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海燕:“哀伤辅导”--如何面对生命中的丧失与悲伤?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一场惨绝人寰的灾害。当时整个社会还不成熟,还无法仔细思考灾难后,我们该如何提供心理援助。

但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却不一样。

——这是一场全民心理知识的大普及。


· · ·


在这样一场大地震中,很多人失去亲友,失去家园,失去健康。


有一位获评全国英雄楷模的女警察,她全家10人中都在地震中丧生。

面对这样巨大的丧失,她无法去面对,表现出感受不到伤痛的状态,不顾自己的伤痛,带着巨大的激情英勇救灾。

而这样的人,其实患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率会很高,因为丧失的伤害太过巨大。

· · ·


地震过后,我去了都江堰,参加心理救援工作。


有一位校长告诉我,妻子在地震遇难,妹妹一条腿截肢了,但在述说的过程中,他一滴眼泪都没有掉。

我说:“其实掉眼泪也不一定就是弱者啊,泪该淌就让它淌。”在我说出这句话时,就发现他的眼眶开始发红。 

其实我们生命中,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丧失。比如说失恋、失业、失学、失去亲人;随着一个人的成长,也会失去青春,损害了健康。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乌云密布,甚至是狂风骤雨,丧失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


丧失的东西越是重要、不可或缺的,给我们的影响就会越大。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可以永远活在灿烂的阳光下。

 


- 我们生活中的“丧失” -

当生活中发生改变,我们就会遭遇到心理的应激情境,而这些改变其实就是应激源。

对这些应激源,人们所产生的反应可能会因人而异,但是它都会给我们生活带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有研究列出了让人们压力最大的15件事情。

其中第一位的,是配偶的死亡;其次是离婚、家庭成员的死亡,尤其是亲生儿女的夭折,再接下来是严重事故导致的创伤,还有结婚、失业和退休、怀孕和生育、职业的改变等。

这15个事件中,大部分都和丧失有关。

那么,我们说的“丧失”指的是什么呢?

失去亲近的人,包括死亡、离去;失去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身体的损害等等,这都是广义上的丧失。

其中亲人的死亡和离去,对我们的打击尤其巨大。

在上海有一个自助支持性的团体,叫星心港。团队中的成员都是一些失独家庭的父母。

有一次电视采访,主持人向一位成员提问:“我想问问这位嘉宾,你是花了多长时间走出痛苦的?”


这个人听到问题后变得非常愤怒,他说:“你怎么能这样讲?孩子得病痛苦的走了,走在父母的前面,做父母的是一辈子都走不出痛苦的,我们只是学会怎样带着这些痛苦勇敢的去面对生活!”

其实通过这个回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失去亲人会给人们带来多大的伤痛。有统计表明,一个人自杀,平均影响六个人,影响的都是自杀者的重要关系人。


在各类丧失中,亲近的人死亡,是我们需要学会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

 


- 与死亡有关的“丧失”,“死亡恐惧” -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面对的死亡情境。

比如说亲人的去世;还有我们亲近的同学、朋友,意外死亡。
这些和死亡有关的丧失,都会引发我们的“死亡恐惧”——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所有恐惧中最根本的一种恐惧。


那么我们如何去面对死亡恐惧呢?

有的国家,是通过宗教信仰来克服死亡恐惧的:相信生死轮回,相信死后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狱。


对于缺乏宗教信仰的中国,我们怎么去解决对死亡的恐惧呢?

