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300年前中华良渚古文明

5300年前,在中华大地上曾出现过一个神秘的古文明,其发达程度完全不亚于当时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文明。

如此伟大的文明,为何会突然消失?它有怎样的奇特之处?又为何不被国际学术界认可?

良渚遗址

一、突然消失的5300年前发达的中华神秘古文明

2007年,中国考古界又一轰动性的消息令世人瞩目——确认发现了良渚古城。霎时间,各种声音纷至沓来,有欣喜,有惊叹,有质疑,也有反对。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经历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开挖和研究,在浙江余杭良渚这个约3平方公里的遗址上,发现了规模恢宏的古城池残迹、大量的玉饰和器皿,都让世人为之震惊。

考古专家发现,5300年前的良渚古城就已经有庞大的规模。

古城宫殿建立在一个有30万平方米的十几米的高台上,俯瞰整个城池。宫殿外围是内城,被高4米深约100米厚重城墙包裹着,面积约有4个故宫那么大。内城之外还有外郭城。

内外城池加起来超过8平方公里,在5000多年前,这样规模的城市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良渚古城规模恢宏

良渚古城还有非常先进的水利系统,在其西北部分布着11条水坝,围成了一个为古城挡洪蓄水的大湖,这不仅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同时也证明了良渚古城强大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能力。

在良渚古城的周边还发现了约80亩的稻田遗址,同时还发现了被烧过的稻米超过42万斤,证明当时的农业也已经十分发达了。

然而,这么发达的一个文明却为何突然消失了,并且如此神秘,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几乎没有留下文字描述呢?

这又要牵扯到那场残留在全世界人类文化记忆里的巨大灾难——史前大洪水

根据对良渚古城地质考古的研究表明,约在4100年前,延绵不断的巨大暴雨,加上钱塘潮水的倒涌,将当年杭州这片洼地淹成一片汪洋,发达而伟大的良渚远古文明就随着这毁天灭地的史前灾难,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竟没给后世留下片言只语,变成了一个神秘的存在。

良渚出土器皿

二、良渚古人精致生活宛如神话

考古学者惊奇地发现,良渚古文明竟然异常讲究,其所体现的生活细节处处显示着古人生活的精致,令学者们忍不住惊叹良渚古人有着“如神话般”精致的形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美便利的居住环境

如果将良渚古城复原,其整体风貌就宛如现在的江南水乡——乌镇。古城内河道四通八达,而且河面都有40~60米宽,居民的房子几乎都是依水而建。

可以想见,5千多年前,良渚古城的人们住在一个绿水环绕的城池里,每天看着杨柳依依,听着流水潺潺,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

良渚遗址

(二)方便整齐的公共设施

在良渚城墙的东面,考古学家将这里称为“美人地”,因为这里有一片做工非常讲究的河边护岸,这里的护岸是用木板做的,再用木桩子将其固定,所有木桩的长短、粗细以及间距都是一致的。

另外,在古城外的稻田遗址里,专家们还发现良渚古人的田埂也做得极为考究,每条田埂长约100米,相互之间距离约200米,十分规整,并且都用红土铺成。

从这些整齐划一的公共设施来看,良渚古人不仅有着高度的规范意识,还有着良好的素质修养。

良渚“美人地”

(三)典雅考究的生活器皿

从良渚古城里出土了大量的生活器皿,诸如鼎、豆、双鼻壶、圈足罐等等陶器,这些器皿做工非常精美,不少陶罐上描绘着精美的花纹,显得十分有典雅。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非常多的漆器,其中有红色的杯子,让人感觉品位十足。

(四)精细繁复的玉器饰品

最让考古学者们啧啧称奇的是,良渚古城里发现了大量的异常精美的玉器。

这些玉器种类繁多,如琮、冠状饰、钺、三叉形器、璜、锥形器等等,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象征着体现着良渚文明里森严的等级体制。

这一系列的玉器上的雕饰都指向同一神权信仰——头戴羽冠的人面鸟身神像。这跟诸多上古神话中的形象十分类似,就如人首蛇身的女娲,还有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等等,这些都是出自同一时期的神话传说中。

然而,最让考古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雕工如此精细入微的玉器,在当时那个工具简单的新石器时代,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要知道,玉器在当时可是最硬的物质。

例如,那块雕刻着神人兽面像的玉琮,上方的神人头戴巨大的羽冠,双臂舒展开来,宛如在迎接子民的拥抱;下方的兽面,瞪圆双眼,躬身危伏,似乎驮着上方的神人刚刚降落到地面。整个玉琮用浮雕和阴刻的手法,形象生动、意趣盎然,且纹理非常细腻圆润,很难想象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

不过,最令人好奇的还是,为何良渚文化里也存在着“神人兽面”这种象征着“从天而降”的图腾?有史料记载,在5000多年前,大量的上古文明,都有类似这种“从天而降”的神明形象,如著名的“苏美尔王表”中,就记录着“自天而降的王权”。难道,这真的代表着外星来客?

神人兽面玉琮图案

良渚古人们,按等级规则、男女习俗,将这些玉饰插在头发上,佩戴在脖子、手腕、脚腕上,又或者挂在衣物上。想象一下,古城里的人佩戴着这些精美的玉饰,从淙淙作响的小河边走过,一路环佩叮当,是种多么唯美的画面啊!

三、如此发达的中华良渚文明,为何不被国际学术界认可

良渚文明有许多令现代人都惊诧的地方,根据考古学家的描述,其发达程度实在不比大众所熟知的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弱,但为何却一直得不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呢?

这是因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关于“文明古国”的标准主要是西方考古界制定的,根据现有的标准,要被认定为“文明古国”,至少要符合以下几个标准:要有城市出现,要有文字出现,要有金属出现

在良渚文化中,古城市的规模和建设已经毋庸置疑了,但考古学家至今都还未从遗址中发现具有连贯意义的文字,也未找到金属器物。

良渚遗址中发现了不少标有不同符号的陶器、石器,这些符号虽然有一定的表征意义,但还不能确定就是能表达连贯思想且有读音的文字。

良渚精美玉器

另外,良渚文明中虽然没有金属器物,但在当年那个条件下,能制作出如此巧夺天工的玉器,其难度丝毫不比打造金属器皿小。

不过,规矩是死的,要想让国际上的学者认可良渚古文明,要么就是改变“文明古国”的评判标准,要么就是找到文字和金属器物。

作为国人,我内心对“中华良渚文明”早日被国际学术界所认可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信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摒弃中国古文明研究中的两种误解 Powered By phpAr...
“颠覆”考古认知的史前文明—良渚古城,为何会消失在历史中?
研图 | 玉见良渚——良渚的玉器及其纹饰
良渚古城:敲开中华远古文明的大门
世界遗产|良渚古城
良渚古国遗失后, 中原渐成史前东方文明的中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