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几类特殊句式:
1. 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2. 省略句
3. 被动句
4.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5. 固定格式。
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
1.“……者,……也”格式。“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
“刘备者,天下枭雄也。”(“者也”双用)
“刘备者,天下枭雄。”或“刘备,天下枭雄也。”(“者也”单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不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者也”合用)
2.“……是……”格式。“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如: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
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吾翁即汝翁。”(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汉书、项籍传》
“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岳阳楼记》
“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
5. 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如:
“是时,曹操遗权书。”(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赤壁之战》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进水里的地方。)《刻舟求剑》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来表示。为方便学习,我们把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即标志被动和意念被动。
(一)标志被动主要有四类标志。
1. 于(乎)式,即“动词+于(乎)+主动者。
介词“于(乎)”用在动词后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受制于人。
2.“……见……”,“见……于……”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为……”“为所……”“为……所……”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先发者制人,后发者为人所制。《项羽列传》
4.……被……(在文言中较为少见)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
(二)意念被动
没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出现,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如: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项脊轩志》
洎牧以谗诛。《六国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句。
在汉语的语法中,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但有时因为表达的特殊需要而出现倒装现象。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一般是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在现代汉语中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也经常用主谓倒装句式。如:
太不聪明了,孩子!
(二)宾语前置
1.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缺一不可。疑问代词有孰、何、谁、曷、安、奚、恶、胡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例句:
子将安之?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2. 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非、弗、勿”或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与国也〉〉
以为天下莫己若者。〈〈秋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3. 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4. 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 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其斯之谓与!
无乃尔是过欤!
(三)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
1. 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 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四)介词结构(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结构一般用在谓语动词的前边充当状语,而在文言中介词结构常常会用在谓语动词之后。我们称之为介词结构(介宾结构,状语)后置。常见的格式如下:
1.“于(乎)+宾语”结构
由“于”或“(乎)”字与后面的词构成的介词结构在文言文中最多,可以表示处所、比较、被动、对象等。这种结构一般后置于谓语动词之后。
(1)表示比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长于臣。((项伯)比我(张良)大。)《鸿门宴》
(2)表示处所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
赵氏求救于齐。(赵国向齐国求救。)(触龙说赵太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4)表示被动(参见被动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2.“以+宾语”结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论语》
杀人以梃与刃。《孟子》
四.省略句
古人写文章,常常为了语言的简练,在不影响表情达意的情况下,行文时便省去一些重复的词语,这种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文言中的省略句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动词宾语省略、介词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等。
(一)主语省略
1.对话省。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鸿门宴》
2.承前省
(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村中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3.蒙后省
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十月蟋蟀进我床下。
(二)谓语省略
1.对话省。
曰:“学诗乎?”曰:“未(学诗)也。”〈〈论语〉〉
2. 承前省。
上医医国,其次(医)疾。〈〈国语〉〉
3. 蒙后省
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三)动词宾语省略
1.对话省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此乐)。”
2.承前省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兄弟)。《论语》
3.蒙后省
明日,子路行,以告(孔子)。子曰:“隐者也。” 《论语》
(四)介词宾语的省略
指介词“以”“与”“为”等介词的宾语的省略。
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
于是秦王不怿,为( )击缶
竖子不足与( )谋。《鸿门宴》
(五)介词“以”“于”的省略。
现代汉语中,介词是不能省略的。文言文中,介词一般也不可以省略。古汉语中,只有“以”、“于”可以省略。
1、介词“以”的省略。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
2、介词“于”的省略。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五.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格式
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格式分成五类:
1. 与“所”“以”有关的固定格式,包括“……有所……”和“……无所……”、“有以……”和“……无以……”。
2. 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包括“如……何”、“奈……何”、“若……何”、“何以……为”、“何……之有”。
3. 与“孰”“与其”有关的固定格式,包括“……与其……孰与……”“与其……孰若(岂若)……”
4. 与“乎”字有关的固定格式,包括“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5. 与“之谓”有关的固定格式,包括“……之谓也”、“其……之谓也(欤、矣、乎)”。
(一)与“所”以有关的固定格式
1. 与“所”有关的固定格式。
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之前,组成“所……”字词组,也叫作“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如:“所吃”即“吃的”。在文言中经常用在“有”“无”之后,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没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意思。例: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有个思念的人,但是在大海的南面。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财物没有掠取什么,美女没有接近哪一个。
2. 与“以”字有关原固定格式。
“有以……”译为“有什么可拿来的”。“无以……”译为“没有什么可拿来的”。如: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君王与沛公一起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的,请让我舞剑助兴。
(二)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
文言文中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比较多,表示特定的语气,有时表示疑问,有时表示反问,有时表示感叹。
1.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奈何,若何、如何”,译为“怎么样”、“怎样”。“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秦国如果)取走了我们的璧,却不给我们城,怎么办?
