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琦《圭峰集》与《四库全书》○ 黄惠龙 黄炳瑜


一、《四库全书》简介

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乾隆皇帝下圣旨命“直省督抚会同学政等通饬所属,加意购访遗收。”其征集全国书籍,编纂一部规模庞大而卷帙浩瀚的丛书,按古代传统的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直至乾隆三十八年二月,该书才定名为《四库全书》,同时奖赏各地及朝臣献书者。


由于《四库全书》的编纂工程浩繁,当时北京特设一个专门机构——“四库全书馆”,调动大量官员,具体分工,前来参加编纂。先后任命几位德高望重的总裁,分别主持编纂工作。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初六日,委派军机大臣刘统勋等任正总裁。至乾隆四十六年,先后委任的正总裁有的逝世,有的调离,十月,再委派六皇子、八皇子、十一皇子与总师傅蔡新任正总裁。历经十年的艰苦努力,《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编纂完成,整套缮写四部,分别藏于文渊、文源、文津、文溯四阁。在编纂的十年中,乾隆皇帝下了二十四道圣旨,赐谕编纂诸臣;编纂完毕之后,亲自撰《四阁记》。之后,又再缮写三部,分藏于江浙的文宗、文汇、文澜三阁。


六皇子永瑢等正总裁在《四库全书》编纂完毕之日上表禀奏时是这样盛赞《四库全书》:“天机甄度,书林占五纬之祥;帝镜悬光,艺苑定千秋之论。立纲维于鳌极,函列云珠;媲刚述于龙蹲,昭契虹玉。理符心矩,挈三古以垂谟;道叶神枢,汇九流而证圣。治资鉴古,德洽敷文。”《四库全书》确实是一部内容繁富广博且集古今大成的丛书,起到保存和整理文献的作用,基本包括清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尤其是元朝以前的书籍,收集特别完备,使一些濒临失传的著作得到抢救和保存。全书共收入3461种,79309卷。之后,又抽撤与补充,共收入3503种,79337卷。然而,还有更多的书籍经编纂官校阅后,认为价值不高,或思想内容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没有收入书中,有的甚至被禁封或焚毁。在与《四库全书》同步完成的《四库全书总目》中,将这些没有收入的书目编入“存目”,共有6793种,93551卷,其数量大大超过于《四库全书》的被收入者,由此可见《四库全书》收入的局限性。


六皇子永瑢等奏章后面,附有办理《四库全书》事务诸臣职名,其中正总裁16人:六皇子永瑢、八皇子永璇、十一皇子永瑆,大臣刘统勋、刘纶、舒赫德、阿桂、于敏中、英廉、程景伊、嵇璜、福隆安、和珅、蔡新、裘曰修、王际华;副总裁10人:梁国治、曹秀先、刘镛、王杰、彭元瑞、钱汝诚、金简、董浩、曹文埴、沈初;总阅官15人:德保、周煌等;总纂官3人:纪昀、陆锡熊、孙士毅;总校官1人:陆费墀;翰林院提调官22人:梦吉、祝德麟等;武英殿提调官9人:陆费、彭绍观等;校勘《永乐大典》编纂兼分校官39人:刘校之、刘跃云、陈昌图、励守谦、蓝应元等;还有各类分校官、督催官、收掌官、监造官各若干人,全部人员共360人。这些官员除皇子与满族大臣外,大多是当时学术界的权威与精英,特别是总纂官纪昀,字晓岚,更是杰出的学者、文学家,《四库全书总目》长达二百卷均由他总其成的。


二、惠安及惠北(今泉港)何人何著作收入《四库全书》?


