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效应》笔记

1.暗淡效应(dimming effect):指在光线比较暗淡的场所,交往双方因为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的心理现象。

2.暗示效应(suggestion effect):用间接的话语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义的心理过程。其特点在于暗示实施者不需要说理论证,只是动机直接的移植;暗示接受者则不进行分析批判,只是盲从地接受。

3.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在对病人进行某一种药物处理后,病人就报告病情有所好转,但这种药并不能医治病人的病。如告知某病人注射的是葡萄糖,病人反映精神好些了,其实注射的是蒸馏水。这是由于病人自我暗示心理作用产生的一种效应。

4.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5.包装效应(packing effect):包装物对消费者的心理及购买行为具有的刺激和影响。

6.标签效应(label effect):亦称评定效应、“越轨者标签”,指对被贴上标签的个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或影响。由于越轨者标签中含有偏见的成分,常常严重歪曲一个人的真实形象,并且对被贴标签者的错误看法还会引起连锁反应。

7.蔡加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当被试接受一项工作时,内心便产生一种完成这项工作的准需求,完成工作便意味着解除心理紧张,或使准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未完成工作,紧张状态继续存在,准需求有待实现。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现象,就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

8.菜肴名称效应(cooked food name effect):

菜肴名称是用于区别各菜式之间的文字符号,借以表示各种菜肴的风味、特色与品质。它们对顾客的就餐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好的菜名会使顾客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激发食欲。不好的菜名会压抑顾客的就餐动机,转移就餐行为。[标题效应]

9.出其不意效应(surprise effect):在人们无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往往很容易接受他人的要求(或提问),这种现象叫出其不意效应。

10.词频效应(word frequency effect):指人们对高频词的识别快于对低频词的识别。

11.从众效应(conformity effect):又称“阿希效应”。指个体在群体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群体的影响与压力,因而在知觉、判断与行为上趋向于跟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12.错误信息效应(misinformation effect):又称为误导信息效应。指在传播活动中,误导性信息使亲历事件的人产生了错误记忆的心理效应。

13.登门槛效应(foot-in-the-door effect):向他人由小到大逐步提出较高要求的劝导说服方法。

14.第三人效应(the third-person effect):也称第三者效果,指受众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影响大的心理现象。

15.定势效应(set effect):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即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和专注性。

16.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两种不同事物同时呈现或继时呈现比它们各自单独呈现时所得到的学习效果要好的现象。

17.多米诺骨牌效应(domino effect):在一个很小的初始力量的推动下,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导致翻天覆地的变化。

18.反暗示效应(anti-suggestion effect):指暗示者发出信息后,却引起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

19.犯错误效应(pratfall effect):一些小的差错反而能够增强那些能力超凡的人对他人的吸引力,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远不及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有着普通人常有的缺点的人强。又叫“差错效应”、“出丑效应”。

20.反馈效应(feedback effect):指传播者通过受众的信息反馈来了解传播效果,而这种对传播效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传播者改进传播方式和调整传播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传播效果。这一心理现象被称做反馈效应。

21.反向思维效应(reversal thinking effect):

一种与常理、常规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只有打破思维定势才能获得,有较强的创新性。

22.飞去来器效应(boomerang effect):指宣传效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宣传不得法或不占有真理,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对宣传者产生离心离德的倾向。

23.绯闻效应(gossip effect):因传播绯闻而引起的轰动性效果就是绯闻效应。

24.冯·雷斯托夫效应(Von Restorff effect):

指一系列刺激项目中的某一个因与众不同或有特别之处,而比系列中的其他项目更容易记住的现象。显著性或者特殊性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激活其记忆。任何增加刺激的技术都会提高回忆的效果,这就是冯·雷斯托夫效应。

25.风俗效应(custom effect):指社会风俗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制约与规范作用。

26.否定效应(negation effect):指人们对他人的否定信息比肯定信息更加关注的倾向。

27.附着信息效应(attached information effect):附着信息是指那些附着在事实信息上的,传播者有意或无意传播给受众的并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的信息。

28.感化效应(reclaiming effect):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相信人、感动人,促发人的向上之心,开发人的潜能。以情动人,是最有效、最能打动人的传播方法。

29.高空跳远效应(effect of long jump on high):人站在高处已产生了恐惧感,再加上跳过一段空隙,下面是十多米“深”的空间,会愈加感到恐怖,于是心理紧张度增高,缩首不前。

30.戈培尔效应(Goebbels effect):。掌权者通过大众媒介制造舆论控制人们的认知,使之将其谎言视为真理的效应。

31.公共舆论效应(effect of public opinion):

指在某一有关公共利益的问题上所形成的、对个体或集团的行为以及政府政策产生影响的公民意见的组合。这种意见的组合对民众及传播者的行为所产生的不同程度影响的规律。

32.观众效应(bystander effect):如果有人在场观看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这个人会感到一种刺激的作用,从而提高(或抑制)活动效率。

33.广告的心理效应(psychological effect of advertisement):指当广告信息通过消费者的感官系统(看、听、读)之后,引起了情绪变化的程度。实际销售增加与否,即“销售效果”。

34.广告负效应(negative effect of advertising):由不恰当的广告形式或内容造成的广告对象的怀疑心理和抗拒心理。

35.过度合理化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过度合理化效应认为不必要的报酬有时会带来一些隐性的代价。

36.过度奖励效应(over-reward effect):当对一种行为给予超过适度的反馈时,个体可能会将其行为归因于奖励这一外部反馈而非内部动机上。因而奖励人们本来就会做的事情会削弱人们的内部动机,并减弱了人们从这些事情中得到的快乐。

