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俞平伯:南宫搏/1953
userphoto

2022.07.03 海南

关注

俞平伯

俞平伯小影

周作人在北京大学任教数十年,自称有两个得意弟子,可以传衣钵者,其一为已故的废名(冯文炳),另一即本文所记之俞平伯。

俞平伯是浙江德清人,为俞曲园先生之孙,曲园先生门弟子中,余杭章太炎为出类拔萃者,周作人为太炎先生之弟子,俞平伯又为周之门生,他们师承的关系,说起来亦有其渊源也。

俞是竭力摹拟周作人风格的,但在文学上的成就,则逊于乃师。周作人的散文,平易隽永,已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俞平伯则不免于绮丽之情,由此可见两人“道行”的高低。

俞平伯是五四时代的青年,新文学运动初期的热烈追随者,但在民国十八年后,即逐渐遁迹于旧文苑,而以整理旧诗词自遣,中国文坛上曾有传说,谓俞平伯的读词偶得,为俞父陛云先生草稿,此说流传至广,自是讹传成份较大,姑志于此。

但俞平伯的父亲亦为清末至民国著名之学者,光绪年间曾中探花,抗战前曾有有关历史考证之著作多种问世,战后居于华北,今日行年垂近九十矣。或仍健在。

俞平伯受他父亲的影响甚大,此或系其后来在文学上转向的原因,陛云先生为学谨严,与章太炎先生晚年之作风不同。平伯治学的精神不及乃父。因此他在学问上走偏锋小路,谈不上有特殊成就。

平伯早年留英,但并未卒业,即私自“逃归”,当时,傅斯年曾从伦敦到巴黎,望在马赛截住平伯,迫其读完书再回国,后以傅不通法语,只在巴黎停留一个时期,未得要领而返英。

平伯归国后,陛云先生以他读书精神不佳而大加谴责,据说:他发奋读书,是那时候才开始的。

他在北大任教授,似始于民国二十二年,那时,周作人还在北大(周于民国六年入北大教希腊文学史),对俞揄扬,不遗余力。

林语堂办宇宙风时代,俞作散文颇多,间有介绍旧诗词者,鲁迅也曾几次为文讥嘲。但笔下还算客气,大约因俞为其弟弟的学生,周氏兄弟虽然不睦,但对后辈容让一步,在鲁迅的为人,这是极可能的。

抗战八年,俞平伯陷于北平,在燕大及北大任教,并未追随他的老师周作人出任伪职,这是为士林所称誉之事,胡适接任北大校长时,称他和沈兼士、孙楷第等人在敌伪时代均能“清苦自守”。

但在胜利之初,俞的遭遇也是极坏的,傅斯年奉命接收北大,气焰万丈,首骂“伪教授”,再骂“伪学生”,致引起北平学生的风潮。傅俞在留学时代,虽有一段追踪的往事,但胜利后的傅,则全不念旧,必欲打破俞的饭碗,而俞亦不肯向傅求情,这僵局直到胡适任北大校长时才解决,胡之能被北大学生视作家长,这种风度有以致之。

当傅斯年排斥俞平伯时,俞在敌伪时代所作一首旧诗,被搬了出来作俞清苦自守的证据,这首诗如下:

泽中鸿雁几辛酸,久寄长安菽水滩。

少日谁知堪北虏,屏居差喜尚南冠。

由来绯绿逢场戏,只在青黄反手间。

岂必虫沙酬故劫,清霜不媚谢庭兰。

这首诗刊出在报上,并有许宝驹题语云:“平伯以家贫亲老,沦落北平,杜门索居,坚贞自持。”

由此可见敌伪时代的俞平伯的风格,俞虽未与周作人绝交,但八年之中,往还极少,老师风云际会,为华北教育督办,两个得意门生均清苦自守,其间关系,便可见一斑了。(按废名于敌伪时隐居湖北,周作人曾写过一篇《怀废名》的文章,疑他失踪了。)

清末,章太炎曾以不满俞曲园所为,而作《谢本师》一文,与师相绝,及太炎先生晚年,周作人亦不满乃师所为,也“谢本师”,俞平伯虽未写《谢本师》的文章,但八年之中的事实,也差不多了。

胜利后那几年,俞平伯以受“伪教授”的刺激,沉默寡言,对政治不问不闻,文章也极少发表,北平局部和谈时,他也不及撤退,第二度沦落在黑暗统治中。

中共文化人对于留平的文学家清算最剧的,要算俞平伯与沈从文两人了!郭沫若曾大事攻击,在两年半以前,即迫使他们两人坦白悔过。俞平伯且与冯友兰同时参加了“劳动改造”。而北大学生在报纸上,也时时攻击这位冲淡自许的老师,广州易守后不久,曾有人劝俞南下到香港来,俞回信中抄了敌伪时代那首七律寄给那位朋友,以表明自己的志向,但今日时代,已非过去可比,俞已无可以自全之道了。

俞氏三代,俱有杰出之士,但他们与家乡的关系却极浅,曲园先生晚年居苏州的时间多,其寄友人诗有:“故里惭无一亩宫,浮家依旧似飞蓬”之句。后陛云先生则在北方时间较多,抗战前在杭州住过四五年,还收过几个学生,平伯则在杭州教过书,但为时极短,他的一生,大多数消磨在故都,有人批评俞平伯,一生的锐气都被北平故城销蚀尽了,故有未老先衰之态。这句话用来批评周作人,也是很恰当的。

我们但愿俞平伯能平安度劫。

—完—

感谢 鲈鱼脍先生供稿

民国故纸堆整理 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保持北京大学的纯洁,坚决不录用伪北京大学的教职员”
俞平伯救知堂函
五四运动学生领袖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外传
朝花夕拾 | 理洵:知堂三题
影印巾箱本《琵琶记》俞平伯、周作人题跋释录
说不清的周作人(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