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坡红颜一怒为哪般?

 

 

 

 

东坡红颜一怒为哪般?

 

 

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与隔江相望的金山寺佛印禅师非常要好。一天,东坡作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他的禅定功夫已经很深,再不会受世俗的利害荣辱所扰了。这首诗使他很得意,于是,派人把它送到江那边给佛印看,不料,佛印禅师看后,却在上面批了:“一派胡言”四个字。

  

看了这四个字,东坡大为恼火,怒发冲冠,心想最好的朋友,对我竟然这般无礼,便立即乘船过江。看江水泛起涟漪,东坡心潮难平,为什么他对我这样的态度,想昔日我对他那样的好,与他探讨诗文是瞧得起他,我要找这个佛印辩论辩论。

 

佛印禅师似乎知道东坡一定要来,已在江边“候驾”多时了。上岸后,东坡迫不及待的责问他为何骂人,佛印却像没事人一样问他道:“东坡居士为嘛是如此动气?千万可别伤了肝啊!”

  

东坡把批语的事说了,佛印呵呵大笑道:“足下不是已经'八风吹不动’了吗?怎么一句'一派胡言’就把你打过江来?哈哈哈。”东坡听后羞愧无语,久久自责。

 

应当看到,这个小故事,很有意味并富有哲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东坡居士这样的例子,虽明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在名利、面子的诱惑面前,失去自控的能力,忘乎所以。更有甚者,无论享有多少财富和权势仍不满足,永远生活在名利场争名夺利之中。

  

  固然,人生的境遇不过如此,蛮以为自己已跳出这个尘世,却不知不觉又落入了另一个尘世。是否只有在生命的终点渐近时才会意识于此,其实,生命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未知的旅程中寻觅真正的自我。

  

  这一段时间,我曾又一次拜读过《道德经》,在第三十三章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圣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忘者寿”。古代圣贤者在这句话中,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知足者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如此说来,一个磨练心性,提高道德修养的人,必须有木、石一般坚定的意志,若羡慕外界的名利,一味追求荣华富贵,那就永远脱离不了世俗的困扰。同理,一个治理国家、服务社会的人必须有一种如行云之流水的淡泊情怀,如产生贪恋功名利禄的念头,就会陷入危机四伏的险地。争名夺利,对名利太过执着,最终受影响的还是自己,在对待名利、荣誉等问题上,不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从东坡的故事中可以得出:要想做一个聪明、睿智、脱离世俗的人应当知止常止,引以为戒。

  

古语有云:“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弓满则折,月满则缺”。朱子也说:“凡名利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先前便危险”。说明也是同样的道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成败。以铜为镜,可以知自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坡发火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炫丽的思想火花(250)
书法不是靠苦练,是要‘悟’
苏东坡的尴尬
从苏东坡“八风吹不动”谈修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