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死而生

 

   “倒计时”并不是我们生活中惯常运用的一种计时方式,但是,“倒计时”的方式从哲学意义上来讲,确是深刻把握有限事物存在本质的一种思维理路。这种“倒计时”的方式,在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存在主义哲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向死而生”。

 

生存论哲学关注的是人的有限生存、有限存在。世界作为多样性的具体存在,在时间形态上所具有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有限性。有限性标志着一个事物是此事物的时间历程。人作为具体的生命存在物,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生就有死。生,决定有限存在的开始;死,决定有限存在的终结。对于一般人来说,人们莫不是以“正计时”的方式来计算生命长度的,是计生而不计死,即从人的诞生开始,累计生命延续的时间。生而有日,死不知时。但是这种看似达观的人生计时,却从根本上遮蔽了生命作为有限存在这一人生本质。这种淡化人生终点、虚化人生死亡、麻木人生危机的人生态度,往往引导着人们在“明日复明日”的自我安慰中走向人生的尽头。在“正计时”中,死——作为不可抗拒的现实却没有得到正视。

 

如何看待人生的有限存在?如何从积极的人生意义上把握人生的大限?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生”不失为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心态。正视现实,直面人生,这种“向死而生”的生命解读,实际暗含了知死守生、视死而生、轻死重生的哲学理解和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正像海德格尔辩证分析的那样:理解了死,才能理解了生;看清了人生的有限,才能看清人生自身发展的无限。所谓自身发展的无限就包含在自身存在的有限之中。

 

  “向死而生”不是人生的悲观解语,而是人生的理性把握。通过“倒计时”的方式来审视、定位自己的人生,正是寻求积极的人生价值的合理取向。知道了自己的大限,就懂得了珍惜自己的小限。“向死而生”的思想从哲学理性的高度,用重“死”的方式激活重“生”的欲望。或许,这种“向死而生”的倒计时方式,给我们的生活罩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但是,它所激发出的对有限生命积极把握的进取精神,对功名利禄淡然处之的达观态度,却使有限的人生绽放出了生命的异彩。

      

“倒计时”使生命的分分秒秒真正包含了生命的品质。通过“倒计时”来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提高分分秒秒的生存质量,从而提高整个人生的生存质量,延长整个人生的生存长度。

      

人的生存长度是可以延长的,这种延长在我们来讲,就是从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开始的。这是一种“内涵式”的延长,在“人生不满百”的大限之内,通过提高单位时间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命自身的效能,加密人生追求的标刻尺度,就能够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创造出无限丰富的人生事业来。

 

注: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受其老师胡塞尔的影响,海德格尔毕生致力于对西方哲学史的批判,试图发展出一种对于人和世界的新的理解。1927年他的第一本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出版,这本著作奠定了“基础存在论”哲学路向的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读海德格尔不足以谈人生
生命的长度与密度
不读海德格尔不足以谈人生!
思想史万有引力-第143集|海德格尔
在你生命的分分秒秒,毫不怀疑她给的一切
悟语500:抓住分分秒秒,活出生命的精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