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第一章  甘薯概述

一、甘薯的类型与分布

红薯(学名:Ipomoeabatatas),又名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为蔓生性草本植物。在热带终年长绿,为多年生;在温带经霜冻茎叶枯死,为一年生植物。

甘薯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北纬40°以南为主要种植区。甘薯原产于美洲中部或南美洲的西北部,1594年传入中国。目前全世界主要种植甘薯的国家有111个,总面积达904.6万公顷,总产量达近2.0亿吨。中国是世界甘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种植面积达600万公顷,总产量达近1.5亿吨。占世界甘薯总产量的85.9%(FAO2002),其次是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古巴、日本、巴基斯坦和美国等国家。

甘薯在我国除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区外,其他各省区均有种植,而以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栽培面积较大。淮河以北地区的栽培面积占全国总栽培面积的1/2。目前我国甘薯的消费比例大约是:工业加工占45%,饲用35%左右,食用20左右。甘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了重要作用。甘薯除具有上述的食用及保健功能外,还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作物,甘薯晒干率2035%,含淀粉1530%,世界各国以薯干或淀粉为原料生产乙醇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全球能源的日趋紧张,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环保燃料将快速步入全球成品油市场,在替代汽油供应方面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各国正在推行或制定燃料乙醇计划,并着眼于生物燃料乙醇应用方案,认为甘薯可能是摆脱将来粮食和能源危机的“最后一张王牌”。

二、甘薯的营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甘薯的用途已由单一的粮食作物转变为重要的饲料、能源和经济作物。从利用途径上甘薯可分为淀粉加工型、饲用型、薯脯型、烘烤型、兼用型、茎尖菜用型、水果型、色素型、药用型等。

甘薯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抗灾救荒粮”,而是极具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与粮食作物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每100g鲜薯中水分61.1g、蛋白质1.8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9.5g、热量127千卡、粗纤维0.5g、灰分0.9g、钙18mg、磷20mg、铁0.4mg、胡萝卜素1.31mg、硫胺素0.12mg、核黄素0.04mg、尼克酸0.5mg、抗坏血酸30mg。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为面粉的2倍,维生素E为小麦的9.5倍,纤维素为面粉的10倍,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而大米、面粉为零。甘薯中各种维生素含量之高是其它粮食作物所不及的,同时,甘薯略呈碱性,而米、面、肉类则为酸性食物,适当食用甘薯可以保持血液中酸碱度平衡。特别是紫色甘薯,除了具有普通甘薯的生理保健功能以外,还含有“花色苷”,“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活性功能,抑制肿瘤活性;防止血管紧张、恢复正常血压;保护肝脏;并且“花色苷”纯天然,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吃的饱向吃的好,吃出健康转变,甘薯的生理保健功能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社会需求越来越大。

三、辽宁甘薯生产利用现状

辽宁省甘薯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并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但甘薯科研基础设施投入少,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供种体系;品种单一,专用型品种少;品种更新慢,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不完善,导致单产很低,生产上急需适销对路的专用型品种和与之配套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生产现状

辽宁省市场以甘薯为原料加工的产品,绝大多数来自外省(如粉条、粉丝、薯片等),省内只局限在小范围的、生产工艺简单、购销结构狭窄、品种单一、不成系列、缺少深加工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这样就严重地限制了甘薯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 品种更新滞后。现在种植品种混杂退化较重,品种类型单一,缺少专用品种,如食品加工用的高糖、高胡萝卜素品种,工业加工用的高淀粉品种。

(2) 机械化程度较低。甘薯加工相当一部分靠手工,机械化程度低,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加工设备,加工后大多数以初级产品形式进入市场,效益低。

(3) 加工技术不配套。甘薯多层次加工技术不配套,很多有利用价值的成分作为废品处理。

(4) 市场开发乏力。对东北这个大市场开发利用的不够,没有真正发挥辽宁省甘薯生产的巨大的地理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有一些可喜的发展。

(1) 在种薯贮藏上,采用了高温愈合及药剂浸种消毒等措施,种薯在贮藏期间的损耗大幅度降低,基本上解决了留种难问题。

(2) 在育苗上推广应用了酿热床双薄膜覆盖育苗技术提温保湿,出苗匀、早、多、壮,为适期早栽提供充足、优质的薯苗,同时降低了育苗成本。

(3) 在栽培管理上,改过去的小垄为现在的大垄,从根本上做到了适时早栽及合理密植,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也被大面积采用。以耐肥水、增产潜力大的新品种为主栽品种。良种良法的合理应用,使单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般地块单产达到2000公斤/亩以上,覆膜栽培单产最高达5000公斤/亩。

