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CTV.com-清中晚期 苏作柞榛木拐子纹扶手椅
清中晚期 苏作柞榛木拐子纹扶手椅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9日 13:37 来源:CCTV.com
      <>
    [内容速览]藏品特征:这是一对藏品,每件高92厘米,宽57厘米。椅子的靠背和前牙板浮雕拐子纹,椅面铺席,通体方正疏朗。

  藏品名称:清中晚期 苏作柞榛木拐子纹扶手椅

  收藏者:袁新星

  藏品来历:我这对椅子呢,是在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古典家具一条街买的,在一个安徽人开的古旧家具店买的。当时呢我花了8000元钱,我看这对椅子呢它的纹理和器型不错,包浆也挺好,所以呢我就给买下了。

  藏品特征:这是一对藏品,每件高92厘米,宽57厘米。椅子的靠背和前牙板浮雕拐子纹,椅面铺席,通体方正疏朗。

  相关背景资料:明代苏式家具制作讲究,用材实在,造型大方、简练。而进入清代,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家具的造型和装饰急速向富丽、繁缛的方向转变。在这种情况之下,苏式家具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被后来居上的广式家具所超越,失去了上层社会的青睐。在苏式家具从官向民的转化过程中,吸取了广式家具的工艺,于是便形成了清代苏式家具的面貌,人们习惯上称为“广式苏作”。这种广式苏作的家具,参照广式家具的品种与式样,但仍按照苏式制作工艺生产,依旧保持了明代苏式家具典雅而秀俊的风格。


  鉴定专家:张德祥 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副理事长

  专家评述:这是清中晚期,也就是说乾隆晚期或者嘉道时期,在苏北地区制作的一对扶手椅,民间管它叫太师椅。因为这个苏作家具的特点打明代开始就是舒朗、圆润以线条这个流动感取胜,它这个椅子的两个雕刻的拐子都是模仿宫廷的紫檀工,它这个拐子的做法是很细长,民间俗称管它叫蚂蚱牙,拐子变成又细又长了,我们基本就能认定它是清中晚期了。这对椅子呢材质是柞榛木,那么这种存世量比红木要少得多的,又有独特地方特色的,这种很类似鸡翅木美观纹理的柞榛木的椅子,从这个艺术性、从珍惜性来讲都是很上乘的。因此给了它一个六万元钱的价格。

  专家鉴定团估价:60000元人民币

责编:鉴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廷节俭之风与家具风格演变
【编号152018 】 清早期 紫檀攒拐子纹靠背扶手椅 (四只)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明清椅桌
十二把椅子,光摆在那儿就是俩字,豪横!
SB(43)2011【明清家具——坐具】特种邮票小本票
清代家具的识别与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