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国插画师旅居中国22年 用画笔构筑“汉字博物馆”

  中新社昆明2月7日电 题:英国插画师旅居中国22年 用画笔构筑“汉字博物馆”

  作者 罗婕

  “云南大理独特的民俗文化需要年轻一代人传承,中国的汉字文化也能以更有趣、丰富的方式被记录下来。”旅居中国22年的英国插画师万哲生(Jason Pym)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旅居中国22年的英国插画师万哲生(Jason Pym)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万哲生在英国剑桥附近的小村庄Ashwell(阿什维尔)长大,受父亲的影响,他在英国利兹大学学习了中文专业。“我对中国的兴趣来自于父亲,家里挂满了他研究的中国古文和书法。那时,中文对我来说只是既神秘又有异国风情的象形文字。”1993年万哲生因为留学第一次来到中国,自此他与中国的不解之缘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万哲生的足迹横贯东西,他曾在上海从事杂志编辑和翻译工作,也去到中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体验民族特色。2005年,他与中国妻子万可来到他们心中共同的宜居之地——云南大理,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探索和记录。

图为1月11日,英国插画师万哲生(Jason Pym)向中新社记者介绍插画书《大理外传》。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在大理生活之后,我发现当地有很多值得被记录的历史、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上下四千年》《白族甲马纸》《白族本主》......万哲生从200多本记录大理的古书典籍开始认识这个地方,并用插画把自己走过的每个村庄和采访到的每一个故事记录下来。

  “画画不是一个收入稳定的职业,但它是我坚持最久的爱好,是我用来写日记的方式。”2017年,万哲生出版了第一本插画书《大理外传》,“这本书记录了我在大理的点点滴滴,从历史传说、名胜古迹、民风习俗,再到旅游攻略、民生日常。”

  《大理外传》给了万哲生继续插画事业的动力。他说:“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影响了不同年龄层的人,有小朋友通过我的画认识了大理的不同风貌,同时,在大理生活了一辈子的当地人也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他们曾经的生活记忆。”在万哲生对热爱的坚持之下,他的插画作品陆续出现在中国、英国、美国的画展上。

  如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万哲生告诉记者,“在英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只有13个大学教授中文,现在拥有中文专业的学校已经超过100所。”随着学习汉字的人越来越多,他也完成了新书《汉字博物馆》的创作。

  万哲生表示,创作《汉字博物馆》的初衷是让他的孩子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汉字。他在纸上写下一个“虎”字,“今年是中国的虎年,虎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就会有不同的意思。加上'口’字就是唬人的意思,'彪’字的三撇就像老虎身上的斑纹。”

  “这本书中每一个汉字的演变都与中国的历史或神话有关。”万哲生希望用插画的形式记录汉字的故事,让世界上的中文学习者在这座“汉字博物馆”中了解其背后的博大精深。(完)

责任编辑:王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个英国人在大理默默地画了10年,后来,你猜谁找到他,要出版他的画?
今天我们放下笔,向大师致敬。“她用一枝画笔,治愈这个世界100年”。
带着画笔边走边画🍃超级治愈放松的感觉
故事丨爱吃臭豆腐的英国插画师万哲生“嫁”在了大理苍山洱海
英国插画师Steve Scott:Vacation
[看看]英国插画师Nicola L Robinson:怪诞的插画师会不会吓坏宝宝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