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留学生论文写作之参考文献的精读技巧
userphoto

2022.12.14 四川

关注

在国外留学阶段面对的阅读材料与在国内接受教育阶段所要求的阅读材料差异非常明显。如果说在面对国内应试教育时,还能使用利用上下文来猜某个单词或者某个sentence的意思,那么这点在面对学术文献阅读的时候,则完全失去了作用。比如jurisprudence,如果不认识,是无法通过拼写或者上下文来获知该单词的意思的,只有自行查找词典,不断扩展专业词汇单词量,才能在阅读英国留学论文时提高速度和理解精确度。专业词汇只能在特定阅读材料中才遇的比较多,为了避免遗忘,建议加强专业词汇的记忆,具体可以通过默写或者反复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加强记忆。

  在解决了词汇量的问题之后,就是如何阅读复杂句式的问题。前面对如何dismantle一个complex sentence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讲解。复杂句式对于作者而言,能够直接反应几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简洁的语言和特定的logic将其要表达的意思穿成一个长句。对于读者而言,复杂句式requires 读者能够发现其中的主句,找到哪个句子表达了作者的中心观点,而不是在对连接词汇错误理解的基础上错误认为从句的观点是中心观点。不论是词汇量还是对复杂句式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学生本人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这种能力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提高,需要日常的积累。

在解决了上述英语阅读高阶阅读的obstacle之后,便可以进入到参考文献的精读环节了。在下载了一篇文献之后,通常的做法是花费大量的时间,从头到尾挨着挨着地阅读。这种方式既不能集中注意力(可能读到page 2就可以开始神游了),又不能获取文献中的观点和可用材料。如此一来时间也浪费了,想要的素材也没能得到。

首先,可以从某个领域的知名学者为出发点。了解其在其研究生涯期间内的成果(一般来说,在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这类学者一般很乐意做历史梳理,从历史梳理中,就能得到该研究对象的发展脉络)。在阅读文献之前,先了解到研究对象的发展脉络的好处是先了解research subject的轮廓,在了解其细枝末节。这种了解顺序,将极大减少认识误区。此外,从学者作为查找、阅读文献的线索,能够掌握其观点的变化,了解其行文逻辑和写作框架搭建习惯。这样好处是,能够从不同的学者写作习惯中建立搭建写作框架的基本认识,从而可以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此外不同的学者,即便对同一研究领域,其研究方向和观点也是不同的。有的学者注重对该领域内部逻辑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研究,有的学者注重从外部影响factor的角度或者从跨学科的角度看待一个问题。这些对于扩展研究范畴,从不同角度看待一个问题的思维习惯的养成非常有利。

从细节上,精读一篇英语文献可以从自己想要的部分着手阅读,直接忽略其他部分。比如,要了解literature review的写法,那么就只看这个部分。如果要了解methodology的写法,了解具体有哪些方法可用于写作,而又没有时间去看厚厚一本的方法论的介绍,那么可以选择看基本类似的文献,将其种涉及methodology的部分重点阅读。

从文献框架出发,一篇文献可分为title,abstract,keywords,introduction,main body,conclusion等部分。对于对该研究领域还刚入门,不是很了解学科研究现状或者对特定的专业术语不了解的同学而言,建议从introduction看起。在不熟悉一个topic的情况下,看观点高度提炼的abstract有可能产生misunderstanding,未能正确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此时,从介绍研究background,这个question到底是什么的introduction开始看起,有助于正确了解该篇文献是否具有可借鉴性。

  此外,introduction中通常会告诉你这篇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写的内容是什么。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阅读,对那么relevance程度高的部分可以多花时间;对于relevance程度低的部分,可以跳过或者简单的看看即可。对于那些已经对topic有较多理解的同学,则不用看introduction,可以从abstract中直接获取文章是否可以看可以用的结论,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文章chapter中展现出来的关键词得出某个章节是否需要重点阅读,极大提高效率。

阅读一篇文献只用看的,不动笔头无法产生深刻印象,更加无法引发思考。而我们看一篇文献的目的,必然不能是简单的了解了别人观点之后将其直接照搬进要写的留学生论文中,这也不符合英国essay学术规范的要求。在阅读文献之前,需要明确问题是什么,问题本身是否可以分为几个小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如何解决,有何解决的必要性,研究的方法是什么,结论是否具有可借鉴性。

在文献阅读初期,可以先确定4篇左右的学术大佬文章,将其中包含的内容进行分解,找到其中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便是引发思考的地方。从观点的不同之处去有目的性的阅读。这里,目的并非找到差异不同的原因,而是或者可以选择你支持的观点表示赞同,或者可以另辟蹊径,创新性的提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观点。确定了自己支持的观点之后,在后续的阅读中,便能够确定哪些论据是可以用来支持你的观点(正面论证),哪些论据可以用于反面论证部分。有时在阅读某些文献中的部分段落时,不可避免出现暂时无法理解作者观点的情况,此时,不要一概将该观点排除出可参考的范围,可以将其重点标记,或许在阅读多篇相关文献之后,便能了解到其中深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硕博必看贴 | SCI撰写,这四大方面别忽视!附带常见英语写作句式
发表12篇SCI的资深审稿专家,教你如何一举拿下SCI
“文献综述”写作的三个步骤及模板句式
文献综述的六个模板句式(上)
正确认识本科毕业论文之文献综述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原则、结构和问题/论坛精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