2、利用现状

食用甘薯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在国外被列入日常饮食。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它的保健作用,食用者逐渐增多,鲜食量约占总产童的30%

(1) 工业加工

    辽宁省生产的甘薯,大约有10%被加工成薯干或淀粉,以其为原料可加工的产品有粉条、白酒、柠檬酸、味精及怡糖等。

(2) 食品加工

    在甘薯主产区,只有极少数地方以甘薯为主食,大部分以其为副食。用薯块加工的食品有薯脯、薯羹、油炸薯片及甘薯罐头等。如义县九道岭用红心薯生产的薯脯保持了甘薯的原有风味,很受消费者欢迎。

(3) 饲料加工

甘薯的块根、茎叶、薯干或工业加工后的副产品,可通过简单的加工制作各刊,畜禽饲料。甘薯的饲料加工,除了制作青贮饲料外,还可以利用薯干、茎口卜等制成配合饲料。在配合饲料中可取代一部分玉米。试验说明,以甘薯为主的混合饲料喂猪,比以玉米为主的混合饲料饲养效果好,猪日增重可提高8%,节省成本10.5%

总之,甘薯的综合利用,有待进一步开发,若从纵横两个方向上进行立体延伸,多领域多层次地开发新产品将会大大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使甘薯的价值几倍、十几倍地增长。

 

 


第二章  甘薯品种简介

辽薯20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川山紫为母本,徐薯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2003年育成。该品种生育期130天(栽植到收获),蔓长34m,分枝56个,蔓紫色;叶柄紫色,叶片戟形,浅缺刻,叶片绿色;单株结薯34块,结薯集中,易于收获;薯块长纺型,紫红皮、紫红肉,烘干率28%,生长势强;田间接种结果,抗根腐病、黑疤病,轻感黑痣病,耐旱性强。一般亩产1500公斤。该品种适宜春薯种植,亩保苗3000株。

辽薯26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辽薯73为母本,鲁薯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于2003年育成。

该品种生育期125天(栽植到收获),蔓长34m,平均分枝9.6个,顶叶绿色,叶心圆形,叶脉绿色,茎绿色;生长势强;薯块膨大快,结薯整齐集中,平均单株结薯4.5块,大、中薯率高,薯块长纺锤形,薯皮红色,光滑,薯肉白色,食味较好,烘干率29%;萌芽性好,出苗快、多,薯苗健壮,采苗量大。耐早性较强。一般亩产2373公斤,管理好的高产地块,亩产达5000公斤以上。

该品种适宜春薯种植,早熟,5月中旬栽植,9月上中旬就可上市,亩保苗5500株。

辽薯30

辽薯30是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3年以川山紫为母本,辽薯7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该品种生育期130天(栽植到收获),蔓长2.3m左右,分枝57个,茎绿色;叶柄基部绿色,叶片心三角形,叶片绿色,叶脉绿色;单株结薯45块,结薯集中,易于收获;薯块长纺型,桔黄皮、桔红肉,熟食软甜,烘干率20.71%。适合食用和烘烤。该品种生长势强,耐旱性一般。一般亩产2723.2公斤。管理好的地块,亩产达4000公斤以上。该品种适宜春薯种植,亩保苗3500株。

明水1

明水1号是彰武县科学技术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于2005年由彰武地方品种明水地瓜经系统选育而成。

该品种属鲜食型品种。萌芽性较好,结薯集中整齐。蔓长1.8m左右,分枝57个,蔓褐色,茎叶生长势中等;叶脉紫色,叶柄褐色,叶片心形、深绿色,叶边缘平滑,顶叶绿色边缘褐色。单株结薯35块,结薯集中,易于收获;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光滑,薯肉白色。平均亩产2429.3公斤。

明水1号在辽宁各地均可种植,适宜密度为4000/亩。适于沙壤土种植,平原洼地要做好田间排水工作。培育适龄壮苗,排种量控制在35kg/m2左右;合理施肥,基肥氮、磷、钾肥配合,生长中后期喷施叶面肥促进生长。

