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德顺 | 怎样理解“知识分子”?

按:最近,《陕西科大博士暴打清洁工事件:知识分子切不可丢弃人性中的良善》一文引爆朋友圈。流传此博士的原话是:“你挣多少钱,你挣多少钱,你挡着我挣钱。”在这位博士心里,“钱”明显成为衡量知识分子和不同等级的标准。那么,我们要怎样来理解“知识分子这个语词?我们怎样对“知识分子”作某种客观的把握?知识分子和普通人(清洁工)之间是否有某种等级?本期转发李德顺先生早年谈知识分子的文章,以期引发讨论,原载《话语的圈套》,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对于所谓“知识分子”,历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与对待方式。迄今我们看到的最典型的界定主要是以下两种:


          一种是政治社会学的界定。中国近几十年来流行的理解方式即属此类。《辞海》1989年版对知识分子的界定是:“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编辑、记者等。在社会出现剩余产品和阶级划分的基础上产生,……,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分属不同的阶级。”


  这种界定有几个理论上的问题。第一,它对概念内涵的表述,除了“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脑力劳动”外,并没有其他特殊的规定。就是说,凡是“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都应该属于“知识分子”。但是,在接下来的外延表述中,却又做了特殊的限定,小心地略去了象有相当学历的官吏、职业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和商人等。他们算不算“脑力劳动者”,算不算“知识分子”?如果就这个问题追问下去,我们就会从下一点得到启示;第二,这种界定的最终落脚点,显然在于确定知识分子的“政治对象”性质。它是从社会管理者的角度,来说明“知识分子”是一个怎样的对象群体。正因为如此,它才不需要把这些管理者本身包括在内;而且在以阶级和阶级斗争为经纬的思维框架内,这种划分也必然最终归结为关于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显然,这种界定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实践可操作性。


  但这样一来,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之间不对应就显得更加突出,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解也就更复杂了。例如对于“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应该掌握何种标准?我国五十年代,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人便可被称之为“知识分子”;到了九十年代,一般人们心中的“知识分子”至少要有大专以上学历。显然,如果不这样“水涨船高”,那么在教育不断普及并提高的情况下,“知识分子”将因其队伍不断扩大,或因其概念泛化,而逐渐失去特殊意义。但是,如果“水涨船高”仅仅为了保持让“知识分子”永远只占少数,那么这种人为保持的根据和意义何在?再如,划分的标准究竟是根据学历还是根据职业,也必然出现矛盾。多年来,我国大批有一定学历的人长年从事(科技、文艺等之外的)非专业技术职业,有的甚至在工厂农村成了直接的体力劳动者。但他们仍然被以各种方式单独看待,继续被称作“知识分子”、甚至“知识分子干部”等。这时,“知识分子”概念虽然只剩下学历出身的含义,但是在心理和政策上却带有某种特殊的意味。


  凡此种种都说明,这种界定方式的科学可靠性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另一种是文化社会学的界定。它是来自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理解方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说:“‘知识分子’一词最早是指十九世纪俄国中产阶级的一个阶层。这样一些人受现代教育及西方思潮的影响,对国家的落后状况、沙皇的专制独裁产生不满,并在法律界、医务界、教育界、工程技术界建立了自己的核心,也包括了一些官僚、地主和军官。”“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这种涵义的‘知识分子’首先也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分条件。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乃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把知识分子理解为社会的“良知分子”,突破了“学历加职业”的外在模式,而着眼于一部分人在文化和道德方面的特殊功能。它强调了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理性阶层和道义“良知”的积极作用,有些象我国过去使用的“社会贤达”和“革命知识分子”,以及时下流行的“社会精英”、“文化精英”等概念。这种界定虽然涵义很清晰,特征很明显,但它和我们要讨论的概念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它就象是对“劳模”下定义而不是对“劳动者”下定义一样,用一个比较特殊的概念取代了一个比较一般的概念。