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吕氏春秋》——商汤向伊尹询问:“想要取得天下,怎么办?”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借你的力量,否定还不能铲平魁父那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怎么样?
“如之何”、“奈之何”用作状语时,应该当作一个整体来理解,用来反问原因。“之”字成了一个纯粹的音节助词。“如之何”、“奈之何”可译作“怎么”、“为什么”。例如: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君臣之样的道理怎么能废弃他呢?
何如德之衰也!《庄子·人世间》——怎么德行这么衰微!
2、表达反问的固定格式。
反问语气就是一种明知故问的语气。这一类的固定格式有:“何(奚)以……为”、“何……为”“何(恶)用……为”、“安以……为”、“曷……为”。这是文言文中常常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种句式表面上是问句,其实是对事情的坚决否定。其中“何(奚、恶)”是疑问代词,“以”、“用”都是动词,“为”是语气助词。一般可译为“还要……做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例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这是国家的臣子,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如今人方为九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世方乱,安以富为?《三国志》——世道正大乱,要富有干什么?
此外,还有:“何……之有”、“何有……”的固定格式。“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之”字是提宾标志。
夫郑,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郑国,有什么罪呢?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
这种格式主要有“何……之……”“何其……”。一般译作“怎么……这么……”“怎么这么……”。例如:
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怎么许子这么不怕麻烦!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至于斩断头发,对天发誓,泪下如雨,沾湿衣襟,怎么这么衰败呀!
(三).与“孰”“与其……”有关的固定格式
与“孰”有关的固定格式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表示比较或抉择。
1.“……孰与……”,一般译作“……和……谁(哪一个更)……”例如:
沛公曰:“孰与君长少?”——(项伯)与你相比年纪谁在谁小?
2.“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表抉择。例如:
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与其卖掉他而分得利益,怎么赶得上我独得利益呢?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且说你与其跟着躲避坏人的人,还不如跟着躲避恶世的人呢?
3.“与其……宁……”和“宁……无(不)……”
这是表示抉择的固定格式。一般译作“与其……宁可……”“宁可……也不……”例如: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哀戚。
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斗力量。”
(四)、与“乎”字有关的固定格式。
1.“不亦……乎”:在古代是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句式。一般译为“岂不也是……吗?”或“不也……吗”。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去找剑,不也是很糊涂吗?
2.“无(毋)乃……乎?”:是一种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一般译作“恐怕(大概、只怕)……吧”。例如:
求,无乃尔是过与?——求,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军队筋疲力尽,远方的君主早有准备,恐怕不行吧?
3、“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或推测语气的固定格式。一般译作“能没有……吗”或“能没有……吗”“该不会……吧”例如: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而发出的情感,能没有不同吗?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吧?
(五)与“之谓”有关的固定格式
1.“……之谓也”:这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起提宾作用。一般译作“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例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过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
3.“其……之谓也”:“其”是语气词,意思是“大概”起商量、推测的语气。例:
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说的不正是李将军吗!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