济薯21

济薯21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食用型甘薯品种,萌芽性中等,长势旺,中长蔓且较细,分枝较多,叶片心形,顶叶绿色带褐边,叶绿色,叶脉紫,茎紫色,薯块纺锤形,红皮黄肉,结薯性较好,大中薯率较高,食味较好,高抗根腐病,感茎线虫病和黑斑病。

2004-2005年全国甘薯品种北方薯区区域试验中,山东试点(济南、烟台)两年平均亩产鲜薯2135.9公斤、薯干683.7公斤,分别比对照徐薯18增产26.9%35.0%2007年山东省引种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389.8公斤、薯干784.8公斤,分别比对照徐薯18增产17.8%24.0%。干物率32.6%,比对照高1.7个百分点。

春薯种植密度为35004000/亩,注意防治茎线虫病、黑斑病和地下害虫。

商薯19

商薯19是由睢阳区冯桥乡农业服务中心甘薯课题攻关组用SL01作母本,豫薯7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258日通过河南省评审认定为豫薯14号。200336日通过国家评审认定命名为商薯19

商薯19顶叶叶形心脏形带齿,叶色、叶基色、叶柄色、柄基色、茎色均为绿色。中短蔓、基部分枝中等,顶端茸毛少,株型匍匐。薯形纺锤、深紫红皮,肉纯白色,熟食口感好;干面、甜可口,薯块萌芽性好,出苗早、紫叶,出苗率高,大田茎叶生长势强,地下部结薯早而集中。春薯结薯4块左右,夏薯6块左右。高抗茎线虫病、根腐病。

鲜薯一般亩产25003000公斤,高产地块可达40005000公斤。具有耐肥、耐旱、耐湿、耐贮藏的特点,特别适合加工红薯淀粉、粉皮、粉条、粉丝。

龙薯9

龙薯9号是由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培育的甘薯品种,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龙薯9号属短蔓高产优质品种,其蔓长0.81米,分枝58条,脉基微紫,茎叶全绿,叶心脏形,有开花习性,一般结薯35块,短纺锤形,红皮桔红肉,整齐光滑,大块率高,口味甜糯,是一个食用烘烤的上等品种。

适用性强,一般亩产3800公斤左右。栽后100天亩产可达2000公斤,丰产性特好,其结薯特早的性能,比同期栽培的甘薯可提前15天以上。

红香蕉

红香蕉是以西农431为母本,豫薯10号×绵粉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地瓜新品种,叶色浅绿、叶片小、心脏形、偶有缺刻、茎蔓中长细弱、茎部分枝多、株型匍匐、薯块纺锤形、薯皮橙红、肉色深桔红、结薯多而均匀、薯块整齐、商品率高、表皮光洁美观、市场易销售。

品质上等、味甜浓香、面沙无筋,适宜鲜食、烤和加工薯脯,封垄后(结薯期)不徒长,耐旱耐湿,喜大水大肥。后期茎叶易衰,应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早熟性强,早春覆膜栽培,78月份即可以上市,经济效益高。红香蕉亩产鲜薯3000公斤左右。

西农431

品种来源:西北农业大学朱俊光教授育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蔓长11.5米,基部分枝多,蔓、叶、叶脉、叶柄全是浅绿色,叶心脏形。结薯集中,薯块上纺锤型。薯皮橙黄、肉桔红、薯干鲜红,口感极好,香味浓、甜、面沙,出干率3235%,是烤红薯、加工薯脯、罐头、鲜薯干、饴糖等保健食品的好原料。抗涝渍,耐低温,高抗黑斑病,耐贮运。

生长势好,抗病性强,高产稳产,一般亩产量3500公斤。亩栽株数35004000株。

济薯18

济薯18号系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以徐薯18为母本,经放任授粉,获得实生种子选育而成,为高产、优质、抗病的紫色品种。

特点:(1)蔓短,分枝多,顶叶色绿,叶脉、茎带紫色。⑵鲜薯产量高,鲜薯产量比徐薯18增产10%左右。⑶品质优。薯皮紫,春薯烘干率33%左右,夏薯28%左右,肉质香、甜、糯。⑷早熟,薯块膨大早,早春覆膜栽培,8月中旬可上市。⑸适应能力强。抗根腐病,较抗茎线虫病,抗旱,耐瘠。缺点:抗黑斑病能力差。

