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史手记

宅兹中国-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之资料

引言: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就一个:历史上那些朝代名称,到底是什么意思?

简书上关于国号的文章,有两个缺点:一是所列朝代不全,二是解读不确。我国历史上的国号大体可分为五类:一是历代统一王朝的国号;二是分裂时期各政权的国号;三是边疆民族政权的国号;四是使用时间短暂的国号,如陈胜的张楚、黄巢大齐。五是传说时期的国号,如陶唐、夏。本文只涉及前两类,并在需要时提及第五类。三四类,容日后再补。

国号一词牵扯到地名、族称、德运、当时政局情况等多种因素,因而本文不惮其繁,一一引述,以期读者能正确认识国号之含义。又因文章太长,所据之论文书籍没有注出,待稍后整理,再发布,以供读者批评补正之用。


1、商:祭祀-族名-地名-国名-时代名-职业名(习称殷商、殷)


图1-甲骨文中的商字

甲骨文和金文里的字,(如图1),从上到下由三个字组成,即辛、丙和口。辛字代表王室的祖先像,丙字代表供奉祖先像的桌子,口字是指是指祭祖之人口中念念有词。因而,整个字是祭祖或祖先崇拜的会意。从字形上看,商字源于祭祖,这样祭祀祖先的族群自称商族。扩大之意为商王祭祖之邑,随着商族的迁徙,也成了商族所居之地的名称。商族建国之后,再扩大指称在商邑祭祖之统治王朝。然后被推而广之用来称呼商国人民其他与商同时的国家人民所创造的文明,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被商王朝统治的那一时代的时代名。商灭亡之后,商遗民多从事服贾贸易,因而世人把做生意的人统称为商人,并称其所从事的职业为商业是盘庚以后商朝的王都,是商朝灭亡后周人及后世文献对商朝的别称。周封商遗民于商丘,是为宋国。

2、周:禾名-族名-地名-国名-时代名(习称西周、东周、两周)


图2-甲骨文金文中的周字

图3-史记周本纪记载的周人世系

经过殷周之际的变革,到了西周,中国进入了农业时代。由于尚农思想的兴起以至占统治地位,在周人建国立足时至西周初期,曾经出现过一种用“禾”类字称国名的社会风尚。受此风尚影响的不仅是周人,还有受周王朝分封的一些诸侯国,如齐、晋,详见下文。

周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有两种(如图2),学者对这两种写法均释为象田中种禾之形。因而,周字的本义当为田野种禾。又周人以后稷为始祖(如图3),后稷被先民尊为农业英雄、农神,可知周人是重农的民族,进一步证明周人用本义是象田中种禾的周字作为族名。周族自豳迁岐,来到这块适合种植禾稼之地,因而命之为周原。这样,周原也成了周人的发祥地。等武王伐纣后,周就成了国号。同商一样成了时代名

3、周代主要诸侯国的国名禾名或其他-国名-地域名-复为后代政权国名或政权封爵名

周代分封的诸侯国名,在历史演进中逐渐转化为地域名,有些地域名又成为此后分裂时代割据政权的国名。同时也成为后代王朝分封大臣或宗室的封爵名,如秦王李世民。


图4-春秋封国图

图5-战国封国图

现在我们按照东北-正北-西北-西南-东南的顺序把除秦以外的主要诸侯国国名交代一下:

A燕:商周金文中燕字是玄鸟即燕子的象形文,燕国国名源于鸟类崇拜。

B晋:甲骨文金文中晋字本义为谷子生长茂盛,晋国即适合种植谷子之国。唐叔因在封地得到嘉禾(谷子丰收之意)而受周成王嘉奖,遂当其子之国时,变为晋侯。

C楚:商代称江汉之地为荆,西周封楚国,导致荆楚互通,秦避子楚讳称为荆。

D越:越是华夏族人对东南沿海地区使用特殊的有段石锛的人民共同体的称呼,是个文化名称。因支系众多,统称百越。按地域分布,在今绍兴地区的称大越,苏南地区的称吴,浙江其他地区的称闽越,散居江西、安徽、两广、湖南地区的称山越。

E吴:吴国国名在青铜器上写作攻吴或工五,后省为吴。典籍上记载为勾吴,乃是中原人记吴音的缘故,用以称呼该族群,非国名本来面目。

F齐:齐字本义为麦苗丰盛、吐穗齐平的意思,按当时用“禾”类字称国名的社会风尚,命名吕望所封之国。

G魏:魏出自毕氏。晋献公灭了诸侯国魏并赐毕万,毕氏因以魏为氏,三家分晋后以魏为国名。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原在安邑,后魏惠王迁至大梁,因而,魏也称梁。