37.过度效应(overdoing effect):过头的爱会使人生腻,过度的谦虚会给人虚伪的感觉,过度的行为、做法容易产生与愿望相反的结果。

38.好感效应(effect of good impression):

指在传播活动中人们对传播者本身及其所传播的观点持肯定态度时,传播效果会有很大提高。

39.好/坏心情效应(good/bad mood effect):

人们在心情好时更容易接受别人的请求或者主动帮助别人,在心情不好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更容易拒绝别人的请求,或者说不愿意主动帮助别人。

40.合法化效应(legalization effect):指个人的态度和观点如果符合所处的社会团体和社会情境的要求,这种态度和观点在其心理上就取得了合法地位,从而增强坚持自己态度和观点的信心的现象。

41.黑洞效应(black hole effect):指车辆白天驶入隧道入口处时驾驶员因明暗差距过大不能立刻适应的现象。

42.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一只南美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扇翅膀,可能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即著名的蝴蝶效应。意为,初始条件下的微小变化,可以带动系统中长期的巨大连锁反应,并由此衍生出混沌理论。

43.霍布森选择效应(Hobson’s choice effect):英国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上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

44.忌讳与祈求效应(taboo and petition effect):指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由于受到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形成一些特定的忌讳与祈求,并由此而引发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心理倾向。

45.激将效应(goading effect):用反语激励他人,使其决心做出正向行为的心理效应。

46.激惹效应(irritation effect):因有意或无意触到对方的隐私,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时,就可能引起对方强烈不满,从而影响了人际沟通的效果。

47.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 effect):

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的现象。

48.记忆术效应(mnemonics effect):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识记,人为地改善识记效果的技巧和方法。

49.价格效应(price effect):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刺激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引起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变动,如商品价格降低则商品需求量会增加,反之亦然。

50.交互效应(interaction effect):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共同作用而对因变量的影响。交互效应不是各因素效应的和,而是各因素联合作用产生的效应。

51.交际氛围效应(communicative atmosphere effect):指人们进行交际时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境的总合。

52.接近效应(proximity effect):指当人们在某些方面特征相似或时间接近时,就容易产生熟悉感,进而产生好感的心理现象。

53.禁果效应(forbidden fruit effect):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政策过多地剥夺了受传者的选择自由而产生的一种反抗心理及行为。

54.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是在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交往双方最近的印象对于交往进程所产生的影响。

55.剧场效应(theater effect):指戏剧演出所激起的观众的审美反应的状况。

56.刻板效应(stereotype effect):指对某人、某一社会群体或某事的一种笼统、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57.马基雅维里效应(Machiavellian effect):

利用人们爱听好话的心理,先给对方一点甜头,让他喜欢你、接受你,而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58.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表现在社会领域,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表现在财富领域,是“穷人越穷,富人越富”;表现在传播领域,是“越被关注则越被关注,越不被关注则越不被关注”。

59.美女效应(beauty effect):是指审美主体对美的主观感受、体验、理解、评价和所获得的精神愉悦。

60.名人效应(celebrity effect):因人们对知名人士的崇拜,而出现的群起效仿、追逐的行为;或利用其影响力来达到自己某种目的的现象。

61.名片效应(effect of famous film):指由于信赖、崇拜著名的电影作品而对受众的鉴赏和创作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62.模仿效应(imitation effect):指个人在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如他人的行动、观点和情绪等)影响下无意识地、自发地引起类似行动、观点和情绪等的趋向。

63.难易适度效应(moderate difficulty effect):当信息的难度处于中等程度(指普通人的平均认知水平)时,则该信息既容易引起接受者的兴趣,又能通过他们的努力得到理解。

64.南风效应(south-wind effect):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热,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南风效应”给人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特别注意讲究方法。

65.内耗效应(internal friction effect):几个人或不同的群体为了某种利益,相互之间采取不合理的竞争,造成两败俱伤。

66.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如果鱼是活的,卖价就会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地想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尝试都失败了。唯有一艘船却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发现秘密:原来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鲶鱼。鲶鱼生性好动,一放进鱼槽,便四处游动,这就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也开始不停地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鲶鱼效应”。

67.暖场效应(warm-up effect):因观众情绪未被调动起来,或在谈话、演讲、演出等场合出现冷场、尴尬、纷乱甚至不正常的中断现象时,及时采取适当的方式解除或缓解不利的局面,使活动能顺利开展下去。

68.偶像效应(idol effect):有威望的行政长官、专家学者、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社会贤达、劳动模范与战斗英雄及各类明星,以他们特有的贡献、能力和魅力在群众意识中建立起权威,成为许多人崇拜的对象,他们讲述的道理往往被认为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人们乐于接受他们传播的思想。由这些人出面做宣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9.攀比效应(pursuit-to-match effect):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实际上的或臆想的身份差异或利益差距,容易导致人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地位低下者(或自以为处于劣势者)常常会努力争取或向往着与地位优越者看齐。

70.破窗效应(broken window effect):指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71.瀑布效应(cascade effect):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但传出的信息被他人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反应,从而导致信息接收者态度、行为的变化。

72.强化效应(reinforcement effect):又叫礼品效应,指把说服性信息与强化刺激联系起来,通过给予适当的强化物(如礼品)来增强人的反应强度、概率或频率,从而提高传播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现象
【心理学效应】逆反效应
心理学166个现象(1-50) 花点时间看看吧
心理学名词集锦(四)
自我求证、短缺原理、钟摆及瓦达效应、路西法效应是什么?
行为金融学都讲了什么?(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