京薯6

京薯6号是北京农学院选育出的一个紫黑薯新品种。该薯叶片心脏形,全绿色,蔓长1.5m左右,生长势强。薯块纺锤形,整齐均匀,大中薯率高。薯皮紫黑光亮,无条沟,薯肉深紫红色,熟后紫黑色,肉质细腻,有栗子香味,是优良的鲜食保健食品。也是提取色素,加工地瓜枣、地瓜汁、彩色面条、粉条,出口创汇的好品种。

京薯6号抗病性强,耐旱、耐瘠、耐大肥,产量高。春薯产量一般为30004000公斤/亩。


第三章  甘薯育苗技术

一、育苗方式

建造温床的类型,按热源不同,可分为酿热温床、电热温床和火炕温床三种方式。这里主要介绍电热温床育苗。

二、电热温床育苗技术要点

通过电热线散热来提高苗床内的土壤和空气温度,以此来保证甘薯育苗成功。

电热温床可在大棚内建平畦苗床,床宽1.21.5米,长度据需要而定,床深20厘米。一般做好苗床后整平踩实地面,开始铺设地热线。甘薯育苗所需功率一般为100120/平方米。两端用两块木板钉上钉子固定电热线,线距平均79厘米,两边密些。布线要求平直,松紧一致。布线行数应为偶数,以使电热线的两个接头位于苗床的一端。电热温床容易控制温度,育苗效果最好,但是成本略高。连电源的接头用绝缘胶布包好,再用防水胶布裹紧,防止漏电。铺好地热线后覆土10厘米左右的肥沃床土,每平方米掺入50克磷酸二铵。布线后即可通电升温2天,当地温升到30℃以上时准备排种育苗。

电热温床育苗自动控温管理方便,但是要注意用电安全,电热线不可随意截断使用。温控仪显示的温度可能与地温计显示的不同,要随时观察以地温计为准调整控制温度。育苗结束,要及时取出电热线,盘好洗净,以备再用。

1.育苗时间  在当地栽插适期前30天排种育苗,一般在410日左右。

2种薯消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5分钟或排种后喷于种薯表面。

3.排种密度和方法 甘薯排种量控制在2025公斤/平方米为宜。排种时要注意分清头尾,头部朝上,切忌倒排。应当保持上齐下不齐的排种方法。排放种薯采用斜排式,后排薯顶部压前一排种薯的14,不影响薯块的出苗量,也充分利用了苗床面积。

4.温度管理 种薯排放前,床温应提高到3033℃。排种后使床温上升到3537℃,保持34天,然后降到3235℃范围内,起到催芽防病作用。从薯苗出齐到采苗前34天,温度适当降低。前阶段的温度不低于30℃,以后逐渐降低到25℃左右。大田栽苗前34天,把床温降低到接近大气温度炼苗。

5.水分管理  排种后盖土以前要浇透水,然后盖土,出苗以前看情况可不浇或少浇。随着薯苗不断长大和通风晒苗,适当增加浇水量,等齐苗以后再浇1次透水。采过一茬苗后立即浇水。在炼苗期、采苗前23天~般以晾晒为主,不需要浇水。

6.通风炼苗 幼苗全部出齐,新叶开始展开以后,选晴暖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3时适当打开通气孔或支起苗床两头的薄膜通风,剪苗前34天,采取白天晾晒,晚上盖的办法,达到通风、透光炼苗的目的。

7.合理施肥  每剪()1次苗结合浇水追1次肥。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追施化肥要选择苗叶上没有露水的时候。如果叶片上有残留化肥,要及时振落或扫净。如追施尿素,一般不超过25/平方米。追肥后立即浇水,迅速发挥肥效。

8.适时采苗  薯苗长到25厘米高度时,要及时采苗,栽到大田(或苗圃)


第四章  甘薯栽培管理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甘薯是适应能力极强的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仍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耕作管理措施。因此甘薯地块的选择与整地做垄也是甘薯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地块选择

选择甘薯地块尽量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具有一定的耕层深度,也就是有一定的活土层。一般要求耕层深度以2530cm为宜。耕层深厚有利于涵蕴并为甘薯根系提供充足的水分、养分和空气等生长条件。

(2) 耕层土壤疏松。土层疏松有利于根系氧气充足,维持植株呼吸与同化光合作用的平衡,植株健壮是形成高产的关键。同时提高对钾元素的吸收能力,使钾、氮比较高,有利于养分向块根的转运。