H赵:赵氏始祖造父因善御马被周穆王封在赵地,以地为氏。三家分晋后,因以为国名。

4、秦:禾苗-地名-族名-国名-时代名,水德


图6-秦国都邑

图7-邹衍版五德相胜说

秦字本义为草谷,适合喂马。秦国祖先非子因用这种草谷养马养得好,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其地因名为秦邑,在今天陕西宝鸡(如图6)。后秦襄公被周平王封为诸侯,秦成国名,待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秦成时代名。

战国后期兴起五德终始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五德相胜之说(如图7),定秦为水德。在此之前的王朝并没有实际的德运,都是后人根据五德终始说逆推的。在此之后的王朝几乎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排定德运。

6、汉:汉水-汉中郡-汉中王-汉朝-汉族,水德-土德-火德(习称两汉、西汉东汉、前汉后汉)

项羽分封刘邦并定其国号为汉,直接原因是该王国都于南郑,而南郑为秦代汉中郡治所。秦代汉中郡之名沿袭自战国时楚国汉中郡,此一地区为古代巴人居住地。因汉水从该地流过,巴人称其为汉中。在巴人语言中,汉指汉水,中作“地方”讲。汉中意即汉水流经的地方。


图8-汉为土德

汉初沿用秦朝水德德运,武帝太初改制用邹衍五德相胜之说,定为土德。及至西汉末年,产生五德相生说和谶纬。相胜就是相克,如图9。


图9

在此理论下产生汉为火德的理论,此理论后被光武帝采用,定汉为火德(如图10)。与之相关,刘姓皇族攀附古代圣王,认为自己是尧的后代(如图11)。此二例成为后代王朝的传统。


图10-刘向版

图11-刘歆版

7、新:新都侯-安汉公-假皇帝-皇帝,土德

王莽的新朝国号,一以为初封新都候,代汉便以初起之地为号,此为地名说。一以“王者受命,必择美号”,以为新是美号,此为美号说。胡适认为:王莽即使不从新都候起,也还是要做他的新皇帝的,而作为国号的新,不仅是美号,实有表示委心积意的革新的意义,也可说是表扬这委心积意的革新功德的美号。此外,为推翻汉家尧后之说,王莽造新室舜后说。(如图11)

8、魏:谶纬-魏公-魏王-魏国(习称曹魏、前魏)附论吴蜀

魏国国号源自曹操晋封魏公,魏公之称,出自谶纬“代汉者当涂高”,此句被解释为魏。古代天子宫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称阙或观。因其巍然而高,也称魏阙。又当涂而高,即当着大道的高大建筑物,魏阙正是如此。刘备以汉室宗亲自立为汉中王,法高祖故事,称国号汉。后陈寿《三国志》为时局所遏称其为蜀,因有蜀汉之称。孙权受魏封吴王,称帝后,立国号吴。然孙权不甘如此,便在年号符瑞上做文章。曹魏以至唐,政权禅代皆是由公而王由王而帝的套路。

9、晋:谶纬-高都侯-晋公-晋王-晋国(习称两晋、西晋、东晋)

魏以先秦晋之故壤封司马昭,故号昭之公国为晋。晋的谶纬解释仍是“代汉者当涂高”,司马昭先封高都侯是应当涂高三字,后封晋公,是取晋者进也之谐音。由魏而晋是由高到更高。

10、十六国时期的国号:


图12-十六国详表

图13-十六国分布图

如图13,我们可以根据黄河的“几”字形河道从左到右把十六国分为凉字政权地域圈、秦夏政权地区圈和汉魏燕代政权地域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知十六国政权的国名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在统治中心和统治地域大体一致的情况下继承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或政权名称)。二是尽量与前代中原王朝攀附亲戚关系,如夏、汉。

11、南北朝时期的国号:


图14-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图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门第社会,因而出身低微的统治者冒充高门大姓成了一时风尚。此外、传统的谶纬以及新兴的佛道的观念也渗入国号命名之中。刘裕先人世居彭城,彭城于春秋时为宋国之土,故建国号曰宋。出身低微恐怕是没有称汉的原因。萧道成以“金刀利刃齐刈之”之谶纬受封齐公。金刀利刃即繁体刘字,萧道成之为齐公、齐王及以齐为代宋之号,盖以之应谶。萧衍称梁或出于陶弘景,待考。陈霸先更以姓为国号。

