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欲望:人性的张扬与盲点

 

    英国的新闻媒体,曾作过一次问卷调查:“假如有一颗小行星,将在一天后撞上地球,在那个世界末日里,你将做些什么?

 

    结果,54%的人回答,他( 她) 们将与自己的亲人在一起,及与不在身边的友人通电话;13%的人选择端起一杯香槟,等待末日来临;9%的人选择最后一次性爱狂欢;3%的人选择宗教祈祷;2%的人选择大吃一顿最后的晚餐;另有2%的人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 虽然只有一天的生命了,他们决定出去大肆洗劫。

 

    将上述选择作归类分析,可得出人性的最初始与最终极的欲望和需求,无非是“情欲”二字: “情”集中体现为“亲情”、“友情”、“爱情”; “欲”主要表现为“食欲”、“性欲”、“贪欲”。从此案例中可以发现,人生之“欲”与“情”相关,更为“心”所决定及主导,尤以“贪欲”最为典型。贪欲源于贪心而异于本能。

 

    本能是动物性、生物性、生理性的,其特征是有限性: 满足即止。如野兽在吃饱后,就会对眼前的猎物,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但人类却不同,会由于“贪心”而出现“肚饱”却“嘴馋”更“眼红”且“手痒”的所谓“人性”对“兽性”超越! 好听的称“永不满足”; 难听的叫“贪得无厌”。

 

    因此,欲望源自本能又强于本能,就像人类来自动物更强于动物。而“随心所欲”这一成语,则形象贴切地反映了人类欲望由心理及情感所掌控的特征。它既是对人性的张扬,但同时又是人性的盲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必如此; “己之所欲,应施于人”,值得商榷。“自己不想要的,不强加给别人”,必要; “自己想要的,也给予别人”,未必。因为价值观的差异,你想要的,我不一定想要; 我想要的,你不一定想要。所以,“己之所欲,则施于人”——曾经的“输出革命”、而今的“普世价值”、等等,都值得反省检讨。

 

    理想的行为上限,应是“人之所欲,则施于人”,可谓“雪中送碳”; 现实的行为下限,该是“人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谓“釜底抽薪”。

 

    在此问题上,千万不能“随( 己) 心所欲”,而必须“顺( 人) 心所向”。否则,“随心所欲“必”强人所难”,纷争便在所难免——古今中外“宗教战争”、“制度之争”、“文明冲突”,等等等,其根源盖在于此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持心态平和 谨慎把握欲望
十二种人性
《小姐》欲望把眼前的地板铺满
欲望要有限度
贪欲
道德经杂谈之一有欲和无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