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桂枝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南海山谷。

南海郡即是广州。今世用牡桂,状似桂而扁广殊薄,皮色黄,脂肉甚少,气如木兰,味亦类桂,不知当是别树,为复犹是桂生,有老宿者尔,亦所未究。

《中药大辞典》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8~7月间剪取嫩枝,截成长约15或30~100厘米的小段,晒干。

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桂枝《本经》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等证。本品辛散温通,可外行肌表而奏解表之效。用 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而表证不解,恶风、发热者,常与白芍配伍以调和营卫,则卫气自和,如桂枝汤;若表实无汗之证,本品和营通阳可助麻黄发汗,两者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2.用于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痠痛。桂枝能祛风寒湿邪,温经通络而缓解疼痛,常与附子配伍,如桂枝附子汤。

3.用于心脾阳虚,阳气不行,水湿内停而致的痰饮证。本品能温化水湿,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若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水肿等证,本品能温膀胱之

气,常与茯苓、泽泻等配伍,以渗水利湿,如五苓散。

4.用于胸痹,胸痛或心悸、脉结代之证。能温通胸中阳气,常与瓜蒌、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这种通阳的作用又可用于心悸、脉结代之证以助阳复脉,多与炙甘草、人参、阿

胶等配伍,如炙甘草汤。

5.用于经寒瘀滞,经闭,痛经及癥瘕等证。能温通血脉,散寒逐瘀。常与当归、川芎同用以通经活血,如温经汤;与丹皮、桃仁等配伍,以逐瘀消癥,如桂枝茯苓丸。

【用量】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诸证均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温,无毒。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专入肺经,主解肌发表,理有汗之伤寒。

桂枝四发,有发散之义,且气味俱轻,宜入太阴而主表。丹溪曰:仲景救表用桂枝,非表有虚而用以补也,卫有风寒,故病自汗,以此发其邪,则卫和而表密,汗自止尔。《衍义》乃谓仲景治表虚,误也!本草言桂发汗,正合《素问》辛甘发散之义。后人用桂止汗,失经旨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奇的麻黄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药苍术图片
每日一味中药
临床使用桂枝应注意三点,药性、用量与配伍 桂枝味兼辛甘,辛甘化阳
第十八讲   解表药的概述 发散风寒药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