北朝的除了具有南朝的一般情况还有一个胡汉问题。拓跋氏国号由代改魏,是从汉人大族崔宏之议,一是当时灭后燕所得土地正好是曹操封魏王时的冀州十郡,足以继承曹魏遗业为号召。二是拓跋氏建国历程与曹魏类似。称魏既可收北朝汉人大族的人心,又可打击东晋标榜正朔。高氏称齐,也于统治阶层内部势力有关。以谶纬“代魏者齐”赢得胡族勋贵的认同,以冒充之渤海高氏及所据之地为先秦齐国之故土赢得汉人集团的拥戴。以五德相生之说推定齐为木德,木属东方,以配先秦之齐,打击南朝正统。宇文氏则据《周礼》托古改制,又因所据之地在关中,故称国号为周。

12、隋:先秦随国-隋郡、隋州-隋国公-隋王-隋朝

杨忠封隋国公因隋郡随州之名。隋州在先秦为随国封地。在南北朝后期至隋建立之前,不论在金石材料还是在文献资料中,都将随郡、随州写作隋郡、隋州。杨忠封隋国公与其入西魏有关。杨坚袭封,并无改随为隋之说。

13唐:赵郡李氏(封赵郡公)-陇西李氏(追封唐国公)(伪称西凉嫡裔,诡言家于武川)-李渊袭封(应谶纬桃李歌在太原起事)-唐朝

李虎追封唐国公称号,与其籍贯所在区域有关。与赵郡有关的先秦故国有晋、中山、赵、魏、唐,与陇西有关的是秦。而魏已为拓跋氏之国号,不能用;中山,复不可为进封国公之号。又因秦郡公宇文直、晋国公宇文护、赵郡公李弼之故,秦、晋、赵也都不能取用。就剩一个唐了。与赵郡有关的古国名-唐,指传说中的陶唐氏帝尧始封之唐国。李虎所以追封为唐国公,盖取义于河北流传的陶唐氏帝尧的遗迹。李渊后尊自己为神尧皇帝。

桃李歌全文是: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被李渊解释为:李为国姓,桃当作陶,若言陶唐也。配李而言,故云桃花园,宛转属旌幡。汾晋老幼,讴歌在耳。忽睹灵验,不胜欢跃。李渊以尧后自居,居土德,尚黄色。直接承汉火德。

14、周:皇后-二圣-称制-临朝--称帝。(习称南周、武周)

武曌改唐,一是标榜自己继承周代。二是利用佛教转轮王思想。为表明承自周朝,武曌编造武氏出自姬姓,追封其父为周国公,改洛阳为神都,称自己为天后,行周代历法,建明堂。然而,在传统思想中,并无女性称帝的先例,因而从当时盛行的佛教思想中选《大云经疏》和法伦王思想为自己建构合法性。

15、五代十国的国号:


图15-五代十国兴衰表

图16-五代十国分布图

五代是指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朱温,砀山人。砀山,战国时属梁地。朱温以宣武节度使创业。宣武军治汴州,古时大梁也。寝益强盛,进封梁王,国号遂曰梁。唐晋汉一般称为沙陀三王朝,这三王朝的建立都与河东节度使有关。李克用因平黄巢有功受赐国姓任唐代河东节度使,封晋王。其子遂以唐为国号,光复大唐之义。石敬瑭为后唐河东节度使,建晋。刘知远为后晋河东节度使,建汉。其弟刘崇为后汉河东节度使,建北汉(国号仍为汉)。郭威自称“朕本姬姓之远裔,虢叔之后昆”,建周,虢与郭为谐音。

十国是指除中原外在南北方先后建立的政权,此是北宋人习称,当时另有政权未被纳入。十国的割据过程如图17:


图17-十国割据过程

总结五代十国的国号,有三个特点:一是称王割据者均有节度使官衔,可见时代特色;二是直接或间接取所在地域名称为国号,间接是指国号所指之传统地域与政权所据之地域不完全吻合;三是取前代政权国号为国号。以上三点均反映一种因循的心里。

