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敬录毛主席诗词(一),草书共四首。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沁园春·长沙》原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主席1925年晚秋所作。当时他离开故乡韶山,赴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了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气势磅礴,格调高远。

《菩萨蛮·黄鹤楼》原文: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菩萨蛮·黄鹤楼》

《菩萨蛮·黄鹤楼》是毛泽东1927年创作。该词是在当时中国正处在多事之秋,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北伐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军阀及各种势力依然存在,蒋介石总揽大权、积极反共的背景下创作的。

该词表达了毛泽东对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也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对革命抱有坚定信念的乐观。

《西江月·井冈山》原文: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

《西江月·井冈山》是一首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赞歌,是抒写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史诗。是通过描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第二次反“会剿”战斗的关键一仗——黄洋界保卫战,热情歌颂井冈山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充分表现了井冈山军民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如梦令·元旦》原文: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元旦》

1930年元旦春节期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部分人员从古田出发,向北经连城的古田、宁化、清流、归化等地,越过武夷山到江西去。在这次行军途中,毛泽东以“元旦”为题写下了这首小词,以此来描述这次进军的情景。

该词生动地记录了红军长途行军的路线、方向和目的。表达了红军进军途中的欢快情绪以及主席看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后,而产生的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豪迈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泽东诗词为什么能独领风骚
【原创】赏析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徐之谦 草书 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
革命诗词背后的故事丨黄洋界上“竹钉防线”巧退敌
毛泽东《西江月·井岗山》高清附释文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书法高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