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有何区别?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指从日常生活工作中悟出一种“真知”,然后就能察知自己日常起心动念的意图,并能确认意图是善还是不善,克制掉不善的念头,如此诚意,就达到修心修身的效果。不断诚意诚心,一直这么做,直到最后能大成。大成之后,就能处理好家庭和工作关系,家庭幸福合睦,工作顺利,如果有机会治理天下,自然轻松地治好天下了。

王阳明一开始也是照朱熹的想法做,企图去悟到那个“真知”,也跟好朋友一起格了几天竹子,双双病倒也没有悟出什么道理来。后来他才放弃这条路。

阳明发现人人皆有良知,类似俗语中的羞耻心,通过良知来判断自己的念头是善还是恶,把不善的念头克制掉,他认为这样一个为善去恶过程就是格物。所以阳明先生的格物至知,达到的知是修行大成后的知了。格物致知之后,心头不再有任何恶的念头出现,就是知行合一的状态了。是真知真行,不是妄行了。

所以朱熹的格物所致的知只相当于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不过,一个讲诚意诚心,一个讲为善去恶,最后的终点其是一样的。达到这个终点后,人行事不再有私意私欲,自然就是知行合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行合一:灵魂和身体一起在路上
深度解析“知行合一”的传习密码
阳明心学概念无数,为何我只谈知行合一
王阳明|独坐静思之法
【余生悟语】056
良知,我们最厉害的本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