(1)逃避死亡的话题,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比如说在生活中,我们因为忌讳死亡,会回避和“死”发音相同的这些字,不用 “笑死了”表达很好笑,而是说“笑‘shi’了”;有亲人去世,我们一般不会说人死了,我们都是说他走了,他不在了,他去了,他离开我们了。


这些都表现出我们会通过回避死亡,来逃避对于死亡的恐惧。

(2)我们还会通过繁衍来面对死亡恐惧。

繁衍子孙后代意味着基因的延续,对我们去解决死亡恐惧也会有一些帮助,所以在传统文化中,我们中国人特别强调家族的繁衍,血脉的继承。

(3)除了以上的方式,我认为通过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使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活的有意义,也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克服死亡恐惧。通过自己影响身边的人,不管这个影响有多大,即使是微乎其微,就像诗里描绘的一样:见与不见,不管它有多大,但是它总在那,再怎么稀释它总是有。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寻求生命在精神上的意义,这不管是对哪种文化中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

(4)按照父母对我们的期待那样活下去,把他们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这种生命精神的传承,也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死亡恐惧。

我有一个来访者的父亲去世了。父亲对她很疼爱,所以她对父亲有很强的依恋。父亲去世后,来访者很难接受这个事实。


她不相信宗教,坚信自己永远也无法跟父亲相聚,自己今后的生活,父亲也无法知晓,这让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了意义。


在这个干预中,针对来访者的状态,用“父亲在天上看着你”这样精神上的鼓励方式,是完全无法被来访者接受的,因为她并不相信类似“人死之后会上天”这样的宗教性思想。所以我只能和她一起慢慢探讨如何让她感受与父亲精神上的连接。

“虽然父亲离去了,但是父亲对你的期待你记得吗?他希望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希望你过什么样的生活?”


在探讨的过程中,我和来访者慢慢领悟到:如果你能够遵从父亲的愿望,就能够把这份父亲的精神遗产接过来,这就是你与父亲之间的连接。


有了这样的领悟和感受,干预渐渐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 “丧失”为什么会让你痛苦? -

和死亡相关的丧失事件,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创伤。

为什么丧失会让我们如此痛苦,它到底破坏了什么?

在探讨之前,我们首先给创伤一个定义。

美国DSM4(心理障碍诊断分类手册第4版)里做出了这样的定义:


创伤是个体直接经历或目击一件涉及死亡,或者是威胁生命,或者是其他危害身体完整性的事件。在事件中,当事人会有强烈的害怕、恐惧反应,如果当事人是儿童,还有可能出现行为的紊乱或者积怨等反应,这就是创伤。

通常我们所说的创伤有两种类型:


自然灾害带来的创伤;公众人际间的暴力事件带来的创伤,比如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

我们知道,人在经历创伤后,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和应对,会导致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自然灾害而导致PTSD的相对较少,概率在15%左右;公众人际间的暴力事件中,比如绑架人质、恐怖袭击、战争等,当事人可能发生PTSD的概率要高达30%左右。

特别是经历战争的人。根据资料显示,当年的越战军人患PTSD的比例高于50%。


除此之外,暴露于这些事件中的其他人员,比如说消防队员、救援人员、医护工作者等急救工作人员,也会有一定的概率发生PTSD。

创伤到底改变了什么?


在创伤之前,我们常常会有一套较为稳固的信念。比如我们会认为,生活是可以计划的、未来是可以预期的、我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它是有意义的、自我是有价值的、似乎危险离自己是很遥远的等等。

它们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很安全。这种错觉有助于维持一种美好的生活体验,对于我们来说是有保护功能的,它使我们感觉我们是在一直生活,而不是幸存的。

其实安全永远是相对的,不安全才是绝对的。

当我们遭遇到了意外、很强烈的应激事件,当事件超过我们应对的范围,就会摧毁我们创伤前的美好信念,破坏了我们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对世界的看法,甚至于破坏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感,进而导致心理创伤。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无法应对的感觉是从当事人的感觉——他自认为自己无法应对,但是事实上还是有一定应对的资源。

丧失带来的创伤,引发痛苦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这个过程涉及到一个概念:延伸的自我。

我有一个朋友因重病离开人世。他的离去相比我身边其他朋友、同事的离世,带给我的影响有很大区别,会让我感觉特别难过,为什么呢?