16、宋:商丘-宋州-宋朝    火德

宋朝的国号来源于赵匡胤所领的归德军节度使治所宋州。因而宋州为先秦宋国国都商丘,先秦宋国又为殷商之后,而赵匡胤之父名为赵弘殷,遂引来种种附会。

17、辽:大契丹-大辽-大契丹-大辽,契丹族


图18-辽朝国号变迁表

辽是双重国号。汉文国号几次变更:916年阿保机建国时,辽朝的统治区域局限与塞北,是一个以契丹人为主的国家,故号为大契丹。938年石敬瑭交割燕云十六州后,便在燕云地区创建国号大辽,在辽朝故地仍用大契丹。983年辽圣宗取消此前在燕云地区行用的大辽国号,而统一使用大契丹国号。辽道宗在1066年改大契丹为大辽,可能与其汉化倾向有关。而辽的自称国号则是哈喇契丹。这种二元国号的特色反映了辽朝二元体制的特色。

18、金:阿什河-金   女真族

金朝国号源自其初起之地,即今天黑龙江省阿城市之阿什河。虽然金为汉字国号,但反映的却是女真传统。之后深入中原,渐染华风。在汉文化的冲击下,出现了重新解释国号和议本朝德运的运动。最后以土德为运,将金朝纳入中原政权的更迭体系。但另有一派主张金德,并曲解国号本义,编造故事,附会金德,即“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镔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之说。

19、夏:夏州-白上国-邦泥定国-大夏(习称西夏),党项族

李元昊(原姓拓跋被唐朝赐国姓)1038年建国,国号大夏。在宋辽两个强权的压迫下,西夏只能称王,因而旋改为邦泥定国,用以迷惑宋辽,而在本国境内仍用国号。邦泥定国就是白上国的意思,按西夏语法采用宾动形式,翻译为汉文就是上白国。那么为什么要称上白国呢?一是表明自己是独立的“西朝”,不是辽宋的番邦,在阴阳五行观念中,西、金、白三个概念纠合在一起;二是拓跋氏的兴起之地在夏州,夏州是赫连勃勃所建夏国的统万城。三是党项族出自鲜卑,鲜卑有尚白之俗;四是西夏崇佛,佛家称白法是白净之法,为一切善法之总称。五是西夏周围国家都尚白,可以达到拉拢周边国家、孤立宋辽的目的。

20、元:YekeMonggholUlus-大蒙古国-大朝-大元 ,蒙古族

元朝同辽朝一样有双重国号。在蒙古人看来,蒙古一贯的国号是:YekeMonggholUlus,大蒙古国是蒙文国号的直译,也是早期的正式汉文国号,其使用对象不在于汉地土民,而在外交文书中施用最为普遍。大朝一名则是中原殖民地化过程中的产物,以羁縻中原汉人为其主要作用,而在汉地士民中使用最为广泛。而元朝一号,则采用于立国中原之后。元朝一词是大朝的文义化,从从大朝到元朝的嬗变,反映着蒙古从游牧国家到中原王朝转变的完成。但蒙元是一世界帝国,大朝一词虽不再使用,但YekeMonggholUlus却沿用不废。

21、明:大阿弥陀佛经-白莲教-明王出世-明朝

明朝国号原因元末农民反元斗争,其中影响最大的口号是白莲教所宣扬的明王出世说和反元复宋说,朱元璋最初即依附此派势力。明王出世说,吴晗以为出自摩尼教,已被杨讷驳倒,其实出自《大阿弥陀佛经》。后来朱元璋讳言其依附红巾军所见的宋政权,因而不提宋朝火德之事,这也是他选择明为国号的一个原因。

22、清:gurun-金-清,满族

通常将努尔哈赤所建政权称为后金,其实不对。努尔哈赤所建政权为金,此汉文金是满语gurun的译语,在满语中是部族的意思,也就是说,金其实是族称,与历史上的金朝并无名号因袭关系。1636年皇太极依照汉族王朝模式建号改制,这是对努尔哈赤才蒙古汗制政策的调整。此次改制,正式建国号为大清,改部族名为满洲。然而大清是什么意思,并无明确记录。有人臆解明朝有3把火,国号明中的日字是一把,承宋的火运是一把,国姓朱是一把,故大清用3个水来浇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代国号来源合集,几乎每个政权都有收录,真的太全了
隋代东北亚形势和炀帝耀武三征高句丽(1)
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高句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北京: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
隋唐4代帝王耗时70年消灭高句丽
中国历史上王朝、国家、割据政权的国号大全(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