(3) 土壤肥力适度。肥力过低,甘薯会出现养分缺乏植株生长不健的现象;肥力过高,特别是氮肥供给过量,元素间不平衡,会出现地上部分旺长而地下经济产量过低的现象。

(4) 甘薯多种在旱地,很少有灌溉条件,所需水分以天然降水为主。因此土壤要有一定的蓄水保墒能力。砂性过强的地块保水保肥能力弱,容易使养分过多流失,影响甘薯正常生长。

2、整地做垄

甘薯地块选择好后要科学合理整地做垄。在增施有机肥、培肥改土、粘土掺砂、砂地掺土、深翻耕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垄,也是实现甘薯增产的关键。

(1) 垄的方向。山区、丘陵区旱地地块,做垄方向要平行于等高线(垂直于坡向),也即是做成水平垄,以保证天然降水水分不失。较平整土壤肥沃的地块要尽量做成平直大垄,低洼地块要做到便于排涝。

    (2) 薯垄规格。大垄垄高30厘米,垄宽垄距1米;小垄垄高25厘米,垄宽垄距75-80厘米,每垄栽一行。

总之,合理选择地块,科学做垄是甘薯丰产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合理施肥 

1、甘薯需规肥律与特点

甘薯的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甘薯是喜钾作物,对钾肥需求最多,氮肥次之,磷肥需求较少。金继运等研究指出:甘薯对氮、磷、钾三要素吸收的的总趋势是:前、中期吸收迅速,后期缓慢。

(1) 氮素吸收。前、中期速度快,需量大,茎叶生长盛期对氮素的吸收达到高峰,后期茎叶衰退,薯块迅速膨大,对氮素吸收速度变慢,需量减少。

(2) 磷素吸收。随着茎叶的生长,吸收量逐渐增大,到薯块膨大期吸收利用量达到高峰。

(3) 钾素吸收。从开始生长到收获较氮、磷都高。随着叶蔓的生长,吸收钾量逐渐增大,地上部从盛长逐渐转向缓慢,其叶面积系数开始下降,茎叶重逐渐降低,薯块快速膨大期特别需要吸收大量的钾素。

2、甘薯的施肥期和施肥方法

甘薯是以地下部块根膨大实现产量的,而块根形成的多少和大小,又直接受制于地上部叶茎器官长势的优劣。只有正确地调控地上、地下器官合理发展,甘薯才能达到高产优质。

(1) 底肥

    甘薯产量高、根系深、生长期长、吸肥力强,必须有足够的底肥,才能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上供给养分。

底肥施用量:甘薯的底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以半腐熟的有机肥料为宜。磷、钾化肥也多作底肥施入。在施用底肥时,如果没有有机肥料,施用三元复合肥料25千克~30千克/亩,效果也较好。

底肥的用量也因产量指标和土壤肥瘦而定,如果要获得3000千克/亩的鲜薯产量,需施有机肥料30004000千克;要获得2000千克/亩的鲜薯产量,需施有机肥料2500千克。同时,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土质的好坏,灵活掌握施肥量。

甘薯大多种植在旱薄地上,缺乏养分的现象比较普遍,而甘薯又是吸肥力很强的作物,因此,补充养分十分重要。一般地块,应施优质有机肥2m3/亩,NPK复合肥80100/亩,有机肥在起垄前撒施,化肥在起垄时集中条施。

甘薯对氮素的吸收集中于前期、中期生长阶段,而磷、钾吸收最多的时期却在薯块膨大期,因此,充足的底肥应能保证甘薯不同生育阶段对不同养分的需求。

(2) 追肥

    甘薯在早期茎叶生长时,需要较多的氮肥和一定量的磷、钾肥,以搭好丰产的架子;在薯块膨大时需要较多的钾肥。只有健壮的茎叶和较多的薯块,才能达到高产。

    追肥要早且根据底肥施用量的多少和甘薯的长相来确定是否追肥或追肥量的大小。为便于追肥操作,追肥应在封垄前进行追施,甘薯生长后期提倡施用叶面肥。

促苗肥:在栽后7天左右,在肥力低或基肥不足的地块,可以适当施促苗肥,一般在团棵期前,每亩施用尿素35千克,在苗侧下方710厘米处穴施,注意小株多施,大株少施,干旱条件下追肥后随即浇水,达到培壮幼苗的作用。

