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丝路文明》丨大唐“胡风”——唐墓壁画中的丝路风情(下)
userphoto

2022.07.11 江西

关注

编者按:唐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发达。连接长安与遥远西域的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外来”(相对中原本土而言)文化在都城长安齐聚。“外来”文化不仅与汉文化交互融合,且彼此影响,形成了穿胡服女扮男装、吃胡食、听胡乐、看胡舞、说胡语的历史景象。我们从唐墓壁画中,撷取浪花一束,为您展示开放包容的大唐,是怎样“任性”地“胡风”飞扬。

苏思勖墓的《乐舞图》局部

在唐代,都市的繁华常被移植到墓葬中,如今,唐墓壁画的出土使当时文化交融的社会图景不再是一个瑰丽的背影。陕西是唐代墓葬壁画出土最多的地方,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着李寿、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房陵公主等20多座墓出土的500多幅壁画,总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收藏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如今,这些弥足珍贵的国宝就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

胡乐胡舞 追寻胡风浪潮中的艺术奇葩

大唐盛世,音乐歌舞大行于天下。在政府机构中,太常寺是管辖音乐歌舞的机构,下设太乐署、鼓吹署和教坊,负责艺人的管理、训练和演出。专职的乐伎称“太常音声人”,盛唐时期,仅长安、洛阳就有上万人之多。在宫廷中,供奉帝王的有内教坊以及专设的女乐机构云韶院和宜春院。“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地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唐玄宗酷爱胡舞胡乐,杨贵妃、安禄山均为胡舞能手,白居易《长恨歌》中的《霓裳羽衣舞》即是胡舞的一种。那么,在唐代究竟盛行哪些乐舞?这些乐舞有没有留下极其珍贵的历史印记?

“唐墓壁画中'胡腾舞’最形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苏思勖墓的《乐舞图》。”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告诉笔者,唐玄宗喜好乐舞,设立梨园东部,乐工称“梨园弟子”(后世民间戏曲界供奉唐玄宗为祖师,并称演戏者为梨园弟子即源于此)。此外,在王公贵戚以及大官僚的家庭中,也养有私人乐队,供主人在家庭宴会上娱乐和招待宾客。《乐舞图》的墓主苏思勗为唐开元、天宝时的高级宦官,官居银青光禄大夫,故这幅壁画表现的是墓主人生前灯前月下,华筵之上,乐伎即席表演寻欢作乐的景象。

《乐舞图》原绘于墓室东壁,这是一幅中外乐舞交织的壁画:汉人乐师用胡汉不同种类的乐器奏起欢快的胡腾舞曲,胡人舞师伴之跳着奔放的胡腾舞蹈。画面展现了唐代胡汉民族艺术融合的盛况。胡腾舞者居于画面正中,无疑是画面的主角;两厢的乐队,则起烘云托月的作用。乐队成员,皆似汉民族模样,衣着也为汉人衣冠,但所执的九种乐器中,既有西域使入内陆的胡乐乐器如箜篌、筚篥、琵琶、铜钹、横笛(又名“横吹”“羌笛”),还有汉族传统乐器筝、笙、排箫和拍板。据考证,演奏的音乐应当就是唐玄宗新创的“胡部新声”。这种“胡部新声”开始是今新疆地区的舞乐,后来东传至甘肃河西一带,经河西汉族人民加以改造,并融合了汉族舞乐的特点而有了新的创造。开元、天宝时这种“新乐”、“新声”盛行于长安与中原地区,成为朝野上下最为喜爱的乐舞形式。

苏思勖墓的《乐舞图》局部

汉人乐师用胡汉不同种类的乐器奏起欢快的胡腾乐曲,胡人舞师随之跳着奔放的胡腾舞蹈,展现了一幅胡汉民族同台乐舞的情景和中外乐舞交织的画面。这正是唐代各民族友好交往、和睦相处的生动例证,是不同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的真实再现。《乐舞图》如实反映了盛唐时期高官贵族的行乐生活,直观再现了当时流行乐舞的风貌,画面看似简单,内涵却十分丰富,并且有时代典型性,是我们研究唐代乐舞、认识唐代社会的很有价值的史料。

除了“胡腾舞”,“胡旋舞”也是唐代流行的中亚舞蹈,西域的康居、米国等国的统治者将善舞的“胡旋女”作为贡物献给唐王朝,深得唐王朝帝王贵族的喜爱。据史料记载,胡旋舞的舞服一般为绯红色袄、锦衣锦袖、绿色或者白色裤子,红色皮靴,各色佩带,手臂之上佩戴金银饰品。可以想象:在激昂奔放的鼓乐声中,胡旋女挥舞飘带、急速旋转,加之金银配饰光彩夺目,令观者陶醉其中。据程旭研究,胡旋舞以独舞、双人舞最为常见,也有三、四人舞的。舞蹈者多为女子,无论是名媛淑女还是小家碧玉,都乐此不疲,后来男子也加入了学跳胡旋舞的行列。正如白居易诗中所描述的“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像杨贵妃和安禄山都成为著名的胡旋舞表演者,可见唐代社会对胡旋舞的推崇和喜爱。

唐代流行男女双人共舞胡旋,虽然杨贵妃和安禄山曾是双人胡旋舞的高手,遗憾的是没有图像资料证明。幸运的是,2008年西安警方破获了一起重大盗墓案,在缴获的一个移动硬盘内发现了一些古墓文物影像资料,其中长安区少陵塬唐韩休墓中的《乐舞图》尤为珍贵。图中共绘13人,除去乐队,中间一男一女分开站在圆形地毯上跳舞,整个乐舞置于山水画中,气氛和谐热烈。根据文献资料和乐舞场景分析,此舞应是唐代风靡一时的男女双人胡旋舞。

