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明治初期日本突然对周边地区野蛮无道?自视甚高,野心勃勃

二次大战已经结束七十余年,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然而日本当年给亚洲国家造成的严重伤害,如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内心的阴影并不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彻底淡忘。

遥想幕府时代,日本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开展贸易,促进了彼此繁荣发展,大家相安无事,共同维持了两百多年的和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其实日本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一次次罪恶的黑手都能得逞,才不断变本加厉,野心勃勃,嚣张至极。而追本溯源,明治初期日本对周边的蚕食鲸吞应该是其步向帝国扩张之源。

就在1868年1月明治天皇宣布维新不久,临时政府便于次年强行将本州岛北部虾夷人聚居地北海道收入囊中,而后1873年,西乡隆盛作为领导人又提出攻打朝鲜的主张,而缘由仅仅归咎于朝鲜未响应其开港通商的要求;1874年日本又将魔爪伸向中国台湾,原因依然不可理喻,认为三年前台湾没有对海上遇难的数十名琉球人施以援手,反而将其杀害,这本来是琉球国与清朝天国之间的事,明治日本非要以此为由,出兵3000人攻打台湾,显然这是以琉球主人自居。果不其然,1879年,明治日本派兵征讨琉球,逼迫国王退位,强行占领土地,并改名为冲绳。

那么,明治初期,日本为什么会改变以往友好姿态,对近邻实施侵吞之策呢?

废藩置县,增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决策权

德川时代建立了以幕藩体系为基础的政权,表面上国家实现了统一,但是由于境内藩国林立,各有自己的财政和军队,拥兵自重,很难形成合力,这在幕府统治末期,面对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形势时,表现尤为突出。

1863年,各地雄藩根本不顾敌强我弱的事实,非要逼幕府'鸡蛋碰石头',开展攘夷,打击西方列强,中央政府简直成了'牛鼻子',任由地方牵着走,这成何体统,还有何威信可言?

而事实上,对抗中央最为强烈的长州藩在6月25日自行打击美舰过程中,遭到了美法两国军舰的有力还击,导致沿岸炮台损毁严重。

不仅如此,长州、萨摩两藩还在1866年私下结盟,以便在一方受到幕府攻击的情况下,另一方能给予支持。结果在这年夏天幕府要求各大名出兵征讨长州藩时,萨摩藩居然以有盟约在身不便参加为由,予以拒绝。

鉴于此,萨长联军作为'过来人',在推翻幕府成立明治政府后,便果断铲除藩国,整合重组,降级改县,由现在的72县代替原来的280个藩,从而掌握了实权,强化了领导,增强了威信,统筹调度更加有力。

废藩置县,中央政府的权力得到了加强,威望空前提高,这样在出台政策措施时,便于贯彻执行,以往对抗或消极对待的局面将一去不返。过去藩政割据,拥兵自重,对幕府构成一定挑战,这也是幕府实行'参觐交代制'之由,以便强行留住各大名的心。然而'强扭的瓜不甜',就算大名俯首帖耳,那也是一时的,撑不了长久,一旦时机成熟,必然以下犯上。而今藩政被取消,县知事由中央政府直接派出,这就为日本的对外政策扫除了障碍,为侵略扩张做了有力铺垫。

实行征兵制,壮大了明治政府的军队战斗力

1865年,长州志士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军人中农民占有一定的比例,打破了幕府二百多年来平民百姓不能参军的历史。

而农民能够上战场,摆脱幕府的身份控制,自然感到光荣,热情高涨,斗志昂扬,故而奇兵队能够克敌制胜,不断取得胜利,在推翻幕府统治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明治政府成立后,领导人多为长州、萨摩等强藩倒幕派武士出身,他们对'兵民是胜利之本'的道理深有体会,故而在1869年便提出从全国强行招募军队的主张。

继1871年4月,以维新武士为主的亲兵队组建成功后,1873年,政府便下达'全民征兵令',要求年满20岁的成年男子务必服兵役3年,退役后再服4年后备兵役。

为达此目的,政府规定除户主、罪案者、残疾者、教师、学生、公务员等可以免除服兵役外,其他人员可以缴纳一定数额的款项代替,虽然270日元不算多,但对于普通人而言,相当于一年的收入没了,内心必然充满了矛盾和怨恨。

