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离半个世纪后,他们一起化作“夜空中的星”......

2018年夏天,国际小行星中心分别以中国近代力学事业开拓者郭永怀教授,及其夫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教授的名字,永久命名了两颗小行星。自此,我们仰望的这片星空,因他们的驻留有所不同。仰望他们,就是仰望一个时代、一种精神和一段传奇。如果你还不熟知他们的名字与生平,希望此刻不算太晚。

1968年12月5日的下午,李佩独自一人在家。一天前,郭永怀曾打来电话告诉她,自己将在12月5日一早到家,但此时,已经是下午,仍不见郭永怀归来。

终于,静悄悄的楼道里传来动静,紧接着家门被轻轻叩响,李佩急忙跑去开门。来人却不是郭永怀。

就在同一时间,中南海怀仁堂,周恩来总理正在接见外宾。这时,一位秘书急匆匆地走进来,对总理耳语几句,周总理听到了郭永怀的名字,当场痛哭失声。

就在前一天深夜,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在甘肃兰州起飞,经过数小时的飞行,于12月5日凌晨,到达北京首都机场上空。飞机缓慢降落。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当夜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飞机下降过程中偏离了跑道,飞行员紧急将飞机向上拔升,然而机场高耸的铁丝网挂住了飞机的尾翼,机身顿时失去控制,向地面猛冲下去。

就在这时,飞行员听到郭永怀大喊:“我的公文包,快拿我的公文包!”10秒钟后,飞机坠毁,机上人员除机长外,全部遇难。搜救人员赶到失事地点,空气中散发着呛人的焦糊味。

事故现场,人们辨认出了郭永怀的遗体,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经烧焦了大半,而令人不解的是,他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抱在一起。

搜救人员奋力地将两具尸体分开,这时,人们才赫然发现,郭永怀生前从不离手的那只公文包就夹在他们两人的胸前,而公文包里的绝密资料竟然完好无损……

在301医院的太平间,郭永怀的妻子李佩孤零零地伫立,她不能相信,多年的聚少离多,等来的竟是天人永隔。当晚,力学所安排了两个人到家中陪伴李佩,郭永怀的助手顾淑林就是其中之一。

顾淑林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整个晚上,她的呼吸声没有大变化,除了当中就是间断式的叹息

整整一夜,李佩躺在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没有一滴眼泪,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人知道,痛失挚爱后她究竟想了什么,只有那偶尔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

从此开始,李佩把她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事业上。她决心在教师的岗位上延续丈夫的生命,完成郭永怀未尽的遗愿。这是对她自己,也是对离世的丈夫最好的慰藉。

如今中国科学院大学里依旧保留着一套英语教材,这是中国第一套研究生英语教材,主编一栏赫然写着李佩的名字。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李佩首次请来外籍教师充实队伍。为了教授地道的英文,李佩还向钱学森讨教学习经验,在阅读课上大胆选择《双城记》《傲慢与偏见》等世界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在口语考试时要求学生用英语阐述专业所学内容。

1979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提议举办了名为“CUSPEA”的项目,即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项目。李政道非常赞同李佩在英语教学上的改革,把“CUSPEA”的项目英语笔试试题的出题和考试任务交给了李佩。

虽然在该项目实施的十年间,900多名优秀的中国学生叩开了国外高校的大门,但国门内,还有许多渴望走出去的优秀学子。一次聊天中,研究生院美籍英语老师 Mary的一句话无意间让李佩受到了启发,“自费留学”这几个新鲜的字眼印在了李佩的脑海里,独具慧眼的李佩立即意识到这是一条新的留学途径。

为了实现莘莘学子的梦想,初步完成英语教学改革的李佩将更多的心血放到了英语教学上。多年以后,她的学生依旧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王克仁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上李先生的课我们是着迷的,非常愿意上,绝对是享受,比听音乐会还要好

