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书李贺诗,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李凭箜篌引、马诗其五

李贺(791-817),字长吉,河南洛阳宜阳县人,英年早逝,年仅27岁。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为古乐府曲调名,这是一首描写唐宪宗时期讨伐藩镇的边塞诗。“诗鬼”用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形象地描述了边塞恶劣环境和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用凄厉的号角声和低沉的鼓声,衬托了战争的悲壮;通过声、色互为映衬,将战争的氛围渲染到了极致。之后,诗人引用了“易水”、“黄金台”两个典故,揭示和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这一主题。

战国时燕昭王为了招贤纳士,曾于易水边建“黄金台”,后人常以“黄金台”作为君主礼贤的典故。“易水”出自《易水歌》中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河源出今河北省易县,易水距塞上尚远,在此是借荆轲刺秦以言悲壮之意。

《金铜仙人辞汉歌1》

《金铜仙人辞汉歌》原文: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金铜仙人辞汉歌2》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李长吉)在他这首诗的前面写有一段序文,原文为:“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序文中提到的魏明帝即曹叡,系曹丕之子,曹操之孙;汉孝武即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在长安神明台上供有一位金铜仙人,手托露盘;露盘是用来承接夜间的露水,之后用露水和玉屑等制作仙丹。曹魏篡汉之后,曹叡就安排其宫人将金铜仙人搬至洛阳。

诗人由金铜仙人辞汉联想到自己辞去奉礼郎的官职离开长安,联想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凉;借写铜人之泪水表达了自己的哀伤;进而感叹就连汉武大帝也不过是过客烟云、物是人非,并发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绝唱“天若有情天亦老”,以无情之天衬有情之世间万物,感叹天地之无限,生命之无常;抒发了诗人相互交织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

《李凭箜篌引1》

《李凭箜篌引》原文: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李凭箜篌引2》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箜篌是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共二十三根弦,汉朝时从西域传入中国。

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李贺时任奉礼郎,掌管礼乐郊庙等事务。当天才诗人遇上了音乐家,于是便有了这首凄艳诡谲的《李凭箜篌引》。

诗人的想象奇特诡异,立意新奇,用词瑰丽,对意境的塑造极度夸张、又扑朔迷离。他不仅描写了“空山凝云、玉碎凰叫、荷泣兰笑、长安冷光、鱼跳蛟舞”等周边环境对李凭箜篌乐声的积极响应,而且还请来了仙界的“江娥、素女、紫皇、女娲、神妪、吴质、寒兔”来烘托渲染,从而使的他对李凭箜篌的赞美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至圣境界。

《马诗其五》

《马诗·其五》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的马诗共23首,这是其五。如雪的大漠,似钩的月亮,静照着浩瀚的燕山,寥寥数笔,诗人便为我们展现出一派无比广阔且宁静旷远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有着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诗人借景借马抒情,表达其怀才不遇,不被赏识,但又热切期盼自己能策马扬鞭、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十讲 李贺诗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卷十六. 张祜 刘皂 朱庆馀 李德裕 李贺
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的诗作]
李贺最著名的10句唐诗,惊艳千古,让人拍案叫绝!
000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贺古诗_古诗文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