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刊认可中国GDP增速:7%到8%更健康

德刊认可中国GDP增速:7%到8%更健康

核心提示: 经济增速虽然现在达不到10%,只有7.5%,但按绝对值计算,这一增速仍比2000年时高出一倍还多。

参考消息网10月24日报道 德国《经济周刊》21日一期发表题为《中国如愿以偿成功软着陆》的文章,作者为克劳斯·梅特费塞尔。文章称,根据2012年第三季度的最新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中国经济看似继续失去活力。但更仔细观察后会发现,情况恰恰相反。中国经济已经走过发展的低谷,正在重拾生机。一切预示着“软着陆”。

文章称,被悲观者引以为据的季度性数据是与上年对比得出的数值,由此得出的结果确实是经济在抑制不住地下滑。

尽管这种对比在学术界和新闻界司空见惯,它仍具有欺骗性。因为经济学家明白,同比数据无法正确反映经济发展走势。真正的经济活力更多通过GDP环比的实际改变得以体现。而按照这种比较方法,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中国也在经济增长结构方面表现出进步。中国经济增长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片面依赖外国需求。今年前3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8.8%。虽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这表明,如果外国需求减少,北京还有充足的国家储备可以动用。

文章指出,但中国将不得不告别过去30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率。虽然这在西方一些投资者和分析人士看来是对中国成功模式的抛弃,但未来10年,类似今年的7%到8%的增速将更为健康,这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是生态原因。中国无法再承受过去那样的快速工业增长,因为它对环境造成过重负担。资源消耗型工业在增加值中所占比例必须降低,以有利于发展资源依赖程度较低的服务业。

其次是人口原因。至今人们一直认为,中国至少需要8%的经济增长率才能保证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否则将面临失业问题造成的社会动荡。但由于出生率降低,未来几年劳动力增量将显著下降。因此相对低水平的经济增长也能创造足够多的新就业岗位。

第三,经济增长率随着GDP的增长而降低,这是一条自然规律。简单的计算就能说明这一点:去除通胀因素,经过年均10%的蓬勃增长,2011年中国的GDP已差不多是2000年时的3倍。而经济增速虽然现在达不到10%,只有7.5%,但按绝对值计算,这一增速仍比2000年时高出一倍还多。

结论是中国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正常化程度就越高,至少在经济领域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消费能力让中东土豪相形见绌
18.3%与58.3%:一季度经济稳健开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强劲
瑞再:中国保险增速高于GDP 寿险成长将更有潜力-中国保险;保险行业;增速;保险深度;GD...
碰撞与重塑:世界经济大变局——壮志未酬的印度
印度的经济主要靠什么?
读懂毛泽东的智慧:险些被历史湮没的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