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惨胜后,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事行动?

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打败了赵国,秦将白起还斩首坑杀赵国约坑杀45万军民,秦国可谓是大败赵国,长平之战使得赵国元气大伤,赵国的精锐军队几乎是损失殆尽,从此也无力在单方面与秦国抗衡,失去了和秦国争霸天下的能力。但在长平之战中,秦国也算是残胜,在此战中,秦国方面也是伤亡过半,对比长平之战前,秦国的国力是空前虚弱,为何战国七雄中的其它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事行动呢?

秦国在秦孝公时为恢复秦穆公时的霸业,便颁布《求贤令》,秦孝公重用商鞅在国内实行变法改革,秦国开始实行“富国强兵”之策,秦国自此国力日益增强,秦国问鼎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目标也逐渐产生,在秦孝公的孙子秦武王意欲在周王畿之地,举象征至高无上王权的九鼎时,秦国的野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时处于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已然知晓秦国的目的。

各国虽然对秦国的野心,心知肚明,但此时各国已经无力单独抗衡秦国,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经历几代秦王的奋力发展,秦国已是大国崛起之态。各诸侯国要想抗衡并挫败秦国,只能齐心协力,合力攻伐秦国才有取胜的机会,但各诸侯国心怀鬼胎,无法完全一心合纵攻秦,这样的结果只能坐等秦国继续强大。在长平之战前,各国中唯有秦国和赵国最强,赵国在赵武灵王举行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实力已经冠绝山东诸国。

在崤山以东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中,赵国俨然就是就是山东六国中的首号强国。长平之战前的赵国是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赵国也与西边的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此时的战国格局就属秦国和赵国最强,但无论在长平之战前后,秦赵两国之间进行实力对比,都是秦国要强于赵国,秦国在实行商鞅变法后,秦国可以做到全民作战,这一点是山东六国无法做到的。

秦昭襄王继位秦王后,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开始蚕食各国土地,先后攻打三晋领国,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因与赵国争夺韩国上党地爆发了战争,随着战争持久,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最终秦赵两国爆发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长平之战。秦国因国力本身就强于山东六国,加上秦国的势力已经渗透到山东六国中,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对赵国使用的反间计,最终这场以秦国远距离的长途作战以秦国胜利而告终。

秦国也在长平之战中向世人展示了秦国“间谍系统”的威力,实力冠绝山东六国的赵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而实力不如赵国的其余山东五国哪里还是秦国的对手呢!要不是在长平之战后,赵国派人向秦国求和,导致秦昭襄王阻止了大将白起乘胜追击,进而围攻赵都邯郸的战略,赵国很大可能就被秦将白起一举攻灭,赵国为此而灭亡。秦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战国大大的震慑了各诸侯国,各国换成赵国想必也会后怕。

《史记·白起列传》中记载,秦将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对秦昭襄王说:“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损失过半,导致国力有虚弱表象,但秦国的实力依然雄厚,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国几乎打残,在短期之内已然无法对秦国构成威胁,而其余的山东五国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抗衡秦国。并且秦国可据守东出的函谷关,此关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以函谷关,秦国有函谷关这等雄关要塞,其余五国即便是合纵也很难将秦国灭亡,秦国若是不灭,各国定然要接受秦以战争的洗礼。

我们再来看长平之战的战国和影响,赵国在此战中赵国元气大伤,不能再与秦国进行争霸;秦国将山东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削弱,对其它诸侯国也是一个极大的震慑;长平之战以秦国取得全胜,秦国统一天下的形势急转直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态势,长平之战也成为战国时期历史的最后转折点,自此秦国统一六国成为时间问题。

从秦国在长平之战中以胜利告终,出现的战果和影响,也能侧面印证出秦国的实力强大,其它各国可能会对秦国构成一定威胁,但无法从根本上灭亡秦国,秦国只要不灭,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就无法在改变,其它山东五国如果不对秦国动手,还能延缓国家的灭亡,倘若哪国对秦国动手,或者五国合纵攻秦,秦国在缓过劲来,秦王必定会实行报复,各国能否承受住秦国的怒火呢?