因为他就是一种延伸的自我。他和我有着非常多的相似点,而且我们情感很深厚,我似乎感觉他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是我的一种延伸,一种扩充。所以他的离去,给我带来的悲伤尤其强烈、久远。

可以这么说,在我们生活当中,所有和自己有关的人、有关的地方,所有能够表明我们是谁的这些心理部分,都是一种扩充的自我,延伸的自我。

比如说,我们生命中的人:母亲、父亲、兄弟姐妹等等,自己养的宠物狗,自己的财产,自己生活的家乡等等。这些人、事、物其实都用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了自我。而这种延伸的自我具有一种象征功能,它能帮助我们去定义自己。一旦一些人或者物成为你自我的延伸,我们会赋予它很多的价值,利用它们来提升自己积极的自尊感。

其实各种丧失,在某种程度上都意味着丧失了一部分的自我,越重要的丧失,感觉越是明显,这会让我们感觉难以承受。

 


- 遭遇“丧失”后我们的一般表现 -

即使丧失自我的感觉很糟糕,但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是必然的,它和成长是共存的。

丧失可能会给人带来创伤,但也可能不会,因为我们人类有强大自我修复能力,尤其是孩子。

但是不管如何,面对丧失,哀伤的表达是一定需要的。在汶川大地震过后,我们看到网上有各种形式的悼念,其实它就是人们面对丧失的一个哀伤过程。

所以哀伤是丧失过后的一个重要过程,而“哀伤反应”是指丧失所引发的悲伤现象,它一般包括情绪、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情绪方面,当事人会有悲哀,还会有愤怒,因为自己无法承受这样的悲伤,他可能会把它转变成一种愤怒发泄出来。

比如说我们常常谈论到的医患矛盾,在医患矛盾中病人或是病人家属表现出的极端愤怒,往往是因为丧失引起的。患者在医院里治病做手术前,虽然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但他们意识里可能会觉得这就是个格式化的合同,手术不会有多大危险。但是手术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意外,如果因为各种意外,医生没能成功救治病人,这样的结果会带给家属们一种突然的丧失感,当家属无法面对和承受突然失去亲人的悲伤,既而就会转化为巨大的震惊和愤怒,这种愤怒会直接指向医护人员,进一步导致各种医患矛盾。

其实这些愤怒所表达的心理含义是一种被抛弃感、无助感,是对面对悲伤的无力感。当事人除了悲伤和愤怒,还会有愧疚、自责、焦虑、孤独感、疲倦、无助感、惊吓、苦苦的思念等等,有些人还会有解脱感,觉得轻松,或是麻木。

其次,在认知上,当事人可能会不相信这是事实,会感到很困惑,或者会因为沉迷在对逝者的思念中,而认为这个逝者仍然存在,甚至有的时候会产生幻觉。

最后,在行为上,当事人可能会出现:失眠、食欲障碍、心不在焉或社会退缩行为,又或者是梦见失去的亲人,在生活中回避谈及失去的亲人,不停的叹气或者坐立不安,哭泣,有的人会就地重游,或者是随身携带着已逝者的遗物,这些都是哀伤的行为反应。


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丧失中,所引发的这些哀伤反应强度都是有很大差异的,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因素,是失去的对象。

你与失去对象间关系是什么样的,这是和我们悲伤程度直接相关的。你们是什么样的关系强度,是什么样的关系类型?是让你感觉安全的关系,还是你们之间存在冲突,是一种爱恨交织的关系,这些都会对当事人悲伤的程度和表现形式带来影响;

第二个因素,是丧失对象的死亡形式。如果死亡太过突然,太过不自然,超出当事人的预期,使他感到没有心理准备,这会增加悲伤的强度和悲伤持续的时间;

第三个因素,是个体自己因素。其中包括自己之前的悲伤经验、人格因素、社会因素、其他的压力等等。


 



- 生活中一般处理丧失的方式 -

我们中国的城市居民,有哪些处理丧失的方式呢?