惠安自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建县至《四库全书》编纂之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七百九十年时间内,只有六名惠安人(其中包括一名旧时惠北(今泉港)人)著作收入《四库全书》。他们分别是:明·李恺编撰《处苗近事》一卷,收入《四库全书·史部·杂文类》卷五十三;明·王德一撰《师中纪绩》一卷,收入《四库全书·史部·杂文类》卷五十四;明·张岳撰《小山类稿》二十卷,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卷一百七十二;明·陈玉辉撰《适适斋鉴须集》七卷,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卷一百七十九;明·黄克晦撰《吾野诗集》五卷,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卷一百八十;另一名旧时惠北(今泉港)人是:元·卢琦撰《圭峰集》二卷,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卷一百六十七。


三、卢琦其人其事


卢琦(1306—1362年),字希韩,号圭峰、立斋,峰尾镇诚平村卢厝人。他少年时前往福州三山拜余子贤为师,潜心苦读,其老师曾向好友陈忠说:“卢希韩经学精通,为人简重,在我门下十余年,不见有惰容,真畏友也。”后来,他仿效先祖——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荣登马涓榜进士的卢瞻也结庐惠安科山而刻苦攻读圣贤诗书,并作五绝诗一首:

卢子读书处,山高草木深。

如何螺水里,永夜作龙吟。


诗中既寄托着对先祖贤达的仰慕缅怀之情,也寓意着自己的不凡抱负和远大志向。


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卢琦随老师余子贤及挚友陈彦博前往浙江乡试,岂料老师不幸途中病逝,他不顾试期临近,与陈彦博向当地购棺入殓老师遗体,并护送回归,直至丧事全部料理完毕,他才匆匆赴考。之后,他仍一如即往地无微不至照顾老师家属,其情深义重实属难能可贵。


次年(1342年)二月,浙江乡试中式举人的卢琦又上京赴礼部的春闱会试,高中第七名(会魁)。三月,又参加元顺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荣登陈祖仁榜(元朝科举揭榜时,用敕黄纸书写登第者姓名,而揭于内前红门左、右两边,左边,称“左榜”;右边,称“右榜”;该科左、右榜登第者共78名,左榜状元陈祖仁,右榜状元拜住)二甲进士第一名(传胪),是该科福建的四名进士(另外三名是:福清林隽、建安雷拱、清流雷镐)之一,也是元朝泉州仅有的三名进士(另外二名是:南安梁政、同安王三锡)之一,亦是元朝惠安唯一的进士。


卢琦荣登进士后,初授将仕郎,不久调任浙江台州录事,正逢父丧“丁忧”而没有上任。“丁忧”一过,转任延平录事。至正十二年(1352年),卢琦任永春县尹(元朝县尹,即明、清朝知县,正七品),任职期间,赈济饥馑,停止横征暴敛,均赋役,振兴教育,恩威并施,平定盗贼。至正十六年(1356年),改任宁德县尹,永春百姓纷纷前往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挽留不得,就建庙设生祠奉祀,并请翰林名士林泉生撰《卢公去思碑》,镌石竖碑以怀念与颂德。之后,卢琦因政绩卓著,又擢任盐课司,他奉公廉政,不畏权势,抵制邪弊。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在大臣的推荐下,元顺帝下圣旨任卢琦为浙江平阳知州,但遗憾的是他尚未接旨,就因劳累过度而突然病逝,墓葬惠北八都龟鳖山(今泉港峰尾镇奎璧村)。


明朝宋濂等撰写《元史·良吏传》,全国选录十八名,福建只有二名(另一名是:福州罗源林兴祖),卢琦是其中之一。《福建通志》载元朝永春十任县尹,仅有卢琦作为良吏立传。《中国人名大辞典》、《泉州府志》、《惠安县志》等典籍,均有卢琦的专条传记。