《史记·赵世家》记载:“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间。”

长平之战后,无论是除赵国外的五国对秦国采取军事行动与否,都已经无法在改变秦国一统天下的大势。在长平之战后,燕国乘赵国遭遇大败后,对赵国发动了攻势,但却反被元气大伤的赵国击败,可见赵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反映出燕国的弱小,燕国如果在长平之战后对秦国采取军事行动,就算将燕国和秦国之间路途遥远的因素去除,燕国也难以是秦国的对手,更何况长平之战中秦国才是胜利方。

燕国凭借自身的实力是几乎无法在对秦国采取任何军事行动中占到便宜,并且燕国的实力在除赵国外的其余五国中也不是最弱的,燕国和魏国、韩国的实力并无太大的差距,燕国都无法击败在长平之战中失败方赵国,可以想象魏国和韩国也很难击败赵国,实力较强的齐国和楚国或许可以。长平之战后,其余五国中两国、三国的合纵也很难对秦国构成威胁。秦国虽在长平之战中国力受损,但并未伤筋动骨。

《史记·秦本纪》记载:“正月,兵罢,复守上党。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赵邯郸。四十九年,正月,益发卒佐陵。陵战不善,免,王龁代,将。”

从秦国在长平之战结束后,秦昭襄王四十年年正月罢兵回国,于同年的十月,秦昭襄王便又派遣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如弱秦国实力受损严重,秦国何以能在长平之战结束后不久就有对赵国采取军事行动呢?在秦昭襄王四九年的正月,秦国还对围攻邯郸的王陵有大量征兵增援,并且五大夫王陵战事不利时,秦昭襄王又派遣宿将王龁代替王陵统军继续攻打赵国,可见秦国的实力强大,经得起持久战的消耗。

在长平之战后,其余几个诸侯国也不是没有采取军事行动,长平之战结束后不久,秦国又开始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为此发生了“窃符救赵”的历史典故,赵国向魏国和楚国求援,五国中的魏国和楚国算是对秦国采取了军事行动,魏之信陵君窃取魏国兵符,调动军队对赵国进行了救援,最终在赵国邯郸城下爆发了邯郸之战,魏军和楚军在打退秦军后基本没有在对秦军做出什么军事行动,信陵君魏无忌也派人将军队带回魏国。

长平之战后,其他五国面对国力有损的秦国,没能及时采取军事行动的关键原因在于各国的实力对比强秦来说还是略显不足,无法单独抗衡秦国,两国、三国的合纵也难以撼动秦国,而五国也因勾心斗角等等原因无法齐心协力共同抗秦,五国合纵也只能付之东流。并且秦昭襄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距离秦国较远的燕国和齐国已经被秦国拉拢,两国面对实力依然强大的秦国,相信无论秦国国力是否受损,两国也不愿意冒着跨越他国国境的风险去攻打秦国。

五国如果不能组成合纵,单独的一国或者几国是难以撼动秦国的。而秦国因为长平之战的损失和邯郸之战中的惨败,导致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一度出现了停顿,不过也为此才为始皇帝嬴政登场后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秦国在经过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对外发动战争的频率开始下降,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秦国的国力大为恢复,在长平之战的13年后,东方六国在强秦的威胁下,不得已结成联盟对抗秦国。

《史记·秦本纪》记载:“魏将无忌率五国兵,击秦,秦却于河外。蒙骜败,解,而去。”

在公元前247年,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合纵除齐国外,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攻打秦国,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秦将蒙骜败退,五国合纵联军一度打到了秦国的函谷关外,以此也可以看出五国合纵确实能撼动秦国,对秦国构成威胁。秦庄襄王为此深感信陵君对秦国有威胁,便用计让魏王猜忌信陵君,最终计谋成功,魏无忌失去兵权,最终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政治家魏无忌郁郁而终。从此,秦统一天下成为必然。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

在秦王政六年,五国再次组成合纵抗衡秦国。赵将庞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联军攻伐秦国,但最终被强秦打败。而自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最终被秦国各个击破。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221年的10年间,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用武力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自此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秦王嬴政建立大一统的秦朝,首称“皇帝”。

大家认为秦国在经历长平之战国力出现虚弱后,其他五国没有采取军事行动的原因还有什么?下方留言探讨。

参考文献:《史记》

文/历史紫陌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赵长平之战分别给秦赵两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把燕国反杀得几乎灭国?
战国后期列国对秦国的战略误判及秦国的疯狂蚕食(2)
战国时期的赵国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长平之战后,赵国差点亡国,此国想捡便宜去攻赵,差点被赵国灭了
秦国真的贪恋赵国那块破和氏璧?蔺相如被当猴耍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