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祛痰健脾的千古名方
userphoto

2023.09.30 广东

关注

小编导读

头目眩晕、经常耳鸣,这些难缠的症状给不少人带来了困扰,若是遇到工作、学习紧张繁忙的时期,症状就更容易加重。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为治疗本病提供了新思路,他重视补益脾胃元气,兼以祛风逐痰,并创制经典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疗效颇佳。


半夏白术天麻汤

李东垣的半夏白术天麻汤证,以脾胃元气虚为本,故以人参、黄芪、白术补益元气,健脾升清。中土培固,则痰饮不生,肝风不起。全方标本兼顾,降痰饮、消积滞、平肝风以治标,兼用补中气、升清阳以固根本,故为治疗太阴痰厥头痛的代表方。

辨证要点

1.脾胃元气虚:病程长,面色萎黄,纳差,疲倦乏力,嗜睡,气短喘促,不欲言等。

2.痰饮停聚:痰多黏稠,恶心呕吐,呕吐痰涎或清水,胸闷心悸,舌苔腻等。

3.肝风内动:阵发性的眩晕,口眼喎斜,头重脚轻,肢体震颤,颠顶痛,言语謇涩,手足震颤等。

医案一

眩晕案

王某,男,45岁。2016年7月7日初诊。

问诊:长期眩晕,呕吐食物、痰涎,右耳耳鸣,每年七八月份发作频繁,劳累后易发作,喝糖水后可缓解。急躁易怒,容易出汗。颈后及两肩胀痛不适,头沉重而闷。眠差,梦多早醒。腹胀,矢气后缓解。高血压,诊室血压未记录。

脉诊:右关弦细,重取无力。左关沉弦细,重取无力。

望诊:舌淡红、胖大,苔薄腻。面红明润。

辨证分析:

1.患者右关弦细无力,长期眩晕,呕吐痰涎,头沉重而闷,此为脾胃气弱、痰湿内生,风痰上扰之证(半夏白术天麻汤证,清震汤证)。

2.左关沉细弦无力,面红易怒,肩颈胀痛,眠差早醒,腹胀、矢气较多,为肝失所养、肝气不舒,木来克土之象,当疏肝开郁,养血健脾(逍遥散证)。

3.目前既有脾虚风痰上扰,又有血虚肝郁乘脾,肝脾两经俱病,恐过用补气药而助肝火,故选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疗效不佳再改东垣方出入。

拟方:逍遥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清震汤加味。

柴胡6g,薄荷6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0g,苍术10g,泽泻10g,姜半夏15g,天麻10g,陈皮5g,荷叶10g,升麻6g,栀子10g,淡豆豉15g,生姜10g,炙甘草6g

7剂,颗粒剂,日1剂,分两次服。

结果:服完7剂,自觉眩晕明显缓解,耳鸣未作,家庭血压控制在120/80mmHg左右,便以此方加减治疗一个月。

2016年8月23日就诊:近期因劳累而右耳鸣加重,夜寐不佳、梦多,时有口干口苦,服前方始觉头昏脑涨。

脉诊:

左关细弦偏沉偏缓较有力、寸沉偏涩弱、尺沉细弦较有力。

右脉寸细滑、关滑、尺沉较有力。

望诊:舌淡红胖大,苔薄白边有齿印,舌下稍瘀。

辨证分析:尺脉沉弦,劳累后耳鸣,夜寐不佳,为肝肾亏虚而阳浮。右关脉滑,耳鸣,头昏脑涨为风痰上扰。肝肾阴虚为本,风痰上扰为标,前方逍遥散中之柴、姜总归性燥伤阴,故改用杞、菊、二至,增补益肝肾之功。

拟方:杞菊地黄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二至丸。

熟地黄30g,山萸肉15g,山药15g,枸杞子30g,菊花15g,天麻15g,白蒺藜15g,女贞子20g,旱莲草15g,姜半夏10g,陈皮5g,茯苓15g,炙甘草6g,生白术10g,生白芍15g,川芎10g
14剂,颗粒剂,日1剂,分2次服。

结果:服药后,患者头昏明显缓解,精神改善,家庭自测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便继续在我处治疗。

医案二

高血压、耳鸣案

于某,女,48岁。2019年1月2日就诊。

病史:①高血压;②耳鸣;③甲状腺结节;④过敏性鼻炎;⑤荨麻疹。

问诊:口渴欲饮,身痒,鼻痒多喷嚏,大便可,小便无力,尿频量少,头晕,偶尔天旋地转,甚则晕厥,右耳鸣声大,口干苦,偶有心慌,月经量可,色黑有血块,前几次予春泽汤、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的症状缓解,余症同前。追诉病史,2012年左右因教育孩子生气后出现右耳耳鸣,似血流冲击声,昼夜均有,晨起为重,按压右侧颈动脉则耳鸣消失,颈动脉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脉诊:左脉小弦沉有力,按之芤。右脉弦滑小有力,偏沉。

望诊:舌淡红,边齿印,苔白腻润;头发白。

腹诊:阴性。

辨证分析:

1.患者耳鸣多年,左脉小弦沉有力,按之芤,血压高,头发白,为肝肾阴虚,阴虚于下,阳亢于上(杞菊地黄丸证)。

2.右脉弦滑小有力,舌淡红,苔白腻润,边有齿印,头晕,偶尔天旋地转,甚则晕厥,提示痰饮内生,风痰上扰(半夏白术天麻汤证)。

拟方:杞菊地黄丸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枸杞子30g,菊花15g,熟地黄30g,山萸肉15g,山药15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白术10g,茯苓10g,泽泻10g,姜半夏15g,天麻15g,葛根30g,生牡蛎20g,炒杜仲15g
7剂,颗粒剂,日1剂,分2次服。

结果:患者自述头晕、耳鸣自服药起逐日缓解,服完后耳鸣声音已很微弱。继续守前方治疗一段时间,耳鸣基本消失,头晕缓解,随访未复发。

条分缕析学伤寒

《条分缕析太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太阴病篇》

本书为经方临床家余秋平教授所著,余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经典研究,尤其精于仲景之学,深入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30余年。主张研究经典应回归本源,从原文出发,以古人视角来阐释经典原义。本书系其所著“经方原创书系”之三:余秋平教授以凭脉辩证、中西医理合参为特色,根据内伤外感之异,形成“经纬相合”的辨证体系:外感病以六经辨证为经,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为纬;内伤病以六经辨证为经,脏腑辨证为纬。本书完整地揭示了仲景太阴病的原风原貌,并融汇古今,拓展出以阳虚为主和气虚为主的两类太阴病,力求羽翼伤寒,贴合临床实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杂病验案——杂病二十七——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头晕
『痴呆』风痰瘀阻型痴呆
体内有痰湿的经典脉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