四、卢琦《圭峰集》刊印始末及收入《四库全书》


卢琦不仅是爱民良吏,而且是元朝末年著名文学家兼诗人,与同时代的陈旅、林以顺、林泉生被誉为“闽中文学四大名士”。《泉州府志·艺文》和《惠安县志·文苑》(明·嘉靖)均载:卢琦著有《圭峰文集》十卷、《圭峰诗集》十二卷。然而,这仅仅是卢琦的著作而已,并没有刊印流传于世。由于卢琦的突然病逝,生前作品他来不及刊印使其大量传世,从清高宗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月由纪昀等编纂《四库全书》收入的朱一龙所撰《圭峰集·原序》中得知:尽管后来卢琦第三子卢昺(《恭人陈氏圹志(卢琦之妻圹志)》载:(卢琦)子四:暹、杲、昺、晏。长子卢暹夭殁。另据《惠安县志》载:卢琦第二子卢杲于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以人才荐任河北钜鹿知县,第三子卢昺也以人才荐任广平通判)将其父著作结集为《平阳集》(因其父曾授平阳知州,故以其所在地名来命书名)而即将刊印,却突遭兵燹而化为灰烬。而《四库全书》收入的元·卢琦《圭峰集》二卷从何而来,又如何收入《四库全书》呢?这内中的来龙去脉,说来也颇为曲折:元朝至正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1363—1367年),也就是卢琦逝世之后的元朝存在的最后五年,作为丧失一生知己兼文学挚友卢琦的陈诚中,十分悲痛与无限缅怀之余,他四处搜集汇编卢琦遗作,以作为宝贵珍藏以及对人品文品高尚的卢琦的永久纪念。他将一大沓手抄本分类合编为二卷,以卢琦的号来命书名——《圭峰集》,但终因资金困难,而不能刊印广传。


光阴荏苒,二百多年过去了,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初春,惠北(今泉港)王玉流也不知何种缘故偶然获得元·陈诚中所编《圭峰集》二卷,他立即馈赠朱一龙。朱一龙,前黄镇三朱村后林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唐汝楫榜进士,历任江西布政左参政等职,他未仕时,就对卢琦为人与才学非常敬佩,其父朱昭是当年闽中著名文学家兼诗人,他曾在父亲的旧书箧中发现半集的手抄本《圭峰集》,常拿出来拜读欣赏,爱不释手,后来东南沿海发生的倭患之乱,该手抄本从而散佚无存,他叹惜不已。为了搜寻卢琦诗文,他特地前往峰尾卢厝,“访公故居,则见其有古堂三四椽,左倾右颓,不蔽风雨,中有元平阳知州卢公木主,四壁之外,废垣败瓦,过而见者,莫不为之踌躇而悽怆!”(见《四库全书》的朱一龙《圭峰集·原序》)。结果,他一无所获,遗憾而归。从此,朱一龙“求之二十余年不获”。如今,文友王玉流馈赠《圭峰集》,他喜出望外,如获至宝,反复校阅,并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九月为《圭峰集》撰写《原序》,还筹集资金,准备刊印。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刊印仍落空。


时间又过去三十七年,直至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秋,这时朱一龙已逝世十九年,《圭峰集》二卷才荣幸得到庄毓庆出钱并委托福州董应举作序且负责刊印发行。庄毓庆,字征甫,惠安县洛阳镇下曾村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张以诚榜进士,历任户部主事、粤西右辖等职。是年夏天,庄毓庆听说朱一龙儿子朱秩家中,藏有其父作序而尚未刊印的元·卢琦《圭峰集》,便亲自登门拜访,朱秩就将《圭峰集》托付庄毓庆刊印发行了……至此,距卢琦逝世247年后,其著作《圭峰集》二卷几经周折才得予刊印广传。


然而,元·卢琦《圭峰集》二卷又经历172年后而荣幸收入清高宗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月由纪昀等编纂《四库全书》,这应归功于当年浙江有位鲍士恭,是他将家藏本的《圭峰集》二卷送入京城选编。


