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作品选读(十三)隋唐汴河考——邹逸麟先生





一、诸家对汴河的考证及所存在的问题


       关于汴河流经的考证,前人已有不少成果,大体上可分成三派。

       一、固有的传统说法,是以《读史方舆纪要》与《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二书为代表。其主要论点是隋唐汴渠与汉魏的古汴水在归德府(治今商丘市)以西是相同的,自归德府以东开始分流。此说影响较大,近几十年来出版的涉及隋唐汴河的文字,大都随从此说。例如武同举的《全淮水道编》、岑仲勉的《黄河变迁史》(295—302页)以及绍华的《大运河的变迁》就是因袭这种说法的。

       二、日人青山定男的《唐宋汴河考》【1】认为唐宋汴河在开封以西与古汴水无异。自开封以东,于雍丘县(今杞县)境即分古汴水,东南流经雍丘县北、襄邑(今睢县)北、宁陵(今宁陵南)南、宋城(今商丘市)南五里。以下大体走古蕲水入淮。

       三、阎文儒的《隋唐汴河考》【2】。其论点大体可分为四:
       1.汴州(今开封)以西之汴河河道,古今无不同之处。
       2.炀帝开运河有南北二道。因而《隋书·炀帝纪》、《食货志》、《通典》引《坤元录》、《册府元龟》皆曰由河入淮;《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通鉴》等皆曰由泗入淮。
       3.炀帝开凿汴州之东之通济渠,应系指北路。
       4.炀帝时汴水南北二渠具体流经路线,是自汴州——陈留县受睢水故道雍丘——襄邑——宁陵——宋城——谷熟分南北二道:北道东北行——经相县故城南——萧县城南——彭城入泗;南即为蕲水(374页)。

       根据上述诸家的考证,参读了有关的历史文献,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一、首先是以上诸家一致认为隋唐宋三代开封以西的汴河与汉魏无不同之处,此说是有问题的。汉魏的汴水自石门水口分河水后,东流经广武山北麓【3】;隋时通济渠自汜水县东三十五里板渚口分河水后,东流经广武山南麓,至开封西与古汴水合;唐后期至北宋初年虽袭汉魏汴口旧堰,然其是南流经东、西广武山之间,折而东流与板渚分水的隋汴水会合;北宋以后又曾引洛入汴,情况又有不同。【4】所以以为隋唐宋三代开封以西汴水与古汴水完全一致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阎文认为隋炀帝时所开凿的汴河应有南北二道,实欠有力证据;并云史谓通济渠者应指北路,具体流经是自陈留走睢水至谷熟,东南经南北朝相县,又从白沟水、梧桐陂,折而由彭城入泗。此说更是不对,按炀帝开运河的原因,一是因古“汴水迂曲,回复稍难”【5】;一是为避开吕梁、百步之险。如按阎说岂非更复回曲,又重辙吕梁之险,那开此渠的意义又何在?况阎说又无史料根据,不过是臆测而已。

       三、阎文认为隋时南北汴河谷熟以西,走的是睢水河道;青山定男认为隋通济渠在雍丘(今杞县)西分古汴水东南流,经襄邑(今睢县)北、宁陵(今宁陵南)南,可能利用睢水或涣水的个别河段,东南入淮;《清一统志》等则认为自宋城(今商丘县)西分古汴水东南流,走古蕲水入淮。关于通济渠下游大致走蕲水古道入淮的说法,似已成定论,因据唐宋诸地志中有关通济渠下游的记载,与《水经·淮水注》中所述古蕲水流经核对,似无矛盾之处,此说当属可信。那么,商丘以西一段,是古汴水呢,抑是走睢水河道?或是另开新河?则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据《元和志》、《寰宇记》、《元丰九域志》等的记载,雍丘、襄邑、宁陵、宋城、符离(今宿县)等县下皆有睢水流经,同时又有汴水流经;《宋史·河渠志》中又有熙宁六年(1073)行白沟而废汴渠之请。白沟即睢河前人已有定论,足见谷熟以西睢河、汴河为二,并非如阎文所云谷熟以上汴河是走睢河河道的。