据统计,从1873年征兵令下达到次年底,抗议征兵的民众暴动多达16起,捣毁的征兵站更多,因此而遭到逮捕和受到处罚的人不下10万人,可见政府是铁了心要扩充部队,直到广大民众屈服。

当然,明治政府在实施严厉征兵的同时,也不断以尽忠报国进行说教,来增强其爱国精神,软化其反抗心理,从而促使广大青年自愿参军。

军队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和争取者,明治政府为大力招募军队,不惜出台'全民征兵制',要求满20岁的男子当兵服役3年,尽管起初服兵役者并非如幕府时期长州藩农民积极,但政府采取高压和说教两手策略,终于使得国家军队成规模化,海陆军兼备,极大地提高了明治日本的战斗力,这就为扩军备战,夺取海外领土奠定了坚实基础。

军人以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为根本宗旨,在建军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象征天皇还曾对军人下发谕旨,号召他们赤胆忠心,勇于献身,以此报答君主,此外学校的教科书和教师也在施教中大力宣传忠君爱国思想,这样军人的使命感和战斗精神便无形中得到强化,敢于为国家利益赴汤蹈火,即便非正义战争在所不辞。

修约失败,难免将怨恨情绪嫁祸于人

1871年到1873年,明治政府派出以数十位领导人为骨干的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他们此行的目的除了考察学习外,就是对十多年前西方强加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进行修订。孰料美英法荷等国未予理睬,在这些列强看来,日本要想修改条约,必须对国内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加以改革,并符合西方的标准。

显然,明治维新也就几年,国家实力还难以企及西方'蛮夷',而'弱国无外交',在列强眼里明治日本还远未达到文明开化的程度,自然不被待见。

但日本人已经够努力了,相比于亚洲其他国家,明治政府算是最开放、最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但即便如此,依然受到歧视,被侮辱、被损害,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为了泄愤,为了展示日本也是有血性和刚性的民族特征,琉球、朝鲜等这些昔日的友好邻邦便成了被泄愤的对象。

此外,日本人认为自己能够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实行明治维新,师夷长技,便觉得在亚洲高人一等,理应充当该地区的盟主,带领邻国奔向近代化,从而与西方国家一决高低,然而其方式竟然是以武力强迫周边与其步调一致,并不顾及亚洲各国的感受。

仔细想来,日本对邻国的无礼,全然忽视上千年来彼此间的友好情谊,除了日本狭隘的民族心理,西方列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西方坚船利炮的洗礼,恃强凌弱,仗势欺人,日本也不会东施效颦,只会在幕府统治的世界里继续苟且偷生。

不过,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古代曾先后对来自中国的佛教和儒学推崇备至,对中国的汉唐文化潜心学习,而今遇上更为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自然顶礼膜拜,而形势逼人,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明治政府由此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和压力。然而遗憾的是,不分精华和糟粕,全盘西化,对西方资本主义冒险侵略的一面不加剔除,这样近墨者黑,也就学会了炮舰外交。

结语

幕府统治日本二百多年,一直与周边相安无事,即便紧邻日本三岛的北海道在那时也是独立的存在,然而进入明治时代,日本很快走上好战的道路,对周边邻国肆意侵吞,这不免令人感到不解。

其实这是有因可循的,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统一全境,建立了中央政府,以往那种松散的幕藩体系不复存在,这就为政策的有效贯彻创造了条件;其次,明治政府实行'全民征兵制',大肆扩充军队,这就为海外扩张奠定了强力基础;再次,被逼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受到不公平对待,一方面又产生出'阿Q精神',无端地自视甚高,想当然地要做亚洲盟主,于是对外侵略的野心便蠢蠢欲动,昭然若揭。

于是我们看到,在这样的机制下,明治初期日本不再像幕府那样友好对待邻邦,而是翻脸不认人,以武力征讨,并一发而不可收,逐渐走向祸及他国、殃及国内的不归路,这样的结果想必不是明治政府要看到的,却真实地发生了,这对日本、对世界而言不啻为深刻的教训,需要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治维新:让近代日本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日本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把中国地图倒过来看下,你就知道了
简介:日本近代史略
最后的武士
现代驻日美军的前辈,幕末英法军队驻屯横滨港始末
【明治维新-下】只要功夫深,高仿能成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