唐朝人追求胡风胡化的风气,从宫廷到民间,从都市到乡村,从地方到军队,从街头到府邸无处不在。胡人的生活习俗渗透到了唐朝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阶层,人们穿胡服、吃胡食、听胡乐、看胡舞、说胡语。更有甚者,追求胡人生活习俗的热情,竟然使一些贵族能够忍受那种很不舒服的帐篷生活,他们在城市里也搭起了帐篷。就连诗人白居易也在自家的庭院里搭起了两顶天蓝色帐篷,他在帐篷中招待宾客,并且还得意地向客人们解释帐篷如何能够对人提供保护,免受冬季寒风之苦。

在这场追寻胡风的浪潮中,胡乐胡舞当属一朵艺术奇葩。在唐代,只有皇室宫廷、王府、高官私邸中才有资格备有乐舞伎,因此在唐墓壁画中绘制乐舞图是主人身份地位的体现。在迄今为止发掘的一万多座唐墓中,绘有壁画的约有120多座,其中22座墓中绘有乐舞图。程旭研究发现,除了胡腾舞、胡旋舞外,还有浑脱舞,枯枝舞等对汉族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门类都有较大影响。白居易诗中所描绘当时“臣妾人人学圜转”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是可以想象到的。

热烈奔放的胡舞既迎合了唐代朝野追求时尚,乐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又感染愉悦着长安城中的士族百姓。唐人在封建社会是一个乐观、豁达、向上、善于创新的群体,他们对于乐舞的重视和喜爱远远超过了其他朝代,在继承、吸收和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唐代的乐舞艺术。

苏思勖墓的《乐舞图》局部

《树下弹琵琶的仕女》:优雅的“胡坐”

汉族人在社交场合的所谓坐,其实就是跪下来把臀部坐在脚后跟儿上,平常生活中的所谓坐也只是席地而坐,有条件的,就在地上铺个垫子,坐在垫子上。此种习俗,自炎黄以来,即已如此,人皆习以为常,不以为怪。而凳子、椅子是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的发明,最初称为胡凳、胡椅。 由于缺乏古代的物证,长期以来,人们对“胡坐”的具体形象还多停留在文字描述之中。

“1987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县韦曲镇南里王村唐韦氏墓的壁画《树下弹琵琶的仕女》(图5)中,就有'胡坐’的形象。”程旭介绍,画面中央绘出一棵参天古树,树下有花草、玩石。树前空地上有两个人物,一仕女,一舞伎。仕女应是墓主的形象,体态雍容,神情典雅,头梳乌蛮髻,身穿白色窄袖衫,外套黄色半袖,绿色曳地长裙。右腿盘曲坐于凳上,左腿着地,怀抱琵琶。她身旁的树下,一个男舞伎包一方巾、身着黄袍,正随着乐曲,拧腰摆胯,甩动双袖翩翩起舞。

马扎的雏形源自胡人坐具成为不争事实。古时,游牧民族都是骑马驰骋,他们在马背上打一个扎捆垫上,这便是最早的马扎,马扎还有个名字叫“胡床”。胡床由8根木棍组成,两支横撑在上,座面为棕绳联结,两支下撑为足,中间各两支相交相对作为支撑,交处用铆钉穿过作轴,造型简洁,使用方便。它可张可合,张开可以做座具,合起可提可挂,携带方便,用途广泛。有研究者认为,胡床作为一种坐具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大致是在唐代渐被普遍使用。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床榻几案的高度继续增高,新式的高足家具品种增多,椅子、桌子等都已开始使用。

唐韩休墓《乐舞图》局部

桌椅出现以后,人们围坐一桌进餐也就是自然之事了。目前所知纪年明确的椅子形象,发现于西安唐玄宗时高力士哥哥高元珪墓的墓室壁画中,时间为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在敦煌的唐代壁画中,还发现了四足直立的桌子,壁画形象地刻画了人们在桌上切割食物。到五代时,这些新出现的家具日趋定型,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可以看到各种桌、椅、屏风和大床等室内陈设,图中人物完全摆脱了席地而食的旧俗。

“唐人不仅以兼容并蓄、广纳百川的胸怀接受外来文化,同时亦以开放的姿态将唐朝的文化向周邻流布。”程旭介绍,外来文化对唐人的影响透过唐墓壁画看到,而唐文化的输出也是有证可循的。如青海乌兰吐番时期的《建筑图》、青海乌兰《仪卫图》、新疆阿斯塔那等第的墓葬壁画上出现了唐代地主、乐器、唐官吏等诸多唐元素的图案。由于唐代统治阶级实行了开明开放的治国方略,塑造完善了胸怀宽广、兼容并蓄的民族精神,妥善处理了各个民族关系,才使唐朝社会在交流、吸纳、融合各种外来元素的基础上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大唐文明,现代人也得以透过唐墓壁画看见这些丝路风情。(来源:《丝路文明》杂志 作者赵争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慕绚烂瑰丽的大唐之舞
“旋转、跳跃,不停歇”——西域传来的胡旋舞为何风靡大唐?
大唐的飘逸 ...丁红旗
“四方通衢,华夷糅杂”——史话“胡风”文化影响下的魏晋南北朝
汪凌|忘却前尘往事,只看张大千笔下春秋
物色•影誌|一组唐墓壁画 带你阅千年尘沙领略大唐丝路风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