       谷熟以西一段通济渠亦非如《清一统志》等所云走的是古汴水河道。据《寰宇记》宋城条:“汴河在县北四十五里,自宁陵县界流东出虞城界”,又云“开汴河后汴水经县南。”前者当指古汴水,后者当指通济渠,此其一;按:据《水经注》记载,古汴水在北,睢水在南,《读史方舆纪要》卷47陈留县下:“汴水在县北五里”,“睢水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同书杞县下:“汴水在城北”,“睢水在城北五十里。”可见隋以后谷熟以西的汴水,应在睢水之南,与古汴水道无涉,此其二。由此可见,认为谷熟以西一段通济渠与古汴水为一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而日人青山定男认为雍丘以上古汴水与通济渠为一的说法.也同样是不对的。


二、汴河流经新考


       上节已分析了诸家对汴河考证中所存在的问题。那么,隋唐汴渠的流经是怎样的呢?今试分段述之。

       一、开封以西一段,已见上述。自开封至睢县一段即今惠济河上游。《寰宇记》云通济渠在县南三里,又据《元和志》《寰宇记》在雍丘县下皆云“城北临汴水”;《宋史》卷345《任伯雨传》:“知雍丘县······县枕汴流,漕运不绝。”《读史方舆纪要》卷47有“汴水在陈留县北五里”,杞县下云“汴水在城北,自陈留县流入”,“县北五里有隋堤,大业中所筑。”总上所记足证汴水流经陈留北、杞县城北是无疑的。翻开今天的地图,在今开封、杞县之间,能附合上述形势的,除惠济河莫当了。再从清初记载中也有提到这一点的,《一统志》开封府山川:“惠济河即汳水也······本朝乾隆六年开浚两岸,赐名惠济。”汳水即汴水,见《水经注》。康熙五十三年(1714)所修《杞县志》卷4:“案惠济河古即汴水,自祥符、陈留流入杞境(县)城北,下注睢州,旱干则引之灌田,水涝亦由兹宣泄,裨益地方,盖非浅鲜。近年以来睢州以下河身渐形淤塞。”由此可见,今惠济河上游,即隋唐汴河的一段,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二、今惠济河流至睢县西,直趋南下至柘城县西,与历史上通济渠记载不符,当不是隋唐汴渠所经。光绪十八年(1892)王枚修《续睢州志》卷1:“汴河去城南六里······隋大业初疏通济渠,引黄河达淮。”唐宋皆以此为运道,故迹不可考矣。”【6】结合上引《杞县志》云“古汴水经杞县城北,下注睢州”,可推知当时汴河自杞县流入睢州西,折而东流,经睢州城南六里,东入宁陵县界。

       汴河入宁陵县境至商丘县南一段,即合当时的睢河河道。其理由有二:一,据《水经·濉水注》记载:睢水在陈留县西分浪汤渠后,东流经今杞县北、睢县北,经宁陵南、睢阳(今商丘县)南······今据《通鉴》卷230记载:唐兴元元年(784)“李希烈将兵五万围宁陵,引水灌之。······刘昌守宁陵,凡四十五日不释甲。韩滉遣其将王栖耀······以强弩数千游汴水,夜入宁陵城,明日从城上射希烈。”时韩滉在江宁、京口一带【7】,自长江下游发兵渡汴水入宁陵,汴水当在宁陵之南无疑,这与《水经-濉水注》宁陵南形势正合;二,《寰宇记》云:“宋城南抵汴渠五里,有东西二桥,舟车交会,民居繁伙。”乾隆十九年蒋炳等修《归德府志》亦云:“汴渠在府城南五里”。根据记载汴渠、睢水皆在宋城南五里,咫尺之间,似不可能有二条这样大的河道,汴、睢当是为一。

       清康熙三十年(1691):王图宁修《宁陵县志》(光绪十九年刻本)卷2云:“汴河一名睢河,当县之冲,由陈留下达于徐。”即因为宁陵、商丘之间的汴睢合一,故后世人有把汴睢混而为一的说法。至于《元和志》、《寰宇记》在宋城县下又把睢水、汴渠、古汴水分三记载的原因,当是古汴水在宋城北数十里,而开通济渠后,流经城南,情况悬殊,特记之耳。

