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武帝:雄才大略的帝王,没有他便无中华民族的千秋自信和尊严

汉武帝:万里尽烽烟,雄图载史篇

写汉武帝肯定没有好的效果,同写秦始皇无异,但对这样一位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是必须要写的,不然便不成其为历史,而本周在头条的搜索中,汉武帝这三个字是“热词”,看来民众对他关注的热枕还是很高的。

《汉武大帝》是我看得不多的长篇电视剧之一,而且看过不止一次,同秦始皇相比,汉武帝给人的感觉要亲切得多,我最喜欢的其实并不是他那丰功伟绩,而是他的率性而为。

他敢娶一位歌姬为皇后统率六宫;他敢任一马奴作帝国大将军横扫匈奴,他敢将别人的私生子视为已出的培养并重用,敢将托孤大事拜于一生的死敌之子。

当然,最耀眼的是他不顾别人如何质疑,任用十几岁的霍去病,金戈铁马,犁庭扫穴,饮马瀚海,封狼居胥,从此,匈奴远遁,从此漠南无王庭,一雪汉初高祖吕后之耻。

秦皇汉武,历代相提并论,都是我们历史上“祖龙”级的帝王,至于唐宗宋祖等等,怕就等而下之,不在一个层级之上了。

若说汉武帝的功绩那就多了去了,说个不输秦皇应该不算太过分,他颁布推恩,组建内朝;他整治豪强,令行禁止;他盐铁官营,币制改革;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崇演礼学,制度文章;他降服西域,死拼匈奴,一举结束多年被外夷欺凌的颓势。

但是,这一切都是与被指责为好大喜功和穷兵黩武紧密相连,他不仅耗尽了文景两代留下的全部财富,而且社会人口减半,百业凋敝,民不聊生,加上晚年又自持昏庸,迷信方士,这些都引得后世对他的赞美时,也有了很多诋毁的声音。

好在最后的他悬崖勒马,轮台罪已,及时调整了策略,使得汉王朝重新回到了正常的发展轨道,又经过霍光等人的努力,迎来了大汉王朝的昭宣中兴。

汉武帝一生所做之事,如果要简而言之的话,就两件事,一为对内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一为对外打击匈奴和征服西域。

前者发展了自秦皇以来的诸项措施,最大程度地发展和完善了帝国体制;后者使四周敌寇从此不敢再小视我大汉民族,再经后来昭宣两朝,及元帝时借着匈奴内部分裂,大汉王朝对周边的国家来说,已呈天朝之势。

可以说,正是自武帝始,汉民族有了自信,有了雄居世界东方的根本,也使得我中华文明得以延续数千年而不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试想,没有武帝,何来这霸气的大汉最强音。

成大事者不拘细节,对汉武帝的评价就是班固的那句话,“雄才大略”,其他一切语言都显得无力。

评价汉武帝,我总觉得有两个人似乎是如影相随,一个是秦始皇,另一个则是隋炀帝,这两个都是短命王朝,残暴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但在评价上,一个是千古一帝,一个是暴虐昏君,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隋炀帝明显是被低估了,他是历史上被黑得最惨的帝王,他与汉武帝有个共同点,就是牺牲了当代人的利益而赢得了后世的福祉,也就是说,是用当代人的不幸换来了后代人的幸福。

如果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比,前者定下了我们华夏民族的基本骨骼,后者则打出了华夏文明的凛凛神威,千秋功业,唯此二位。

作为一个农耕民族要想同游牧民族对战,这在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处于劣势,没奈何地只能修筑长城以图自保,但那绵延的石墙如何能挡得住铁骑汹涌,刘邦不服,借打败项羽的声威与匈奴血拼,结果是白登被围,差点被弄去大漠放羊。

而正是汉武帝,在目睹了自己的姐姐被送去和亲,隐忍了多年以后,果断地作用卫青、霍去病及李广等将帅,北出大漠与匈奴血战,虽然没有最终解决边地问题,但却是将匈奴打得满地找牙,从此不敢犯边,这却是不争之事实。

在他的眼中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大汉帝国,另一个叫还未归附的大汉帝国,他打的都是“立国之战”,可以说,汉武帝是历史皇帝中唯一同秦皇比肩的帝王,除这二人之外,其他都不值一提了。

打仗打的是钱,汉武帝为消除外患而进行的战争,其正义性是毋庸置疑的,当然,战争的结果是扩大了帝国版图,这也是武帝希望的看到的,对于一个雄心壮志的帝王,有这个心思那太正常了,谁不想开疆拓土?

他花光了文景两朝留下的所有积蓄,这个很正常,但说他是穷兵黩武就有些过分了,正是他的神武,打出了我中华第一帝国,打出了汉家千年的底气,而后世也因汉族这一令人骄傲的名字而形成了凝聚力,永远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打匈奴显示的是汉武帝的血性,但他并不是一味的征战,汉武帝虽未完全根除匈奴的威胁,却使得自古一直威胁着中原的匈奴再无还击之力,及至匈奴分裂,才有后来宣元之时臣服的匈奴。

他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和经济措施来支撑这场战争,虽然百姓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这种战略决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无比正确的,尽管有国内空虚,民不聊生之嫌。

张骞出使,悠悠的大漠驼铃,将丝绸之路的灿烂一直延续为今天的自豪;原本是匈奴占据的牧马之地,成为我大汉的一个个郡县;盐铁专营为后世提供了经济管控的标本;独尊儒术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他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个自负了一生的帝王,在最后关头能够自省过失,颁《轮台罪已诏》公示天下,这是多么宏大的胸襟。

读着他的《罪已诏》,你可以看见一位自负了一生,为大汉帝国的利益倾尽毕生精力的雄主眼眶中的热泪和心中的酸楚,他还有很多大事未曾做,雄图霸业还没有实现,可他已来不及做了,他已没有时间了,必须要为帝国在他身后的顺利转接作准备了。

于是,他托孤霍光,杀了最后陪伴在他身旁的钩弋夫人,为的是避免“子幼母壮,危及社稷”为的是吕后之祸不再现,从此,冰冷的长夜和着无眠的泪眼,可以想象他作此决定时心中的煎熬。

要我看,汉武帝是最不该“罪已”的一位皇帝,他的为之努力一生的大业是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为此而付出的民力凋敝之代价,也在国力能够承受的限度上,苦了当代而福泽千秋,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怎么说都是值得的。

如果不打仗,一心的发展经济,国家自然富裕,如两宋一样,但国富不代表国强,宋人悲惨的历程一直也被后世指责和同情,试想,没有汉武帝,依当时匈奴的实力,怕那“靖康之难”早就在汉朝之时发生了,也许我大汉都会被灭族!

历史自有定论,他做了他应该做的事,他无愧于雄才大略的一世明主,他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功名,而是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强盛。

平心而论,汉武帝不是完人,作为一位有大功亦有大过之人,后人对他失误之处有指责,这并不奇怪,但是,评价一位历史人物,一定要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看方不失偏颇,就整体来说,他是一位能与秦始皇比肩的伟大帝王,这个是谁都必须承认的。

他上承文景之治开鼎盛,下启昭宣中兴延治世;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使大汉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壮哉汉武,伟哉汉武,冠于百王,罪在当代,功盖千秋,长乐未央,大汉永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汉武帝:西汉帝国盛极而衰的见证人
如果大秦帝国能立世几百年,中国人或许只有大秦民族称谓而没有大汉
谁是中华民族第一战神?
中国历史十大皇帝排行榜:其中有秦始皇和成吉思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畅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