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说晏子故事(六十则):57 晏子反对用孔丘】

晏子反对用孔丘


孔子来到齐国,拜见了景公,景公很欣赏他,就想封他为尔稽,大约是个负责整理古代典籍、研习古事的官职。

景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晏子,晏子却明确反对,他说:“孔丘这个人穿着个大袍子好像很体面,但是不可以让他教导百姓;孔丘喜好用礼乐开导民众,但不能让他亲自去治理民众;他可以遵照君王的旨意立章建制,但是却不能尽自己的职守;他提倡厚葬礼仪是破费民众钱财而使国家贫困,提倡为亲人守丧是白白的浪费时间。所以不可以让他治理民众。推行孔丘的那些主张无论在朝廷内部还是在民众之中都非常困难,即使勉强穿上他提倡的服装,装出他那副样子,也不能让老百姓信服并且照着执行。自从古代大贤之人故去之后,周朝王室日渐衰微,已经没人讲这套礼仪了。现在推行孔丘这一套,君王的威仪或许有了,可老百姓行为举止却越发浇薄了;追求礼仪声乐的或许会多起来,可世间的道德标准却降低了。现在孔丘追求的主张正是这一套,他用盛大的礼乐使世道变得奢侈浮华;用弦歌鼓乐聚众收徒;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像登台阶下台阶之类的礼节繁琐化;把见了什么人该怎样走路表演给民众看。孔丘的学识即使再渊博也不能成为世人仪范;用他的学说累死也于民无补;再加上人就是有两辈子的寿数也学不完他的那套学说,一辈子也学不完他的那套礼节,攒一辈子的钱也不够他那套礼乐耗费的。他用那些繁文缛节巧饰邪说来钻营游说君王,又用那些盛大的礼乐愚弄老百姓,他的主张不能成为治理民众的示范,他的学说不能用来教化引导民众。现在您想封他这样的人,让他用这样的主张改变齐国的风俗,绝不是导引教化民众的好主意。”

景公听了晏子的这番话,也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于是很礼貌的接待孔丘,但闭口不再提封官的事。孔丘看出景公天天好吃好喝敬着自己,却并不打算重用,或者说不想采用自己的那套主张,觉得再待在齐国也没有什么意思,后来就离开了。

(8-1)

作者悟评:

孔子到齐国游说景公,景公成了孔子的粉丝,而且想封他的官,把他留在齐国。没想到征求晏子意见时,却遭到了反对。或许有人会以为晏子这样做是出于嫉妒,担心重用孔丘后会盖过自己的风头。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晏子生活的年代已经是春秋后期,整个周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孔子学说恢复的是周初的那套封建礼制,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晏子是个务实的政治家,他清楚地看出孔子克己复礼那一套已经难以被发展的社会所认可,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学习繁琐的礼仪上,还不如踏踏实实做一点有益于民生的事情。晏子对景公说的那番话真是一语中的。有的时候,巧言的确可以惑众,但是大饼画得再好,也是虚的,还是脚踏在地上做一点实事为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子反孔
庄子《盗跖》评析-1
何谓圣人、智人、贤人、愚人
《孔子那些事儿》第13章
礼仪周:春秋战国时代
孔子用道德让齐国归还了土地,真是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