壮棵肥:在封垄期若苗情不旺,可追施壮棵结薯肥,促进早结薯和早封垄。分枝结薯期,地下根网形成,薯块开始膨大,吸肥力增强,需要及早追肥,以达到壮株催薯,稳长快长的目的。干旱条件下可以提前施用。施用量视苗情而定,长势差的地块每亩追施尿素35千克或高氮复合肥58千克;长势较好的用量可减少一半,基肥用量多的高产田可以不追肥,或单追钾肥。

催薯肥:在中后期若出现茎叶早衰可叶面喷施催薯肥,以钾肥为主,也可以作为裂缝肥施于根部。施肥时期一般在薯块膨大始期,每亩施用硫酸钾510千克。施肥方法以破垄施肥较好,即在垄的一侧,用犁破开三分之一,随即施肥。施肥时加水,可尽快发挥其肥效。甘薯是忌氯作物,不能施用含有氯元素的肥料。

后期根外追肥:在薯块膨大阶段或收获前3050,可以在午后3点以后,每亩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75100千克。每1015天喷一次,共喷23次,不但能增产10%以上,还能改进薯块质量。对8初中旬以前茎叶长势差、叶片黄化过早,叶面积系数不足2.5,可喷1%的尿素溶液与0.20.4%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2次。喷施时间以晴天下午45点钟为宜。

三、适时栽插与合理密植

春薯应在终霜后510cm地温稳定达到17℃时及时栽插,此外,栽插时用辛硫磷毒土防治地下害虫。拔苗时要将顶部对齐,秧苗从顶心向下留20厘米,多余部分剪掉。带水插秧,呈船底型,水干封垵,留两叶一心。

根据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平肥地栽植4000/亩左右,山区薄地栽植45005000/亩。

四、田间管理

1、查苗补缺

脱毒薯苗质量总有差别,人工操作更不可能做到规格完全一样,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小苗和缺株现象。一般栽后23天就应随查随补。

2、化学除草

    甘薯生产中基本上都是育苗移栽,可于移栽前23天喷施土壤封闭性除草剂。用50%乙草胺乳油l50200ml/亩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175250ml/亩对水40公斤均匀喷施。苗后处理每亩可选用2%的拿捕净乳油80120毫升、12.5%的盖草能乳油5060毫升、5%的精禾草克乳油5060毫升,对水40公斤左右,于杂草35叶期进行茎叶处理。

3、中耕

    中耕一般在生长前期进行,第一次中耕时要结合培土,使栽插时下塌的垄土复原。封垄前耕二遍。

4、控制徒长

    由于脱毒薯生长旺盛,分枝多而壮,容易徒长。所以,化学控制徒长,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用15%多效唑80g/亩,对水40公斤,在团棵期和封垄期各喷1次,完全可以控制茎叶徒长。

五、收获与贮藏

1、甘薯收获

一般正常收获期应在9月下旬至10月初。留种用甘薯应在101日前收获。甘薯收刨时要做到“三轻”即:轻刨、轻运、轻入窖。“五防”即:防霜冻、防雨淋、防过夜、防碰伤、防病害。

2、甘薯贮藏的温度控制

薯块入窖时要不带病、无碰伤、不受冻、不受淹。保持适宜的窖温是贮藏好甘薯的关键。刚入窖时,有加温设备的可采用高温处理,防止黑斑病及软腐病的为害。

高温处理分3个阶段,在升温阶段,从烧火加温到薯堆温度达到35℃需12天。加温要猛,温度上升要快,待气温上升到36℃时停火,使温度逐渐达到上下一致,最后使温度稳定在3537℃。第二段为保温阶段,使3537℃的温度保持4昼夜。第三个阶段为降温阶段,当高温保持4昼夜后,应打开全部门窗散热,降温要快,12天以内窖温降至15℃左右,以后即进入常温管理。适宜温度应保持在1113℃,最低不能低于9℃,最高不应超过15℃。

3甘薯贮藏的湿度控制

湿度与细菌繁殖和保持薯块品质有直接关系。湿度大,病菌繁殖快,病害蔓延迅速;湿度小,薯块水分丧失过多,影响薯块品质及发芽能力。贮藏期适宜的相对湿度应在85%90%


第五章  甘薯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甘薯黑斑病

症状:甘薯在幼苗期、生长期和贮藏期均能遭受病菌为害,主要为害块根及幼苗茎基部,不侵染地上部分。茎基部长出黑褐色椭圆形或菱形病斑,稍凹陷。严重时,幼苗呈黑脚状而死,或未出土即烂于土中,种薯变黑腐烂。新形成的薯块,收获前后发病最多,病斑为褐色至黑色,中央稍凹陷,病斑上生有黑色霉状物或刺毛状物。病薯变苦。

