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上有小红点,但不痛也不痒,这是提醒你该补脾了

很多人皮肤上出现小红点,有大有小,大的像喝饱血的蚊子肚,小的好像针扎的小眼一样,但是保证不痒也不疼,更不会影响吃喝。

很多人以为这是被蚊虫叮咬了,但是经常在一起的一家人,有的人有,而有的人却是没有的,这解释不通。还有的以为这是皮肤病,但是医院皮肤科查了,却什么都没有查出来。还有人以为这是什么传染病,但是检查结果也正常无事。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排除有其他病造成的影响外,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在中医看来,很大可能是“脾”出现了问题,临床证明,当经过中医的治“脾”之后,这些小红点们也会逐渐的神奇消失掉。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脾”以及相关内涵在中医理论中的定义,这点跟西医的划分是很不同的。中医的脾虽然也指脏器实体,但是更多的是连带着其系统功能。

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即人体统血功能由脾所主。主要功能是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

脾统血功能是,血液在脉道正常运行,除依赖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外,还有赖于脾气的统摄控制,使之循经运行而不至溢于脉外。

脾气健旺,运化正常,生化有源,气足而固摄作用健全,血液则循脉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脾气充足,则血不妄行; 脾气虚弱,则气不摄血而溢于脉外。

所以,你可以想到,如果脾功能虚弱,运化无力,气生无源,气虚而固摄功能减退,即所谓“脾不统血”,临床可出现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慢性出血疾患。

另外,于脾气有升举的特性,并与肌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习惯上把下部和肌肉、皮下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及肌出血等称为“脾不统血”,意为血随气陷下逸而出血。脾不统血由气虚所致,属虚性出血。

脾除了统血外,还是气血生化之源头,脾运化水谷精微以生气血,如果脾气虚,就不能很好的运化,那么气血虚弱,会导致气不摄血而出现,各种出血证或瘀血证。而脾生血功能正常,则气血充盛,就能统摄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

脾的功能虚弱,是一个过程,轻重缓急各人表现是不太一样,所以那些身上有小红点的人,可能并没有觉得身体有所大碍,就是这个道理,那是因为这脾虚最微弱的体现,以致肌肤末端微量血失去统摄而出脉外。

临床上很多女性表现的脾虚更为明显些,例如:月经不好,尤以为崩漏最为严重,且最为典型。其实在发展成如此严重的病情前,身体已经有了很多外在特征,如皮下出血,有血丝、瘀斑难消,还有就是小红点,但是这样因为很轻度而被忽略,加上人体本来有一定的康复机制,维持着基本功能,但是在主观和客观不利条件的综合下,如果另有一些诱发因素,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见微知著,防范于未然,善之大也。

如果有了皮肤上出现了这些小红点,皮下出血,有发丝样的血丝,瘀斑久不能去,那是身体在提醒你,你极有可能是脾有问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哲学基础(八八)/脾的生理功能/脾主统血
脐针治疗脾不统血症候群与中医处方的对应关系
脾不统血
崩漏
脾主统血:长时间出血为啥先要补脾
“崩漏下血”停不下来 有钱也买不到的偏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