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学十三课 对理性的质疑

多点谦卑,多点怀疑


对感官的怀疑确实是真实而有道理的,因为感官有缺陷,因此可以怀疑。就像上节课我们说的小黄花,花是由原子构成,但是我们看不到原子,看到的是排斥出来的光,但我们却觉得我们看到的是真相。

在类似问题上我们已经知道有各种各样的缺陷,我们可以质疑感官,不过我们可以合理地置之不理。我们可以不理会感官的质疑,但这样是否就可以让我们摆脱怀疑论呢?很遗憾,完全不能。

01 理性主义的特点

怀疑论不仅有对感官的拷问,还有更深层次的拷问,那就是对理性的拷问。这种拷问也是我们今天科学逻辑的重要根基。那么笛卡尔和这个有关吗,当然有,因为笛卡尔是理性哲学家的一个代表。理性哲学家的特点是相信我们人自身的思想,自身的理性就是思想的源泉。所有的理性哲学家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相信数学。因为数学的特点就是只要蒙头思考即可,算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你身体再痛苦,遭遇的挫折再大,1+1还是等于2。不需要从外界寻找任何的根据,从内心就可以判断2+2等于4。这个逻辑代代传承,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那个时代。

柏拉图认为我们人生下来就从另一个带来了一整套的完整观念,所以我们要求诸本心而不是求诸外界,这个逻辑不断发展延续就成了理性思潮的源头。另一个思潮的源头来自于亚里士多德,就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认为我们的知识是通过感官经验得来的,这个学派经过不断地起承转合,就成为了近代的经验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是没有任何概念的,这个话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们要记住一个事实,如果一个事实和我们所有人的经验不相关的,那很可能就是一个虚假的概念。好比上帝、地狱、天堂,这些东西没人经验过,那就和真实世界没什么相关。那怎么会有这些概念呢,因为我们人有幻想、虚构的能力。并且这些我们是可以区别出来的,天堂和地狱无非就是皇宫和监狱的超级代现,甚至牛鬼蛇神也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比如牛魔王就是牛和人,猪八戒就是猪和人,这些无非就是把认知好的元素拼接起来即可。

我们的很多认知并非真实,我们的概念很多也一样非真实,因为我们天生就有虚构的能力。所以学习哲学很重要一点就是我们有识破这些虚构的能力。就像乔布斯的著名话语:Stay hungry,stayfoolish.

我们的怀疑论一种是对于感官的怀疑,这叫平行怀疑;然而到了科学的层面,科学逻辑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怀疑到了一个更高更深甚至于我们毫无防范的幻想层面,就是理性对因果本身的幻想,这种怀疑叫做垂直怀疑。打破的就是对于因果的幻想。

由于这个幻想太深刻,因此我们需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

02 对理性的质疑

首先我们先说为什么理性逻辑是无法推倒出真理的。这个逻辑其实在大圣人培根的时候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来了,就是古希腊人的逻辑能够推倒出科学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举个例子,比如现在手里有一支笔,松手会怎么样,你一定会回答笔会掉下来,对不对呢?对,但是你注意到你不会回答如果一松手,笔会飞走,会着火,会悬在那里不动,你不会给出这种奇怪的答案。那么再问你,这个笔为什么会掉下来呢,你会回答说因为有引力,是引力作用让笔下落。答案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其中问题多多。假设,你是亚当,真有一个上帝把你造出来,你有充分的智能,你有完整的语言逻辑能力,但你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这个时候拿着一支笔问你同样一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呢?你什么也答不出来或者答案千奇百怪,因为你没见过这种事情,你根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你之所以能够答出来,是因为你的见过,你有经验。

因为没有经验参考,所以你没法凭借逻辑推倒出笔会往下落的结果,是没有办法经过逻辑推理得出来的。这个笔会下落,不叫物质的逻辑,叫做物质的事实。实际上没有任何必须掉下去的理由,然而掉下去了。任何的理由是我们之后为这个事实找的,那么万有引力呢?万有引力难道不是一个逻辑吗,是的,但这个逻辑的出发点不是空想而是事实。是我们看到很多笔掉下去,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然后我们对这个事实进行归纳总结,试图推倒其原因才出来的。这个万有引力本身都不一定对,就笔会下落,东西会下落的现象,最开始人们相信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一切事物都有回归大地的本能,因为那里有土元素。这个掉下去不是因为外力,而是自身的特点。直到伽利略的大球小球实验,实验做过类似,但是他不知道那就是引力,他认为求本身有下落的本能。这些都是认为物质本身的属性而不是一个外力,最早是牛顿才认为这是外力作用即万有引力。而到了20世纪,爱因斯坦说万有引力也不对,下落不是因为引力,而是因为空间自身的扭曲。到了量子物理,又认为相对论的一些观点可能说了一些事实,但是还不充分。我们还需要更深刻地挖掘这个物体为什么下落。换言之,到目前为止我们最先进的科学也没办法真真正正地告诉我们一根笔掉下去的真正原因。我们并不明白这个现象归根结底的本质,所谓的万有引力、空间扭曲最后的本质还有待挖掘。