       三、睢阳(即宋城)以东至淮水的一段通济渠走的是古蕲水古道。据《水经·淮水注》记载:蕲水首受睢水于谷熟(今商丘县东南四十里)东北,东经建成县故城(今永城东南)北,又东南经蕲县(今蕲县集)北,又东南经潼县(今泗县东北七十里)南,又东南经徐县(今泗洪县南),经大徐县故城(今泗州东)南,东注入淮水,入淮之口正当唐盱眙县的北岸。据此与唐宋地志及行记的记载核对,无大出入之处。

       综上所述,隋唐汴河开封以东河段以今地释之,大体是:自开封城南走今惠济河上游,至今睢县西,折而东流,经睢县南六里,东流入宁陵县界合睢水,与睢水合流经宁陵南、商丘南五里,自今商丘东折而东南流,经夏邑县南三十里【8】、永城县南【9】,又东南经宿县南百步(《寰宇记》)、蕲县集北三十里(《元和志》、《寰宇纪》作四十里),又东经灵壁县南(《明史·地理志》),又东经泗县北(《元和志》)、泗洪县【10】,折而南流经临淮(唐泗州治,今陷入湖)城,于盱眙县对岸入淮。

       北宋以后南北分裂,汴渠已失去它的经济作用。南宋时很多河段已淤成平陆【11】,元明以后当更无遗迹可寻了。据《清一统志》记载当时在泗州境内尚有片段通济渠故道存在,今以大清一统舆图与今图照之,大约即今泗县北一段名为汴河的小水道。这可算是一千三百多年前伟大工程残留的缩影、可供我们凭吊的古迹了。



三、两个悬案


       关于隋唐汴河还有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第一,有人把隋时所开通济渠分为南北二道,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隋唐史书中记载通济渠流经有“引河入淮”、“入泗入淮”二种,但怎么会产生这两种不同的记载呢?今疑当时的工程可能分成二次:一次是对古汴水的疏浚;一次是开凿东南入淮的那条。署名唐韩偓著的《开河记》中,说大业五年(609)八月上旬开通济渠,虽然整篇所述多属荒诞,人、事都与历史事实不符,史料价值是不高的。但在这一点上却提供了探索史书上记载之所以矛盾的原因,即指二次不同工程而言,前一次工程施于大业元年,后一次施于大业五年。这种想法还无确凿证据,尚待进一步探讨。第二,通济渠下游因避开泗水上吕梁、百步之险,取较直的蕲水河道是可以理解的,但商丘以上为什么不利用古汴水旧道,而在其南另辟新道呢?这可能是南北朝后期浪汤渠在睢水南又冲出一条似今惠济河上游的河道,而古汴水因年久淤浅,不如新河利于航运,因此隋时即利用此道开凿通济渠。但究竟无确凿的史料作为证据,不敢下最后定论,也只能作为一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原文载于《光明日报》1962年7月4日,后收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椿庐史地论稿》)



【1】译文见《水利月刊》第7卷第4期。

【2】阎文儒:《隋唐汴河考》,见《辽海引年集》,北平和记印书馆1947年版。

【3】《水经·济水注》。

【4】详见拙著未刊稿《历史上汴口移动与古黄河的关系》一文。

【5】《太平寰宇记》卷1。

【6】乾隆十九年修《归德府志》引《睢州志》同。

【7】《通鉴》卷229,唐建中四年。

【8】《清一统志》卷归德府引《夏邑县志》云隋堤县南三十里。

【9】《清一统志》卷归德府引《永城县志》云隋堤环县治东南。

【10】宋青阳镇,见(宋)楼钥《北行日录》。

【11】见(宋)楼钥《北行日录》、周煇《北辕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昂治河
河道工程古代汴河对杞的影响
黄河河道变迁
睢涣之间
卷五十 河南五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卷二百三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