周德进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

李先生很瘦小,腰已经有点斜了,一手拎着三洋收录机,背着一个布挎包,里面放着很多磁带,每一盘带子都是精心准备好的,比如说,这个带子是从第25分钟开始上,她一定在家准备好了,一摁就好

马石庄 中国科学院大学总学监

有一次下课李老师突然把我叫过去,当时我心里一惊,貌似又做错了什么,李老师说马石庄你最近进步很大,我说我蒙的吧,她说不是蒙的,她说你连续三次,听力测验都多对了三分之一

在李佩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优秀科技人才走出国门,自费留学浪潮在中国蓬勃兴起。美国一所大学语言学的系主任称她为“应用语言学之母”,在美国部分大学的推荐信中,英文水平证明书中只要有李佩的签名,都会得到认可。

然而,就在李佩的教学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又一个噩耗突然降临到她的家里。1996年,郭永怀与李佩唯一的女儿郭芹因身患癌症去世。

然而,料理完女儿的后事,李佩没有休息调整,依旧像往常一样,她提着一台录音机,按时来到讲台前继续讲课。知道情况后,她的学生回忆说,那一天,李佩的声音有点沙哑,那一天,是他们唯一一次看见老师上课没有面带微笑。

上世纪九十年代,80多岁的李佩终于离开了教学岗位。退休后,为了让中关村地区的离退休老人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了解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李佩决定开办中关村大讲堂。

文学科学,地震减灾、宇宙探索、中美关系,都成了中关村大讲堂的话题。每一次李佩都是亲自搜集演讲者资料,亲自出面邀请专家学者来演讲,亲自和主讲人沟通演讲主题和时间。即便此时的她已经近90多岁高龄,但只要到了周五,李佩都会亲自出现在大礼堂。

每次讲堂结束后,李佩都会整理好大讲堂的录音磁带,仔细地标注好相关信息。从1998年到2011年,中关村大讲堂每周举办一次,总共办了600多场。直到她94岁那年,她终于忙不动了,不情愿地和中关村大讲堂说了再见。

可是她终究是闲不住的人,她总觉得为国家,还要再做点什么。虽然已经90多岁了,但李佩还是组织了一批专家,一起翻译《钱学森文集》。

李伟格 李佩生前秘书

她跟我说,我要校稿,必须要自己先翻译一遍。当时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弄,而且是个夏天呢,很累,我在屋里,就在我的办公室里,我都觉得累得不行了,头有点迷茫了,就是头有点昏了,我说李先生歇会吧,我都累了,她说就剩一点儿了,咱们再坚持一下,我都觉得不行了,她还要坚持一会,再坚持一会。

2011年是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这年10月,在李佩的带领下《钱学森文集》(中、英文版)正式出版。

她被称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那是因为她从不向命运屈服;她也被称为“湍流卷不走的先生”,那是因为面对人生变故她始终乐观淡然。她把郭永怀的两弹一星勋章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把自己和丈夫的60万元积蓄分成两笔,捐给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是当年留下的汇款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用这笔捐款成立了郭永怀奖学金,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优秀学子将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

然而,时间沉淀了沧桑,却未曾带走岁月的无情。一生步履不停的李佩也终有走到人生终点的那一刻。2017年1月12日凌晨,这双看尽了一个世纪风雨沉浮的眼睛,悄然闭上了。

2017年4月5日,清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为郭永怀与夫人李佩举行了骨灰合葬仪式。相隔半世纪后,他们终于相依长眠。在碑文上,刻着16个字,“一对伉俪,两种传奇,怀瑾佩瑜,师表后继”。他们带走了一个时代,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后来者,为中华民族奋斗不息。

敬请收看今晚(4月9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之

《郭永怀夫人李佩——一生坎坷赤子心

文字:赵葳羕

编辑:晓龙

主编:姜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今天,缅怀李佩先生
年轻人对她一无所知,但她才是真正的贵族
李佩
李佩:创新者永远年轻
07年钱学森在96岁生日宴上,认出一老人后激动发问:你有几个孩子
李佩:身为郭永怀的妻子,被誉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此生是否值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