在民间,亲人去世后的一系列事情,
比如说报丧、发出讣告、举办追悼会,都能够帮助我们化解伤痛。


我有一个朋友,他们的家乡有一种习俗,亲人去世后会请人来专门唱一种哭歌,这种哭歌就是专门用来表达哀伤的曲子。等追悼会完成后,家属会将遗体送至殡仪馆举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随后进行火化并将骨灰带回去放在墓地里。这以后,家里还会陆陆续续举行一些仪式追悼死者,比如我们通常提到的头七、二七、三七……一直到七七,整个追悼流程才算结束。在这整个过程中,家属也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开始新的生活。等到清明时节,家属还会去扫墓。

这就是城市居民哀悼失去亲人之痛的全过程了。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很多哀悼方式

汶川大地震后,我们会将遇难当事人的遗体有尊严的掩埋,这本身就是对死者一种很好的哀悼,然后在家里面设灵堂、烧香。现在还有人会在网上建一些纪念堂,家人也保留一些已逝人的纪念物等等。人们在特殊的节日里也会举行一些哀悼仪式。

我记得在汶川地震过后的第一个儿童节,有500个失去孩子的家长聚集在废墟中给失去的孩子做祭奠活动,为他们过儿童节。这一幕非常凄凉,但这却是哀伤表达处理的一个很好方式。

这些祭奠仪式,其实就是人们处理哀伤的表现,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完成与丧失个体的分离。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式进行哀悼,来度过这个哀伤的过程,这是很有意义的。

 


- 什么是“哀伤辅导”? -

什么是哀伤心理咨询(哀伤辅导)?

这是处理丧失非常重要的途径,能够协助当事人,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引发正常的哀伤,让当事人完整地表达哀伤,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哀伤在之后的生活中不断重复出现。比如说PTSD,创伤后延迟出现的应激障碍。

在急性应激阶段,可以让当事人通过哀伤辅导,完成重要的修复任务。哀伤心理咨询可以帮我们处理很多异常、复杂的哀伤反应。

哀伤辅导的对象不一定是经历丧失的人,经历过灾难的人都需要做哀伤辅导。灾难中的一些人群,如果具备一些高危特征、长期以来有慢性心理压力、缺少应对的资源等等,我们也需要对他进行哀伤辅导。

哀伤辅导需要完成哪些心理任务呢?

第一个任务,确认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

当事人遭遇到丧失,尤其是突然的丧失,在震惊之余都会产生不真实感,所以需要帮助当事人确认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我记得在汶川大地震后,当时有不同的声音在议论,如何去处理这些当事人的哀伤。有些专业人在帮灾民处理哀伤的过程中,会让他们去回忆灾难发生的过程和当时自己内心的反应等等。这遭到了其他专业人员的反对,认为这是在一遍一遍的撕裂当事人的伤口。其实是否要回忆当时情景和感受,这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当事人还处在震惊、否认的阶段,无法确认和理解灾难的真实性,不愿意去面对这个伤痛,回忆才是有必要的。

第二个任务,表达、调整和控制悲伤。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当事人表达悲伤,并对悲伤有所调整,最后能够达成控制悲伤的状态。

第三个任务,应对由于丧失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性的改变。遭遇到丧失之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所拥有的资源肯定会有变动,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当事人在这一阶段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改变。

第四个任务,转移当事人和已丧失个体的心理联系。经过必要的哀伤处理后,当事人不能永远沉湎在这个阶段,这就意味着要帮助他转移和已丧失个体的心理联系,走向整合。

最后一个任务,修复内部自我和社会自我

这就是哀伤辅导需要完成的五大心理任务。




苏晓波一年夜读计划

3本高深的精神分析书籍

视频直播,全网最低价!

现在报名还有优惠哦


直接咨询大学糖客服

请不要重复添加客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哀伤辅导策略探析——为丧失提供一个哀伤过程
哀伤辅导----为丧失提供一个哀伤过程
亲爱的,你的悲伤,是被允许的
清明又至,那些曾经历哀伤的人,是怎么走出来的?
亲人“因我而自杀”该去死还是带着罪孽活下去?
有时候我们要学会哀悼哀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