通过教育引导、严惩倒逼等综合手段,督促驾驶员培养和树立“三个遵守意识”。


三是探索创新思维,“两个责任”联动。基于违规交通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通常会引发行政责任(情节严重者会引发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本文特指保险合同)。按照现行的处理原则,行政责任和车险责任是并行性的,即对于违规者承担行政处罚责任,车险责任上照赔不误;联动性是指承担了行政处罚责任,同时不予保险理赔。通过这样的联动机制,督促驾驶员培养和树立“三个遵守意识”。推行联动机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车险信息平台的数据和公安部门交通管理数据库对接。


据《人民日报》报道,公安部正在推行交通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挂钩工作。按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安排部署,将会汇集各地违规信息,并向信用中国推送,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等机构提供参考。保险公司通过运用公安部门公开驾驶员遵守交通情况的信息,能够精准评估每位驾驶员风险等级,从而 “量身”打造车险产品价格,有望实现“一人一车一价”,这样有助于形成车险价格和风险状况紧密关联的关系。


公共交通安全连接着千家万户,连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车险产品),才能够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享汽车发生了事故该谁负责?
汽车保险理赔知识大集合
发生交通事故先打这4个电话,交警:顺序别错,不然一分赔偿没有
你都记住了?买车后必须记住的5个日期
非道路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亦应赔偿
交强险与第三者责任险的主要区别及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