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知道现在还有谁在读“红色经典”

 

 

 

不知道现在还有谁在读“红色经典”

 

 

 

 

    可以说很少有一本书像《红岩》那样震撼过我的灵魂,这不是矫情。

 

    那是我上小学时,不记得从哪里得到了一本《红岩》,便如饥似渴地看起来。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攫住了我,边看边落泪。这是我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至今记忆犹新。那些英雄人物、那些悲壮的情节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应该说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前些日子去书店,我又买了一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红岩》,没有序,没有作者介绍,但我熟悉书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这是我的第三个版本的《红岩》。朋友不理解。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本书在我心里的地位,不是那些所谓的最小说可以比得了的。

 

    除了江姐那些革命形象深入脑海,让我心生敬仰。无法忘记的还有叛徒甫志高,不同的是,想起这个人物,有的只是鄙视、痛恨。

 

    甫志高的叛变是有前提铺垫的,他过多地考虑了自己。当许云峰判断郑克昌是特务,劝他转移时,他认为是许云峰对他有成见,嫉妒他,打击他取得的成绩。许云峰让他通知刘思扬等转移,他怕通知了刘思扬,自己回不了家。他怕调离银行,调离重庆,离开舒适的生活。他没有听许云峰劝告,而是买了一大包牛肉,抱着侥幸心里回家看老婆,刚要按门铃时,便被特务用枪管抵住了,他听说还要带走他的妻子,他乞求地低声申辩道:“她----不是-----共产党-----”他眼前一黑,像整个世界就要毁灭似的,感到一阵天旋地转-----

 

    这样的人叛变也是必然的。

 

    由于他的出卖,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一大批革命者被捕,经受了灌辣椒水、烙铁、老虎凳、铁棍的严刑拷打,但无一人背叛信仰。当一根根竹签钉进江姐的指尖时,江姐始终没有呻吟过,一次次地昏迷,敌人又一次次地用冷水泼醒她,再钉。敌人可以打垮他们的肉体,但打不垮他们的信念。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宁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

 

    想起《红岩》,就想起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成熟睿智的许云峰、坚强高洁的江姐、儒雅书卷气的刘思扬等一个个革命形象在我眼前一一闪过,我又眼含热泪目送他们走向刑场,痛惜他们与胜利擦肩而过,这种遗憾总是深深袭击了我。

 

    总是记得成岗受酷刑时写的《我的“自白书”》,还有叶挺将军写在渣滓洞监狱墙壁上的《囚歌》。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时,只要有诗歌朗诵,我都选择了这两首诗: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后来这首诗歌入选小学课本,成岗的原型是陈然,牺牲时年仅26岁。

 

    另外还有一首是叶挺的《囚歌》,也是至今会背诵的少数诗之一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躯体

 

    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渴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正如许云峰说:“共产党人从来不怕讲明自己的观点。”“人民革命的胜利,是要千百万人的牺牲去换取的!为了胜利而承担这种牺牲,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大的骄傲和愉快!”

 

    他们也珍惜生命,进步学生胡浩写道:“我多么希望活着出去,奉献自己渺小的生命,做一个革命的卫士。如果我能冲出地狱,即使牺牲在跨出地狱的门槛上,我也要珍惜地利用看见光明的一瞬,告诉年轻朋友:不要放下你手中的武器,全世界的反动派尚未消灭干净啊!”胡浩在最后越狱时,抱着刽子手跌入峡谷,与敌人同归于尽。

 

    江姐牺牲前说:“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与读别的小说的感觉不一样,我从没认为《红岩》是虚构的,我认为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情节都是真实的。实际上《红岩》里的好多人物都有原型。读别的小说,可以很轻松,但读《红岩》就觉得极沉重、压抑、悲壮。

 

   《红岩》是一部烈士雕塑,是一部烈士颂歌。怎么也忘不了最后越狱时的情景,敌人罪恶的子弹穿透了烈士的胸膛,无数革命者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岩石。他们很少有人见到黎明。“子弹征服不了共产党人。”齐晓轩说。

 

   当我们觉得这也不如意,那也不顺心时,想一想这些革命先烈吧,为了我们今天的富足、安宁而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不知道谁还在读“红色经典”,还有多少人读《红岩》。但我会一直读下去,至少让我想起那曾有过的崇拜英雄的纯真年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红色经典《红岩》
中考名著《红岩》复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名著阅读《红岩》练习 三亿文库
中考名著《红岩》复习知识点汇总(二)
第547季:湿地·晋然:整本名著阅读实践,修影带你走进《红岩》
读书|《红岩》最后十章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