发病规律:病菌以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在贮藏窖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内越冬,有的以菌丝体附在种薯上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温度在10℃以上就能发病,2528℃最适宜发病。地势低洼、阴湿、土质粘重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实行轮作倒茬;高剪苗。②药剂处理:一是种薯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薯35分钟后晾干入窖;二是药剂浸苗消毒,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25003000倍液,蘸根610cm23分钟。

二、甘薯软腐病

症状:侵染薯块。患病初期薯肉内组织无明显变化,以后薯块变软,内部腐烂,有酒味。

发病规律:病菌附着在被害作物和贮藏窖内越冬,为初次侵染源。病菌从伤口侵入,病组织产生孢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①适时收获,适时入窖,避免霜害;②清洁薯窖,消毒灭菌。旧窖要用硫磺熏蒸(硫磺15g/m3);③种用薯块入窖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蘸薯块12次,晾干入窖。 

三、甘薯茎线虫病

症状:甘薯茎线虫病又叫空心病,甘薯茎线虫病主要为害甘薯块根、茎蔓及秧苗。秧苗根部受害,在表皮上生有褐色晕斑,秧苗发育不良、矮小发黄。茎部症状多在髓部,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干腐状。块根症状有糠心型和糠皮型。

发病规律:甘薯茎线虫的卵、幼虫和成虫可以同时存在于薯块上越冬,也可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和肥料内越冬。

防治方法:药剂浸薯苗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剂100倍液浸10分钟;药剂处理土壤5%涕灭威颗粒剂23公斤/亩,薯苗移栽时施入穴内,该药田间有效期5060天,可有效防治茎线虫病的发生,并兼治其他虫害。

四、甘薯花叶病

症状:甘薯花叶病又叫甘薯病毒病,育苗时带病种薯发芽数多,叶片全部发病,皱缩细小,叶脉淡黄透明,后期形成花叶状。病苗栽植大田后,叶片畸形,结薯小。

发病规律:带病薯块,育苗期长出病苗,病苗栽植大田,又结带毒小薯块。春季温度低最常见,夏季温度高不表现,到晚秋气温降低后,又出现花叶症状。

防治方法:①采用脱毒种薯,从根本上防止病毒病的发生。②加强苗床检查,发现病苗,连同薯块一起挖除,保证病苗不下大田栽植。

五、甘薯黑痣病

症状:薯块表皮开始形成淡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灰色和黑色不规则大病斑,并产生黑色霉层。有些农民误认为是施化肥所致。

传播途径:在3032℃条件下适宜传播。夏季雨水多时和土壤粘重地块发病重。水传播。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薯,培育无病壮苗,建立无病留种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注意排涝,减少土壤湿度。栽种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苗。

六、蛴螬防治

发生规律: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为害甘薯的主要有东北大黑鳃金龟、铜绿金龟子等。蛴螬危害与土壤温度有很大关系,在10厘米地温达到10℃时,开始向上移动;16摄氏度时上升至1520厘米处,17.720℃时为活动盛期;68月地温过高时,多从耕层土壤下移;910月温度又下降到20℃左右,又上升表土;地温下降到6℃以下时移至3040厘米土层越冬。土壤湿度对蛴螬活动关系密切,土壤粘重的发生相对较重,靠近树林的田块产卵多,受害也重。金龟子类趋光性较强,有利于灯光诱杀。
  为害方式:蛴螬幼虫和成虫均可为害甘薯,以幼虫危害时间最长。金龟子为害甘薯的地上部幼嫩茎叶,蛴螬则为害地下部的块根和纤维根,造成缺株断垄,薯块形成伤口病菌易乘虚而入,加重田间和贮藏腐烂率。
  防治方法:①春秋耕时,在犁后拾净蛴螬。②整地时,每亩(666.7平方米)放入23千克3%的敌蚂粉或用0.5千克甲基异柳磷对细土30千克作土壤处理。③用黑光灯、杨柳等树枝插于田间诱杀。④结合防治茎线虫病,栽植时用3000倍甲基异柳磷溶液灌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要高产 把握这几点
甘薯茎线虫病防治关键技术
亩产十吨红薯技术:一看地域,二看地块,三看投入
红薯要高产,到底怎么管?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一次说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