明朝徐勃《笔精》指出:在庄毓庆未出钱刊印《圭峰集》之前,卢琦诗作“误入萨都刺诗六十余首”。《四库全书闽人著作提要》(朱维干纂辑,李瑞良增辑)也指出:“在庄本(即庄毓庆出钱刊印《圭峰集》版本的简称)之前,然已多(指卢琦大量诗作)窜入他作。如五言古诗《春日思远游》,则在陈旅集中。又五言古诗《中过岭至崇安》、《送吴甫至扬州》、《题焦山方丈壁》、《秋日池上》、《度闽关》、《宿台山寺绝顶》、《早发黄河》等篇,七言古诗中《有事过居庸关》、《走笔赠孟礼》、《乐陵台望月》、《夜泊钓台》、《江南乐》、《江南怨》、《雪山辞》、《崔镇阻风》、《游吴山驰峰》、《紫阳菴》、《江上闻笛》、《别友》、《寒夜闻笛》、《黯淡滩歌》、《清湖曲》、《海棠曲》、《儒有萨氏子》等篇,七言律诗中《高邮城楼晚望》、《燕将军出猎》、《寄鹤林长老》、《和王维学海南还韵》、《三衢守索题烂柯石桥》、《登镇阳龙兴寺阁》、《寄参政许可用》、《送佥宪王君实》、《金陵道中》、《再过钟山万寿寺》等篇,共三十二首,皆在萨都拉(《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中的这“拉”字改作“刺”字,下同,略)集中。”由此可见庄毓庆出钱刊印《圭峰集》的价值和意义,最起码也不会使卢琦原诗作而误入别人的集本之中。清朝顾嗣立将卢琦原诗作误入他人集全部挑出而编入自己所著《元诗选》,并撰文写道:“良吏高风,情调婉约,蔼然自见于言外,是则《圭峰》之真而已矣。”《四库全书提要》也写道:“琦官虽不高,而列名良吏,可不藉诗而传。即以诗论,其清词雅韵,亦不在陈旅、萨都拉(刺)下……。集(指《圭峰集》)又载赋三篇、记六篇、志铭二篇、祭文一篇、启三篇、杂著九篇,则确出琦作,非由假借。今删其诗之妄录者,并其文录之,以存琦之真焉。”卢琦《圭峰集》二卷的主要内容:以诗为主,并附录一些文章,共750页,约97万字。


卢琦《圭峰集》有刊(刻)印本和手抄本两种被收藏和流传。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中、下册)的上册(卷二十五)《元别集类》载:《圭峰卢先生集二卷》(即被收入《四库全书》而简称的《圭峰集》二卷),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庄毓庆等刻本,被北京图书馆收藏。另《卢圭峰先生集三卷》,清抄本;《圭峰卢先生集十四卷》,清抄本,清丁丙跋;均被南京图书馆收藏。

 


参考资料:

1、《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清·乾隆  纪昀等编纂,影印本)

2、《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邓绍基 杨镰主编,中华书局2006年5月出版)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4、《四库全书闽人著作提要》(朱维干、李瑞良纂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5、《四库全书出版研究》(李常庆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6、《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编纂,北京大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7、《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出版)

8、《中国科举辞典》(翟国璋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9、《元史》(明·宋濂等撰,中华书局1976年4月出版)

10、《新元史》(清·柯劭忞编著,1935年出版,影印本)

11、《历代职官表》(清·黄本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12、《元诗选》(清·顾嗣立编,中华书局2002年11月出版)

13、《元诗别裁》(清·张景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4月出版)

14、《笔精》(明·徐勃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15、《全闽诗话》(清·郑方坤编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

16、《福建通志》(清·道光  陈寿祺等撰,华文书局1968年10月出版)

17、《八闽通志》(明·黄仲昭修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18、《闽书》(明·何乔远编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19、《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20、《泉州府志》(清·怀荫布修,影印本)

21、《惠安县志》(明·嘉靖  张岳主纂,影印本)

22、《恭人陈氏圹志(卢琦之妻圹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卢升之集》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圭峯集》元-盧琦
乾隆六皇子永瑢楷书《冒雨寻菊序》
李世愉:清代编录《天一阁书目》考
张升:《永乐大典》余纸考
文澜阁与藏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