事实上培根是一个伟人,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科学的东西基本上都不是能够凭空理解、推倒出来的。因为我们都是在总结,然后在事后找原因。好比氢和氧,这两种都是易燃的元素,但是加在一起却是水,水不光烧不起来还能灭火。另外一个例子,钠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金属,沾水就炸,还有一种气体叫做氯,有剧毒。低浓度的氯可以漂白,高浓度的氯可以当做化学武器。然而把氯和钠两种颜色危险的物体放在一起却不是变得更危险而是变成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每天要吃的食盐。所以这些东西是逻辑根本推倒不出来的。我们能够发现的是物质的事实而不是物质的逻辑。我们发现事物的事实之后试图编撰归类,并且试图做一个解释,然而这里边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这种解释往往是错的,或者说是有问题的。

03 常见因果推理的错误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解释依靠我们的理智,而我们的理智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我们要解释一个事物的事实是要阐明其因果。自然界中是有因果的,你拿锤子砸手机,手机不运转肯定和拿锤子砸有因果关系,然而问题在于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这么轻易地得到判断。我们很容易弄错因果,因此给事物之间一个错误的解释还以为发现了真相。

我们这群自以为智力超群的智人在历史上一路犯了不知道多少愚昧的错误才走到现在。我们人类有认知到事物根本不存在的能力,而且这个能力非常强,连一颗马上就要烧光的流星我们也要对着许愿,还美其名曰浪漫而不是觉得荒谬。

无论是哲学还是自然科学,对这个世界的阐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因果。然而我们对因果的把握很容易不准确。其实不光是哲学和科学,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建立在自身的系统上的。必须要仔细阐述我们对因果犯的严重错误,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很多我们认识的观点,很多我们以为是真理的真理是站不住脚的。

对于因果把握不准确的原因:

第一:我们每个都有自己的经验模式,都有自己的心里图像。我们习惯于把任何东西都归类在已有的经验、模式之内。说个例子吧,有个聋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养了一条狗,狗看到陌生人狂吠不止,但是聋子听不见。进屋之后,聋子和朋友进行笔谈,聋子就和他朋友说你们家的狗昨天应该没睡觉。朋友就问,你怎么知道呢,聋子回答说那狗见了我一个劲地打哈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聋子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声音,他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无法想象有声世界的样子。所谓一念一世界,不过如此。

我们既有的信仰和既有的思维模式能够让我们进入一个非常错误的思维状态。出门不带伞被雨淋湿会觉得怎么这么倒霉,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和自己做对。经营状况下滑,不会考虑是不是经营模式、营销策略的问题,而是把责任放在风水上,放在八卦镜上,但是最后能够改变经营状况吗?不能,因为问题不在于此,这种错误的认知比比皆是。

人就喜欢把自己包在自己的信念里,就算事实也无法让他摆脱,因为他认定自己的才是真正的事实,我们对自身的智慧,判断能力谜之自信。所谓的言之凿凿,也许只是自以为是。

在人类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很不幸的真理:科学的推进往往是靠着葬礼来进行的。就是说很多时候要等老的一批脑袋进了坟墓,新的思想才能在这个社会上大行其道。因为哪怕是科学家也容易把自己包裹在已有的认知结构里,不愿正视现实。正视现实,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还要复杂得多。我们的世界观无论多么深刻都是非常肤浅的,一定要认知到自己的肤浅。只坚持自己的所知道的事实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第二:人们倾向从巧合中找因果。两个东西本来八竿子打不着,只是正好发生在一起,就喜欢联系起来。这种东西在大环境中叫阴谋论,在小环境中就是在巧合中寻找因果关系。这个东西经常错误,如果是全部错误我们就知道这个东西是错的,就不会成为认知问题。真真假假,错错对对才让人迷糊。这时我们就需要特别的加以小心,不随便联系。《摔跤吧,爸爸》中生男生女的问题就是这样,生出来的不是男孩就会认为是不是奶牛而是水牛,经文念反了,不在规定的时间办事等等。但我们知道,生男生女是一个概率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

你说醉汉回家是走路更危险还是打车更危险呢?坐飞机危险还是坐汽车危险呢?死于恐怖袭击的概率大还是被鲨鱼咬死的概率大呢?

我们总把前面发生的事情当做原因,后面发生的事情当做结果。一件事情接着另外一件事情发生并不等于两者之间有因果,很多时候连关联都没有。但是人们认识事件最大的限制是时间,所以我们天然喜欢把时间关系转化为因果关系。前面的事情是因,后面的事情是果。

大卫休谟就非常反对根据时间关系来妄定因果。公鸡每天都会叫,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来,那我们能不能说太阳是公鸡叫出来的呢?

学习哲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妄下定论,妄定因果。

04 总结

古代的一切宗教,一切哲学都喜欢妄定因果,这是中世纪的本能,包括佛教,包括那些印度的宗教、欧洲的宗教都是如此。所以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妄定因果,垂直怀疑论,彻底怀疑我们对因果关系的判断能力。所以所有的现代科学都讲究方法论。写一篇论文一定要有方法论,引用的数据一定要有信度和效度,得是相关的、可信的,要有合适的因果关系。这是现代科学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因为因果很可能弄错。

明白了信度、效度,这些现代科学基于怀疑上产生的方法,我们才能杜绝伪科学对我们内心的侵害,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完善的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想史万有引力-第95集|苏格兰启蒙运动:理性的自负
怎么提高控制力?刻苦学习技能,掌握因果逻辑,刻意训练理性!
王东岳《知鱼之乐》22.逻辑比事实更真实(读书笔记)
数学究竟能有多牛?
科学,是没有恒常逻辑的实践——漫谈归纳·演绎·溯因三大方法论
《那些年读过的哲学》丨01. 读康德、休谟后的一点“内核之想”!(强烈推荐级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