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整理篇:中西文明异同,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

有关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本质区别的问题,三言两语不容易讲深讲透。综合而言,基本概念有下述几点。

其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虚怀若谷,主张世界各种类型的文明一律平等,并没有优劣之分。相反,近代强势的西方文明,则是主张西方中心主义。

其二,与此同时,近百年以来,西方列强所主导的历史文化话语权,大量地抹黑污蔑中国的文化历史,大量地伪造美化西方的文化历史。

其三,再有一点,中西文明的本质区别是,中华文明源起大陆地缘,属于“内敛型文明形态”;而西方文明源起海洋地缘,属于“扩张型文明形态”。

其四,中华文明实践和合自然之道,组成“有序生存型”的社会文化,讲究的是“和则存”。而西方文明则推行争霸扩张之策,组成“排他无序型”的社会文化,热衷的是“争则存”。

其五,据有的学者考证,在法语的Civilisation“文明”一词来源于中国。对于中世纪的基督教欧洲而言,“文明”是一贬义词,意味着人类背弃独一无二的“神”,意味着人类自作自受,必然多灾多难走向毁灭。在18世纪,法国学者伏尔泰说,500年前欧洲几乎没有人会写字。所谓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当时的欧洲还是一片文化荒漠。(林鹏:《略论“中学西被”》)

其六,中华文明的基因,并没有形成真正强势的“宗教文化”,应該是属于世俗主义的“世俗文明”。究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社会集体的教化约束,其约束力已经足够强大,完全没有必要再听“上帝”的指示约束个体。

其七,超强的社会集体主义,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生存基础。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平衡发展的需要,我们拥有极为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与修仙文化。

其八,有传统的民间诗歌文化,你可以超脱现实的社会,你可以摆脱集体的约束,你也可以放飞个体自由。另外,那些想暂时从社会关系约束当中隐退的人,还可以选择,去到名山道观和寺庙里面出家,从事修道修仙事业。

其九,就西方文明而言,能够制衡所谓的“个体自由”的是宗教信仰,通过独一无二的“神”的约束,控制漫无边际的个体主义。因此,森严的宗教体系是西方文明的显著特征。正如有些学者描写的那样,在中世纪,西方社会的宗教约束发展到了一个极端的高度,成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其十,在近代西方社会,尽管,已经尽可能地依靠变革摆脱宗教束缚,同时依赖社会契约与法律约束个体主义,但是此类约束的力度似乎不够,于是又出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在全社会“个体解放”的同时,毒品枪支泛滥,性解放性变态,以攻还有在新冠疫情中的种种损害集体安全利益的放任自流。

其十一,当然,若是从文明发展的历程来看,集体或个体导向,仅仅是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两者是辩证关系,就一般的意义,并不存在何者更好的问题,甚至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其十二,有学者认为,“个体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以人的逐利性为引导,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值得肯定的。近现代中国就借鉴了西方个体主义的发展模式,包括学习了以个性解放为中心的启蒙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国汉学家梅谦立:文明互鉴,中国如何与世界对话?
哈贝马斯:论人权的文化间性——假想的问题与现实的问题
文明的精髓
世俗主义
从早期人神关系看中西文明殊异之源
礼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