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后缺乳!母乳不足!那是你不知道这6个穴位,新妈妈要学!

产后缺乳

妇女在哺乳期间内乳汁缺少或全无,乳汁清淡稀少的疾病,叫作产后缺乳。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妇女气血虚,食欲低下,或产时失血太多,产后情绪抑郁等原因造成。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为20%~30%,且有逐渐上升趋势。

特效穴位按摩

No.1 按揉乳根穴

【穴位位置】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按摩方法】用中指点按乳根穴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乳根穴约3分钟,再逆时针按揉约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No.2 推按膻中穴

【穴位位置】位于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自下向上推膻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放散为佳。

No.3 按摩中脘穴

【穴位位置】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压中脘穴约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摩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No.4 掐揉少泽穴

【穴位位置】位于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甲掐少泽穴约20秒,然后松开3秒,反复操作10次即可。

No.5 揉搓足三里穴

【穴位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揉搓腿部的足三里穴约3分钟。

No.6 揉捻太冲穴

【穴位位置】位于足背侧,在第1趾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揉捻足部的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宜。

辨证加减按摩

依据产后缺乳的病因与症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气血不足型和肝气郁结型两种类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病症要选用不同的按摩方法治疗,方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气血不足型

【病症特点】产后哺乳时乳汁不足,甚或全无。乳房无胀感而柔软,乳汁量少清稀。伴气血虚弱证表现,如面色无华,神疲倦怠,纳食量少,舌质淡白或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按摩方法】加按脾俞、足三里健脾胃以生化气血。

肝气郁结型

【病症特点】产后乳汁少、浓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胀硬疼痛。伴有肝郁气滞证表现,如胸胁胀满,情志抑郁、肝郁犯胃导致食欲不振,脉弦,舌苔薄黄。

【按摩方法】加按肝俞以疏肝调血。然后再用拇指点按太冲穴半分钟,顺时针方向按揉3分钟,逆时针方向按揉3分钟。

TIPS自我保健

·保持心情舒畅。精神过度紧张、忧虑、悲伤、愤怒或惊恐,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所以,平时产妇遇事切莫烦躁,只有保持心情舒畅,才能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

·注意饮食营养。多吃营养丰富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喝汤水,如猪蹄汤、鸡汤、鲫鱼汤等,使体内能得到更多的蛋白质、脂肪、水分和钙质。哺乳期间,最好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学会科学喂奶。一是分娩后要尽早哺乳,早哺乳能够让婴儿获得初乳,并刺激母亲产乳;二是增加哺乳次数,至少2~3小时一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我按摩治疗便秘
生气时 按摩穴位能解气
足阳明胃经的保养之道,13个重点穴位的按摩手法
记住这几个常见身体问题的治疗穴位,用小穴位来解决大烦恼。
耳鸣耳痛特效穴位按摩法
产后回乳,中医有妙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