  若按这种意义,在我国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这里不存在制定和落实所谓“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也不需要费心考虑“提高知识分子地位”等等,需要明确的只是什么人够得上被称作知识分子,因为这一称呼本身即意味着在文化和道义上的某种地位和荣誉。可见这种界定方式是把一个需要(至少我们希望)加以科学界定和描述的概念,变成了一个主要是价值评价的概念。评价总会因评价标准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使概念更进一步增加了其主观相对性,而减少了客观确定性;同时,它对知识分子本身也可能产生另一种误导效果:使一些人把自己当作独立于社会现实和实践主流之外、之上的单纯观察者、评论者,从而在“知识分子”这个名义下鼓励脱离大众、脱离实际,使“社会良知”先验化,让“文化精英”变成“精神贵族”。细观历史上和现实中导致一些知识分子心态失衡的原因,这种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


  理解知识分子本质的关键,在于深入揭示这一社会群体及其社会功能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基础。这就是“知识”本身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功能。知识分子的本质恰恰在于“知识”(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理性),在于其创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知识分子只是作为知识主要的社会承载者,才有其特殊的存在基础。否则他们只是一些同所有人一样的现实的、社会的个人,有和其它人一样的民族和阶级归属、一样的生活和情感,一样的个性和弱点……。知识本身的状况,现实社会对它的需要和依赖情况,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实际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进而决定了各个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命运。是缺少对知识,包括知识的存在方式、知识产生和发展的特殊规律、知识的社会功离开了对知识的理解,把知识分子无论是当作“政治人”还是“道德人”、“经济人”,无论是看作楷模精英还是看作简单工具,都不可能真正了解知识分子的本来面目,至多只能是现象的描述。


  所以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还是应该回到对知识生产的理解上来,不妨这样说:


  “知识分子是掌握并运用人类已有的精神文化成果从事精神生产的人”。


  这个简单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对“知识”概念的广义解释。在这里用“精神文化成果”来表述“知识”,意味着不再把知识仅仅等同于对外部对象的认识,如自然科学的成果;而且把人类关于自身生活的精神成果,如道德、艺术、哲学等人文科学的成果和文化精神本身,也包括在内;


  其次是用“精神生产”取代“脑力劳动”。仅仅用脑并不是知识分子的特殊标志,致力于(广义)知识的发展、积累和传播,即从事精神生产活动,才是其本质。这种理解一方面有助于把知识分子与同样进行脑力劳动、但仅限于应用知识成果从事实际事务的人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也可以把那些虽无一定学历和专业身份,但却为社会提供着精神产品,从而推进精神文化发展的人,计入知识分子行列。


  这里用产业划分代替了阶级和阶层划分,肯定“精神生产”本身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产业领域,这是符合人类历史特别是现代世界发展实际的。也是我们重新理解的关键所在。在定义中用“人”而不用“阶层”,正在于标明产业身份,如同“工人”、“农民”一样,并不排斥在其他情况下根据其他标准使用阶级、阶层概念(如“工人阶级”等),同时却更符合知识“分子”这个提法的语言规范。同时,突出知识分子的精神生产功能,意味着知识分子应该积极反映和探讨社会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向社会提供自己创造的精神产品,以此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最后,这个定义把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理解,落脚于对“精神生产”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解。如果人们重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现实的启示,那么就会知道,对“精神生产”的重要意义,无论怎样估价都不会过分。精神文化生产,包括科学技术、思想理论、社会心理、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当代显得尤为重要,但只重视这一方面是不够的。一个民族要走向现代化,实现文化心理状态的现代化是深层的要求。这种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当今世界几大发达国家的腾飞无不同时依赖发达的科学技术(包括先进的社会科学和现代管理)和奋进和民族精神。转型期的中国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一方面也急需为价值失落中的人们找到有力的精神支撑。知识分子凭借他们的知识而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应该在这些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汪明明:高尚和卑鄙之间应有过渡
布迪厄文化社会学初探
布尔迪厄
【古典】曼海姆 第一讲: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论述百练:探索当代文学的未来可能
中国有没有知识分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